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是由于肝内小叶间胆管肉芽肿炎症导致小胆管破坏减少、胆汁淤积,最终出现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PBC呈全球性分布,可发生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文献报道本病的年发病率为(0.33/10万~5.8/10万),患病率为(1.91/10万~40.2/10万),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北美和北欧国家,2010年广州学者报道,在健康体检人群中PBC的患病率为49.2/10万,其中4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为155.8/10万。PBC临床可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门静脉高压、骨质疏松、黄疸、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复发性无症状尿路感染等。此外,尚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但多数病例明确诊断时可无临床症状。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阳性率高。值得说明的是,本病如能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不一定会发展至肝硬化,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诊断名称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困扰。因此,国内外专家联名发表文章建议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

【临床表现】

乏力是PBC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40%~80%的患者。瘙痒可见于20%~70%的PBC患者疾病后期,可发生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等。可有胆汁淤积症相关表现:如骨病,发生率在14%~52%,骨量减少发生率在30%~50%;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如夜盲、骨量减少、神经系统损害和凝血酶原活力降低等,高脂血症典型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并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最常见,还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和系统性硬化等,并表现出相关的症状。

【实验室及病理学检查】
1.生化检查

胆汁淤积为PBC典型的生化表现。ALP是本病最突出的生化异常,96%的患者可有ALP升高,通常较正常水平升高2~10倍,且可见于疾病的早期及无症状患者。血清GGT亦可升高,但易受酒精、药物及肥胖等因素影响。ALT和AST通常为正常或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值的5倍,如果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则需进一步检查以除外其他病因。

2.自身抗体

血清AMA是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AMA-M2亚型的阳性率为90%~95%。但AMA阳性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AIH患者或其他病因所致的急性肝衰竭(通常一过性阳性)、慢性丙型肝炎、系统性硬化病等疾病。除AMA外,有研究证实抗核抗体ANA也是诊断PBC的重要标志。约半数PBC患者ANA阳性,尤其是在AMA呈阴性时可作为诊断的另一重要标志。对PBC较特异的抗核抗体包括:抗Sp100、抗Gp210、抗P62、抗核板层素B受体;在ANA阴性的PBC患者中,约85%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体阳性。ANA不仅在诊断中具有价值,对疾病进展的预测也有一定帮助。有研究表明抗GP210抗体是发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而抗着丝点抗体与门脉高压的发生相关。

3.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升高

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是PBC的实验室特征之一。IgM可有2~5倍的升高,甚至更高;但是IgM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因此缺乏诊断特异性。

4.肝组织学特征

PBC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肝内<100μm的小胆管的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导致小胆管进行性减少,进而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纤维化,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PBC组织学上分为4期:

Ⅰ期:

胆管炎期。汇管区炎症,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或有淋巴滤泡形成,导致直径100μm以下的间隔胆管和叶间胆管破坏。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且形成肉芽肿者称为旺炽性胆管病变(florid duct lesion),是PBC的特征性病变。可见于各期,但以Ⅰ期、Ⅱ期多见。

Ⅱ期:

汇管区周围炎期。小叶间胆管数目减少,有的完全被淋巴细胞及肉芽肿所取代,这些炎性细胞常侵入邻近肝实质,形成局灶性界面炎。随着小胆管数目的不断减少,汇管区周围带细胆管反应性增生。增生细胆管周围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间质细胞增生,常伸入邻近肝实质破坏肝细胞,形成细胆管性界面炎,这些改变使汇管区不断扩大。

Ⅲ期:

进行性纤维化期。汇管区及其周围的炎症、纤维化,使汇管区扩大,形成纤维间隔并不断增宽,此阶段肝实质慢性淤胆加重,汇管区及间隔周围肝细胞呈现明显的胆盐淤积改变。

Ⅳ期:

肝硬化期。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隔成拼图样结节,结节周围带肝细胞胆汁淤积,可见毛细胆管胆栓。

【诊断】

2009年AASLD推荐的PBC诊断标准为:

1.存在胆汁淤积的生化学证据,主要是ALP升高。

2.AMA阳性。

3.组织学上存在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以及小叶间胆管破坏的表现。

当满足以上三条标准中的两条时即可诊断PBC。

肝穿刺活检对于PBC的诊断并非必需,但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活动度及分期。对于AMA阴性者,可检测对PBC有较高特异性的抗核抗体亚类,如抗-sp100、抗-gp210、抗-p62、抗-sp140等;如仍为阴性,需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

通常PBC可有轻度转氨酶升高,但如果ALT>5ULN、IgG>2ULN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则需考虑到合并AIH的可能,并应进行肝组织学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相鉴别,详见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治疗】
1.熊去氧胆酸(UDCA)

目前UDCA仍是被批准用于治疗PBC的唯一有效药物,AASLD指南和EASL指南关于UDCA治疗PBC的推荐剂量均为13~15mg/(kg·d)长期口服。

目前用于评价生化应答良好的标准包括“巴黎标准”和“巴塞罗那标准”,前者指经过UDCA治疗一年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7.1μmol/L(1mg/dl)、AST≤2ULN、ALP≤3ULN;后者指血清ALP下降40%或降至正常。不管应用哪种标准,早期应答良好者则远期预后更佳。对UDCA生化应答欠佳的患者如何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EASL指南建议可给予无肝硬化(组织学分期1~3期)的患者UDCA联合布地奈德(6~9mg/d)治疗。已有多项研究探索了对应答欠佳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他汀类药物、水飞蓟宾、大剂量UDCA等,但其疗效均尚未经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布地奈德、贝特类降脂药及新药6-乙基鹅去氧胆酸(OCA)在早前的试验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疗效,可考虑用于这一类患者的治疗,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2.免疫抑制治疗

布地奈德是第二代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后90%的药物于肝内首过代谢。在肝脏内被清除前可以高浓度作用于致病淋巴细胞,而避免了全身副作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对于组织学分期Ⅰ~Ⅱ期的PBC患者,给予布地奈德6mg/d+UDCA 15mg/(kg·d)及UDCA 15mg/(kg·d),两组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但布地耐德组在生化及组织学的改善上更具优势。但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免疫抑制剂应用于PBC患者。

3.肝移植

对PBC的患者进展到肝衰竭时、或有无法控制的皮肤瘙痒、重度骨质疏松建议行肝移植术。尽管有一些资料提示在肝移植后PBC可以复发,但复发率极低,并且病情进展较慢。

4.并发症的处理
(1)皮肤瘙痒:

口服阴离子交换树脂考来烯胺是治疗皮肤瘙痒的一线药物。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考来烯胺的副作用,利福平可作为二线用药。利福平可以很好控制PBC的瘙痒症状,但其效果常在用药1个月后才显著。利福平可能通过改变肝细胞内胆酸的内环境以及改善PBC患者的生化指标,达到止痒作用。

(2)骨质疏松:

明确PBC诊断后即应定期检测骨密度,以后每2年随访一次。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正常作息、戒烟),并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绝经期后女性患者推荐应用激素替代疗法,并最好通过皮肤给药。如果骨质疏松很明显,可应用双磷酸盐治疗。

(3)干燥综合征:

对所有PBC的患者均应询问干眼、口腔干燥和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有无,女性患者还要询问有无性交困难,如有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4)雷诺综合征:

患者应避免将手和脚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吸烟者应戒烟。必要时可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但有可能会加重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全。

(5)门脉高压症:

PBC患者可在肝硬化前发展为窦前性门脉高压,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的处理同其他类型的肝硬化。

(6)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并发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和钙质吸收不良,脂溶性的维生素补充最好以水溶性的形式给予。每月皮下注射维生素K可以矫正继发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病。

5.合并妊娠的处理

建议在妊娠的前3个月应停用所有的治疗措施。UDCA在妊娠的后3个月是安全的,并对改善母亲的胆汁淤积症状有效。

(吕 卉)

参考文献

1.Alvarez F,Berg PA,BianchiFB,etal.International Autoimmune Hepatitis Group Report:review of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JHepatol,1999,31(5):929-938.

2.Qiu D,Wang Q,Wang H,et al.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Chinese patients.JHepatol,2011,54(2):340-347.

3.Hennes EM,Zeniya M,Czaja AJ,et al.Simplified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Hepatology,2008,48:169-176.

4.Czaja AJ,Freese D.K.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Hepatology,2002,36:479-497.

5.EASL,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Autoimmune hepatitis.JHepatol,2015,63(4):971-1004.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9-22.

7.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2010 AASLD)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Hepatology,2010,51(6):2193-213.

8.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AASLD practice guidelines.Hepatology 2009;50:291-308.

9.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Management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s.Hepatol,2009,51:237-267.

10.Kaplan MM and Gershwin ME.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N Engl JMed,2005,353:1261-1273.

11.Rautiainen H,Karkkainen P,Karvonen AL,etal.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UDCA to improve liver histology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a three-year randomized trial.Hepatology,2005,41:747-752.

12.Fevery J,Verslype C.An update on cholangio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0,26:236-245.

13.卞兆连,尤征瑞,马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征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6):601-604.

1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80-1988.

1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23-31.

16.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实验与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3(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