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肝胆胰微创介入治疗
- 孙军辉 陈新华
- 3000字
- 2020-08-29 08:10:03
第四节 胰腺损伤
由于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目前提倡包括介入放射手段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其中包括动脉灌注化疗、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可逆电穿孔、胆道引流等。然而相较肝胆介入治疗,胰腺癌介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原因是胰腺位于腹腔深部,其间有胰管、胆总管及多支重要血管穿行,胰酶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癌本身的微创介入治疗或肝肿瘤TACE术导致胰腺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胰腺炎、出血及胰漏等。
一、胰腺炎
胰腺血供丰富,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前、后动脉,胰背动脉,胰下、胰尾动脉,脾动脉胰支等形成丰富的血管网,故栓塞后缺血并发胰腺炎的可能性很小。而误栓胰腺供血动脉也一般发生在肝动脉、胃和十二指肠动脉存在解剖变异或外科手术后继发变异的情况下。另一方面,胰腺穿刺活检及 125I粒子植入时经过胃肠道损伤胰管,或 125I粒子对正常胰腺组织造成放射性损伤,均可能导致胰腺炎的发生。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管栓塞。有报道 125I粒子植入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达11.54%。有学者认为,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进入胰腺,亦可刺激胰腺上皮,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导致胰腺炎。
介入后胰腺局限性缺血引起的多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的上腹部疼痛,可伴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白细胞计数和血、尿淀粉酶升高等。腹部CT表现为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一般只需予以禁食、休息及抗炎、解痉、止痛、营养支持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在1~2周内淀粉酶即可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胰腺梗死、胰管损伤及感染情况严重,可发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此类型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变化迅速,死亡率高达40%~70%。在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发热、腹痛等临床表现的基础上,还可有休克、肠麻痹、皮下瘀斑(Cullen征和Grey-Turner征)、白细胞计数升高甚至核左移、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大部分情况下血、尿淀粉酶升高,但在严重坏死型者,因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故其值可不升高甚至降低。腹部CT可见胰腺肿大、胰腺内低密度、不强化的坏死灶或可见高密度出血灶,伴有胰周或腹腔渗液。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属于重症,应予以重点护理,在禁食的同时可行胃肠减压,充分的营养支持治疗,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以抗胆碱能药物或生长抑素等抑制胰腺分泌,并尽早予以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要兼顾以下因素:①对肠道移位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②对胰腺有较好的渗透性(如亚胺培南或喹诺酮类),并联合抗厌氧菌的抗生素(如甲硝唑)。若病情持续加重,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行外科手术,切除坏死胰腺并充分引流。
因植入 125I粒子的穿刺路径多经过胃肠道,一般为肠道源性细菌所致感染。因此行胰腺穿刺前,应常规禁食8h,并予导泻等胃肠道准备。穿刺时应精细操作,尽量不经过胃和结肠,同时尽量选择小号穿刺针,避免反复多次穿刺。术后应复查血常规和CRP,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出现剧烈腹痛及发热症状,在排除了介入后综合症、胆囊炎等情况后,要考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在胰腺动脉灌注化疗时,应尽量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栓塞剂时压力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
二、胰腺出血
胰腺周围血管丰富,且胰腺癌容易合并局域性门脉高压,形成胃底及食管下段静脉曲张。一般来说,动脉灌注化疗的出血风险不大。胰腺穿刺活检、 125I粒子植入、不可逆电穿孔等需要穿刺,往往需要经过胃肠道或腹膜后血管丛,所以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出血早期易被胰腺包膜和后腹膜包裹,患者腹胀腹痛症状轻微,且不典型,因此不易被发现。当出血量逐渐增大,腹膜后血肿张力增加,患者可出现中上腹胀痛,并多有背部放射痛。若出血经穿刺道进入腹腔,或伴有胰液漏出,可有发热、强烈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急性腹膜炎表现。若出血进一步增加,甚至可导致贫血、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治疗胰腺出血的原则是彻底止血,处理合并的胰腺或胰腺周围血管损伤。介入术中如发现穿刺针套管内有血液涌出,切勿立即拔针,可将明胶海绵条或组织黏合剂注入穿刺道,边注射边缓慢退针,以使栓塞材料填满穿刺道。若判断为动脉出血,拔针后可继续在腹部穿刺点位置用力压迫15min。虽然胰腺位于深部,无法直接加压止血,但压迫使腹腔压力增高,间接作用于后方出血位置,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
对于此类患者,应建议禁食直至排除了大出血或胰瘘。同时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予止血芳酸等止血,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注意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出血量大,甚至出现休克情况,应积极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同时请外科医师会诊,采取手术止血。对于手术风险大或难以耐受麻醉者,也可尝试行腹腔动脉造影,寻找出血血管,予以栓塞止血。
预防胰腺穿刺后出血的关键在于,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腹部增强CT等检查,严格把握胰腺癌介入治疗适应证,穿刺前精心设计安全的穿刺途径,胃肠道准备,术中需注意观察病灶周围血流情况,尤其是避开曲张的静脉。
三、胰瘘
各种原因导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此即为胰瘘。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后均可能出现胰瘘,但由于诊断标准不一,文献报道中胰瘘的发生率差异很大(2%~29%)。通过Medline检索近10年间相关文献可以发现26种不同的胰瘘诊断标准。其中较为科学和简单易行的是国际胰瘘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fistula,ISGPF)在2005年提出的诊断标准:术后≥3d,任何引流量,引流液淀粉酶浓度超过血浆淀粉酶水平上限的3倍即可诊断为胰瘘。
胰瘘是胰腺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①患者个体因素,如年龄、黄疸、机体的营养状态、低蛋白血症等;②胰腺本身因素:如胰腺质地(“软胰”胰瘘发生率高)、肿瘤位置、胰腺的病理类型、主胰管直径(<3mm胰瘘发生率高)等;③术者经验与操作技术,包括穿刺路径的选择、进针的准确性、调针的技巧等,这是引起胰瘘的最主要的人为因素。
若胰腺与十二指肠或高位空肠形成内瘘,漏出的胰液直接进入肠道,而又并未引起出血、感染等情况,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若形成结肠内瘘时,由于胰液丢失,可出现慢性消化不良、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等表现;若漏出的胰液进入腹腔,形成胰腺外瘘,胰液可腐蚀腹腔内组织,引起出血、感染或肠瘘。此时患者可出现高热、腹痛、肌紧张、白细胞计数增多等症状。
胰瘘的治疗原则是抑制胰腺分泌、充分引流、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包括:①禁食、胃肠减压;②营养支持:因大量胰液外溢,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应给予积极补充热量、维生素、蛋白质以改善全身情况,促进胰瘘愈合;③抗感染:可先经验性使用头孢三代抗生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加甲硝唑或喹诺酮类治疗。同时抽取腹腔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④生长抑素类似物:主要作用为抑制胰腺分泌和松弛肠道平滑肌,显著减少胰瘘的发生和加快瘘口的闭合。生长抑素类似物作为辅助治疗可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并具有加快瘘口愈合的作用,但对病程少于8天的近期胰瘘效果差;⑤经皮腹腔穿刺和置管引流:胰瘘可经皮穿刺置入引流管,引流胰液,促使瘘口闭合,但由于胰瘘胰液对局部组织的消化腐蚀作用,存在引流时间长、瘘管愈合慢等问题;⑥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鼻胰管引流及胰管支架引流,文献中仅可个案报道,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⑦预防感染与继发性出血。
介入治疗后发生的胰瘘,大部分都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如ISGPF临床分级中A、B级患者保守治疗的有效率可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