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盗汗”和“自汗”都是什么汗?

盗汗是指睡着时出汗,醒来后汗就停了的症状,可以理解为偷偷出汗。自汗是指人在清醒时经常汗出,活动之后汗出更多的症状。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症状,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像盗贼一样偷偷地泄出来。
盗汗多见于阴虚证,产生原因与虚热以及卫阳的出入有关,阴虚时阳气相对亢盛,虚热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发生两种效应,第一肌表不固,第二内热加重,蒸迫津外泄而出汗,醒来后卫阳由里出表,前面两种效应解除,内热减轻,肌表固密,所以汗就停了。临床常伴有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口燥咽干,烦躁失眠,形体消瘦,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等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盗汗常见于缺钙、佝偻病、结核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者,多因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结核病患者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常伴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常可发现异常。此外,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得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自汗一般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诱因而自然汗出,活动后汗出更多。自汗之病多主虚,有气虚、阳虚之别,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素体虚弱,久病全虚之人,正气不足,稍事劳累多见自汗,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咳喘日盛之人,肺气不足,气虚日久,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可致自汗,临床症见久病咳喘,气短无力,体倦乏力,汗出恶风,动则益甚,平时不耐风寒,易于感冒;暑热伤阳,或湿热内郁,常见暑季见遍体汗出,身热,心烦口渴,头晕胀痛等症状;表虚之人微受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可致自汗,临床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周身酸楚等。
根据病史、伴随症状等进行诊断,如怕热、食欲亢进、颈部肿块、眼突而多汗者,多为瘿气,实验室检查可见三碘甲腺原氨酸(T 3)、四碘甲腺原氨酸(T 4)升高,基础代谢率加快,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病前1~4周有咽痛史,症见发热恶寒或持续低热,关节酸痛而多汗者,应考虑痹病等,实验室检查可见抗“O”阳性、血沉增快、黏蛋白升高,见于风湿热患者。饥饿时,或胃切除患者于餐后突然多汗,伴心悸、面色白者,多为饥厥。起病急骤,伴高热者,多属温热性外感病。温热病后期热退之后,因体虚未复,亦常有自汗表现。妇女产后,自汗或盗汗不止,称为产后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