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产学(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 蔡文智
- 1431字
- 2020-08-29 06:10:55
第一节 受精、受精卵发育与胚胎着床
一、受精
获能的精子(sperm)进入卵子(ovum)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fertilization),已受精的卵子称受精卵(zygote)。受精发生在卵子排出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
精子进入阴道后穿越宫颈、宫腔进入输卵管。在此过程中,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淀粉酶降解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使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精子获能(capacitation)。
当精子与卵子相遇时,精子头部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借助酶的作用,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同时,卵子细胞质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称透明带反应(zone reaction)。
精子进入卵子内,卵子迅即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卵原核,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为二倍体,其数目恢复46条。性染色体XX的胚胎是女性,性染色体XY的胚胎是男性。
二、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的过程见图4-1。
受精后24~36小时受精卵分裂为双细胞阶段,以后每12小时分裂一次,形成卵裂期胚胎。同时借助输卵管蠕动和纤毛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
受精后50小时为8个细胞阶段,72小时受精卵分裂为16个细胞组成的实心细胞团,形似成熟的桑葚,故称桑葚胚(morula)。
受精后第4日,桑葚胚迅速分裂增生,细胞之间出现许多小腔隙,逐渐融合成一个大腔,内含液体,形成囊状胚,称胚泡(blastocyst)或早期囊胚(early blastocyst)。受精后第5~6日早期囊胚进入宫腔,形成晚期囊胚(late blastocyst)。
早期囊胚结构:囊胚进入宫腔时,细胞逐渐分化为两部分,外层细胞群称滋养层(trophoblast),此层会植入子宫内,逐渐发展成胎盘一部分,并供应胚胎营养;内层细胞群称内细胞团,将来形成胚体的始基。
晚期囊胚种植于子宫内膜的过程称胚胎着床(implantation),也称胚胎植入。着床约在受精后6~7天开始,11~12天完成。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胚胎着床经过3个环节:①定位(apposition):着床前透明带消失,晚期囊胚以其内细胞团端接触子宫内膜;②黏附(adhesion):晚期囊胚黏附在子宫内膜后,囊胚表面滋养细胞分化为两层:外层为合体滋养细胞,内层为细胞滋养细胞;③侵入(invasion):合体滋养细胞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使囊胚完全埋入子宫内膜中且被内膜覆盖。
通常在子宫体或底部,多见于子宫后壁。
案例4-1
孕妇,30岁。已婚,G1P0,近半年未避孕。平时月经规律,12,LMP:2017年6月1日,现停经45天。在家用早早孕试纸检测阳性。今日来门诊进行产科初检。B超示:子宫腔未见孕囊。
思考:该女性可能发生了哪种情况?还应做哪些检查?
三、蜕膜的形成
胚胎着床后,在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增大,腺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结缔组织细胞肥大,血管充血,此时的子宫内膜称蜕膜(decidua)。具有保护及营养胚胎的功能。按照蜕膜与胚胎及子宫壁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三部分(图4-2):
囊胚着床部位的子宫内膜,与叶状绒毛膜相贴,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随囊胚发育逐渐突向宫腔。
又称壁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其他部分的蜕膜,妊娠14~16周羊膜腔明显增大,包蜕膜和真蜕膜相贴近,宫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