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什么会“少气懒言”?

“少气懒言”是指声音低微,有气没力,甚至不想开口说话,这样的患者总感觉没精神,很容易就累了,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社交活动中言语较少,难以听清,是气虚证的一个重要表现,常见于气虚体质的人群。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气具有推动作用,它能激发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血的生成,推动血液的运行;促进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当人体气虚时,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下降,因而出现少气懒言。同时,气虚证除了少气懒言,还经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息弱;气的防御作用失常,不能卫护肌表,外邪乘机入侵,则易感冒;气不能固摄人体津液,则容易出汗(自汗);由于元气不足,活动后消耗了元气,活动后诸症加重。
气虚病与五脏都有关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属于人体精气的范畴。人体精气分别藏于五脏,故《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气虚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肺气虚则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无力,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肾气虚则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脾气虚则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心气虚则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因此,我们应该从病因入手,少熬夜,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减少房劳,更好地保护元气。还可以通过食疗,来逐渐改善体质。饮食以甘平为主,如玉米、豆类、花生、木耳、大米等。同时,可以适量吃些补气的食物,粳米是最好的益气食物,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平时可以多食粥养胃气。还有在饮食中,肉类可以以牛肉、鸡肉、鲢鱼、鳜鱼为主,冬天可以适当吃些狗肉、鳝鱼。再者,每天可以食1~3粒大红枣,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患者,《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最后,多食山药,山药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