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
- 韩云 谢东平
- 1566字
- 2020-08-28 06:29:43
第七节 肺的附属器官
一、肺合皮毛
肺合皮毛源于《素问·咳论》,其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痿论》亦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与皮毛的相关性可分为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1.肺对皮毛的作用
肺气宣发,将气血精微宣散于皮毛,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气宣发输送于皮毛的气血精微分别形成卫气、营气。其中较为彪悍的部分形成卫气,发挥司开阖、温分肉及防御外邪的作用。其中富有营养的部分行于脉中,形成营气,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
如果肺气亏虚,则可导致毛孔开阖失司而出现多汗、过汗的表现,表现为动则汗出,即自汗。此外,若肺气不足,则卫气空虚而无力卫外,易于感邪而为病。正如明代汪绮石曰:“肺主皮毛,外行卫气,气薄而无以卫外,则六气所感,怯弱难御,动辄受损。”卫外不固是肺气不足的主要病理表现。
2.皮毛对肺的作用
皮毛乃一身之表,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张介宾曾云:“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经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病的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而效果相辅相成。
此外,皮毛还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黄帝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也是随着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
二、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在窍为鼻。”鼻为五官之一,又名“明堂”,为呼吸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嗅觉两方面的功能。
1.肺与鼻的生理关系
鼻的主要功能为通气和嗅觉。鼻的嗅觉功能正常依赖于肺,《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因为肺气通畅,才能将精微之气宣发于鼻窍。肺气输于鼻窍之精微,名为涕,《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肺为涕。”鼻窍得涕之润泽,才能正常发挥其嗅觉功能。
此外,肺气调和亦有赖于鼻腔之通利,正如《严氏济生方·鼻门》所云:“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化,调适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若鼻腔感邪,邪浊痰液堵塞,则可呼吸不畅,进而引起肺失宣肃。
2.肺与鼻的病理关系
鼻病多源于肺,肺病可因于鼻。
鼻病多源于肺。鼻为呼吸之门户,外邪犯肺,则肺气不利,肺之输布精微于鼻窍的功能失常,表现为鼻塞欠畅、嗅觉下降、鼻窍流清涕,干润失常。如《辨证录·咳嗽门》曰:“夫肺之窍通于鼻,肺受风寒之邪,而鼻之窍不通者,阻隔肺金之气也。”又如《四圣心源·七窍解·鼻病根源》曰:“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辛金之不降也。”此外,若肺之阴液亏虚,也可出现鼻腔干涩不适,臭香不知。
肺病又可因于鼻。古语有云“外从口鼻而入”,肺病的触发,又常常由鼻窍而入。依据邪之来路即为邪之出路,在临床上,亦可采用取嚏之法来宣泄肺中之邪气,以达到治疗肺病的目的。
三、肺与咽喉
《重楼玉钥·咽喉说》:“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又“肺为声音之门”,指出肺与咽喉的关系。肺主呼吸,咽喉为体内外清浊之气通行的要道,咽喉的通畅及喉咙发音均有赖于肺津的滋养。
肺主呼吸功能正常,则喉咙气息通畅,润泽有常,发音洪亮而清晰;若肺气虚弱,则出现声音低微,少气懒言;若肺气壅塞,则见声音嘶哑,甚或失音,即“金实不鸣”;若肺燥津伤,则发音声嘶,即“金破不鸣”。因而在临床上,常采用宣肺祛邪,补肺润燥之法治疗声嘶。亦可通过声音的改变来测知肺脏的疾患,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肺脏脉论》中所言“若其人本来语声雄烈,忽尔不亮,拖气用力,方得出言,而反于常人……虽曰未病,势当不久,此则肺病声之候也。察观疾病,表里相应,依源审治,乃不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