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顺势复位治疗体系的建立
- 张英泽
- 839字
- 2020-08-29 08:24:32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微创理念诞生以来,微创技术、设备和器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外科医生、患者及家属追求的目标。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导航系统、3D打印、VR系统以及体表定位系统等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张英泽教授率先在全世界提出了“智能微创”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骨科临床。“智能微创”不同于传统的微创概念,是将微创手术智能化,应用各种智能技术和设备,利用骨折的大数据平台,将微创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做到智能化、个体化、精准化、数字化和规范化。2017年8月《中华创伤杂志》第33卷第8期全文刊登了张英泽教授的述评文章《智能微创手术的概念及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骨科同道的肯定和认可。
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成熟的骨科内镜系统——关节镜、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等。目前骨科内镜技术已经成为运动医学损伤、骨骼退变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创伤骨科主要是进行骨折的复位、固定和部分矫形,到目前为止,骨科内镜技术还无法真正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诊疗。30多年来,张英泽教授带领其团队一直致力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相关研究,不仅提出了“顺势复位微创固定”的理念,还发明了微创治疗的系统工具、材料和技术。在相关领域获得了40余项发明专利,其中9项获得了注册证并转化,3项同时在美国FDA注册;其微创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300余家医院得到应用;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的创新与转化重大项目支持。
近年来,张英泽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多次应邀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及日本等国做专题报告和手术演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力。现已应邀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多所各级医院进行过复杂骨折疑难病例的微创手术治疗,对我国微创手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我们对部分微创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编纂成册,希望全国各级医院有志于微创治疗研究的骨科医生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汲取教训,有所收获。但由于时间有限、经验不足,编写过程中难免疏漏,还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编者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