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常见的身心反应和应激相关障碍

危机事件的发生势必会对个体造成影响。危机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将给个体带来各种应激反应,甚至应激障碍。本章的焦点在于讨论危机事件的后果,具体将从应激反应和应激障碍两个方面展开—这也正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用武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事件最终究竟是否会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或者应激障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的易感性、社会支持系统等。也就是说,危机具有个体特殊性,如甲认为的危机事件,对乙未必成立。

第一节 常见的应激反应

一、危机个体反应阶段

(一)冲击阶段
此阶段为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最初几天,即发生在危机出现的同时或危机刚过。危机事件发生瞬时对人的心理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造成的人的应激反应属于瞬时效应。当事人会感到十分震惊,不相信或否认事件的存在。若刺激过强时,可出现眩晕、麻木、呆板、不知所措等,亦可称为“类休克状态”。如突然听到亲人离世等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发呆、惊慌或歇斯底里等。
(二)完全反应阶段
危机事件后持续一段时间的心理伤害及其表现,包括认知、情绪、行为反应异常等属于短期反应。当事者常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等,有的个体还会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等。
(三)解决阶段
在此阶段中,当事人开始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这时人们会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危机刺激,并采用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当然应对的措施可以是积极、有效的,如合理的宣泄、情绪控制技巧,沉着、冷静地面对;也可能是消极、无效的,如回避、退缩、依赖烟酒或药物等。前者能使当事人顺利地度过危机,并使当事人掌握新的处理困境的技巧,促进当事人心理的成长。后者可能使当事人虽度过了危机,但却在心理上留下了“隐患”;或当事人不仅未能度过困境,反而引发新的心理危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时间上,都不会给生活带来永久性或者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加上亲友之间的体谅和支持,就能够逐步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身体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其结果是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难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了新的恐慌;对社会而言,则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秩序紊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出现犯罪增加等问题。

二、常见的应激反应

“应激”是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Hans Selye)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他将这些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 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后来改称为 应激(stress)。心理学家则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与完整,应激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目前提到的“应激”,可能涉及以下三种含义:①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应激源;②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③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即应激反应。实际上,无论应激源、应激状态,还是应激反应,应激已成为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工效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应激的含义可以看出,应激与危机存在相通之处。危机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直接造成个体的应激反应。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活动四个方面。
(一)生理方面
危机事件必然会导致个体在生理方面的反应,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疲劳、头痛、失眠、做噩梦、易受惊吓、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症状。由于心理和生理是密不可分的,当人们遭遇危机事件受到沉重的打击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也对其生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经历特大地震这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后,躯体症状常常比心理症状更易受到关注,如躯体疼痛、下消化道及皮肤症状。睡眠中常常出现自伤或暴力行为、睡眠麻痹及睡行症等睡眠紊乱症状。情绪的不良反应会影响其肠胃功能和神经系统等,容易出现肠胃不适、食欲下降甚至绝食等现象。在神经系统方面,由于精神过度悲伤、疲劳、紧张,许多人会出现头痛、失眠、频繁做噩梦,灾难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严重影响其精神状态。这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容易导致个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易感性,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直接增加个体患某些疾病的危险性。
(二)情绪反应
遭受危机的个体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惊恐、害怕、焦虑、否认、怀疑、悲伤、沮丧、无助、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易怒、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
1.恐惧
恐惧是危机事件中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是一种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其情感体验为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适度的恐惧心理是有益的,它是人们面对危机的一种心理调节方式,以使人们提高警惕性,启动必要的防御机制,动员躯体的必要资源来进行自我保护。但是,过度的恐慌心理和回避行为则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理现象。恐惧心理使人们对现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常见的生理反应有心跳加速、出汗以及神经质发抖等。
2.焦虑
个体遭遇危机事件时,焦虑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如肌肉紧张、出汗、搓手顿足、紧握拳头、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在这种情境中,当事人往往对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困难估计过高,对躯体不适过分关注,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情绪的起伏特别强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焦虑也许并不是坏事,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人鼓起勇气去应付危机事件。但是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焦虑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碍个体自如应对、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
3.忧郁
因遭受突发危机事件,当事人的工作能力、家庭关系,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到影响,患者往往会变得异常悲观、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高兴不起来、思考问题困难、自我评价较低,通常表现为言寡行独、不愿交流、抑郁苦闷,常被失望、孤立、无援及凄凉的感情所包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接受专业的咨询,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人们对有忧郁情绪的人应该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避免其抑郁情绪愈发严重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三)认知方面
处于危机状态的人们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效率降低、缺乏自信、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中转移等。常有人对自我、他人和前景表现为负性思维,如“这世界极端危险”“其他人不可信”“我太脆弱、太不坚强”等。在日后生活中,个体可能在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各种活动都会明显降低参与兴趣与次数,积极乐观的情绪减少、对前途悲观(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等)、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出现仇恨心理,敌视身边的人和事,形成自卑、自闭、易怒的个性;孤独感增强,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孤独苦闷,危机事件发生后担心别人远离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常常希望周围人关心自己;个体心事重重、敏感多疑、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当事人的这种孤独感若无法得到恰当的疏导或排解而逐渐发展成习惯,可能会变得孤僻古怪,甚至发展成为人格障碍。
(四)行为活动方面
处在危机中的个体在行为活动方面主要表现出强迫思维(如反复怪罪自己)、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不易信任他人或者盲从等。危机事件发生后,人们可能会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有些可能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危机事件过后,有些人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各项功能发生退化,开始对事物无主见,对自己日常行为和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被动性增加,事事都要依赖别人;个体的行为还可能变得幼稚,之前大胆泼辣,此时却变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犹豫不决、畏缩不前。因此,应该预料到个体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的行为可能会倒退到不够成熟的心理水平,应该允许患者充分地、适宜地倒退及依赖他人。但如果当事人对其依赖程度没有正确的认识,便极有可能发展成依赖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