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统医学的历史价值

一、传统医学是人类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一种存在
长期以来,传统医学一直是我国民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形成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并存发展的局面,这是我国在有限的卫生资源状况下,较好解决大多数人医疗保健的成功经验。
传统医学的存在并不局限于我国,以古代中医学为基础的传统东方医学存在于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虽然汉方医学在明治时代就被废止,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趋复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汉方医学发展迅速。在汉方医学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规的针灸大学,使汉方医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行列。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朝鲜,形成了东医学、西医学两大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改东医为“韩医”,朝鲜仍称“东医”。朝鲜是世界上正式将传统医学列为法定医疗体系的少数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各道的中央医院以及市、郡的治疗、预防机构,都设立了东医科,还建立了国家东医科学研究院及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东医、西医以及药剂师,都参加了继承与发扬东医学的研究工作。此外,在印度,不管是在教育体制中,还是人们的日常医疗行为中,传统的阿育吠陀医学仍占据着重要地位,瑜伽、油疗法、蒸汽疗法等更是风靡世界。
在西方,虽然大多数国家仍然称传统医学为替代医学、补充医学、选择医学或非正统医学。但是,既然需要“替代”和“补充”,说明现代医学确实有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医疗保健的需要。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医学,现代医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20世纪,现代医学迅速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超过了以往历代医学成就的总和。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被边缘化的传统医学却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发病原因及防治过程较为复杂,很难得到快速控制和根本治疗。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使仅从生物学方面来解释健康与疾病,并据此防治疾病显得力不从心,必须把人作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传统医学在这方面恰恰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形式的“存医”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保存,要根据临床实际,从思维方式到研究方法上都需要有所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对于其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内容,可以通过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本真性”保护。
二、传统医学作为文化遗产的存在
传统医学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以中医为例,中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完好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样板、活化石,保存着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主要要素。西学东渐以来,在西方科学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冲击下,中医学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危机。数千年来一直为国人提供医疗保健的中医,陷入萎缩乃至消亡的危险之境,申请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表达中医、展示中医、拯救中医、复兴中医的途径和方法。
新中国建立时,就将中医视为宝贵的遗产。如1953年第三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上,其中关于中医的决议就指出“团结中医,充分发挥中医力量,正确地对待中国旧有的医学遗产,是卫生工作中一项重要政策”。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中医药的形式基本上涵盖了以上内容。
中医药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当时的知识分为六大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医药属于方技范畴。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中医基本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辨治用药体系。随着历史的演进与后世医家的充实发挥,医药体系日臻完善。中医药的文化遗产丰富,就形态而言,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如古籍文献、文物、建筑遗址、遗迹等;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医对生命疾病的认知观念、中医诊法、中药知识及炮制工艺、中医组方理论和制剂方法、中医疗法、中医养生方法、医药卫生民俗等内容。除了老字号,散落在民间的区域文化遗产更是为数众多。2006年,传统医药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名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9个项目。2010年,“中医针灸”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学者认为,“非遗保护”只是弥补西方文化扩张恶果的一个补救措施,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施舍”行为,具有“后殖民主义”特征。然而从现实来看,这仍不失为中医面对危机的一种保存方式,是重获生机的机会,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