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什么是“冬病夏治”?

每到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各地中医院的敷贴室门口都会排起长龙,门庭若市!这就是“三伏贴”的魅力,是最近较为流行的调理治疗手段。在这种流行趋势下,很多老百姓“人云亦云”,结果却被告之不适合进行三伏贴。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只适合阳虚在冬天病情重、夏天病情缓解的虚寒性疾病,也就是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那为什么冬天病情重、夏天轻还要在夏天调理?难道治病还要挑时间?
中医认为,人体这一活着的生命体,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下的,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称为“天人相应”。我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如果人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则不会生病,否则不适应环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简单的例子就是,随着天气由热转冷,人体则有减少出汗、增加衣服的表现,以适应自然的变化,如果没有及时调理,如天气冷,还是出汗多、没有及时加衣服就会感冒。再如不同地方的人,机体长期受环境的影响,逐渐适应环境,那就是你的“故乡”,如果到了别的地方,能适应新环境,那就是你的“第二故乡”,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甚至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那就是与环境不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变化是由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水平变化导致的,白天自然界阳气主外,晚上阴气主外,人体与它相适应的状态就是白天运动养阳,晚上睡觉养阴,所以古人适应它的作息规律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晚上不睡,则容易阴虚;或者晚上应该阴盛主外的时候,人体确实阴虚阳盛,那么就会热血沸腾得睡不着!
所以中医学在养生、防病治病时,都会把人体放在自然界中去考察。特别是养生和治病中,中医更强调自然对人体的影响,并且善于借助自然界之力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对于阳虚怕冷的人,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颈肩腰腿疼痛、慢性腹泻等虚寒患者,总的特点是在天气变冷特别是冬季容易发病,并且病情较重,在天气温暖特别是夏季,病情会缓解甚至消失,这种患者被称为“能冬不能夏”。那是因为这种人的疾病本来就是阳虚导致的,在冬天阴寒之气强盛的季节,阳气更虚,病情更重,当然冬天要注意保暖防寒,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但是要想除根,就应该在自然界春夏阳气旺盛的时候,借助自然界阳热之气而补充人体阳气,那么到时冬天就不易发病,即“冬病夏治”。相反,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在春夏的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秋冬的时候好转,那么这部分人属于阴虚阳亢的人,应在秋冬阴气强盛的时候补阴,即“夏病冬治”。这就是《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自然界是伟大的,人对自然界的适应,应该是以人主动、积极地适应自然为主,以争取适应自然,保证健康;同时,还应借助自然的力量帮助我们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