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睡眠医学理论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比较完整的睡眠理论主要包括阴阳睡眠学说、神主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脑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水火睡眠学说等。

一、中医睡眠学说

(一)阴阳睡眠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阴阳睡眠学说认为,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中医有关睡眠的理论必然统摄于中医的阴阳学说之中。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日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日节律。睡眠与觉醒交替循环,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显著的节律之一,睡眠约占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分之一,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的结果。《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随之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

睡眠不仅是生理过程,同时也伴有心理活动,睡眠和觉醒都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睡眠与觉醒受心(脑)神的影响,神安则寐,神动则寤。正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寐本于阴,神其主也。”一方面,神受阴阳出入的影响,当阳气入于里,则神安而睡;阳气出于表,则神动身觉醒。另一方面,神又能影响和控制着阴阳的出入,营卫运行。当人由于某种需要,可以抑制睡眠而连续不寐,而后又需要增加睡眠,恢复消耗的神明,进而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过则,神明失守,持续觉醒而不得入睡。

人体的阴阳日节律是客观存在的,现代科学研究为其提供了客观依据。以人体内激素分泌来说,即表现出阴阳日节律的变化,如人体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儿茶酚胺、促性腺激素、睾酮及女性雌三醇等均白天分泌增加,夜间分泌降低;而甲状旁腺素、促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生长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夜间分泌增加,白天分泌下降。现代睡眠学认为,人的脑部存在着两个系统,一个促进睡眠,一个促进觉醒,称为睡眠与觉醒系统。要使睡眠得以发生,力量相对较强的觉醒系统的活动应首先减弱,力量相对较弱的睡眠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以致进入睡眠。觉醒系统活动过强,或睡眠系统力量不足,则不能发生睡眠。觉醒系统活动增强,睡眠系统作用减弱,人就觉醒。现代睡眠与觉醒系统的理论,与阴阳睡眠学说如出一辙,觉醒系统为阳,睡眠系统为阴,阴阳相互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睡眠与觉醒的生理活动。这充分说明,中医阴阳睡眠理论,有其相当科学的内涵。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因此,从广义角度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总病机;从狭义角度来说,阴阳失调是自身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所在。阴阳不和,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心神浮越,魂魄妄行,可见失眠、梦游。阴阳失调,阴失其平,而阳不固秘,波及精神,则发为梦交。阴阳失调,阳气失守,阴精不能封藏,精动神摇,产生梦遗。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神魂不宁,下焦水道失约,发为遗尿。阴阳失调,不能交通,气机不畅,则发生鼾眠。阴阳失调,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可见失眠、多梦、梦游、梦惊、梦交、梦遗等多种睡眠障碍。阴阳失调,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偏亢,心火上炎,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能既济,水火失于交通,神躁不安,肾精失守,故而发病。

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治疗原则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总之,阴阳睡眠学说解释了中医睡眠的生理节律,睡眠障碍的病理过程,指导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养健康。

(二)营卫睡眠学说

气是古代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一个概念。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有一种朴素的认识,认为气是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变化,产生万事万物。《公羊解诂》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中医学理论也讲求气,以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三宝之中以气为基始。因此,气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气,来源于秉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以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气,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功能特点的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数种。

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由水谷之精气中浓厚的部分所化生。营气运行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中富于营养的部分,营养周身。故《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气主要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是水谷精气中之剽悍的部分,活动力强,运动迅速,不受血脉的约束,循行于血脉之外,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故《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气循行于脉中,属阴;卫气循行于脉外,属阳。《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营卫之气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水谷纳入,由脾胃运化转输,营卫之气则能来源充盛;水谷不能入纳,则营卫之气衰少。水谷的精气,由脾胃转输于肺,其富有营养的部分注入经脉,成为营气。营气循行于经脉之中,如环无端,运营不休。营气循行,出于中焦,上行于肺,注入经脉,循行于手太阴肺经之中,至指端少商穴,上行手阳明大肠经至头迎香穴,转入足阳明胃经下行至足厉兑穴,注入足太阴脾经上行属脾注心中;再循手少阴心经至手少冲穴,转入手太阳小肠经至睛明穴,下行循足太阳膀胱经至足至阴穴,从足心入足少阴肾经上行至胸中;复从手厥阴心包经至手中冲穴,还注手少阳三焦经交于足少阳经头瞳子髎穴,循足少阳胆经下行至足窍阴穴,入足厥阴肝经上行从肝注肺。营气从其别支上巅循督脉入骶,再从任脉入缺盆,下注肺中,为一周。再出手太阴肺经,循十二经脉运行,一昼夜营运五十周。

水谷之精气,由脾胃转输于肺,剽悍的部分循行于脉外,是为卫气。卫气白天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夜间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一昼夜运行五十周。平旦时分卫气出于目,目张则卫气由睛明穴上行于头,下项背循足太阳膀胱经之外至足小趾,并从目散行下循手太阳小肠经之外至手小指,从目散行下足少阳胆经之外至足小趾,上循手少阳三焦经之外至手无名指,又有上至耳前行足阳明胃经之外至足中趾,并从耳散行循手阳明大肠经之外至手拇指,再从手阳明入掌中、足阳明入足心,循足少阴肾经下行阴分,由跷脉出于目为一周,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间卫气循行于阴经及五脏,如《灵枢•卫气行》说:“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即以肾、心、肺、肝、脾,五行相克的顺序周行,卫气夜行于阴亦二十五周。

营卫之气同源水谷之精微,分而为二:营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营卫之气营运不休,一昼夜周流全身五十周,白天自然界的阳气充盛,人体的营气营运于脉内,卫气循行于阳经脉外,各二十五周,营气荣养于内,卫气温护于外,人体的阳气充盛,人寤而活动;夜间自然界阴气渐盛,人体的营气营运于脉内,卫气入于里循行于阴经和五脏二十五周,卫气与营气阴阳相会,人卧而睡眠休息。正如《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人体的睡眠和觉醒,是营卫的正常循行所决定的。由于营卫之气昼夜循行的变化规律,人体出现寤和寐的不同生理活动。正常的人,营卫气血旺盛,营卫循行规律正常,所以白天精神,夜间安眠,营卫循行失常,便会发生睡眠障碍。卫气通过阴阳跷脉,来司目的闭睁。而老年人白天不精神,夜间又易不寐。《灵枢•营卫生会》说:“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对于目不瞑、多卧,《内经》仍用卫气运行来解释。《灵枢•大惑论》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人的睡眠与觉醒,与卫气的运行息息相关,故明代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说:“夫阳主昼,阴主夜;阳主升,阴主降。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

营卫循行睡眠学说,认识到睡眠、觉醒规律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规律相统一。《素问•五十营》说,人体的营卫一昼夜循行五十周,至夜营卫都会于阴,营卫相会时人入睡,叫做“合阴”。五十营为日周期,是人体生命节律之一。营卫循行睡眠学说,指出了失眠发生的机制是多元性的,在卫气行于五脏六腑之时,不论哪一个环节,只要卫气运行失常,就会出现睡眠障碍。《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五脏六腑失调皆可令人不眠。营卫循行睡眠学说,还把睡眠与人的体质、免疫功能联系在一起。营卫循行睡眠学说,主张营卫循行规律的周期变化引起睡眠和觉醒的生理现象,这与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主张睡眠是大脑休息的静止被动状态的睡眠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现代睡眠学说相通融。只是近二十年来,人们才认识到睡眠是一种复杂的主动的过程,并非大脑完全休息,而是改善了活动方式,睡眠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肌肉和各种神经反射活动均有明显的改变。如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内脏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和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增加,基础代谢率降低,大脑总的血流量减少;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时,面部和肌肉有很多次发作性小抽动,如手足蠕动,内脏活动高度不稳定,胃分泌增加,有阴茎勃起,脑血流量比觉醒时明显增加,脑耗氧量也明显增加。由此可见营卫循行的运动睡眠学说,睡眠时卫气与营气相会,运行于阴经和五脏,这种认识是相当先进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神主睡眠学说

神的概念,中医大致有三种含义。首先,是指自然界的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不测谓之神”,《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阴阳化生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好像不可预测的一样,这种现象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神的表现。其次,是指人整体的生命活动。《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随先天之精,孕育于父母,从生命活动的开始,即存在于人体。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的概括,既包括生理性的表现,也包括病理性的变化,称之为神。如《素问•本病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第三种含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主睡眠学说所说的神,即指神的第三种含义。神,又有广义的神与狭义的神之分。合而言之,即广义的神、整体的神,统属于心。《类经•藏象类》说:“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分而言之,是狭义的神。整体的神,又分而为五,即神、魂、魄、意、志。《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神、魂、魄、意、志,分司于五脏,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灵枢•卫气》说:“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

神藏于心,而又主宰于心,《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体强健,神衰则身体虚弱,神机旺盛,则精神充沛,面色红润光泽,两目炯炯有神,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神的活动,反映了心主神明的功能,是神、魂、魄、意、志和其他精神活动的主宰,统领五脏六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命曰奇恒之府。”中医所说的髓,分为骨髓和脊髓。《素问•解精微论》说:“髓者骨之充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也说:“骨者,髓之府”。肾脏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的精气化而为髓,髓充盈于骨空之中,滋养骨骼,促进其生长发育,髓藏于脊者,是为脊髓。脊髓汇聚,上通于脑,脑与脊髓相连属,故脑又称为脑髓,《素问•五藏生成》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脑位于头,居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脑髓属奇恒之府,与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为水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骨,生髓,通于脑,脑髓为肾之精气所化。脑为髓之海,又为髓之主,诸髓者皆属于脑,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问•奇病论》说:“髓者以脑为主”,《素问•五藏生成》还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髓与经脉有连属关系,《灵枢•经脉》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胃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灵枢•动输》说:“足之阳明何因而动?……胃气……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其络……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脑与苗窍眼、耳、鼻、口、舌有密切的关系。如与眼的联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脑与耳、鼻的关系,《医林改错•脑筋说》记载:“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与口、舌的关系,《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脑髓渐满,……言语成句”。总之,脑由髓汇聚而成,属阴精的范畴,与肾脏关系最密切,有诸多经脉连属,与头部的孔窍相通。

神主睡眠说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正如明•张景岳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变化。白天属阳,阳主动,故神营运于外,人寤而活动;夜晚属阴,阴主静,故神归其舍,内藏于五脏,人寐而休息。《血证论》说:“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又说:“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神安静守舍则能寐,若神不能安其舍,则魂魄游荡飞扬,会出现不寐、多梦、梦游、梦语等多种睡眠障碍。《类经•疾病类》说:“盖心为君主之官,神之所舍也。神动于心,则五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第心帅乎神而梦者,因情有所着,心之障也,神帅乎心而梦者,能先兆于无形,神之灵也。夫人心之灵,无所不至,故梦象之奇,亦无所不见,诚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甚至谵妄;或可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素问•灵兰秘典论》也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中医神主睡眠学说,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统摄于心,关乎五脏,也就是说睡眠和人体全身的功能活动状态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睡眠是复杂的主动过程。睡眠的“黑匣子”尚未打开,睡眠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肌肉和各种神经反射活动均有明显的改变,应该说睡眠是人体整体的生命活动形式。中医神主睡眠的整体睡眠观,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争论中,为我们开辟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同样也证明了中医从整体调节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是可行的。

(四)脑睡眠学说

脑为精之类,是为髓之海,故而属阴;头为诸阳之会,脑又为精明之府,是全身真气集聚之所。心脑相通,总摄元神。因此,人身之元神,也藏于脑髓。《人身通考•神》又说:“人身之神,惟心所主。故《内经》曰:‘心者,神明出焉。’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类,孰非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按照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论,外在的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类,也都归属脑神所主。《灵枢•本藏》说:“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又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协调全身脏腑功能和人的精神活动,使人能对外界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以适应之。脑主神明,神主睡眠。

(五)魂魄睡眠学说

魂魄理论是中医神主理论和脑髓理论的组成部分,魂魄生于脑,藏于脏,表现于外,魂魄皆属于神,魂为阳神,魂的功能正常,则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人觉醒则魂游于目,主司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如温度的高低、重量的大小、视物的远近、声音的频率、平衡的能力、气味的厚薄、听觉的强弱等。人睡眠由魂返藏于肝,主司睡眠的浅深。而睡眠不安,梦寐恍惚,变幻游行,遗精、梦交,是魂的异常变化表现。魄为阴神,魄的功能,则为本能动作,痛痒知觉之类皆是也。魂魄不能相离。运行协调,相互为用,则睡眠安宁。《人身通考》说:“神为阳中之阳,而魂则是阳中之阴也。精为阴中之阴,而魄则是阴中之阳也。”阴阳要相互平衡,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机体的正常运作失常,精神魂魄不能安宁,即为病态。

魂的病因病机变化往往与魄的病因病机变化同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其一,魂病自发。肝藏魂,郁怒则伤肝,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则肝魂不怍。以致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肝气及脾,则纳呆、食减。其二,魂魄同病。如邪热扰乱神明,意识丧失,感觉异常,视物模糊,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如癫狂、失眠,最终魂魄分离。其三,魄病及魂。多见于各种精神患者。《灵枢•癫狂》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由于脏腑内伤,先有魄病,如善悲、善怒、善恐等,继之则忧郁变为兴奋,则狂妄奔走,意识混乱。因内伤精气,使阴火亢盛,阳气不能入于阴分,则出现睡眠不安,梦境纷纭,变幻游行,遗精、梦交等,称之为魂魄不能相抱;又因魂阳魄阴,人之将死,阴阳离绝,称为魂魄相离。魄的病因病机是本能的失常和情志活动的异常。如:肾之虚衰,则出现目盲、耳聋、惊恐不安;脾气虚弱,则思而不记,纳差食少,饮食无味;肝血不足,则视物昏花;营气不足,则皮肤不仁等。另一方面,脏腑气血太过也会引起情志的改变,《素问•宣明五气》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肾则恐,并于脾则畏。”本脏功能不足,为他脏所并,使其所主之神过于他脏,发生神明不能控制的各种表现。

魂魄的病证与精神神经的异常表现相联系,其中最常见的是失魂证和落魄证。失魂证,又称离魂证。《灵枢•本神》说:“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不举。”可见失魂证是情志病,且狂妄为主要表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有人卧则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离魂。”清代鲍相敖的《重订验方新编》中也有离魂证的记述:“忽有人影,与己随行作卧,多则成形,与己无异。”这都是幻觉病症,系人在睡眠处于不正常状态时,大脑皮层对外界的反应不确切,这种信息反应与皮肤对外界的感觉不协调时,则会出现噩梦,并预感人身之外又有人身,故促进睡眠是一种治疗离魂证的方法。清•沈源的《奇证汇》中有金少游治徐太乙之女案,“年十六,许字巨族,而太乙日窘,女忧虑不食不寝,常卧目不瞑。太乙往郡城售丝未归,女卧床上,自言曰:若许,丝止价四钱八分,不满五数,待讯其何以知之?答曰:予方随父入市。太乙归,少游也问其丝价,太乙言其数果符。游曰:此离魂病也。”可见离魂证是一种精神疾病。在清•陈士铎《辨证录》中专设“离魂门”,论述十分详细,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落魄证,现今认为是因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中所产生的各种病证。事实上古代中医所讲的落魄证是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之说。魂魄作为中医神的概念之一,与睡眠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脏腑、精神、情志、魂魄相抱,相互协调,运作正常,则人体睡眠安宁,魂魄睡眠理论,内容广泛,集中体现在中医对睡眠梦觉和睡眠幻觉的临床实践中,特别是指导临床用药很有参考价值,但其中很多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水火睡眠学说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的睡眠是心(脑)与肾相互交济的结果。心主火,主动;肾主水,主静。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的升发;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心肾相交,则水火相济。以维持机体的动静平衡,睡眠是人体动静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病理状态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称为心肾不交。这种心肾不交就表现出以失眠为主症,同时伴有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心藏神,肾主精。神之化需要肾精的充足,而供其能量来源使脾能得以运化,胃能传输。阴阳之气在体内循环传输,需以此为交通。如果按心与脑相通,则心是脑的象征,心(脑)依靠肾水(某种物质的分泌)而发挥肾的作用。肾水少,则心火不旺,神亦疲,人思睡;肾水足,则脑清,人则寤,充满精力。清•张聿青的著作《张聿青医案》中对此种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有真实的案例。

水火交济睡眠学说,体现了心(脑)、肾对睡眠的调节作用。通过睡眠剥夺可以制造心虚证的动物模型,使动物的心跳加快,出现心悸的表现。脑中的褪黑素,肾上腺中的肾上腺素和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素都是与睡眠有关的重要物质。

二、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一)先天禀赋

人的体质强弱,与先天禀赋有密切的关系。不同体质类型,又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成年以后的睡眠质量。

先天禀赋,是指人的有生之初,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父母婚配时的体质强壮,生育的年龄大小的条件,对人的生后体质强壮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睡眠类型对子女的睡眠的类型有一定的影响,有些睡眠疾病之所以有家族因素,其原因就在于此。梦游的患者,常有先天禀赋的因素存在,发病有明显的家族多发性倾向。有的患者在出现睡眠疾病以后,追查家族原因多发现与家庭成员的睡眠障碍有一定的关系。梦惊的发病,多与妊娠是孕母受惊有关,约有50%的梦惊患者有家族史。遗尿症患者,多有先天因素。根据国外的文献统计,有17%~66%的遗尿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可见,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元气虚弱,是导致某些人在一定年龄段出现睡眠障碍的基础。婴幼儿出现经常的失眠,往往成年以后出现睡眠障碍,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二)生理失调

中医学十分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人体阴阳失衡,进而导致周身气血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失调表现,这些生理失调现象很多与睡眠有密切的关系。

生理科学所反映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诸多的基本变化,导致人体出现睡眠障碍的生理因素主要有脏腑功能的失调,元气虚损,以及因七情剧烈变化而导致的睡眠障碍。

人体的成长过程,中医学概括为生、长、壮、老、矣。从生到死,全过程均在此列。《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可见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以前,人的脏腑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元气不充,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少有内外因,就可出现睡眠障碍。其中尤以嗜睡、梦游、梦魇、梦惊、遗尿等病最为常见。梦游多发生于6~12岁的儿童,这时人体的脏腑精气神尚未发育完善,魂魄不调,故而每易出现睡眠障碍。梦魇患者多从10岁后开始发病,这与脏腑发育尚未健全、抵抗外邪能力不足有关。梦惊多发生在4~12岁的小儿,尤以7岁以内的小儿最为常见,14岁以后发作逐渐减少甚至消失。遗尿多发生5~12岁的儿童,成年以后逐渐减少,仅有1%左右。睡眠磨牙的患者主要在12~14岁,15~18岁以后发病就明显降低。而鼾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发生在较肥胖的儿童,而非肥胖的儿童则极少发病。总之,脏腑娇嫩,元气未充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

脏腑虚损,元气不足,是人体生理功能失调的基本反映。脏腑虚损,阴精不足营血亏虚,是产生虚证失眠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实证失眠致病之邪产生的基本条件。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肾精亏乏,以致元神失养,是嗜睡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多梦一病,可以产生于五脏的虚损。梦魇之病,多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积久则肝气虚损。梦惊的发生主要在于心阴亏损,心气不足,以及胆气虚弱。梦呓的发生,常因正气虚弱,神魂不安,常与心肝脾功能失常有关。梦交、梦遗的发生,常与脏腑虚寒,精关不固有关。遗尿可因脏腑虚损,气化不行,膀胱失约。夜间腿部抽搐,常与阴精耗伤有关。睡眠咬牙,多因正气虚弱,虚火内生。不论内伤致病,还是外邪侵袭,均可导致人体的气血精液的亏损,进而扰乱神明,产生各种睡眠障碍。

导致脏腑虚损的另一个原因,是人的七情变化;而七情的变化,又是产生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变化过甚,必然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异常,常会扰动心神,波及脑神而发生睡眠障碍。忧愁思虑则伤心,心神不宁,则夜寐不安,恼怒气郁,情志不畅,气滞血瘀,则时常发生失眠、梦惊、梦魇等。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失健运,胃气失养,则会出现失眠、烦躁、梦惊、梦交、梦遗等病。大惊卒恐,损伤人体,影响人的心神,则会发生失眠、梦魇等病症。因各种情志变化而产生的睡眠障碍,均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当这种刺激较多时,脏腑虚损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外邪内扰

中医学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现代中医学已经建立了新的病因病机学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病因均可导致睡眠疾病的发生,认识这些病因对于我们认识睡眠疾病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引起睡眠障碍的致病之邪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对于导致睡眠障碍病因学的认识,同样是与中医传统的病因学说不能截然分开的。从中医病因学的发生、发展史来看,首先是以阴阳学说对疾病的原因做出朴素的解释和分类的。《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是正气和邪气抗争的表现。它包涵了病因和病机。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中对病因作了归纳:“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虫兽、金刃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是对病因的又一分类和概括。到了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天地表里立论,称六淫外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房室、跌仆、金刃、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这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三因学说。此后,不少医家均以内因、外因立论。凡来源自然界的病因均为外因,源于机体本身的均为内因。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以及虫兽、金刃、瘟疫所伤;内因包括饮食、七情、劳倦、瘀血、痰浊等。根据睡眠疾病的特点,以下简要地阐述内外因与睡眠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1.气候异常

气候的异常是中医最早认识疾病的开端。人类生活在自然中,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但也有不适应自然的时候。当天气突然变坏时,人体自身的调节尚未充分适应时,就要发生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更有“秋伤于燥”之说。春季的传染病,可以导致因疾病而出现的睡眠障碍,也可因内火过盛,而使旧疾复发。所谓“春季来,风癫狂。”而这些精神情志的疾病,睡眠障碍是其首要症状。腹泻、中暑、疟疾、温病等病中均有睡眠障碍的存在。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在非时行季节,可以出现类似于季节性的疾病。如夏月空调过冷,可以出现受寒的疾病。夏季在空调中生活,会影响睡眠。

2.地土方域

不同地理环境下,对人们的睡眠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快速地离开某一地理环境,就会因时差的改变,而出现睡眠疾病。如时差病、轮班不适综合征等。又《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之所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而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这是对常见地方病的描述。当然,如果我们仔细追究,就不难发现居住海边的人,不论是受台风的袭击,还是睡在床板上,他们的睡眠与在陆地上人们的睡眠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船上人们的睡眠习惯,对于长期生活在陆地上人们的睡眠习惯是不同的,有些地方人在风浪中睡眠不会产生任何睡眠障碍;有些地方人在狂风中照样睡眠香甜;有些地方的人在空旷的原野中,从不担心夜间睡眠会出问题。这就是地域的不同。然而,当人们远离家乡到异地去生活、工作的时候,第一道难关就是睡眠问题,短时间内睡眠障碍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们初次到海拔高的地区,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睡眠障碍。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首先面临的亦是睡眠问题。

3.外感病邪

中医学十分重视外感病邪对人体的作用,风、寒、暑、湿、燥、火、温疫、饮食、痰浊、气血都可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并影响睡眠。《外台秘要》有“伤寒不得眠”“虚劳虚烦不得眠”“病后不得眠”。《诸病源候论》中也有相应的记载。温疫之邪可以导致温病,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有睡眠障碍发生,既有失眠、嗜睡,也有梦呓、昏睡,这些表现的出现对判定温病的严重程度,促进病后的康复很有意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仅损伤肠胃,也能损伤睡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最典型的表现。痰浊可以使人产生各种怪病奇疾,痰浊阻塞脑络而形成的神志病中大多有睡眠障碍,而利湿化痰的方药都改善睡眠疾病具有良效,其代表方剂如温胆汤就有广泛的影响。“百病皆生于气”,气滞于脑,则脑络瘀阻;气滞于肺则咳喘气不通顺;气滞于胃肠,则腹胀;气不行则血不畅,进而形成气滞血瘀之证,行气活血法既可改善局部,又可改善睡眠。血虚之人也同样易患睡眠疾病,此时补血当为先。

外感病邪所产生的许多疾病都伴随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可以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恢复,也可以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导致睡眠过多。

4.药毒所致

药物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兴奋性药物可导致人睡眠减少,或彻夜难眠。中药中的一些解表药,如麻黄过量以后可使人出汗,兴奋、失眠。饮茶过量可使入睡时间延长,服用美洛托宁可使睡眠时相后移,过量服用镇静催眠药可产生药物性失眠,吸毒戒断后也可产生失眠。服用三环类药物可使人产生不安腿综合征。不仅是药物可引发睡眠障碍,食物中毒,矿物中毒,毒气中毒均可影响全身,自然也影响睡眠。睡眠改善可以说明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预后不佳。

5.环境影响

环境的破坏也可成为引起睡眠障碍的诱因,《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别论》中说:“大抵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者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者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劳心者易失眠,劳力者易见梦。战乱时期,人们往往寝食难安;和平时期,人们体健身肥又会产生鼾眠证。噪音、污秽、淫秽扰身心,也干扰睡眠。激烈的竞争环境,焦虑、恐怖随之而来,神志病日渐增多,睡眠障碍也呈上升趋势。

不管何种外邪侵犯人体,只要能导致脏腑机能紊乱,也就会出现睡眠障碍。避邪有方,避邪有法,夜寐方安。

(四)节律紊乱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节律变化的世界中,有时,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内外邪所致的疾病并无明显的关系,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所乘坐交通工具的改善,造成时间的改变,使昼夜颠倒,人体难以适应。经常乘坐飞机的人,可因速度的变化,时间区的改变,而不能适应,从而出现一过性或短暂的睡眠和觉醒问题,打乱了机体的生物钟。对于这些睡眠问题或睡眠紊乱,人们可以随着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逐渐改善,而按照一种新的模式进行睡眠。突然或者逐渐向高原地区行走的人会因高度的改变而出现睡眠紊乱,这种睡眠紊乱可以通过吸收氧气而获得解脱,或者通过适应而逐渐改变。经常倒班的工人会因工作和休息时间的颠倒,出现觉醒不足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工伤事故的发生。长时间夜间不休息,或长时间熬夜的人,会使睡眠节律逐渐后移而影响白昼的觉醒状态,进而影响工作。不良的睡眠习惯,或者故意提前睡眠时间,同样会使睡眠的节律发生前移的改变,导致夜间休息不足。机体生物节律的改变,将影响人们对工作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倦生活的诸多表现。我们人为地改变睡眠节律,使机体的气血运行发生紊乱,出现本不该发生的诸多现象和病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人,工作易脾气暴躁,甚至诱发癫狂;而过度睡眠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总之,节律紊乱是现代中医认识睡眠障碍不可忽视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临床方法上加以研究。

三、中医对睡眠障碍的治疗

(一)调整睡眠

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的基本出发点,不是强迫异常的睡眠状态迅速改变,而是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睡眠与觉醒的运行。首先,要从查找病因入手,并分析病机,以失眠为例,中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所感,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可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主要病机是阴阳、气血失和,阴阳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神明被扰,神不安舍。总的治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则用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补脑安神之法;泻实则用清肝泻火,和中消导,活血化瘀之法。对于严重嗜睡患者,则重在提高白昼的觉醒的程度,可以采用白昼提高觉醒的药物、方剂、针灸等治疗方法,而到了夜间则使用促进睡眠的中药,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述,只是需要重新提高认识,并进行临床实践。调整睡眠卫生对睡眠卫生不良、睡眠时相后移综合征、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等病都是必要的手段。

每天按时睡眠。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应当遵守时间的节律。中国古代养生学家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提出了不同季节的睡眠时间,即春季的睡眠时间,是“夜卧早起”(《摄生消息论》)就是说入夜即卧,天明即起。春季促眠宜食龙眼肉、豆浆。夏季的睡眠时间,是“夜卧早起,毋厌于日”(《备急千金要方》)。就是说晚间睡眠时间宜后延,但晨起时间不变。中午可以增加午睡时间。“夏三月,宜晚眠早起,感天地之清气,令人寿。”(《运化玄枢》)秋季的睡眠时间,是“早卧早起”(《修龄要指》),就是说秋季睡眠时间宜稍长,以补夏季睡眠时所伤阴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以敛神气,参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盛也。”(《备急千金要方》)冬季的睡眠时间,是“早卧早起”(《摄生消息论》),就是说冬季的睡眠时间在一年中最长。”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勿令汗出,目勿近火,足宜常濯。”(《修龄要指》)今天的人们虽然不能按照古代先贤提出的睡眠要求,但今天的人们应当从古代先哲的智慧中有所领悟。

(二)促进睡眠

中医促进睡眠有很多方法,包括中药、针灸、药浴、按摩、刮痧及单方和验方等,可以归纳为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非药物治疗、催眠术等。

治疗睡眠障碍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疾病,有的放矢地治疗各种疾病。而治疗失眠则是中医的强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其特点是治疗失眠多从肝论治,从心脾论治、从痰论治、从瘀血论治、从虚论治、从实论治等。无论从何治疗,总则不外乎调整阴阳、补虚泻实。从肝论治、从虚、从实论治则有疏肝泻热安神法,或清肝安神法,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或平肝养阴潜阳法以黄芩、生白芍、钩藤为主加味;疏肝安神法以四逆散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丹栀逍遥散加减;平肝安神法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调肝安神法以温胆汤加减;暖肝安神法以暖肝煎合吴茱萸汤加减;柔肝安神法以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养肝安神法以补肝散或酸枣仁汤合八珍汤加减;疏肝解郁法以逍遥散加减;柔肝健脾法以温胆汤加减;滋阴养肾法(滋养肝肾法)以知柏地黄丸加减;补血养肝法以酸枣仁汤合归脾汤;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法以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肝郁血虚型则用逍遥散加熟地、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等;肝郁阴虚型则宗滋水清肝饮加珍珠母、柏子仁、合欢皮等;肝火上炎型用龙胆泻肝汤加苦参根;肝阳上亢型则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痰扰型宗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肝血虚型则用补肝汤加味;肝肾阴虚型则宗左归丸加减;心肝胆怯虚型则用安神定志丸加减;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胃中不和、饮食积滞则用保和丸、平胃散化裁;从心、脾、肾化治则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法以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补养心脾法以归脾丸合养心汤加减,健脾养心法以归脾汤加减,益气养阴法以参麦饮和黄连阿胶汤加减,调补气血、宁心安神法以天王补心丹加减,清心安神法以定心丸,心脾亏虚型用归脾汤加减,心虚胆怯型用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加减,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型用心肾交泰丸加酸枣仁、夜交藤等,心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肝火扰心则用酸枣仁汤加味,心胆气虚则用安神定志丸。从痰论治则有化痰清热安神法以温胆汤加减,痰热内扰则用半夏、竹茹、茯苓、陈皮、黄芩、黄连、苦参等,痰火内扰则用温胆汤加味,胃气不和、痰热内扰则用保和丸加黄连,痰瘀阻络则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痰实阻胃则用越鞠丸加味(《丹溪心法》),痰饮内宿、心神不藏则用黄连温胆汤加珍珠母、龙骨、牡蛎。从瘀血论治则有活血化瘀清窍法以四物汤加减;疏肝活血、化瘀安神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心肝血瘀型则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则用活血化瘀理气之品配合天王补心丹加减,以期血畅气调,肝魂得安;血瘀阻络型则用通窍活血汤合石菖蒲、远志加减等。

对于睡眠障碍除药物治疗外,针灸按摩也是非常有效、简便的方法,可以很快促眠,治疗入眠困难的失眠等症,又可以提醒,使嗜睡减轻,昏迷转醒。

睡眠障碍的各种病证,有许多都是因忧郁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所致阴阳失调,心神不宁而成,故治疗时除用药物外,必须注意配合心理疗法,即注意患者的精神因素,根据患者病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激动、急躁,则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失眠一症中,很多患者因受精神因素影响而致病,常因婚恋、经济、生活挫折、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而致。故此治疗时可配合心理治疗,可用疏导法、移情疗法、释疑法等法,经治疗使患者能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增强信心,解除烦恼,消除顾虑,调节情绪,并以平等身份要求患者与医生共同承担治疗任务,根据病情,做有的放矢的解释,善意指导其生活起居、习俗,处理好其与家人、邻里、同事间关系等。在心理治疗的同时,不要忽略心理护理,诸如:正确认识睡眠与失眠、起居生活规律化(建立良好的睡眠生物节律)、优化睡眠环境、适宜的体育活动、注意睡前饮食、从事轻松愉快活动等,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早日康复,这些实属必要,取效较好。

睡眠障碍的治疗,除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外,尚有非药物治疗,亦属睡眠障碍综合调治的一种。例如:体育康复疗法,根据不同情况,要求患者适当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跑步、打球、打太极拳等)和文娱(下棋、跳舞、看文艺会等)这样,可以放松情绪,促进心身健康;饮食起居的调节,则要求患者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有度,忌食肥甘厚腻酒辣刺激之品,睡前不抽烟、喝浓茶、咖啡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采用仪器治疗睡眠障碍,是目前较为新颖、前景广阔的一种方法。

(三)改善睡眠

中医改善睡眠、防治睡眠障碍的主要手段即采用睡眠养生的方法,逐渐提高睡眠的质量,进而预防睡眠障碍的发生,提高应对睡眠障碍的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睡眠习惯的睡眠用具,或功能性睡眠用具,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的舒适度。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很多睡眠用具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睡眠。以枕头为例,有人曾对使用枕头进行脑电图检测,发现枕头高度在6~9cm时,脑电图出现平衡的休息波形,人能获得较高质量的睡眠。因此,认为枕头偏低对人的睡眠有益。然而,枕高的选择应根据颈部的生理特点来确定。正常人的七个颈椎排列,呈向前弯曲的生理曲线,在这种情况下,肌肉、韧带及关节囊可以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过高的枕头因颈部过于弯曲,可以压迫颈动脉,妨碍其血液循环,造成脑缺血、打鼾和落枕。侧卧时,枕头过高可使侧肌肉、韧带疲劳、松弛,造成肢体麻木、疼痛和运动障碍。枕头过低或不用枕头,会使脑部的血液增多,血管所受的压力增大,醒后易头晕发胀和额面浮肿。一般认为,高血压、颈椎病和脊椎不正的患者不宜用高枕;肺心病、心脏病、哮喘的患者不宜用低枕;儿童及青少年不宜用高枕;老年人用高枕会加重打鼾,如果再蒙头,则会在深睡中导致窒息;人疲倦或体弱患病之时,也不宜用高枕。

中医学认为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正常情况下,人体发挥着自我调节情感和防御缓冲外界精神刺激的功能,并对外界的刺激既有适应性又有保持性。然而七情所伤,五志过极,则气血逆乱,气机失和,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疾病乃生。正如元•朱震亨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抑郁,诸病生焉。”注意此情则可有助预防睡眠疾病。因此,为了预防睡眠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不要思虑太过,避免劳逸失调,否则伤及心脾或心虚胆怯、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心神而致疾病发生。另外,临睡前不宜过度兴奋,不喝浓茶,不吸烟,防止激烈运动,并要用温水洗脚,按摩涌泉穴,并进行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这样持之以久,便可预防睡眠疾病。

另外,要针对引起睡眠疾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如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在平时就注意节食、减肥,不吃高脂肪的饮食,进行体育锻炼等。对于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要从初老期就注意学习睡眠养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睡眠疾病治疗,其护理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环节做得好,配合得当,则对睡眠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否则可以前功尽弃或事倍功半,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这里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要绝对负责,想尽办法治愈疾病,同时要求患者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

如对失眠患者首先要针对病因,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工作,进而消除紧张和忧虑。睡前不要喝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时关闭音响,拉好窗帘,关闭灯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服用中药,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姿势,一般采用右侧卧位,尽可能不要仰卧、俯卧。

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要适当调整饮食,使用可以促进睡眠的饮食。睡前忌饮浓茶、咖啡、酒等兴奋性饮料及麻黄素类兴奋剂,避免过饥过饱,因此时经胃肠道吸收会进入大脑,兴奋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兴奋大脑皮层。

使用睡眠促进方法,如药枕、按摩导引、食疗、外治。

使用改善睡眠的用具,选择适合自己睡眠习惯的睡眠用具,或功能性睡眠用具。

睡眠健康教育方法。建立合适的睡眠环境;睡眠前要放松,将一切与睡眠无关的东西从卧室中清除;避免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进行一顿富含色氨酸的晚餐(如温牛奶、香蕉等);傍晚或清晨进行适当锻炼,每天坚持0.5~1小时的活动,时间以下午为宜。睡眠前宜做一些轻微活动或体育行动,使身体有些困乏,易于入睡。

起居生活规律化,这是避免睡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养成定时上床、定时起床习惯,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睡眠生物节律。

优化睡眠环境,被褥舒适,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事先做好室内的一切安排,一旦睡卧,他人切勿惊动,如说话、问事、开门等,要保持室内绝对安静。

睡前从事轻松愉快活动。轻松愉快的活动,对人体是一良好的刺激,有助于人的睡眠,如洗热水澡,热水泡脚或听音乐,口念一、二、三、四几个数字,或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报纸、杂志、书籍、新闻(时间要短),促使早点入睡,这些均有利于睡眠。当然,对于郁证的患者,有时默默地数数,并不能解决问题,则可以采用呼吸调节的方法,通过增加深呼吸,反复地闭目深呼吸,可以改善睡眠。

合理应用安眠药。对于一过性失眠则通过睡眠养生方法改善;对于暂时性失眠不主张应用安眠药,而采用睡眠保健食品;对顽固性失眠,若能合理用药则可改善睡眠。

注意患者精神因素,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活动激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调整睡眠紊乱,祛除睡眠障碍,治疗睡眠疾病。

(四)使用睡眠

睡眠作为一种生理过程而普遍存在。睡眠过程不仅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同时,医生也可以利用睡眠,使用睡眠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睡眠是治疗郁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通过睡眠疗法可以缓解癫痫的发作,减轻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的几率;在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药物中加入促进睡眠的中药,可以帮助缓解疾病所造成的痛苦。特别是白昼频繁发生心率变化,可因睡眠而逐渐减轻。过敏性疾病和某些皮肤病可因促进睡眠中药的加入,而得到快速的缓解。

白昼的生理变化与夜间觉醒状态的生理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夜间的觉醒可以导致人的思维、记忆能力、灵感和智慧的发生能力普遍降低,降低工作效率。连续性的觉醒状态,不仅会消耗机体的能量,同时也会造成心理、精神的改变,形成阳气过盛,而阴气衰微的诸多表现。使用睡眠疗法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律。

当然,不正确使用催眠治疗,也可因心理暗示过度,形成对催眠的心理依赖。因使用过量安眠药物而导致的过度睡眠,会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过度。正确地使用睡眠疗法,可以缓解疲劳,增加灵感,减少疾病过程中亢奋现象,促进疾病的康复。科学地使用睡眠疗法,是规范化治疗的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并正确地使用,以使睡眠治疗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