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等,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流感病毒(IF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冠状病毒(CoV)、人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人偏肺病毒(hMPV)等多种呼吸道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等病原体。

当前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猩红热、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等)等,其中流感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而其他疾病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

一、工作职责

1.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猩红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的监测方案。

2.在集体单位、中小学校、托幼园所开展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监测,通过多部门协作、相关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疫情监测的敏感度。对可能的疫情进行病原学监测,确定疫情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按照国家、本地区的工作要求,在部分医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收集本地区人群流感样病例[腋下体温≥38℃,伴有咽痛或咳嗽]数据;同时选择部分医院作为国家、本地区流感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全年开展流感病原学监测。

二、实践目标

1.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染病学知识,包括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猩红热、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等)等。

2.掌握哨点医院监测方案,了解流感样病例监测与流感疫情监测的联系。

3.掌握人感染禽流感、流感、猩红热等疫情性质的判断与处置要求,工作内容和步骤,撰写调查报告。

4.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的方法,收集现有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

三、实践内容

(一)流感样病例监测

目的: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趋势;追踪流感病毒变异,及时发现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做出预警;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株的推荐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为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1.监测对象

流感样病例,即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均全年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

3.监测诊室的设置

(1)综合医院在所有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2)儿童医院在所有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4.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1)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汇总后,于每周一24时前将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2)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在每个监测科室的产生来源必须一致。

5.流感样病例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每家哨点医院根据病人就诊情况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南方省份每周10~40份,全年平均达到每周20份;北方省份4至9月每月20份,10月至次年3月每周平均20份。

(1)采样对象:发病3d内的流感样病例。

(2)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种类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后放入含3~4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二)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本辖区的流感、猩红热、人感染禽流感等病例进行常规监测,定期汇总数据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根据各自的聚集/暴发疫情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敏感度,及时进行疫情处置与分析。

四、情景再现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

2009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5月1日中国香港报告首例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掀开了我国抗击甲流的序幕。5月2日,我国卫生部宣布甲型H1N1流感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6月11日,WHO宣布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6级),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流行情况日趋严重,我国防控形势愈发严峻。

(一)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年6月29日中午12:24,××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大夫电话报告:辖区内有一小学当日有16名学生因发热未到校上课,请调查处理。

问题:接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接报记录的填写内容:报告人、报告时间、报告的主要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联系人、联系方式等)、报告人的联系方式等。

问题:得到信息后应该怎样做?

1.核实事件发生的真实性:

打电话给学校联系人了解情况,证实了社区医院报告情况属实。

2.对事件的性质大致判断:

根据以往经验,学校集中发热多由流感引起,且该市正处于甲型H1N1流感从输入性病例为主向本地传播的过渡期,怀疑该校有可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暴发。

3.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1)人员组织:

考虑感染性疾病引起集中发热的可能性大,中心流行病科人员准备前往调查。根据对疫情规模的大致判断,中心派出去现场调查人员数量为2人。

(2)物资准备:

①采样用品: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样本采集物品(血、咽拭子);②个人防护设备:帽子、口罩、手套、眼罩、白大衣、一次性防护服等;③调查表:集中发热个案调查表和一览表;④其他:笔、白纸、相机、通信设备;⑤车辆:司机一名、处理用车一辆。

问题:如何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调查?

1.局限性 参与调查人员数量不足,中心应留有一名知情人员进行信息收集及报告

2.在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应争取获得其他力量的支援:

(1)社区医院的医生:了解辖区内具体情况、与学校关系一般。

(2)教育主管部门人员:与疾控部门配合较好,与学校联系紧密。

(3)学校的老师。

(4)其他可以利用的人力: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

问题:是否还需要准备其他物品?

学校的集中发热也可能与食源性疾患有关,没有准备食源性疾患调查和采样物品。如何排除食源性疾患?可进一步向学校了解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食源性疾患引起集中发热的可能性。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学校概况

该学校共有33个班级,950名学生,教职工78名。该校环境状况一般,有专职校医2人,有传染病报告制度,有晨午检记录和因病缺勤记录。

2.发病情况

经现场调查,该校6月29日共有18名学生缺勤,其中有12名学生因发热休息,男性8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在7~9岁。发病学生涉及二、三年级的4个班级,共12人。临床诊断为扁桃体炎8例,上感3例,1例未进行临床诊断。

另外6名学生不发热,其中4名学生为单纯咽痛,另2名学生分别因肾炎和骨折而休息。

(1)发病时间分布:

发病时间集中在6月27日,发病9例,在6月25日、26日和28日分别出现1例病例(见图2-9)。

图2-9 12例发热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

(2)病例的班级分布:

12名患病学生均为该校小学生,分布于4个班。

3.临床表现

12名发病学生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最高体温40℃)、扁桃体肿大、咳嗽、咽痛、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为主。

12名发病学生均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7人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正常,1人单核细胞分类百分比偏高。病例均无出疹,无住院重症病例。见表2-7。

表2-7 12例发病学生临床症状情况

4.流行病学调查

二年级位于教学楼的三层,三年级位于该教学楼的二层,12名患病学生均无外出史,未接触国外及外地来京人员,父母及看护人员近期未出国也未到过外地。12名发病学生中有8名于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3名未接种,1名不详。其他班级学生无发病,学校教师无发病。学校近日未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

5.实验室检测及结果

采集12名发热学生咽拭子标本送B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按照国家流感中心《甲型H1N1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通用(M基因)、猪H1N1流感病毒通用(NP基因)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HA基因)的检测。6月30日晚检测结果回报:10人甲型流感病毒通用(M基因)阳性、猪H1N1流感病毒通用(NP基因)阳性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HA基因)阳性,1人甲型流感病毒通用(M基因)阳性、猪H1N1流感病毒通用(NP基因)阳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HA基因)阴性,1人甲型流感病毒通用(M基因)阳性、猪H1N1流感病毒通用(NP基因)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HA基因)阴性。

问题:是否确定此次集中发热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相关内容,此次集中发热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同时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三)事件的现场处置

此次集中发热事件初步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区疾控中心立即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向区教委进行通报,随后卫生局和教委将此情况上报至区政府。市疾控中心在核实情况后要求××区疾控中心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进行网络直报。

问题: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

政府主导、多部门密切配合是关键,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现阶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隔离!

主管区长立即组织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学校现场,成立了疫情控制领导小组,给予疫情控制政策上的保障。

1.控制措施

(1)按照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取消7月1日、2日两天的期末考试安排,临时放假7d。观察期满后,由卫生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后,方可解除隔离观察。补考时间再定。

(2)学校停课放假后,教育部门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社区协助学校做好居家学生发热监测工作,由学校每日向区疾控中心报告监测情况,并要求学生避免外出,直至观察7d结束。住家涉及外区县的学生或老师,横转其他区县协调做好管理工作。

(3)教育部门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安抚和解释工作,做好学生居家医学观察并配合做好集中医学观察的管理工作。

(4)立即将确诊病例由120转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诊治,掌握其转归情况。

(5)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病例的家人密切接触者立即送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病例所在班级的其他学生及相关老师作为密切接触者,立即送临时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被观察的老师协助做好管理工作。对未发现病例的班级,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一旦发现新发确诊病例,立即对新发病例的家长及其老师等密切接触者参照上述方案进行管理。

(6)区疾控中心做好相关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的标本采集及病原学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确诊新发病例。

(7)对学校相关教室、休息室、阅览室、食堂及厕所等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8)做好小区周围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

(9)做好疫情的追踪,并视疫情发展情况及时报告疫情进展。

问题:还需要做哪些控制措施?

2.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健康检测

由于需要转运的密切接触者人数较多,疫情控制领导小组特通知旅游局准备开启某快捷酒店作为临时医学观察点,并保证后勤工作到位。

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120急救转运确诊学生12名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发病班级的学生及老师131人转运至临时医学观察点隔离。

其余班级学生和老师要求居家隔离,共居家学生675人、老师59人,学生家长居家隔离224人。

3.疫情的通报

7月2日,市卫生局向社会通报了此次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此次疫情为该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此前,该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主要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鲜有本地二代病例。

问题:如何正确面对媒体和公众?

4.疫情的进展及终止

7月1日学校采取停课措施,并由老师每日了解在家及隔离点观察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健康状况,后陆续又出现几名学生及学生亲属的发热病例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7月5日,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该小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累计报告相关疑似病例12人,确诊病例36名,无症状病毒携带者3人。其中校内确诊病例32人(学生31人,教师1人);学生家庭成员确诊病例4人。7月5~12日一个病毒感染最长潜伏期内未出现该校学生及学生家庭成员疑似或确诊病例。

(四)分析流行病学

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为该市首起暴发疫情,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区疾控中心人员再次派出流调人员对此次疫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进行了补充调查,并对整个疫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问题:补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1.相关病例的搜索及首例病例的确定

(1)建立病例定义: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将病例主要分为3类:

1)疑似病例:

一个潜伏期内出现发热(T≥37.5℃)伴或不伴咳嗽或咽痛。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咽拭子样本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相关基因(M基因、NP基因和HA基因)全部阳性。

3)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无临床表现但咽拭子样本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相关基因(M基因、NP基因和HA基因)阳性。

(2)开展相关病例的搜索工作:

根据学校出勤记录表及晨午检记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及其他区县病例信息进行主动搜索,6月15日至7月12日期间与此次疫情流行病学相关且符合病例定义的共有51人,其中疑似病例12人,确诊病例36名,无症状病毒携带者3人。确诊病例中校内病例32人(学生31人,教师1人);学生家庭成员4人(发病按时间分布见图2-10)。

图2-10 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

疾控中心人员对发病的绝大多数人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根据甲型H1N1流感发病的潜伏期,初步判断引起此次疫情的首发病例2名学生的可能性较大

A、6月22日出现发热伴咽痛的3年级5班学生G(女,9岁)

B、6月25日出现发热伴咽痛、咳嗽的2年级4班学生H(男,8岁)

于是流调人员对G和H展开重点调查。

(3)首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1)小G的流行病学调查

家庭一般情况:G父,中国籍,近2周放假在家,未和“感冒”症状的人及其他人员接触。G母,日本籍,与G父在同一单位工作,近2周放假在家,未和“感冒”症状的人及其他人员接触。G姐,日本籍,与G就读同一小学,5年级4班学生。G,日本籍,3年级5班学生。

G的发病及接触史调查:6月18日下午放学回家后称腹痛,19日腹痛、腹泻3~4次,稀水样便。22日出现咽痛,其父母检查发现扁桃体发炎,上腭出现口腔溃疡,有小白点,自服清开灵滴丸,青霉素V甲片,夏桑菊颗粒。调查时父母称孩子无任何其他不适症状,未发热(之前流调人员电话询问其母亲称G曾发热37.7℃)。G和姐姐每周四16:30~18:30在社区学习舞蹈,单独授课。舞蹈班老师,男,中国籍。经流调人员调查获知,G称平时在学校和同学W(6月29日发病,后被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接触较多,并称W 18日开始拉肚子,未上学。

家长称家中近两周均无朋友和从国外回来的亲属到家,家人近期也均未到过外地。

2)H的流行病学调查

家庭一般情况:H,男,9岁,2年级(4)班学生。H父为军人,H母为幼儿园老师。工作日白天由保姆负责照顾H的起居生活。

发病情况及接触史:患者H于2009年6月25日晚发病,体温39.1℃,前往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上感,给予降温、消炎等对症治疗,遂回家休息;于26日晚,体温升高达41℃,故再次前往医院就诊,为确保病情,先后在28日与29日两次到该院儿科门诊复诊,目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体温36.7℃。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患者就诊均由家人自驾车前往。

H的生活规律,6月18~25日,每周一到周五早晨7:00由父母开车送往学校,中午在学校就餐休息,下午16:30,放学后由保姆接回家。

每周的星期五下午放学后,15:30~17:40在学校的航模室学习,该室为全校航模科技班,在二(4)班只有H一人,最后一次活动时间为6月19日下午。每周的星期六上午8:30~11:40在本校一层学英语,下午16:00~17:50在校外上英语课,最后一次上课时间为6月20日。每周的星期日上午在家写作业,下午15:30~17:30在校内上奥数,最后一次上课时间为6月21日下午。

患者在学校中不与其他班级学生玩耍,经常一起的学生主要为本班同学。

患者平时与父母在家,父母之前身体状况良好,无流感接触史、无外出史、无归国人员接触史。

保姆为小时短工,除在患者家中工作外,两周一次为两外国学生的居住点进行清扫。最后一次清扫时间为6月20日,在清扫过程中不与外国学生接触,仅涉及房东一人,目前两学生已归国,外国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详。不提供雇主与房东的联系方式。调查时保姆健康状况良好。

H的姥姥和姥爷,6月25日晚至28日来看望患者,28日H的姥姥和姥爷先后出现发热、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

问题18、H和G哪个定义为首例病例更为合适?依据是什么?

(4)感染来源的追溯

分别采集G和H家庭成员所有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除H家保姆甲型流感通用基因阳性外,其余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采集与H保姆同住的丈夫及其儿子的咽拭子样本,结果也为阴性。

除H保姆近期有外国人接触史外,其余无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加之保姆咽拭子样本甲型流感通用M基因为阳性,官方宣布此次疫情的感染源头为H保姆。

(5)发病情况分析

1)所有确诊病例发病按时间分布

见图2-11。

图2-11 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

2)学校学生确诊病例按班级分布:

发病学生涉及4个年级8个班,4个年级分别为一、二、三、四年级,五、六年级无发病。 8个班级包括一(4)班、一(5)班、二(1)班、二(3)班、二(4)班、二(5)班、三(5)班、四(4)班。

不同年级的发热罹患率比较,二年级的发病显著高于其他年级(P<0.001),见表2-8。发病情况按班级分布见图2-12。

表2-8 31例确诊学生病例按年级分布

注:六年级于6月20日已停课

图2-12 31例确诊学生病例所在班级发病情况

学校班级的楼层分布为:一、二、三年级在一层和二层上课,四、五、六年级在三层和四层上课(表2-9)。

表2-9 一、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发病率比较

注: χ2=17.41 P<0.001 OR=20.43(95%CI:2.77~150.61)

发病率较高的二年级中,不同的班级,其罹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班的发病显著高于其他班级。见表2-10。

表2-10 二年级确诊病例班级分布

罹患率最高的二年级4班发病情况按时间分布图,见图2-13。

图2-13 二年级4班发病情况按时间分布图

发病最严重的班级二年级4班学生上课时的座位图如图2-14所示。

图2-14 二年级4班学生座位图

3)病例的人群分布特征:

在36名确诊病例中,有31名学生,4名学生家庭成员,1名老师,其中,男性21名,女性15名。确诊病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12.3岁。发病年龄分布见图2-15。

图2-15 发病按年龄分布图

4)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

病例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T>37.5℃)、咳嗽和咽痛,具体临床具体情况见表2-11。

表2-11 48名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续表

从36名病例的首发症状分析中(表2-12)可以看出:有91%的病例在其首发症状中包含了发热,有19%的病例其首发症状包含了咳嗽,有15%的病例其首发症状包含了咽痛。

表2-12 36例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分析

收集了18名发病初期就诊病例的血常规信息,其中白细胞总数正常的占94.4%,无升高的,降低的占5.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的占55.6%,升高的占44.4%,无降低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正常的占72.2%,无升高的,降低的占27.8%;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的占72.2%,升高的占27.8%,无降低的。具体情况见图2-16。

图2-16 18名确诊病例初期就诊血常规指标

5)采取措施后续发情况分析:

发病班级的学生及老师131人转运至临时医学观察点隔离。其余班级学生和老师要求居家隔离,共居家学生675人、老师59人。7月1日至7月5日,隔离医学观察点学生发病后确诊病例6名,居家新增学生和老师发病后确诊病例7例。见表2-13。

表2-13 集中医学观察及居家观察发病情况比较

注: χ2=10.28 P<0.001

2.暴露危险因素调查

根据学校老师提供的信息,患病学生和老师近期未接触国外及外地来京人员,患者家长近期未出过国也未到过外地。6年级学生于6月20日已经毕业离校,所以未出现病例。学校近日未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根据个案调查资料,推测造成此次疫情传播的可能因素主要有:①参加校内兴趣班;②中午在学校午休时休息。见表2-14。

表2-14 各班首发病例可能存在危险因素的关联

危险因素1:参加校内兴趣班

学校开设有各种兴趣班共12个(奥数、航模、语言表达、乒乓球等),其中9个兴趣班有确诊学生参加。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学生罹患率高于未参加兴趣班的学生。见表2-15。

表2-15 学生中参加与不参加校内兴趣班发病情况比较

注:其中有18名学生为外校学生 ∗∗无外校学生发病

χ2=18.47 P<0.001 OR=4.86(95%CI:2.21~10.71)

发病率较高的二年级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情况:发病率较高的二年级参加兴趣班的同学比未参加兴趣班的同学发病率高。见表2-16、表2-17和表2-18。

表2-16 2年级学生中参加校内兴趣班发病情况

注: χ2=10.53 P<0.001 OR=5.53(95%CI:1.79~17.087)

表2-17 校内各兴趣班发病情况

表2-18 各兴趣班内确诊病例班级分布

续表

注:有确诊病例参加1个以上的兴趣班

危险因素2:在午休室休息

学校有两个休息室,分别位于二层和四层,主要提供1~3年级学生午休,二层休息室有388张床位,东侧主要为二年级五个班,中间为一年级5、6班,西侧为三年级六个班,四层有140张床位,为一年级1~4班居住。休息室床位排列为:纵排床位头尾相连,横排3~4张相连,人均2.3m3,人员高度密集,休息室无空调装置,以开窗通风为主,学生午休时开窗,离开时关窗,现场查看,通风状况欠佳,消毒情况不详(见图2-17)。

图2-17 二层午休室示意图

注:大部分为上下铺床位,也有少部分单个铺位

午休1室、午休2室和不午休学生的罹患率两两比较各不相同(χ2=38.84,P<0.001),其中午休1室学生的罹患率(7.69%)最高(见表2-19)。

表2-19 31例发病学生在校午休情况

注: χ2=38.84 P<0.001 OR=23.79(95%CI:5.64~100.33)

其他相关因素调查:

A.就餐情况调查:早餐时学生在同一餐厅进餐,座位相对固定,但不排除学生在进餐时相互串位的可能。

B.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调查:36名确诊病例中,只有3名有明确的流感疫苗接种史,10名未接种流感疫苗,23名接种情况不详。

(五)综合评价与小结

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调查研究证实,2009年6月25日至7月5日,××市××区××小学发生了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共报告学生、学生家庭成员及老师确诊病例共计36例,病毒携带者3例,这也是××市首起甲型H1N1暴发疫情。本次暴发疫情的调查和疫情控制过程充分体现了政府协调、部门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部门努力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止了疫情向社区的蔓延。调查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等手段并举,基本明确了此次暴发疫情的病因,但回顾思考,整个事件仍留有一些疑问,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首先,此次疫情的溯源结果值得商榷。第一,首发病例小H的保姆经咽拭子检测甲型通用M基因为阳性,甲型H1N1特异性基因为阴性,且保姆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保姆的家人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也为阴性;第二,保姆咽拭子样本采集日期比确诊病例发病日期晚6日,无法证明小H与保姆感染的时间先后顺序;第三,尽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保姆曾给外籍人员打扫房间,但没有采集到外籍人员的生物样本,无法证实保姆感染的来源。

其次,此次疫情的传播链并不十分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是所有确诊病例都有病人明确接触史或存在共同的暴露因素。6月28日发病并确诊的一年级4班病例Z和6月30日发病的四年级4班病例Q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其他确诊病例除同在学校学习外无其他任何相关联系,Z和Q也分别是该班级唯一的一例确诊病例。至此推测此次疫情的传播链首先是从2年级4班开始,首发病例H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污染环境两种方式将该班的部分学生感染,随后该班其他病例通过校内兴趣班及午休室近距离飞沫传播给其他班级学生和污染环境两种途径将疫情进一步扩散。Z和Q属于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机会性感染的病例。

再次,关于此次疫情传播速度评价指标传染率R0的思考。首例病例H的传染性极强,属于超级传播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H于6月25日晚发病,26日离校,29日再次返校上课,与其有明确接触史(近距离交谈、接触或共同生活)的确诊病例有7人,即R0≥7,但随着下一代病例的出现,传染率R0明显下降,Z就是明显的例子,其发病日期比较早但没有因Z引起的续发病例的出现。另外,此次甲型H1N1流感在不同人群间的传播率R0也有差异:学生间传播率R0﹥学生向家庭接触者的传播率R0﹥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率R0=0(家庭成员间未出现续发病例)。这点与文献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传播率R0≈1.4~1.6似有出入。此外与季节性流感不同,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似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易传播,而在成人中传播速度并不快。

最后,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根据调查推算,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大致在1~3d内,平均为2d。传染期以发病前1日及发病初期感染性最强。

通过此次暴发疫情的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型甲型H1N1流感,但同时仍留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应当及时总结,并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以科学的数据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力争用最小的成本将流感大流行引发的危害降到最低。防控流感大流行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工作,更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乃至全社会参与!

(李 倩、吴 钶、温 雯、黄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