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腧穴应用

第一节 腧穴概述

腧穴是针灸按摩等外治法在人体上特定的“点”,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于体表的部位。腧穴或称为“俞穴”(音同通假)、“输穴”(形同通假),又有“节”、“会”、“骨空”、“气空”、“穴位”等名称。“腧”即“俞”字,是后人在俞字旁加上意符“月”(即肉)而成。俞字本义是“空中木为舟也”,古人工艺水平低,大木挖空便成为舟。穴的本义是“土室也”,是“象嵌空之形”,俞与穴都有“中空”之义,后人取穴以“穴者,陷也”为标志。“俞穴”也可称为“穴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正因为是同义词,故又可单称“腧”或“穴”。腧也可写成“输”,这是因腧穴在人体为经络气血的通道,有“转输”之义的缘故,如“五输穴”的井、荥、输、经、合共66穴用“输”字以示区别。

腧穴的起源与经络学说的形成,两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一直是研究经络所要探讨的内容。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前人在生活中因伤及肢体某一部位后,又恰使原来患有的某一病证被消除,后来便将这一部位作为能治疗某病的一个点,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许多点连接起来,从点到线,形成了经络。这是持续了多年的“先有穴后有经脉”的观点。自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因“仅言灸而未言针”,也无穴名的记载,因此认为经络先于穴位的发现。这就使针灸学术发展史中的一些具体内容,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或者说要重新进行认识。

对于经络与穴位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曾经经历了从“无经无穴”、“有经无穴”到“有经有穴”三个时期,《内经》成书时期,九针规范化针具已确立,其中毫针的应用使腧穴有了加深认识并得到发展。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以前,《内经》被认为是最早的现存文献,书中已记载着较完整的经络学说和部分穴位,但总的说来还是详于经络而略于腧穴。从腧穴数量的递增,可以看出腧穴学的发展。

据统计,《内经》中载述腧穴l60个,《针灸甲乙经》记载经穴349个,发展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354个,《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359个。在十四经经穴之外发现的有效穴点谓之经外奇穴,加上近世陆续发现的“新穴”更是数以千计,几乎是“人身寸寸皆是穴”,令人无所适从。从临床实际而言,日常诊治病种不免因专科专病以及地区性的局限,不可能去应用所有的穴位;而前人用四总穴、八脉八法穴、天星十二穴都是一穴能治多种病证的体现。又如《行针指要歌》把风、水、虚、劳等九类疾病,仅用14个主要穴位治疗。类此经验,关键在于对腧穴基本概念的理解,熟谙主要腧穴的主治范围和刺法,灵活应用补泻导气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本篇谈腧穴,大多结合盛燮荪老先生的临床实践体会,一些回顾性探讨亦仅一隅之见,从现代针灸教材及国家颁布标准《经穴部位》等标准化来看,似不规范,供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