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排泄

排泄是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过程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必要条件,而排泄行为的自理则是保持人类尊严和社会自立的重要过程。由于排泄器官邻近生殖器官,当需要别人帮助排泄时,尤其是不同性别的照护者帮助时,老人易产生难受的心理及可耻等想法,因此,照护者在协助老年人排泄时应注意保护其隐私。

一、老年人排尿的照护

(一)老年人排尿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机体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自理能力下降,或因疾病原因,常导致排尿功能出现异常,出现尿失禁等问题,这是机体老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常给老年人造成很大的生理、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妥善处理,体谅老年人,尽量给予帮助。
(二)老年人排尿活动的评估
1.尿液的评估
评估老年人排尿次数、尿量、尿液性状等。
(1)排尿次数:
一般成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
(2)尿量:
正常情况下每次尿量为200~400ml,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平均1500ml左右。
(3)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是由于尿胆原和尿色素所致。在病理情况下,尿液颜色可有以下变化:①血尿: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所呈现的尿色。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数相关,红细胞较多时呈洗肉水色,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肿瘤及感染等。②浓茶色或酱油样色: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经肾脏排出时形成的血红蛋白尿,常见于溶血、疟疾等。③深黄色或黄褐色:尿液中含胆红素所致的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④乳白色:尿液中含淋巴液排出的尿色,多见于丝虫病。
(4)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①尿液混浊:主要是尿液含大量尿盐,加热后可恢复澄清。②白色絮状混浊:常见于泌尿系感染,加热后不能恢复澄清。③泡沫:见于蛋白尿,震荡后产生较多且不易破裂。
(5)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于尿液内的挥发性酸。氨臭味见于泌尿系感染。烂苹果味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异常排尿的评估
(1)膀胱刺激征: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主要原因为膀胱及尿道感染和机械性刺激。
(2)尿潴留:
指尿液大量留存在膀胱内不能自主排出。老年人自述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常见原因包括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疾病抑制排尿中枢、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卧床排尿等。
(3)尿失禁:
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①压力性尿失禁:即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排出尿液。常见原因为膀胱括约肌张力减低、骨盆底部肌肉及韧带松弛、肥胖。多见于中年女性。②真性尿失禁:即膀胱稍有一些存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③假性尿失禁:即膀胱内贮存部分尿液,当膀胱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自主溢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排尿立即停止,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
(三)与排尿有关的照护技术
1.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护理技术
【目的】
帮助卧床老年人在床上完成排泄,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
【适用范围】
卧床,无法下床完成排泄的老年人。
【评估】
(1)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生活自理能力、皮肤情况及排便需求。
(2)老年人的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用物准备】
卫生纸、一次性尿垫、毛巾被(必要时),湿巾,洗手用具(必要时),尿壶(男性)
【操作步骤】
【评价】
(1)操作步骤正确,节力、安全。
(2)操作完成后老年人皮肤及床单位清洁,皮肤无擦伤。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便器表面有无破损、裂痕,以免划伤老年人皮肤。
(2)老年人排泄过程中耐心等待,切勿催促,影响排泄。
【健康教育】
(1)指导老年人及家属掌握床上排便、排尿的方法。
(2)指导老年人正确饮食,减少便秘或腹泻的发生。
2.纸尿裤更换法
【目的】
保持老年人皮肤清爽,增强老年人舒适感。
【适用范围】
尿失禁的老年人。
【评估】
评估老年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理解合作能力。
【物品准备】
纸尿裤、温水(水温在35~39℃为宜)、毛巾1条、盆。
【操作步骤】
【评价】
(1)纸尿裤平整,无褶皱。
(2)老年人感觉清洁、舒适。
【注意事项】
(1)应每两个小时检查尿裤是否浸湿,按需更换。
(2)对于能自行排尿老年人,鼓励其自行排尿,尽量减少使用尿裤或尿垫。
(3)在更换尿裤时,注意观察老年人皮肤情况,有无湿疹、红肿等现象。
(4)更换尿裤时,注意遮蔽老年人,保护老年人隐私。
(5)当老年人解尿时若有血尿、灼热感、尿痛、发烧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教育】
(1)纸尿裤应选择轻柔透气表层、立体护围、超强吸水性和弹性腰围。
(2)告知老年人睡前避免喝过多水,以免影响睡眠。
(3)建议老年人穿容易穿脱的衣裤,以便如厕。
3.导尿术
【目的】
(1)采集老年人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2)为尿潴留老年人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3)老年人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4)老年人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
(5)为老年人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者气体等以协助诊断。
【适用范围】
尿潴留的老年人。
【评估】
(1)评估老年人性别、年龄、尿道情况。
(2)评估老年人膀胱充盈度、会阴损伤情况。
(3)评估老年人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用物准备】
一次性导尿包1个(内放:手套1副、镊子2个、无菌方纱2块、孔巾1条、无菌棉球8个、尿培养瓶2个、分格弯盘1个、液态石蜡棉球1包、10ml注射器1个)、一次性气囊导尿管1根、启瓶器1个、大持物钳1把、小持物钳1把、0.2%碘伏消毒液1瓶、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尿垫1片、一次性引流袋1个、托盘1个、浴巾1条、别针或S形挂钩1个(图3-4-1)。
图3-4-1 导尿物品准备
【操作步骤】
续表
图3-4-2 导尿体位
图3-4-3 消毒尿道口
图3-4-4 铺孔巾
图3-4-5 插入尿管
【评价】
(1)尿潴留症状缓解,尿液引流后老年人无不适症状。
(2)尿液引流通畅,尿液颜色、性状正常,无血尿等。
【注意事项】
(1)尿潴留老年人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ml,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2)为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老年人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健康教育】
(1)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2)告知老年人在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
(3)告知老年人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4)告知老年人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
4.尿袋更换法
【目的】
预防老年人尿路感染。
【适用范围】
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人。
【评估】
(1)老年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理解程度。
(2)老年人尿道口有无分泌物,尿液的性质、量。
【用物准备】
护理盘、无菌棉球或棉签、消毒液、一次性垫巾、无菌集尿器、一次性手套,无菌换药包1个、手消毒液、必要时备安全别针。
【操作步骤】
【评价】
(1)操作熟练,遵循无菌原则,操作中无污染。
(2)操作中关心、保护老年人。
【注意事项】
(1)尿管适当固定:男性老年人固定于下腹部,女性老年人固定于大腿内侧。
(2)避免尿管扭转或压折,以防堵塞,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3)每8小时倾倒尿袋内尿液或当尿量超过700ml时即需倒尿。
(4)尿袋接头及倾倒管勿松脱应保持密闭以防止感染。
(5)尿袋应保持于膀胱部位以下,以防尿液逆流,但不可接触地面。
(6)尿袋宜两周更换一次。
【健康教育】
(1)解释定期更换集尿袋的目的和方法。
(2)告知老年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多饮水,适当活动。每天尿量应维持在2000ml左右,以产生足够的尿液冲洗尿道,预防泌尿系感染、减少尿盐沉积阻塞管腔的机会。
(3)告知老年人导尿管不需定期更换,但如发现有感染或阻塞时则必须更换。

二、老年人排便的照护

(一)老年人排便的特点
排便是指从大肠排出废物的过程。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便秘,即:排便的次数减少,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且失去规律性,大便干硬,导致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较长,可长达30分钟以上;老年人又由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张力下降,容易出现便失禁,即:排便不受意识控制,导致大便不自主排出。
(二)老年人排便活动的评估
1.排便的评估
(1)次数:
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3次,如每天排便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
(2)排便量:
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为100~300g。
(3)形状与软硬度:
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便秘时粪便坚硬,如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状或带状。
(4)颜色:
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亦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如粪便颜色改变与上述情况无关,便是消化系统病理变化存在。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5)内容物:
粪便内容物主要为食物残渣以及机体代谢废物。
(6)气味:
正常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严重腹泻者因未消化的蛋白质与腐败菌作用,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老年人粪便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者,因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产生气体,粪便极酸臭。
2.异常排便功能的评估
(1)便秘:
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常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乏力、舌苔变厚、头痛等。另外,便秘者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实且紧张,有时可触及包块。
(2)粪便嵌塞:
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者。表现为有排便冲动,腹部胀痛,直肠肛门疼痛,肛门处有少量液化的粪便渗出,但不能排出粪便。
(3)腹泻:
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表现为腹痛、肠痉挛、疲乏、恶心、呕吐、肠鸣、有急于排便的需要和难以控制的感觉。粪便松散或呈液体样。
(4)排便失禁:
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表现为老年人不自主地排出粪便。
(5)肠胀气:
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表现为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腹胀、痉挛性疼痛、呃逆、肛门排气过多。当肠胀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
(三)与排便有关的照护技术
1.简易通便术
【目的】
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提高舒适感。
【适用范围】
排便困难的老年人
【评估】
(1)评估粪便的量、性状、硬度。
(2)评估老年人产生便秘的原因。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通便剂(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手套(右手)1只、剪刀1把、弯盘1个、卫生纸适量、纱布1块、温开水(用肥皂栓时),屏风,便器。
【操作步骤】
【评价】
解除便秘,老年人不适感消失。
【注意事项】
(1)若开塞露为无盖封闭型,用剪刀剪去塑料囊顶端,剪开处应尽量光滑,无锐角,避免损伤肛门、直肠黏膜。
(2)甘油栓必须插入肛门括约肌以上,并确定栓剂靠在直肠黏膜上,若插入粪块,则不起作用。
(3)有肛门黏膜溃疡、肛裂及肛门剧烈疼痛者,不宜用肥皂栓通便。
【健康教育】
(1)指导老年人合理安排饮食,多食含纤维素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制品。指导老年人餐前喝热饮料和果汁,适量增加每日的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d,以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
(2)鼓励老年人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教会老年人环形按摩方法,沿结肠解剖位置由右向左环形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便意。
2.灌肠术
【目的】
(1)刺激老年人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2)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适用范围】
便秘的老年人。
【评估】
(1)评估老年人生命体征、排便情况。
(2)评估老年人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用物准备】
托盘1个、量杯1个、灌肠筒一个、肛管1个、卫生纸2张、手套1副、凡士林1包、弯盘1个、水温计1支、卫生纸1卷、尿垫1块、输液架1个、无菌纱布1块、灌肠液(温度:39~41℃,降温时:28~32℃)(图3-4-6)。
图3-4-6 灌肠用物准备
【操作步骤】
续表
图3-4-7 灌肠体位
图3-4-8 插入肛管
【评价】
(1)动作轻柔,老年人无不适,灌肠后腹胀症状减轻。
(2)灌肠速度适宜,老年人未出现心慌、气促。
(3)药液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1)不保留灌肠时,保留灌肠液10分钟左右再排便;保留灌肠时嘱老年人尽量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小时以上,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2)大量不保留灌肠每次灌注量为500~10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3)对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禁止灌肠。肝性脑病者禁用肥皂水灌肠。
(4)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和大便失禁的老年人,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健康教育】
(1)告知老年人在灌肠过程中深呼吸,放松腹肌,降低腹腔压力。
(2)告知老年人在灌肠过程中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皮红英 胡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