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骼肌肉康复学治疗方法
- 舒彬
- 9730字
- 2020-08-29 02:12:32
第六节 辅具治疗
辅具(assistive devices)全称为辅助器具,又称辅助产品(assistive products),其品种有成千上万,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和软件,它既可以是特别生产的,也可以是通常获得的。辅具治疗是指利用辅具来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患者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的治疗。201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ed,ISO)颁布的第5版《辅助器具——分类、术语》国际标准(ISO 9999:2011)中,将794个辅助器具分为12个主类,130个次类,781个支类。在骨骼肌肉康复的临床实践中,使用较多的辅助器具是矫形器、假肢、轮椅和助行器。
一、矫形器
矫形器(orthosis)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体外使用装置。矫形器命名繁多,曾称为支具、夹板、支持物、矫形装置等。1960年由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美国假肢矫形器教育委员会和美国假肢矫形器学会共同制定了系统的假肢矫形器术语,经过试用、修改后成为国际假肢矫形器技术的统一术语。其命名方法是根据矫形器所包含的关节名称,将矫形器作用于人体各关节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连在一起,再取矫形器英文“orthoses”中的第一个字母“O”,组成不同矫形器的名称,如CO代表颈矫形器,KFAO代表髋膝踝足矫形器。
(一)分类
按部位通常将矫形器分为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各部位还可以细分(表2-3)。
表2-3 矫形器分类与英文名称
续表
骨骼肌肉康复治疗的常用矫形器如下。
1.上肢矫形器
种类较多,尤其是腕手、手指矫形器的应用较为广泛。应用上肢矫形器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预防和矫正肢体畸形,提供助力以帮助无力肌运动,控制关节活动范围以保护肌腱修复和关节的愈合。
(1)肩矫形器
1)固定式肩矫形器:
通常将肩关节固定于中立位,适用于肩部炎症、肩部术前术后的固定。
2)外展式肩矫形器:
又称肩外展支架或肩外展矫形器,通常将肩关节保持在外展80°~90°,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20°的位置(图2-30)。适用于肱骨近端骨折、臂丛神经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峰修整术和肩部肌腱、韧带断裂等。
(2)肘矫形器
1)固定式肘矫形器:
通常将肘关节屈曲90°固定,适用于肘部骨折手术固定,肘部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肘部炎症、结核、肿瘤等固定。
2)动态式肘矫形器:
通常是由上臂围托、前臂围托和肘关节铰链组成,必要时增加弹簧或拉力装置,以维持和增加肘关节伸展、屈曲范围。分自由活动式(图2-31A)、定位盘锁定式(图2-31B)、前臂旋前旋后式(图2-31C)几种类型。适用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图2-30 肩外展矫形器
图2-31 动态式肘矫形器
(3)腕手矫形器
1)固定式腕手矫形器:
又称静态式腕手矫形器,通常将腕关节、手指固定于功能位,即腕关节背伸20°~30°,手指微屈。适用于桡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腕下垂,腕部骨折术后固定,腕部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腕手部炎症、结核、肿瘤等固定。
2)动态式腕手矫形器:
在固定式腕手矫形器的基础上,运用弹簧、橡皮筋等来弹性材料来增加腕手部各个关节活动的阻力或助力。常见类型有弹环式腕伸展矫形器(图2-32A)、弹力筋式腕伸展矫形器(图2-32B)、腕手牵伸矫形器(图2-32C)、限制式腕ROM矫形器(图2-32D)、屈指肌肌腱术后矫形器(图2-32E)、可调式腕手屈曲矫形器(图2-32F)。适用于手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训练。
2.下肢矫形器
主要作用是预防或矫正畸形,支撑体重,辅助或替代肢体的功能,也可用于骨折及关节损伤的治疗。下面仅介绍几类常用下肢矫形器的应用。
(1)髋矫形器
1)外展式髋矫形器:
又称髋外展矫形器,通常是将髋关节固定于外展30°位。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等固定(图2-33)。
图2-32 动态式腕手矫形器
注:A.弹环式腕伸展矫形器;B.弹力筋式腕伸展矫形器;C.腕手牵伸矫形器;D.限制式腕ROM矫形器;E.屈指肌肌腱术后矫形器;F.可调式腕手屈曲矫形器
图2-33 髋外展矫形器
2)屈曲式髋矫形器:
通常是将髋关节屈曲外展,使股骨头处于髋臼中正确位置。适用于1岁以内患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的髋关节脱位。
(2)膝矫形器
1)固定式膝矫形器:
通常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或屈曲20°位。适用于膝关节术前术后、髌骨脱位、膝部韧带、急性软组织损伤等固定治疗。
2)限位式膝矫形器:
又称前进型膝矫形器。手术前后对膝关节保守性固定,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并允许膝关节限位运动;开放式的框架结构符合人体解剖特征,并方便局部治疗。适用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侧副韧带受伤、韧带术后。
3)可调式膝矫形器:
通过高强度支条和大腿、小腿衬垫,给予膝关节全面而稳定的固定,关节处的表盘式限位器可设定膝关节活动范围,允许膝关节在可变的限定范围内进行屈伸运动(图2-34)。适用于膝关节术后固定与康复治疗,膝关节的稳定及限位治疗。
(3)踝足矫形器
1)足下垂矫形器:
将前足抬起,限制跖屈(图2-35)。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足下垂。
2)动态踝足矫形器:
将踝关节置轻度外翻、背伸位,限制跖屈和内翻。适用于踝关节扭伤、外侧韧带断裂。
3)胫骨骨折矫形器:
将踝关节、距下关节固定,限制其活动。适用于胫骨远端骨折。
(4)免荷矫形器
1)大腿免荷矫形器:
通过坐骨结节负重,使下肢在站立行走时完全不负重或部分负重。伤足不触地、下肢完全不负重为完全免荷,伤足部分着地、下肢部分负重为部分免荷(图2-36)。适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骨折、骨不连接、骨不愈合、膝关节术后、胫腓骨骨折。
2-34 可调式膝矫形器
图2-35 足下垂矫形器
图2-36 大腿免荷矫形器
2)小腿免荷矫形器:
通过髌韧带负重,使膝关节以下肢体在站立行走时完全不负重或部分负重。伤足不触地、下肢完全不负重为完全免荷,伤足部分着地、下肢部分负重为部分免荷。短期使用(6个月以内)适用于胫腓骨骨折、踝足骨折术后、足跟痛等;长期使用适用于骨折或关节融合术后延缓愈合或不愈合,距骨缺血性坏死,距下关节或踝关节变性炎,跟骨骨髓炎,坐骨神经损伤合并足底感觉丧失,以及其他不适合于手术的慢性足部疼痛。
3)足跟免荷矫形器:
通过足弓压垫和侧面护围,减轻跟骨负荷保证脚的滚动,增强肌肉收缩,防止血栓生成。适用于单侧及双侧跟骨骨折。
(5)截瘫行走器
1)无助动的截瘫行走器:
实际上是由一对HKAFO或KAFO组成,适用于腰1平面以下的脊髓损伤者。
2)互动式截瘫行走器:
由一对KAFO与Walkabout助动铰链构成(图2-37),适用于胸10平面以下的脊髓损伤者。
3)往复式截瘫行走器:
往复式截瘫行走器(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RGO)是最早用于无行走能力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截瘫步行矫形器。由一对髋铰链、两个与髋铰链相连接钢缆作为其核心部分,还包括与之相接的上躯干部分和大腿矫形器部分(图2-38),适用于胸4至腰2平面的脊髓损伤者。
图2-37 互动式截瘫行走器
图2-38 往复式截瘫行走器
知识拓展
智能截瘫行走器
智能截瘫行走器是在髋膝踝足矫形器的基础上,增加执行元件、感知元件、控制元件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矫形器。患者穿戴该矫形器后能模仿下肢髋膝踝关节的正常运动,带动大腿、小腿、足协调运动,实现了人机交流,使截瘫患者能自由行走。
智能截瘫行走器的执行元件包括外骨架、球囊、电池;感知元件包括位置移位传感器、速度方向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计、肌肉硬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本体感觉传感器、肌电传感器、脑电传感器、地面反应力传感器;控制元件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
(6)矫形鞋与矫形垫
1)矫形鞋:
分矫正、补缺、补高矫形鞋。矫正矫形器适用于足内翻、足下垂、弓形足等;补高矫形鞋用于补偿下肢高度,补高2cm以下者可用鞋垫补高,补高2cm以上者需定制补高矫形鞋,补高3~7cm者需定制内补高矫形鞋,补高7~14cm需要定制内外补高矫形鞋,补高14cm以上需要定制补高假足(2-39);补缺矫形鞋适用于跖骨远侧1/2及其远端部位的截肢者。
2)矫形垫:
包括平足垫、横弓垫、足跟垫、全足垫、丹尼斯-布朗足板等。多用硅胶或泡沫板材制作。平足垫减轻足底负重压力;横弓垫用于减轻跖骨远侧压力;足跟垫用于减轻足底筋膜炎或跟骨骨刺引起的足跟部疼痛;全足垫常用于足底筋膜炎和扁平足等;丹尼斯-布朗足板常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图2-40)。
图2-39 补高假足
图2-40 丹尼斯-布朗足板
3.脊柱矫形器
主要用于限制脊柱运动,辅助稳定病变关节,减轻局部疼痛,减少椎体负荷,促进病变愈合,支持麻痹肌肉,预防和矫正畸形。
(1)颈胸矫形器
1)颈托:
主要作用是限制颈椎过度活动。类型有白色颈托、彩色颈托、网状颈托、板状颈托、费城颈托等。临床常用颈托是费城颈托(图2-41),适用于急救时颈椎固定,颈椎术后固定,颈椎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严重颈椎病等,前开口型适用于气管切开者使用。
2)定制颈胸矫形器:
固定颈椎,限制其活动。适用于颈椎术后固定,颈椎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颈椎结核、肿瘤、炎症等固定,严重颈椎病。
3)哈罗式颈胸矫形器:
又称哈罗式支架,通过颅骨钻孔,将上颈椎坚强固定(图2-42)。适用于寰枢椎骨折保守治疗,上颈段颈椎骨折、脱位术后固定与保守治疗。
图2-41 费城颈托
图2-42 哈罗式颈胸矫形器
(2)胸腰骶矫形器:
此类矫形器主要作用是固定脊柱,限制运动,并通过增加腹压减免脊柱负荷。矫形器上端需超过受损部位两个锥体,下端固定住骨盆但不影响患者坐下。
1)定制胸腰骶矫形器:
通常是将胸腰段脊柱固定于直立位(图2-43)。适用于胸腰椎术后固定,胸腰椎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胸腰椎结核、肿瘤、炎症等固定,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脊柱过伸矫形器:
通过腰背、胸骨和耻骨联合三点支撑,实现对腰椎、低位胸椎进行挺直、固定和减免负荷的作用。适用于腰椎或低位胸椎压缩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症,脊柱后凸(单纯性驼背)征。
3)脊柱侧凸矫形器:
通过矫形器治疗,对侧凸畸形提供被动或主动的矫正力,防止侧凸进一步加重,并使侧凸畸形得到最大限度的矫正。适用于各种类型脊柱侧凸征。
(3)腰骶矫形器
1)定制腰骶矫形器:
通常是将腰骶部固定,限制其活动。适用于腰骶椎术后固定,腰骶椎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保守治疗,腰骶椎结核、肿瘤、炎症等固定,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腰围:
一种软性式腰骶矫形器。它将腰骶部固定,增强其稳定性,增加腹压,减轻腰椎负荷(图2-44)。适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背痛、腰部运动防护等。
图2-43 胸腰骶矫形器
图2-44 腰围
(二)治疗作用
1.固定作用
矫形器的固定作用类似于石膏的固定功能。与石膏固定相比,矫形器固定具有以下优点:重量轻,便于患者移动;便于观察伤口或个人卫生。
2.矫正作用
通过三点力原理,或者四点力原理,矫正躯体或肢体畸形,如色努式脊柱侧凸矫形器采用三点力原理,用于矫正Cobb角为20°~5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
3.免荷作用
通过矫形器能使患肢或关节部分或完全免除负荷,减少受伤部位肢体或躯干的轴向负重。如大腿免荷矫形器、小腿免荷矫形器。
4.助动作用
通过助动装置代偿丧失的功能,如截瘫行走器的Walkabout装置。
5.补偿作用
通过下肢矫形器或矫形鞋、矫形垫的作用,使双下肢恢复等长状态。
二、假肢
假肢(prosthesis)又称义肢,是指用于弥补肢体缺损者结构或(和)功能的体外使用装置,包括出于结构或(和)功能的目的而有一部分置于体内的装置。
(一)分类
1.按截肢部位划分
(1)上肢假肢:
用于替代整体或者部分上肢的假肢,分为肩离断假肢、上臂假肢、肘离断假肢、前臂假肢、腕离断假肢、部分手假肢。
(2)下肢假肢:
用于替代整体或者部分下肢的假肢,分为髋离断假肢、大腿假肢、膝离断假肢、小腿假肢、赛姆假肢、部分足假肢。
2.按假肢结构划分
(1)壳式假肢:
由制成人体肢体形状的壳体承担假肢外力,又称外骨骼式假肢或传统假肢。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但表面为硬壳,易损伤衣、裤。
(2)骨骼式假肢:
在假肢的中间为类似骨骼的管状结构,外包海绵物,最外层覆盖肤色袜套或人造皮,又称内骨骼式假肢或现代假肢。特点是外观较好,不易损伤衣、裤。
3.按假肢安装时机划分
(1)临时假肢:
采用临时接受腔和假肢的一些基本部件装配而成的简易假肢称为临时假肢(temporary prosthesis),分术后即装假肢(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rosthetic fitting,IPPF)与术后早期假肢(early postoperative prosthetic fitting,EPPF)两种类型,前者是截肢后立即在手术台上安装的假肢;后者是指截肢术后2~3周,伤口愈合拆线后安装的假肢。通常所说的临时假肢是指术后早期假肢。
(2)长期假肢:
残肢定型后安装的假肢,又称正式假肢。
4.按假肢主要用途划分
(1)装饰性假肢:
仅具有肢体外形,不能补偿肢体功能的假肢,如装饰性肩离断假肢。
(2)功能性假肢:
既有良好肢体外形,又能补偿肢体功能的假肢,如气压控制大腿假肢。
(3)专用假肢:
包括作业用假肢和运动型假肢。
1)作业用假肢:
辅助肢体缺失者完成某些特定作业的假肢,一般没有良好的肢体外形,如工具手。
2)运动型假肢:
辅助肢体缺失者参加残疾人运动的专用假肢,如飞毛腿假肢。
5.按假肢力源划分
(1)自身力源假肢:
由假肢佩戴者本身提供操纵控制假肢所需活动的假肢,又称内动力假肢,如索控式肘离断假肢。
(2)体外力源假肢:
采用电动、气动等体外动力驱动的假肢,又称外动力假肢,如肌电式前臂假肢。
(3)混合力源假肢:
具备自身力源和体外力源的假肢,如肘关节采用索控、腕关节采用肌电控制的上臂假肢。
6.按假肢的组件化水平划分
(1)组件式假肢:
由标准化组件构成,现代假肢多属于组件式假肢。
(2)非组件式假肢:
与组件式假肢相反,传统假肢多属于非组件式假肢。
还可根据消费水平、假肢主要用材等进行分类。
(二)假肢的大体构成
1.下肢假肢的大体构成
下肢假肢主要由下肢接受腔、下肢假肢关节、足踝机构及连接件等构成(图2-45)。
(1)下肢接受腔
1)大腿接受腔:
有插入式接受腔、四边形接受腔、坐骨包容式接受腔、马罗解剖式接受腔、硬框式接受腔(又称ISNY接受腔)、硅橡胶吸着式接受腔等类型。使用较多的大腿接受腔是四边形接受腔、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坐骨包容式接受腔与四边形接受腔在口型上有较大区别(图2-46)。四边形接受腔将残肢前后面压缩,在其前壁相当于股三角部位施加压力,使坐骨结节落在后壁上缘的坐托,导致接受腔口型内外径大、前后径小(内外径>前后径),外观呈四边形或横向椭圆形;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基本保持残肢的生理解剖截面,接受腔口型是内外径小、前后径大(内外径<前后径),外观呈纵向椭圆形。
图2-45 下肢假肢的大体构成
图2-46 坐骨包容式接受腔与四边形接受腔
2)小腿接受腔:
有插入式接受腔、环带式接受腔、包膝式接受腔、髁部插楔式接受腔、髁部夹持式接受腔、全负重式接受腔等类型(图2-47),使用较多的是髁部夹持式接受腔,它是利用股骨内、外髁的两个耳状侧面夹住股骨髁进行悬吊。
图2-47 小腿接受腔
注:A.插入式接受腔 B.环带式接受腔 C.包膝式接受腔 D.髁部插楔式接受腔E.髁部夹持式接受腔 F.全负重式接受腔
(2)下肢假肢关节
1)膝关节:
按关节结构,分为单轴膝关节和多轴膝关节;按站立锁定方式,分为手控锁膝关节和负重自锁膝关节;按控制方式,分为机械控制膝关节、流体(气压或者液压)控制膝关节和智能控制膝关节;按对步态周期的控制,分为站立相控制膝关节、摆动相控制膝关节、站立相与摆动相控制膝关节。
2)髋关节:
主要有7E4、7E5、7E7三种组件式髋关节。7E4、7E5为外置伸展辅助装置的组件式髋关节,7E5髋关节附加有手控锁,可在站立位和步行时锁定髋关节,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高的患者,如老年人。7E7为内置伸展辅助装置的组件式髋关节,体积小、强度高、外观好,对线方便。
(3)足踝机构:
分静踝脚、动踝脚、储能脚三大类。
1)静踝脚:
又称SACH脚,由于不设踝关节,故又称硬踝脚。静踝脚的优点是构造简单,重量轻,价格便宜,步行中不会出现异常响声。缺点是小腿与假脚之间的踝关节角度不能调节。
2)动踝脚:
分单轴动踝脚和多轴动踝脚。单轴动踝脚只能实现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多轴动踝脚以万向踝脚为主,实现假脚的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各个方向的运动。多轴动踝脚的优点是适合于各种不同的路况。缺点是价格相对昂贵、维修率较高。
3)储能脚:
又称为动力脚,其显著结构特点是具有一个呈“S”型的弹性脚芯(图2-48)。这种弹性脚芯具有一定储能性,即在步行的支撑中期储能,支撑后期释能,形成一个推动人体向前的助力,代偿部分小腿三头肌的收缩功能。
(4)连接件:
包括各种连接管、连接头,用于连接假肢各部件。
2.上肢假肢的大体构成
主要由上肢接受腔、假肢关节、手部装置、悬吊与控制系统等构成(图2-49)。
图2-48 储能脚
图2-49 上肢假肢的大体构成
(1)上肢接受腔:
是人体上肢残肢与假肢连接的界面部件,具有包容上肢残肢的功能,是人-机系统的接口,对支配和悬吊上肢假肢有重要作用。常见类型有插入式接受腔、明斯特式接受腔和西北大学式接受腔。
(2)上肢假肢关节
1)腕关节:
连接手部装置与前臂。主要用于装配腕离断假肢、前臂假肢、肘离断假肢、上臂假肢和肩离断假肢。
2)肘关节:
连接假肢上臂和前臂,代偿人体肘关节的屈伸功能。主要用于装配肘离断假肢、上臂假肢和肩离断假肢。
3)肩关节:
连接上臂与肩部接受腔,代偿人体肩关节的屈曲、外展功能。主要用于装配肩离断假肢。
(3)手部装置:
手部装置简称假手,是上肢假肢的末端装置,具有代偿手外观和功能的假肢部件。按功能分装饰性假手、索控式假手、电动假手和工具手等。
(4)悬吊与控制系统
1)悬吊带系统:
包括背带、肩背带、上臂背带、围箍、围靿等。
2)背带:
穿戴于肩部、胸廓等处,将上肢与躯干的动作转换为绳索牵引力,以控制假手动作,并有悬吊假肢功能的专用带状装置(图2-50)。常用类型有“8”字背带、“9”字背带、双重控制背带、三重控制背带、胸廓式背带。
图2-50 上肢假肢背带悬吊方式示意图
三、轮椅
轮椅(wheelchair,W/C)是带有轮子的座椅,主要用于身体虚弱者或行走困难者代步,或者个人转移。
(一)轮椅的分类
对轮椅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
1.按驱动方式
大致分为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
2.按大体结构
分为折叠式轮椅和固定式轮椅;也可分为普通轮椅和靠背轮椅,靠背轮椅又可细分为低靠背、中靠背、高靠背和高靠背加头托的轮椅。
3.按使用者年龄
分为成人用轮椅、儿童用轮椅和婴幼儿用轮椅。
4.按主要用途
分为偏瘫用轮椅、截瘫用轮椅、座厕轮椅、转运轮椅、躺式轮椅、竞技用轮椅等;也可分为站立用轮椅和站起轮椅。
5.按轮椅重量
分为标准型轮椅、轻便型轮椅。标准型轮椅一般由座位、扶手、大轮、小轮、轮环、刹车装置、脚踏板、靠背等组成(图2-51)。轻便型轮椅的重量大约为标准型轮椅的2/3。
图2-51 标准型轮椅结构
(二)轮椅的选配
按使用者的体型、转移能力、认知功能、生活方式以及对轮椅的特殊要求等来选配。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
1.使用者的一般状况
如年龄、疾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康复需求以及对使用轮椅的态度、能力等。根据这些评估内容选择相应的轮椅:偏瘫者宜用单侧手驱动的轮椅;下肢截肢者宜用重心调整过的轮椅;截瘫有压疮者宜用俯卧式轮椅;不宜久坐或久站者宜用坐立两用轮椅;一般患者可用标准型轮椅;残疾人或年老体弱者宜用电动轮椅;特别需求者选择特殊轮椅。
2.轮椅尺寸与大小
轮椅的尺寸,特别是座位宽窄、深浅与靠背高度以及脚踏板到坐垫的距离,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此外,还需考虑使用者的安全、操作能力、外观等。
(1)座位高度:
腘窝至地面的高度为45~50cm。坐位太高,轮椅不能靠近桌子;座位太低,则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2)座位宽度:
座位宽度应为坐位时两侧臀部最宽处之间距离+5cm,一般为40~46cm。座位太窄,进出轮椅比较困难,臀部及大腿组织受到压迫;座位太宽则不易坐稳,操纵轮椅不方便,双上肢易疲劳,进出大门也有困难。
(3)座位深度:
座位深度应为臀部向后最突出处至小腿腓肠肌间之间水平距离-5cm,一般为41~43cm。座位太浅,体重将主要落在坐骨上,易造成局部受压过多;座位太深,压迫腘窝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并刺激该部皮肤产生压疮。对大腿较短,有髋膝屈曲挛缩者,建议选配浅座位轮椅。
(4)扶手高度:
扶手高度应为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时,肘下缘至椅面之间距离+2.5cm,一般为22.5~25cm。有坐垫者还应加上坐垫高度。适当的扶手高度有助于使用者保持良好姿势与平衡。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扶手太低,需要上半身前倾才能维持平衡,不仅容易疲劳,还会影响呼吸。
(5)靠背高度:
低靠背是指坐椅面到腋窝的实际距离-10cm;高靠背是指坐椅面到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靠背越高,越稳定;靠背越低,躯干上部及上肢的活动范围越大。
(6)脚踏板高度:
一般应与地面至少保持5cm距离。
(7)轮椅全高:
从手推把上缘至地面的高度,大约为93cm。
(8)坐垫与脚踏板的距离:
最佳距离为使用者坐好后,双脚放在脚踏板,腘窝处大腿前端底部与坐垫之间约有4cm间隔,这样可使大腿底部与臀部同时承受重量,而又不压迫腘窝处的血管和神经,同时还要使脚踏板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坐垫与脚踏板之间的距离过小,可使大腿前端底部与坐垫之间离开过多,造成坐骨结节负重过大,长时间如此乘坐就会产生压疮。坐垫与脚踏板距离过大,乘坐者的脚不能够踏在脚踏板上,双脚失去依托而晃动,容易导致碰伤。如果大腿底部完全承受小腿和脚的重量,长时间如此乘坐就会压迫腘窝处的血管和神经,同时小腿自由晃动,也易造成皮肤擦伤或压迫神经与血管。
3.轮椅类型以及附件的选配
(1)双侧上肢无力,但手指可搬动小手把或按动电开关者,选配电动轮椅。
(2)肩肘部有力,手的握力不够者,可将轮椅的手轮加粗,或选配带推把的手轮。
(3)力弱者,可安装车闸延长杆。
(4)不能独立进出轮椅者,选配脚踏板向两侧分开的轮椅。
(5)髋关节屈曲受限者,选配可倾斜的靠背轮椅。
(6)膝关节屈曲受限者,选配脚踏板支架可抬起的轮椅。
(7)双下肢完全瘫痪者,选配带腿托和脚跟环的轮椅。
(8)不能稳坐者,加配安全带。
(9)下肢截肢,特别是双大腿截肢者,选配车轴后移并安装倾斜杆的轮椅。
(10)主要在室内、城市街道使用者,选配实心轮胎、脚轮较小的轮椅;主要在农村、路面差环境使用者,选配充气轮胎、脚轮较大的轮椅。
(11)需坐在轮椅上工作和就餐的使用者,选配带有台阶式短扶手或轮椅桌的轮椅。
四、助行器
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所有器具统称为助行器具(assistive ambulatory devices,AAD),简称助行器。
(一)分类
根据结构,可将助行器分为两大类:助行杖和助行架。
1.助行杖
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杖类器具,分手杖、拐杖。
(1)手杖:
手杖(cane)是指利用腕关节及以下部位用力以助行走的器具。有单足、多足手杖。常用的是单足手杖,其又可分为直立手杖(图2-52A)和减力手杖(图2-52B)。
(2)拐杖:
拐杖(crutch)是指利用腕关节以上部位用力以助行走的器具。拐杖简称拐,可分为腋拐、矫形拐、前臂拐、四足拐、平台拐、H型拐等,常用的拐杖是腋拐(图2-53)
图2-52 手杖
A.直立手杖;B.减力手杖
图2-53 腋拐
2.助行架
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框架类器具。根据是否带轮,分为无轮助行架、有轮助行架。
(1)无轮助行架:
常见类型有固定式(图2-54A)、交互式(图2-54B)、平行式(图2-54C)、前推式(图2-54D)。
图2-54 助行架
A.固定式;B.交互式;C.平行式;D.前推式
(2)有轮助行架:
有两轮、三轮和四轮之分。带有手闸的有轮助行架称为助行车,常见的有四轮助行车、三轮助行车(图2-55)。
(二)助行器的选配
1.选配原则
(1)稳定性:
稳定性好越安全,依次顺序为助行架→腋拐→前臂拐→手杖。
(2)移动性:
与稳定性相反,移动性越好,稳定性越差,依次顺序为手杖→前臂拐→腋拐→助行架。
(3)使用者状况
图2-55 三轮助行车
1)全身与局部状况:对身体虚弱、平衡能力差的使用者,选配助行架;对单侧负重能力差、手腕部力量弱的使用者,选配单侧腋拐或前臂拐。
2)疾病初期或术后早期,选配助行架,用于早期站立与行走训练。随着病情好转、稳定性增强,逐渐过渡到腋拐或前臂拐。
(4)使用环境
1)主要在平地使用:选配多足手杖、H型拐、助行架。
2)主要在高低不平地面使用:选配单足手杖、腋拐、前臂拐。
3)助行架适用于较大空间。
4)单足手杖适用于狭窄空间、上下车或楼梯等。
5)手杖椅、助行车适用于远距离行走或郊外活动。
6)助行椅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室内活动。
2.手杖长度
(1)站立位:
肘关节屈曲25°~3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之间距离(图2-56A)。
(2)站立位:
股骨大转子与地面之间距离(图2-56B)。
(3)卧位:
双手放身旁,尺骨茎突至足后跟之间距离+2.5cm鞋跟高度(图2-56C)。
图2-56 手杖长度的测量
3.拐杖长度(图2-57)
(1)身高-41cm。
(2)腋窝下5cm或者腋窝下三横指到地面之间距离。
图2-57 拐杖长度的测量
(舒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