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自我管理的相关理论

1.自我管理的起源

自我管理源自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心理学家在实践中认识到患者自身可以在改变行为、促进健康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从而逐步形成让患者主动进行自我行为管理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患者承担一定的保健任务更有利于疾病控制。目前认为,患者自我管理是指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撑下进行自我保健。

2.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随着当时慢性病成为美国主要的健康问题,又由于以急性病或急症处理为目的传统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服务在解决慢性病问题时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人们强烈要求增强现有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的方式。即强调把患者看作是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不是卫生保健服务的消费者,将一些卫生保健活动转交给患者,并不断增强患者积极参与自身保健活动的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我管理方法开始运用于哮喘患者。之后,自我管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而且主要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项目。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指通过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因为慢性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熟悉疾病的诊疗、自我保健等全过程,决定了他们自己才是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最佳人选。

3.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几乎所有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都是以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和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作为理论基础。

(1)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从社会学理论发展而来,它解释了人们如何获得和维持一定的行为模式,同时也为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它较好地描述了生理、社会环境、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功能状况的关系,认为个体因素(认知、情绪和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个体的一个心理认知因素)在决定一个人的健康功能方面最为重要,它通过影响健康行为、情绪和态度来影响人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从社会认知理论中独立出来的,其核心概念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由于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无法通过临床治疗而治愈,需要患者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任务。患者要想较好地完成此任务,必须首先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技能和信心,三者缺一不可。

4.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六大原则

(1)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2)积极地与医护人员规划健康生活计划;

(3)按照拟定的计划进行;

(4)关注并处理相关症状;

(5)面对慢性病给身心和社交带来的影响;

(6)实现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5.自我管理的任务
(1)医疗或行为管理:

照顾自己的健康问题。定期服药或医学检查、改变膳食和其他高危行为、使用一些辅助装置等。

(2)角色管理:

建立和保持在社会、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从而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常参加工作、与家人朋友相处等。

(3)情绪管理:

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妥善处理情绪的变化,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

6.自我管理的五项核心技能
(1)解决问题的技能:

在管理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能够认识自身问题所在,能与他人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尝试解决自身问题并能够帮助他人,并评估该方法是否有效。

(2)制定决策的技能:

学会与医护人员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和行动计划。

(3)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技能:

知道如何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图书馆、互联网、家人朋友等渠道,获取和利用有利于自我管理的支持和帮助。

(4)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建立伙伴关系:

学会与卫生服务提供者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联系,最终建立起伙伴关系,共同管理疾病。

(5)采取行动的技能:

学习如何改变个人的行为,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确保对行动的信心和决心,对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完善自己的行动计划使其更易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