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常见肝病诊疗常规
- 胡中杰
- 1527字
- 2020-08-29 03:47:02
第四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D)简称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和HBV等嗜肝DNA病毒共同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易使肝炎慢性化和重症化。
一、临床特点
急性和慢性患者及HDV携带者。
和HBV传播途径相同,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是HDV的最主要传播途径。
普遍易感,已受HBV感染的人群对HDV的易感性更强。
呈全球性分布;约有1500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感染HDV。我国各地HBsAg阳性者中HDV感染率为0%~32%。
HDV感染一般继发于HBV感染或与HBV感染同时发生,临床表现也部分取决于HBV感染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潜伏期4~20周。常见于输血、血制品和静脉药物依赖者。多数患者为急性肝炎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区不适及肝肿大等,少数患者病程较长,临床表现较重,病程多为自限性。
较多见,大多数可转为慢性,症状较重,可发展至肝衰竭。
ALT、AST明显升高,出现黄疸时TBiL升高;ALT/AST<1,TBiL进行性上升,CHE明显下降,PT延长,PTA<40%,提示肝衰竭。
是HDV颗粒内部成分,阳性是诊断HDV感染的直接证据。HDV Ag在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到,持续时间平均21天,随着抗HDV的产生,HDV Ag多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此时检测HDV Ag为阴性。在慢性HDV感染中,由于有较高滴度的抗HDV,HDV Ag多为阴性。
是现症感染的标志,当感染处于HDV Ag和抗HDV IgG之间的窗口期时,可仅有抗HDV IgM阳性。
不是保护性抗体,高低度抗HDV IgG提示感染的持续存在,低滴度提示感染静止或终止。
是诊断急性HDV感染最敏感的指标,在慢性丁肝中可以确认感染。定量检测可以明确HDV复制的水平及抗病毒的疗效。
B超有助于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二、诊断
1. 急性HDV/HBV同时感染 急性肝炎病人,除急性HBV感染标志阳性外,血清抗HDV IgM阳性,抗HDV IgG低滴度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DAg、HDV RNA阳性。
2. 慢性HBV重叠感染HDV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或慢性HBsAg携带者,血清HDV RNA和(或)HDV Ag阳性;或抗HDV IgM和抗HDV IgG高滴度阳性;或肝内HDV RNA和(或)HDV Ag阳性。
3.急性丁型肝炎中,血清HDV Ag出现早且消失快,在没有其他HDV感染的标志时,抗HDV血清转换是诊断急性丁肝的唯一途径。
4.血清HDV RNA是诊断急性HDV感染最敏感的方法,在慢性丁肝中可以确认感染。
三、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病毒性肝炎(HAV、HCV、HEV),CMV、EB病毒、疱疹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等所致的肝损伤鉴别。急性黄疸型需要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鉴别。
四、治疗原则
抑制HDV复制,恢复肝功能,改善肝细胞炎症坏死。
(1)一般治疗:充足休息、清淡饮食。
(2)病因治疗:可采用IFN-α抗病毒治疗。
(3)对症治疗。
五、并发症
与HBV共同感染,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六、预防
1.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预防乙型肝炎。
2.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查,使丁型肝炎传播失去基础。
3.防止HBV和HBV/HDV携带者之间的密切接触,切断HDV的传播途径。
七、随访与监测
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应至少每6个月监测1次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HBV DNA和HDV RNA、肝脏彩超和肝癌生物标志物(AFP等)。
临床常见问题
1. HDV有何特点?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它需要结合HBsAg作为包膜蛋白,HDV能完成自主复制,但需要依赖HBV来完成病毒颗粒的组装和分泌。HDV可与HBV同时感染人体,大部分情况下是在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
2. 何种情况提示感染丁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对抗病毒治疗无应答或者即使病毒载量较低(HBV DNA低于2000IU/ml),仍有肝损害迹象,应检测丁型肝炎。在检测丁型肝炎之前,应排除脂肪肝病、酒精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通常,丁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较低,但存在肝脏损伤迹象,包括肝酶水平升高。
(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