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腰椎骨的血供

一、腰椎动脉系统

腰椎动脉血供及椎体后壁动脉网模式图见图1-3-1、图1-3-2。

图1-3-1 腰椎动脉血供模式图

图1-3-2 腰椎椎体后壁动脉网模式图

腰椎的血供来自腰动脉,由腹主动脉的后壁发出,沿椎体的中部向后外侧走行,沿途发出一些垂直小支进入椎体前方,以营养椎体。腰动脉至椎间孔前缘先后分为脊椎前支、横突前支及背侧支,形成椎管外、内血管网两组。前者以横突为界又分为:①椎管外血管网前组:由横突前支(横突前动脉)形成。此支比较粗大,沿途在横突前方发出许多肌支,还有许多交通支与相邻横突前动脉吻合。此动脉位置较深,破裂可产生巨大腹膜后血肿,随后可发生顽固性肠麻痹。②椎管外血管网后组:由背侧支的关节间动脉及上、下关节动脉组成。关节间动脉绕过椎弓根峡部向后方延伸,行走于椎板与肌筋膜之间,然后向中线行走,沿途发出许多肌支,最后分布于椎板间韧带及棘突。椎管内血管网包括脊前、后支(椎间孔前、后动脉)。脊前支先分出一个小支供应神经根,然后经椎间孔的前缘进入椎管内,随即分为升、降支,由升支再分出横支,在中线汇合,经椎体后面的静脉窦孔进入椎体,相邻节段脊前支的升、降支彼此吻合,形成纵行的血管网。动脉前支,神经支与椎管内窦椎神经沿脊椎上下伴行。脊后支较前支细,呈网状分布于椎板和黄韧带内侧,然后穿入椎板,以微细小支在硬膜外脂肪中走行,与硬脊膜动脉丛相连。

二、腰椎静脉系统

脊柱静脉系统由3个互相交通的无瓣膜的静脉网构成,腰椎也不例外(图1-3-3)。

图1-3-3 腰椎静脉回流模式图

A.侧面观;B.上面观

(一)椎骨内静脉

椎体周围静脉注入椎体中央管道,然后在后纵韧带及骨膜的深面经椎体后部滋养孔汇入静脉窦内,与椎管内静脉相交通。

(二)椎管内静脉

椎管内静脉分为3组:①椎管内前静脉(图1-3-4):在椎管横突冠状线之前,沿椎管前面有两个纵行静脉系统,此静脉在椎弓根部弯行向内,在椎间盘部弯行向外。在椎弓根内侧,这个静脉在滋养孔与椎骨内静脉相交通。椎管内前静脉紧贴椎间盘后面,位于硬脊膜及马尾神经之前。②椎管内后静脉(图1-3-5):离椎间盘较远,一般位于椎板内面,但也有小支至黄韧带,还有少数的横行、纵行或斜行的吻合支跨越黄韧带的内面。所以在进行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手术时,有时需要对黄韧带的细小出血进行止血。③根静脉:为节段静脉,每个腰椎成对,分别在两侧椎弓根的上下穿出椎间孔,椎弓根下方的一对静脉与神经根密切相关,但椎弓根上方的静脉在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手术中容易损伤,引起出血。

图1-3-4 腰椎椎体后壁静脉回流网(椎管内前静脉)

图1-3-5 椎管内后静脉内镜下观

(三)椎管外静脉

主要为两侧的腰升静脉,在椎体、横突及椎弓根交界处形成的沟内纵行向上。在远侧,此静脉与髂总静脉相交通;在近侧,左腰升静脉注入半奇静脉,右侧的一般较小,可以在L4~5椎间隙最终成为一个根静脉,向上又与其他根静脉重新组成,最后汇入奇静脉。

了解腰椎血管的解剖特点,在进行腰椎经皮内镜下手术时,可以防止大量出血,如进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手术,不宜进入椎间孔上半部分。进行经椎板间隙入路经皮内镜手术时,为了充分减压,特别需要对神经根管后方进行减压,因为神经根管为骨性管道,上下各有椎间静脉通过,其前内侧有椎内静脉前丛,外侧有腰升静脉,出口处为椎间孔,充满网状的静脉丛,只有后方为安全区。

(商卫林 赵宏亮 宋科冉 曹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