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经病

月经病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或伴经色、经质的异常。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痛经、闭经、经行眩晕、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风疹块、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证等。

月经病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月经的异常往往是机体患病的反映。月经病的病因病机,或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或多产房劳,或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肝脾肾功能受损,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病。月经的期和量的异常变化,月经后期、闭经等应与生理性停经(如妊娠)相鉴别;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等与胎、产、杂病等下血证相鉴别。月经病的辨证,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气味及伴随月经而出现的其他症状,结合形、气、色、脉来诊别。临床上月经异常虽有期和量的不同变化,但两者又常可并见,如月经先期常伴经量过多,月经后期常伴经量过少,也有先期量少或后期量多者。虚、实、寒、热均可导致月经病。

调经之法,应遵循《内经》“谨守病机”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调经的具体原则,有调理气血、补肾、扶脾、疏肝之不同。调理气血,首辨在气在血。病在气者,当以治气为主,佐以养血活血;病在血者,则以治血为主,佐以补气行气。“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补肾以填补精血为主,并佐以助阳之品,即“滋水更当养火”之意,使肾中阴平阳秘,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扶脾在于益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不宜过用辛燥或甘润之品,以免耗伤脾阴或困阻脾阳。疏肝以条达肝气为主,意在调其疏泄之功,但不宜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津伤阴,耗损肝血。

调经应以补肾扶脾为主,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说:“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为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此外,调经又当分清先病后病: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当先调经;因他病而后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同时还要注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适当照顾平时与经期,不同时间和不同年龄等,这些调经的方法都应在治疗过程体现。

有些医生在临床上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写了些论文或专著,这些都是比较有实践水平的,为病人的健康做了一些努力。也有些人在实际工作中经验比较丰富,病人比较信任,但没有系统总结或者发表文章等。也有些民间医生,自己学到了一个方子,就像传家宝一样一代传一代,但遗憾的是讲不出什么道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我们好好地去整理和总结月经病的治疗,今后发展起来是会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