- 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
- 韩云 谢东平
- 1115字
- 2020-08-28 06:29:43
第五节 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
肺居高位,又能行水,被称之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理论的提出,源自《素问·经脉别论》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和《素问·水热穴论》之水肿形成“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的论述。后在汪昂的《医方集解》明确指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水道即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有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这一功能又与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有着密切联系。肺的通调水道作用表现在:
一、对正常水液输布的调节
人体正常所需的水液代谢、输布有赖于肺的调节。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一方面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较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如《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若肺气失宣发之职,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则肌肤毫毛不荣。如《素问·痿论》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即肺阴亏虚,无津外布,可致皮肤焦燥,毛发干枯。
另一方面,通过肺的肃降功能,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以充养和滋润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若肺气不降,则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五脏,则脏腑得不到充养,功能减弱。
二、对废水排泄通道的调节
肺通过宣发卫气,排泄汗液,使一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通过呼吸以及水气的形式排出。所谓“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肺气宣发正常,则水液输布正常,汗液得以正常排泄。此外,肺还通过肃降功能,使大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素问·经脉别论》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如果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作用失常,水液不能正常布散,则可形成痰饮水湿。而在治疗上,需要重视肺主宣发这一治疗角度,而不能一味应用利水、利尿类药物。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亦曰:“治诸水之病,当知表里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肿者水在外,当发其汗乃愈”。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经脉别论》:“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也。”形象的描述了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肺的宣发肃降得以实现。肺失通调,则气机不利,《仁斋直指方》所论述的:“邪气伏藏,凝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肺为气之主,津液是气的载体,津液由于邪气影响停聚不行,气机宣降失常;津血同源,肺失通调水道也会引起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影响肺朝百脉调节心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