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一、月经

月经(menstruation)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多发生在13~14岁之间,可早至11岁,也可晚至15岁。如大于15岁尚未月经来潮者,应引起临床重视。月经初潮年龄主要受遗传、营养、体重、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月经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

月经血的特征是暗红色、碱性、不凝、有特殊气味但无臭味。主要成分是血液,此外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使月经血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才出现凝血块。

二、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一般为28~30日,提前或延迟3日左右仍属正常。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月经期,一般为2~7日,平均3~5日。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称为月经量,正常月经量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月经期一般无特殊症状,但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部分女性会出现腰骶部酸胀、腹部下坠感或宫缩痛等不适,少数人可有恶心、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激动等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月经期一般不影响工作和学习,注意避免过劳,防寒保暖,忌食辛辣食品,勤换会阴垫,保持外阴清洁,禁止坐浴、盆浴、阴道冲洗及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