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32 肺脓肿:病例发热9天,咳嗽5天

一、病历摘要

患儿,男,6岁,因“发热9天,咳嗽5天”入院。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不规则热,伴有间断性腹痛,以剑下及脐周为主,无呕吐、腹胀、腹泻。“头孢唑肟”治疗2天,效果欠佳。出现咳嗽,就诊我院,行胸部CT:右下肺脓肿?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可能,左下肺小叶性肺气肿?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以“肺脓肿”收住院。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无结核接触史,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
体格检查:T 40.0℃,R 38次/分,P 138次/分,BP 100/60mmHg营养发育正常,精神欠佳,面色黄,口唇微绀,呼吸促,左上臂可见卡介苗瘢痕1枚,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无三凹征。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叩诊清音,右下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痰湿鸣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右上腹、剑下轻压痛,肝脾无肿大。四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无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 14.99×10 9/L,N 78.8%,L 2.6%,M 6.7%,E 1.4%,B 0.5%,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②呼吸道病毒九项抗体测定正常,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降钙素原1.35ng/ml,C反应蛋白79.11mg/L。③其余检查无特殊。④胸部CT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部分小叶间隔增厚,右下肺背、内基底段见大片状高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一宽大液气面及少许支气管充气影征,灶周见索条状及片絮影;右肺门影浓;气管支气管通畅;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右侧胸腔见少量积液影(图1-69)。诊断:右下肺脓肿?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可能。左下肺小叶性肺气肿。⑤痰培养示阴沟肠杆菌,PPD试验阴性。⑥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
图1-69 胸部CT
右肺脓肿,可见液平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联合抗感染,雾化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入院第3天体温下降正常,咳嗽好转,住院18天复查胸部CT,右下肺病变缩小,吸收,气液面消失(图1-70),好转出院。
图1-70 胸部CT
肺脓肿好转

二、讨论

(一)内科医师甲
患儿病例特点:①患儿为6岁,急性起病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发热,咳嗽。②无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③查体:口唇微绀,呼吸促,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右上腹、剑下轻压痛。④WBC 14.99×109/L,N 78.8%,降钙素原1.35ng/ml,C反应蛋白79.11mg/L,痰培养示阴沟肠杆菌。⑤胸部CT示右下肺脓肿?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可能。左下肺小叶性肺气肿。⑥入院后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联合抗感染,雾化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治疗有效,病变吸收。从以上特点诊断:急性肺脓肿。
肺脓肿(abscess of lung)多由于细菌感染所致肺实质炎性病变演变而来。肺实质炎性病变,坏死液化,形成内含脓液的洞腔。也有部分是血流感染的结果,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厌氧菌等。该患儿痰培养示阴沟肠杆菌。偶自邻近组织化脓病灶,如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脓胸蔓延到肺部。此外,肿瘤或异物压迫可使支气管阻塞而继发化脓性感染,肺吸虫、蛔虫及阿米巴等也可引起肺脓肿。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抑制药的应用均可促使其发生。
从患儿发病特点以及各种辅助检查应该考虑多种疾病。
1.肺大疱 细菌性肺炎中金葡肺炎、肺炎球菌肺炎或病毒性肺炎后的肺大泡最常见,X线胸片上肺大泡壁薄,形成迅速,并可在短时间内自然消失。肺叶或段实变或呈片状淡薄炎性病变,边缘模糊不清,但无脓腔形成。该患儿胸部CT可见一宽大液气面及少许支气管充气影征,灶周见索条状及片絮影,可除外肺大泡。
2.患儿发热、咳嗽,胸部CT可见空腔应排除空洞性肺结核,但空洞性肺结核发病缓慢,病程长,常伴有结核毒性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长期咳嗽、反复咯血等。胸部X线片示空洞壁较厚,其周围可见结核浸润病灶,或伴有斑点、结节状病变,空洞内一般无液平面,有时伴有同侧或对侧的结核播散病灶。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继发感染时,亦可有多量黄脓痰,应结合病史,在治疗继发感染的同时,反复查痰可确诊。该患儿无结核接触史,卡疤阳性,PPD试验阴性,肺CT无肺结核表现,无纵隔淋巴结肿大,脓肿可见气液平。未经抗痨治疗有效均不支持结核诊断。
3.肺囊肿继发感染 该患儿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治疗后复查脓腔消失,病变有吸收。可排除此病。
4.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存在时可造成反复感染形成肺脓肿可能,该患儿无异物吸入史,无反复呛咳,无肺不张,胸部CT气管支气管通畅,治疗明显有效目前不考虑异物可能。
5.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患儿治疗后病变吸收,胸部CT不支持支气管扩张。
6.阿米巴等寄生虫引起的肺脓肿 该患儿均不支持,肺吸虫、蛔虫引起的依据不足,且嗜酸细胞不高,目前不考虑。
(二)内科医师乙
肺脓肿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1.一般疗法 注意休息和营养。对症疗法包括供氧、祛痰和体位引流。
2.抗生素疗法 小儿肺脓肿多由于细菌感染,也有部分是血流感染的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是治疗小儿肺脓肿的重要措施。早期可用青霉素10万U/kg·d,疗程4~6周。对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可根据痰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等治疗。利奈唑胺是新一代的 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国外已临床应用10余年。应用时仔细观察不良反应,文献资料显示的有腹泻、皮疹、血清转氨酶升高等。除全身用药外,抗生素液雾化吸入或自气管滴注抗生素,使在脓腔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一般疗程3~4周。
3.脓痰较多或有明显痰液阻塞征象者可行纤支镜冲洗和吸引。
4.多无需手术。对慢性肺脓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并发支气管扩张;或有反复感染,大量咯血者应考虑外科手术,一般手术在发病后4个月到1年之内施行为宜。
(三)内科医师丙
肺脓肿大多急性、亚急性起病,开始畏寒、高热、咳嗽、咳黏液痰或脓痰。如炎症波及胸膜,有胸痛。病变范围广的,中毒症状重,呈全身衰弱。1~2周后脓肿破入支气管,突然咳出大量脓痰,如有厌氧菌感染,痰有臭味,静置后分为3层,由上而下为泡沫、黏液及脓渣。脓排出后,全身症状好转,体温下降,如能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则病变可在数周内渐好转,用药不合适,身体抵抗力低,病变可渐转为慢性。有的破向胸腔形成脓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此时症状时轻时重,主要是咳嗽、咳脓痰,不少有咯血,痰带血至大咯血,间断发热及胸痛等。因长期慢性中毒及消耗,不少患者出现消瘦、贫血。个别有脑、肝、肾转移脓肿。病程较长的多有杵状指,胸廓也有塌陷畸形,活动差。有脓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者检查可见有相应的体征。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好在病人情况较稳定时进行。检查目的:①除外支气管内的异物及肿瘤。②了解支气管内情况,便于进一步决定治疗方式。③了解脓来源,明确病变部位,同时吸脓,注入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生素等。这种治疗性的检查每周可以进行1次。也可放入细导管至脓腔内吸脓及注药,效果更好。④支气管深部取分泌物查结核菌及一般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2.支气管造影
肺脓肿的支气管改变是相当明显的,可发现平片上不明确的病变,对确定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有帮助。造影能见到扩张的支气管,充盈的脓腔,支气管的扭曲变形、狭窄及支气管胸膜瘘。肺脓肿的特点“三多”在造影中可以见到,即:①多房的脓腔,由不规则的窦道相通;②多支引流,即一脓腔有1支以上的支气管引流;③多叶侵犯。由于造影有一定的痛苦及危险(如导致大咯血),如准备行全肺切除的,可以不做。
(四)影像科医师
影像学分为支气管源性和血源性肺脓肿。
1.支气管源性肺脓肿
分为肺实变期,以左肺上叶之外后、下叶背段多见,表现化脓性实变,脓肿形成期,发病4~7天后,形成内外壁较光滑的张力性脓肿,一般占同侧肺容积的10%~40%,有时可达50%~70%或以上,可单发、多房。脓肿吸收期一般需4~8周,少数病例的薄壁脓腔可持续3~6个月。
2.血源性肺脓肿
初期两肺纹理增多,可形成薄壁空腔,含气液面较少。周围浸润不明显。1~3个月内脓肿完全吸收,与先天性肺囊肿继发感染鉴别,肺囊肿以多房多见好发中下肺野,壁薄形态不甚规则,空腔变化不大。转移瘤其X线所见与血源性脓肿类同,但其边界多较锐利,很少出现空洞。结核空洞多见于婴幼儿,以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见,很少形成液平面,同时存在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肺脓肿与脓气胸有时与边缘性肺脓肿不易区别,需借助于CT增强扫描。
(五)胸外科医师
肺脓肿治疗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内科治疗,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肺脓肿的手术适应证:①病期在三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未见明显吸收,而且持续或反复发作有较多症状者;②慢性肺脓肿有突然大咯血致死的威胁,或大咯血经积极药物治疗仍不停止者,应及时手术抢救;③慢性肺脓肿如因支气管高度阻塞而感染难以控制者,应在适当准备后进行肺切除;④慢性肺脓肿与其他病灶并存,或不能完全鉴别,如结核、肺癌、肺真菌感染等,也需要肺切除治疗。
儿童肺脓肿是重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并发症多,不及时有效的救治会造成严重后果。选用敏感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肺脓肿的最重要措施,效果不佳需外科治疗。临床分析结合肺部CT变化,有助于提高诊断,拓宽诊断思路,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成黎)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29-1231.
[2] BounthavongM,HsuDJ.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 (cSSTI):a meta-analysis. Curr Med Res Opin,2010,26(2):407-421.
[3] Saiman L,Goldfarb J,Kaplan SA,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linezolid in children . Pediatr Infect Dis J,2003,22(9 suppl):s193-s200.
[4] 黄建军,江文辉,童志杰,等.利奈唑胺治疗儿童肺脓肿3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4):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