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医辈出,名不虚传
新安医学以医家众多、医著宏富著称于世。
古徽州一府辖六邑(歙县、绩溪、休宁、婺源、黟县、祁门),山清水秀、古色古香,古往今来文风昌盛,名贤辈出。历史上走出了“齐家治国、兼济太下”的名士群体,“贾而好儒、重义轻利”的徽商群体,更少不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儒医群体。早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就有“天下名医出在新安”的文献记载。
据现代研究考证,自宋迄今见于资料记载的新安医家共计800余人,其中明清两代占80%以上。这是一支奇特的队伍,是中医人才的“硅谷”,在其源远流长的学术团队中,更有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
如宋代(960—1279)有医术“名满京洛”的张扩,人称“神医”并在国家医生考试中拔得头筹,入翰林院而为医官的吴源。
明代(1368—1644)有进士出身、“医名播京师”的程松厓,中医温补学派重要人物、载入《明史》的嘉靖年间全国四大名医之一汪机,医术名满北京城的太医徐春甫,将传统太极理论引入命门学说的第一人、医名隆盛于吴越两地而远近闻达的孙一奎,医经学派的重要人物、善于针灸和方药并用而“百不失一”的吴崐,伤寒学派的重要人物方有执,善用温补、时在扬州有“橘井苏耽、杏林董奉”之喻的程从周,儒医的典型代表、以医学和儒学研究并举并重而闻名海内的程敬通。
清代(1636—1911)有致力于普及的医学启蒙派代表性人物汪昂,善用甘温救治、医术驰名扬州的“天上神仙”吴楚,中医温病学奠基人和温病四大家之首、有“天医星下凡”“清代第一医家”之美誉的叶天士,潜心医学而为患者慈航、垂范立法而为医界津梁的程钟龄,国家医科考试县、府、司三试第一而被提拔为湖北省医学教授的伤寒学家卢云乘,清初期三大名医和清代四大名医之一的医书总修官吴谦,创虚损性疾病辨治新法新说的虚损病大家吴师朗,勤实践、多著述的儿科专家“橡树先生”许豫和,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喉科危急重症、立新法创新方成功治愈烈性传染病白喉的郑梅涧、郑枢扶父子,著名临床医家程杏轩、叶馨谷、唐竹轩等,民间有“有杏轩则活,无杏轩则殆”“看过叶馨谷,死了不用哭”“五劳七伤何处治,休宁遍地问舟山”(唐竹轩为休宁舟山人)之说;这其中还不包括对医学也有所研究的徽派朴学考据大师戴震、俞正燮、汪宗沂和末代翰林、方志学家许承尧等,也不包括开设“胡庆余堂”药号济世济人的江南药王、红顶徽商胡雪岩等。
民国时期(1912—1949)有江南四大名医之一、被誉为“海上名医”的王仲奇,有诗赞其术曰:“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坐平添一段春。”
新中国成立(1949)以来,有程门雪[倡导伤寒与温病相统一的先行者、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王任之(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程道南、王乐匋(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锦洪、程莘农(国家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李济仁(国家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等一批学验俱丰的新安医家薪火相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开展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首批500位导师中新安医家就占有7位,在地域性医学流派中遥遥领先,独占鳌头。
他们都是公认的著名医药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都是彪炳千秋的人物。今有不同版本“古代十大名医”之传,其中或有汪机,或有叶天士,或有吴谦,或兼而有之,皆当有新安医家一席之地。
另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凭过硬的医术治愈皇室国戚、达官显贵而走进太医院的新安太医有63人。太医院是古代专为宫廷官僚服务的最高医疗保健机构,也是全国医政医疗的中枢机构,太医首先必须是医术高明的国医国手、国字号医生。至于主政各地方医疗的新安医官更是不计其数。
新安医学之所以源远流长,繁荣昌盛,更与名医世家纷呈有极大的关系。父子相袭、兄弟相授、祖孙相承、世代业医,新安医学“家族链”现象十分明显。据目前统计,从北宋以来,新安名医世家传承3代以上至15代乃至30代的共有139家,世家名医300余人。许多世家传承至今,如始自南宋的“歙县黄氏妇科”,始自明代的歙西槐塘等地程氏儒医群体、歙南定潭“张一帖”内科,始自清代的歙西郑氏喉科、绩溪龙川胡氏医学、歙县黄源村-吴山铺程氏伤科、黟县碧山李氏内科、新安王氏内科、歙县蜀口曹氏外科、休宁西门桥汪氏儿科、祁门胡氏骨伤科、婺源程氏医学等。在一府六县之地,出现了如此众多、传代如此久远的世医家族链,这是医史上罕见的现象。
所谓“天下名医出在新安”,此言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