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认知:复杂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

简单生活,就是思维方式的升级

1

去年暮春,闺密虎儿给我发了一条微信:亲爱的,你又错过了那些花儿!

看到这句话,我喟叹了一会儿,又陷入脚打后脑勺的忙乱中去了。

每年,虎儿都会邀请我看花,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花期。

一年前的我,似乎要比身边的人忙得多,也累得多,每天按下葫芦浮起瓢,像消防队员一样到处扑火,动不动就通宵加班,整日手忙脚乱。拉开梳妆台的抽屉,基本都是“熬夜面膜”“救急面膜”“约会面膜”之类紧急修复肌肤的护肤品。大多时候,早上一洗完脸我就急匆匆地涂点防晒霜出门,即使真有“男神”被我在街边转角碰到,顶着一张素颜的憔悴脸,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上网看看,拖延症、完美主义强迫症、压力上瘾症……各种专业的、不专业的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各种“症”,似乎都能跟我对上症。

每天晚上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看着城市的浮光掠影映在车窗上,心头莫名地感到黯然。

有时候也自省,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房间经常乱七八糟,屡屡放朋友鸽子;没有时间好好陪伴家人,健身卡默默地躺在抽屉里直到过期,为期一个月的游泳课上了两次就再无下文;窗台上的花儿早就干枯了;搬家已经半年,书柜还没整理,很多书横七竖八地堆在地板上……这种忙乱到没有时间看花的生活,一点儿都不美。

人际关系似乎也不尽如人意,感觉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并不是在滋养我,而是在消耗我。午夜梦醒,竟委屈满腹,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善意不被珍惜,努力打了水漂……思来想去,潸然泪下,十足的怨妇心态。

2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哭了整整两个小时,为了一根电线。

难得想吃顿悠闲的早餐,却找不到豆浆机的电源线,恨不得把厨房掘地三尺——就这么大房间,一根电线还能藏到哪儿去?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什么都没干,掘地三尺就为了找一根电线。经过了找东西的烦躁、找不到的郁闷以及彻底找不到的绝望之后,我彻底陷入了迷失混乱的情绪,趴在餐桌上疯狂泪奔。

这一生,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在“找找找”上面。

电源线这种小东西找不到也就罢了,发生在我家最“灵异”的事情是,挂烫机神秘失踪了,要知道,算上支架,挂烫机足足有一米多高啊!追根溯源地回忆一下,这个挂烫机自快递小哥手里签收之后,一次都没有用过,当时也是急着出门,随手就把它靠墙放在门口,那应该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它。

难道是家里人当成废品箱子扔了出去?追问,每个人都铁嘴钢牙地赌咒发誓,从来都没见过叫作挂烫机的劳什子。最后,“母上大人”悠悠地说了一句话,为这事结了案:“谁的东西谁管,你不及时收好,怪不着人家!”

我不知道自己哭什么,是为了电源线、挂烫机,还是千头万绪总也理不清楚的生活。总之,就在一个没喝上豆浆的周末,我的情绪突然就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与朋友聊天,很多人都有同感,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法平衡,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纠结不已,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焦头烂额,每天都以自己厌恶的状态活着。总是盼望着忙完这一段时间就可以好好调整调整了,可是“细思极恐”——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竟然已经好几年了!

痛定思痛,发誓要给自己一个解脱,有时会像突然打了鸡血一样,处理杂物,简化日常,规划工作,好好经营人际关系……可清晰不了几天,繁忙杂乱的生活又去而复返,心又在琐事的消磨下一日日倦怠下来,周而复始。

3

最近两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采访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有些是行业大咖,有些是卓越的企业家,通过这些访谈,得以在他们的人生过往中穿行一遍。突然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这些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竟然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活得非常简单!

按我之前的想法,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纵然没有三头六臂,也是超人附身,常人无法企及。接触多了之后,我承认他们的确有过人之处,但这个过人之处并不一定是超高的智商、天才的头脑或者是上天赋予的好运气。在他们耀眼的成就之下,隐藏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做更少但更好的事。

这是一种化繁为简并敢于舍弃的能力,以这种思维方式为出发点,就能够做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以简驭繁,抛掉一切不必要的干扰项,将精力聚焦于自己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他们要去的地方。

他们愿景清晰,信念坚定,或许有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却少了许多俗世烦忧。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对人来说,这往往是反本能的。

多少鸡汤文都在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什么都搞得定的人,才是人生赢家!优秀的人大都是左手抱娃、右手签单,一边是柴米油盐,一边是烈焰红唇,你必须灵魂有趣,还得貌美如花。潜意识里,我们也觉得自己应该更有力、更全能,才能拥有更多,阅尽繁华,方能不负此生。

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这种心理上的本能。

所以,简单生活,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4

高手之所以比普通人做得更好,就是因为他们领悟得更早。

所谓的简单生活,无非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有大大的落地窗,有一面墙的书柜,有被朋友批评为“酱豆腐汁儿”颜色的红地板,能靠写文章赚钱养活自己,顺便再“养养”梦想。

所以,对于我来说,最想做的事就是写作,最想过的生活,就是每天都能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读喜欢的书,写想写的字,余生都能真诚地、安安静静地写下去。

回头一看,早已实现了。所谓初心,不过如此。

如今,欲望芜杂了,事务也就变多了,人的思想、精神、认知却没有随之更新迭代,落差导致了痛苦。

如果我不能改变那些导致生活杂乱不堪的思维习惯,乱糟糟的生活状态始终都会如影随形。

醍醐灌顶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突然就通透澄明了。原来,在繁乱的生活中揭竿而起,竟是件极容易的事。

不会再为一些琐事费心乏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尽量外包,省下时间做更重要的事。

不会再为了获得某种认可而苦苦忍耐,认可就认可,不认可就算了,我还照常过我的日子。有些苦,不必吃,有些期待,不必背负。不会再为了拒绝一些人的要求而心生愧疚,如果总在时间表里排上“人情”两个字,我早晚会在岁月流逝中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热心老阿姨”。

不会再为一些眼前回报高的诱惑而动心,对于长远目标毫无裨益甚至有所损害的事情,必须大刀阔斧地砍去。

践行简单生活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自己获得的成长,超过了之前很多年的总和。

摄心一处,真的是日久功深,提高了效率,工作也不再是苦役了;精简了无效社交,给自己的朋友圈瘦身,反而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同时也开启了创业之旅;做更有价值的事,收入比以前高了,也不再熬夜了,颜值似乎也变高了。

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从一个健身小白变成了瑜伽达人!总之,生活比以前有序,状态比以前放松,心态比以前平和,还多了更多的时间照顾自己和家人。

按下了delete(删除)键之后,觉得自己的生活反而愈加饱满。

简单生活,说到底,人事上的极简、思想上的极简、精神上的极简,是最舒服、最舒展的一种生命状态。回来好好地做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简单生活。

我们都有一颗渴望简单的心

1

讲一个比较极端的故事,是一段民国逸事。

1925年的一个夏日,民国四大公子中的两位——张学良和卢筱嘉,正在与奉系军阀头目张宗昌喝茶闲聊,侍卫敲门进来,递上一张名片,说是某报记者求见。张宗昌看了名片一眼说:“切了吧!”

“切了”的意思就是枪毙,张学良和卢筱嘉大惊:“为什么杀他?”

张宗昌皱着眉头说:“那记者的名片上,光头衔就列了十几条,绝不是个好人,所以还是切了的好。”

以名片上的头衔多少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确实是草菅人命,但也足以说明,给自己罗列一堆头衔,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去参加活动,大家互换名片,有些人的名片拿到手会吓一跳,正面反面都印着密密麻麻的头衔,加起来有十几个之多。有些头衔之间甚至没有任何联系,上一个是某文学协会会员,下一个是营销专家,看得人一头雾水,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做什么的,或者最擅长做什么。

这年头,似乎头衔少了,或者没有几个高大上的头衔加身,你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很多人以为,名片上写满头衔就会显得很有实力,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辉煌过往都体现在一张小小的纸片上。

很明显,为自己罗列一大串头衔的人,无非是想贴一堆标签来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但个人价值这个东西,往往像商业价值一样,并非是由自己定义的,而是由他人的体验来给出最终结果的。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要运营好个人品牌,就要抓住一个关键指标,这个指标,肯定是能让我们价值最大化的东西,最能代表你能力和成绩的东西。这样的“硬通货”,往往一个足矣,多了,反而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

2

每年年底,文化行业都会举行一些论坛、年会等活动,常常会邀请一些大咖进行演讲,业内人趋之若鹜。这些活动对参会资格审查得很严,要求参会人员提前提交个人资料以便筛选。

有一年,参加某自媒体平台举行的活动,跟一个朋友约好一起去。活动前一天,他打电话告诉我,没有收到参会邀请。我问他资料是怎么提交的,他发过来后,我一看,天,我差点儿晕过去,个人资料上赫然写着“某某生物制药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某某大学营销学专业MBA(工商管理硕士)”。

我问,你为什么不写你是某平台签约作者,分享健康养生知识,目前已有几十万粉丝?

他嗫嚅着说,我不是觉得CEO这个名号比较大吗,通过率或许会高一点。

药企CEO这个名号的确不小,但却跟内容制造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本来参会名额就很紧张,一个外行也跑来凑热闹,这不是“打酱油”吗?

所以,宣传自己也要弄清楚场景和受众,即使你在一个领域内大名鼎鼎,在另一个领域依然是隔行如隔山,别指望顶着一个光环就能照亮全世界,还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走哪条路才好。

3

一年前我参加了一次全球女性领导者峰会,看到畅销书作家金韵蓉上台演讲,她打趣自己说,有时候去做电视节目的嘉宾,主持人读她的名牌,一边读一边看她,似乎越读越没有底气,因为她的头衔实在太多了,心理咨询师、英语专业翻译、台湾美容专家、国际芳香疗法专家、专栏作家……

有一次,有个主持人开玩笑地对她说:“金老师,如果不是因为我特别了解您,我会觉得您是个骗子!”

我们可能会觉得,金韵蓉老师好厉害,一辈子干了多少事啊,而且每件都那么成功!

但是据金老师自己总结,如果按照每十年为一个节点,来纵向地看自己的人生,她觉得自己走了一些迂回的弯路。虽说这些迂回让她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收获也非常大,但毕竟有些转型,是为了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比如要为孩子赚取高额的留学费用,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当儿子念完研究生,进到英国首相办公室当新闻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她向所有人宣布:“我所有的弯路到此为止,从现在开始要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是,她回到了自己最热爱也最擅长的心理咨询领域,帮助了很多人,也写出了很多情绪管理类畅销书,以“畅销书作家”的身份被大家熟知。自此,“作家”成为她最闪亮的一个标签。

这几年,有一个词的热度越来越高,叫作“重度垂直”。

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划分越来越细了。那些在细分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先者,逐渐脱颖而出。

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为自己制定一个KPI,也就是关键绩效指标。

这个指标,是自己在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找到一个适合的KPI的前提是,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包括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抓住这个关键指标,工作就会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去进行,不会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却没有进步。

做全才甚至比做天才更难,而优秀和平庸之间,有时可能差的只是一个选择。我们很难做到通吃每个领域,如果能够删繁就简,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人生就可能因此变得不同。

4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兼连续创业者王潇,经常阐述一个观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电影,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得为自己编写一个剧本,然后照这个剧本,去演绎我们的人生故事。

你在这个人生阶段,最希望展示给别人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最在意的标签是什么?如果能够想清楚这个,然后不断地向它靠近,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羡慕的人生了。

如果心中感觉到不满足,成就感很低,其实要追究的是,在这个人生阶段,你找到了最想给自己贴的标签了吗?

借“给自己一个标签”,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问自己,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擅长什么?从擅长到成功的这段路,你想要怎么走?

在编排自己下一阶段的人生剧本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未来的三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笔记本上,我写下了三条:

我想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

我想成为一个好的公司创始人;

我想成为一个有品位的生活家。

在这三个愿景之间甄选,写作是“重头戏”。我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优势资源,用在写作上。公司的经营更加倚仗团队的力量,品质生活的获取则需要靠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如果想再具体一点规划,还可以勾勒出一个几年后理想的自己,写在纸上,尽量写得细致一些,包括取得了什么成绩,达到了什么目标,梳什么样的发型,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如此,脑中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路径图,知道自己最想得到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在哪方面付出更多。在这条路径图上,我们留下的足迹,就是我们想要给大家呈现的形象。

好的电影没有槽点,因为剧本的脉络绝对清晰,不会生出旁枝散叶的拖沓内容,好的人生也是如此。

目的越简洁,成功越容易

1

十几年前,有一个少年,还在上初中,有一天在学校小卖部门口看见一张海报。

紫色的背景下,一个球员高高跃起,身体舒展,飞翔在半空,准备投篮。

那时候的他,不知道科比,不了解被汗水浸泡的成功,也不了解他的“紫金王朝”,亦不知道他日后的人生会如戏剧般跌宕起伏。

但是,那一刻,夕阳的余晖下,紫色的科比纵身一跃,那种飘逸之美,那种自由的力量,深深地打动了一颗年轻的心。

自此沦陷。

近20年的“科粉”之路,他尽一切可能搜集科比的新闻,做厚厚的剪报,为了科比与别的球迷吵架……

科比的辉煌、低谷、决策、伤病、重建……无不牵动着他的心绪。

20年来,从一个中学生到为人父,大洋彼岸的科比伴随着他的成长之路,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写书的人,他想:我要为科比写本书。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朋友,反对声一片。

有人说,写晚了,科比已经退役,写了也不好出版,不如写别的吧。

还有人说,这一类的传记只是给他人作嫁衣,你图什么呢?万一不能出版,你搭上的这些时间,随便干点儿什么都能挣钱啊!

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也是如此。

这个时代充斥着大量的竞争,也充满了大量的机会,写什么,怎么写,可能直接决定着作者与名利之间的距离。

但是,人一生,总要做点儿不为名利的事情。

这一次,他只想真诚地写作。

写“科比传”,不是仅凭一颗“科粉”的热爱之心那么简单。传记作者最忌讳的就是在写作中夹杂自己的情感和主观的情绪,必须以冷静、缜密的态度,客观地呈现一个真实的科比。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既要压抑自己作为粉丝的崇拜之情,还要系统地整理资料,仅整理资料一项,就是一个庞大芜杂的工作,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比如科比童年的资料几乎无处可寻、一些传闻逸事的真实性需要认真考证、重要比赛的数据信息需要逐一整理……

为此,他阅读了数十本出版物,有时仔细读完一本书,只为了寻找其中与科比相关的只言片语,重新看了几百段科比的比赛视频、查阅了数千条赛事新闻、采访。为了寻找灵感,甚至重读了一遍《灌篮高手》。

最后,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

他有全职的工作,在图书公司做高管。写作的时间只能压缩在晚上,甚至是上下班的地铁上。

艰难的写作过程持续了一整年,其中有一半章节都是在地铁里用手机打出来的。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一滴眼泪忍不住落在屏幕上。旁边的姑娘吓得马上挪到对面的位置,像是看傻瓜一样看着他。

此书一经出版立刻畅销,引发无数“科粉”关注,有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天天追更,还有粉丝宣称,此书秒杀之前的各种《科比传》!

2

在这个充满奋斗气息的时代,谁都不想成为没有梦想的鱼。

你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吗?

你为自己的努力落过泪吗?

为自己的梦想行动起来吧,有行动,梦想才更生动!只要为自己的梦想流过汗,落过泪,忍受过咬牙坚持的寂寞,无论成败,你都拥有了自己的光辉岁月。

就像,科比的人生,没有一刻放弃过奋斗,他说:“总有人要赢的,那为什么不是我呢?”

年纪很小的时候,我觉得有钱人的不开心都是矫情,所谓成功就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有了一点阅历之后,渐渐明白,衡量成功的标准,不仅仅只有金钱一条。成功者都赚到了钱,但是赚到钱的人,却未必都成功。

在赚钱之外,我们要追求的,是更有质感的成功。

我们喜欢买漂亮的包包,住漂亮的房子,喜欢别人羡慕自己,喜欢自己看上去比身边的人都优秀,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这并没有错,但其实真正让我们快乐的,是买包买房之后的感受,是站在舞台中央被人瞩目的荣耀,那一刻心花怒放,荷尔蒙爆棚。可是生命是一场漫长的体验,名利带来的狂欢会把快乐的阈值越拉越高,快乐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有时会觉得,为了这点儿快乐,付出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值。

在追求名利双收之前,最好先做一件事,问问自己为何要做现在做的事。想明白这一点,才能以更高的格局去践行自己的梦想。世界上能赚钱的事很多,但是赚到钱赚到名的人总是少数,所以以名利为标准做选择,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患得患失,担心赚不到钱,又担心损失了时间成本,又担心自己做不好……那么结果大多会不尽如人意。

做之前,想好了,做这件事,你想得到什么。

目的越是简洁,成功越是容易。

如果做这件事,就是你自己选择的活法,那么就尽力去做吧,全力以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肯定能有收获,也肯定能赚到钱。没错,你最大的收益是成就感和幸福感,钱,只是一个附加的礼物。

做你自己,因为你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好别人

1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朱莉娅·罗伯茨获得2014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后不久,她的妹妹南茜自杀了。南茜留下了长长的遗书,其中一半以上内容是指责朱莉娅·罗伯茨的。

这姐妹俩的芥蒂,很久以前就有端倪。南茜经常在推特上骂自己的明星姐姐,说她冷漠无情,长年累月地羞辱她,嘲笑她胖。“我上高中时,她已是成人,她不断地说我过重,不希望我也走这条路(演员),让我很受伤害。”南茜曾经搬到洛杉矶寻找演出机会,因发展不顺,自暴自弃变得更胖。

据传南茜选择在朱莉娅参加86届奥斯卡提名者午宴的日子自杀,就是为了给朱莉娅抹黑,以降低她获得奥斯卡的可能性。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可真是为了“黑”人连命都不惜。

这则新闻爆出后,朱莉娅·罗伯茨果然未现身奥斯卡提名午宴。

南茜自杀真的是因为明星姐姐的压力吗?翻检一下朱莉娅·罗伯茨的整个家庭,不难发现,这个可怜的姑娘所感受到的压力,恐怕不仅仅来自朱莉娅·罗伯茨。朱莉娅·罗伯茨的父母、哥哥、姐姐都是演员,侄女艾玛·罗伯茨是风头正健的新生代明星,并被视为未来天后,艾玛同母异父的妹妹格蕾丝·尼克斯,在不到五岁时就出了专辑……这真是一个星光闪耀的大牌之家。可以想象,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体重曾达到270斤的胖女孩南茜的感受如何。

即便是这样,以结束生命来表达自己恨意的方式,还是太令人震惊了。人与人生来就有差别,我就亲眼看到过一对双胞胎,在同一个子宫里孕育,在同一个家庭长大,吃同样的食物,长到20岁,身高却足足相差5厘米,这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肯承认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不肯正确地面对这种差距,只会让挫败感日积月累,最终成为巨大的心灵黑洞。

有人说南茜终于以自己的死亡成了一直梦想的“女主角”,可惜她再也无法感受女主角的荣耀了。

可是,南茜,你一直追在明星家人的身后,拼命地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那你自己,在哪里呢?

2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在接触心理学25年的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这么简单的道理,需要一个听了上万人的故事,咨询时间超过6000小时,写了近三百万字著作的学者用25年的时间来发现?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真的明白了吗?并没有!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活得不痛快,只需做一件事就够了:与别人比较,活成别人。

也许有些事情可以争取,但总有些事情是改变不了的,比如就算是动刀你也拥有不了林志玲那样的长腿。“我也想变成那样,但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就是这个很令人抓狂的事实,如果无法将这种心理调适正常,就会引发嫉妒甚至记恨等负面情绪。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不同的经历、境遇,但都殊途同归,其实就是找到自己,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明明自己就是南茜,为什么非要做朱莉娅呢?假设一下,如果放下做明星的执念,南茜或许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服装设计师,或许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大学教授……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苹果,就全力让自己变得更甜,如果你是一个柠檬,就拼命去变酸。如果你是一个苹果却偏要去做一个柠檬,好吧,痛苦就上门了。

3

有些幸运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做你自己”,比如股神巴菲特,他父亲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父亲的教诲让巴菲特拥有了一个非常高的人生起点,他自己说,正因为如此,我才能不轻易被别人的言辞所左右,也不去羡慕别人的成功方式,做到“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传奇。

年纪很小的时候,我觉得有钱人的不快乐都是矫情,那时候认为,幸福的标准,甚至成败的标准,就是功成名就。有了一点阅历之后,我才领悟到:幸福与否,是看一个人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义自己的生活。

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义生活,有两大必要条件,一是一个人能不能明心见性,认清楚自己;二是在认清楚之后,能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痛苦就又来了。即便是可以号令天下的皇帝,也不一定就快乐,因为他可能偏偏不稀罕这份权力,非要喜欢当个木匠呢?

比如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生来就有做木匠的天赋,雕刻的刀法更是精巧绝伦,如果不生在皇家,很有可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一代大师,可惜的是,他最终成了亡国之君。对他来说,做皇帝是别人擅长的事,做木匠反而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好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谁家有皇位需要继承了,完全可以把做自己的权利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最后,如同南茜的问题一样,好好地做自己,最难闯的一关是自己!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为《自私书》,作者写道:人不妨活得自私一点,问问自己“我是谁、要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其实没那么哲学,它们只是提醒你换一个方式去关注自己,不要以别人的人生为风向标,不要纠结于外来的价值观,而是更直接、理性地自我审视,做出总结。等你变得更善于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也变得更加清晰坚定。

幸福的人生只有三步:定义自己,塑造自己,成为自己。你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你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喜欢的,别人的方式再好,不一定适合你。欣赏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幸福就会如期而至地来敲门。

扔几件东西就是断舍离,想得太简单了

1

有一次,跟一个阿姨聊天,她说她年轻的时候,商店里保温壶限购,要出示结婚证才能买到。我当场哈哈大笑,觉得甚是荒唐,难道“单身狗”连喝热水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我们的烦恼跟上一代人截然相反,不是苦于物资匮乏,而是东西太多,买不过来!

最近两年,我姑姑总是被严重的高血压困扰。每次去看她,我都特别想说一句话,把你家满屋子的旧东西扔一扔,病说不定就会好点儿呢!在囤积物品方面,我姑姑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家很多家用电器都是双份的,电视机有两台,冰箱有两台,洗衣机也像孪生兄弟一样,并排摆着两台。至于衣服、日用品更是堆积如山,每逢商场打折,都会大包小包地往家里买,等真正想穿哪一件的时候,往往在储物间里根本找不着了。厨房的地板上,满满堆着过期的面粉,长芽的土豆,橱柜里摆着一摞一摞的外卖盒子。

这些平时很少能用得上的东西,把本来就不大的两居室塞得满满当当,以至于阳台的门都打不开了,只能侧着身子挤进挤出。为了储物,又买了许多的储物柜,墙上也安满了吊柜,任何人一进入房间,立刻就会觉得胸闷气短、头昏脑涨。

高血压与情绪有很大关系,久居在一个像仓库一样的房间里,呼吸都不通透,谁能不心烦气躁?清理一下旧物,把居住环境打理得清爽一些,我相信对健康会大有好处。

在很多老人居住的老房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问题,经年累月积攒起来的各种旧物,挤占着房间的空间,人反而成了配角。我的一个同事的爷爷家更是夸张,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放旧东西,同事都快30岁了,爷爷还留着他小时候骑过的自行车。他家位于北京二环最好的地段,房价一平方米近10万,我算了算,这堆破烂占了价值二百多万的空间。

老年人或许缺乏安全感,满谷满坑的感觉令他们觉得安心,可是很多年轻人家里为什么也盆满钵满呢?

老人不舍得往外扔,我们却不停地往回买。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减压方式是,每天晚上洗漱完毕,耳朵里塞上耳机,躺在被窝里用手机刷购物网站。

睡前的美妙时光,带来的副作用是,控制不住地剁手,买了很多用不着的东西。

生活里的很多问题,好像都能靠买个东西来解决,觉得自己不够光鲜就买个奢侈品,觉得自己不好看就买化妆品,觉得生活缺乏乐趣就买游戏装备。

靠“买买买”减压其实相当不靠谱,买了一个新的东西,感叹了一下“生活真美好”,短暂的快感之后,一切还是原样,除了银行卡里的钱少了点儿,多了个炫酷的新东西占地方外,生活一点儿也没有变好。

2

有人说,脸蛋越漂亮的姑娘,家里越乱。

有多少人,过着人前光鲜亮丽,人后乱七八糟的生活?

我们在占有物品的时候,物品同时也在占有我们,占有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在我们这个时代,收纳不再是体力劳动,而变成了脑力劳动,以至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收纳专家。

很多人觉得生活混乱不堪,家里被大量的杂物占据,往往是因为还没有想明白什么样的东西最匹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状态。

不知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

我们买什么,用什么,扔什么,其实都取决如何对待自己的心智模式。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把主卧的卫生间改造成了衣帽间,来收纳海量的衣服和鞋。看她朋友圈晒出的自拍,一会儿波希米亚女郎风格,一会儿又走欧美时尚路线,过几天又变身一身正装的白领丽人。

我一直不理解她为什么要不断买下那么多风格各异的衣服,活活将自己变成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衣架子。

有一次她跟我聊天,说参加同学聚会,看见一个女同学穿着白衬衫牛仔裤,一头黑发扎成马尾辫,全身上下没有多余的配饰,只在耳上戴了一对闪光的钻石耳钉,看上去好青春、好健康,她马上就把自己栗色的头发染回黑色,又一口气买了三件白衬衫和两对钻石耳钉。

过几天又说,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时候,看见辣妈们都好有气场,个个都是职场精英的样子,令她艳羡不已,于是她的衣柜里又添了几件大牌的职业女装。

我终于明白了,因为嫁了一个能干的老公,她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满足了之后,她心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便迫不及待地露出了锋芒。她希望自己能更优秀,更完美,但苦于没有丰盈的内心做依托,只一味在外在形象上下力气,在盲目的模仿中,添补内心缺乏成就感的大洞,最终却只收获了满满几柜子的衣服。

比买衣服更重要的事,是她要先弄明白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从而给自己的穿衣风格做一个明确的定位。

3

家里太乱,生活太乱,病根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是表现出来的症状只有一个,那就是东西太多。

于是大家又开始大呼小叫着“断舍离”。一个叫作《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日剧空前流行,朋友圈里很多人高呼着要过“极简生活”,公布着各种各样的“极简清单”,要把家里的所有物品控制在100件之内,还有人甚至发起了“每天扔一件旧物”的打卡活动,恨不得扔得家徒四壁。

“断舍离”的本质,不是教人收纳的,更不是让人走到“扔扔扔”的极端。

“断舍离”是通过收纳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让人进入一种利用物品又不会执迷的境界,过上“不役于物”的生活。

确实,我们的生活,完全可以有一种全新的可能,叫作极简生活。但是极简生活不是极穷生活,断舍离也不是要求人们“穷而少”,而是“少而好”。

一辈子都在给自己做减法的乔布斯,“Less is More”(简饰)不仅是他的设计理念,也是他的生活理念。乔布斯生前的经典形象,就是三宅一生设计的黑色高领衫加牛仔裤。1982年,摄影师在乔布斯家中拍下了一张照片。整个房间中,只有灯、音响、黑胶唱片机。然而,每一个物件都是精心之选,点一盏灯,席地而坐,也许他改变世界的灵感,就是在这种简洁的环境下得到的。后来,据说他的客厅里只剩下一个沙发了,而为了选这个沙发,乔布斯夫妇用了八年。

每个品类只购买一件,但是,要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买优质的。贵,你才会好好使用;好,才能以一当十。这样就能够有效替代廉价物品的囤积。

所谓断舍离,真不是扔几件东西那么简单,扔东西只是表象和手段,目的是培养极简主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需要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自愿简化所需,专注于最本质的东西。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最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通过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形象就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这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懂得取舍与择优,把生活过得简单精致,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这才是断舍离的精髓。

放下纠结,生活有时就需要简单粗暴

1

自从国家公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还是不生二胎,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流纠结。到处都能听到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好像一下子人人都患了选择困难症——是继续打拼职场还是回家生孩子?好纠结!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升生两难》,女主角被婆婆催着生孩子,恰巧老板交代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许诺做完这个项目就给她升职。生子还是升职?她面临两难的选择。两个选项都不想放弃,冥思苦想之后她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因为新项目需要10个月的准备时间,如果能在一个月内怀孕,怀胎十月刚好做准备,然后她就可以休产假了,休完产假回来继续开展新项目。

计划得虽然挺好,但是在一个月内怀孕真是个相当有难度的任务,时间紧、任务急,她和老公百般折腾,排卵试纸买了一大堆,天天含着体温计测体度,各种补药补汤不停,结果天不遂人愿,在关键时刻,老公因为压力太大身体出了问题。鸡飞狗跳了一场之后,她不但没有怀孕,还被竞争对手趁机夺走了升职的机会。

畅销书作家吴淡如在《时间管理幸福学》一书中写道:人生需要懂得取舍,梦想要逐步完成,才不会在达成人生目标的同时也将自己逼疯了。

人为什么会纠结,就是因为不懂得取舍。在必须要选择的时候想要两全,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怎么选择都是痛苦。甚至有些人,明知不可能还勉强为之,弄得自己身心超负荷运转,最终什么都没达成,两手空空还累得半死。

喜欢纠结的人,大事小情都纠结,不一定只在人生大事上烦恼,可能连买什么牌子的牙膏也会纠结半天。有些人即便做出了选择,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是错的,现在的选择没有原来放弃的那个好,开始后悔。所以,在以后面临选择的时候,就更加纠结,更加谨慎小心,处处考虑,导致终日生活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中。紧张是一个人在面对某些情况时的生物本能,适度的紧张,对身心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当这种紧张感过度的时候,就会给人造成难以排解的压力。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生活中的紧张指数太高,就会引发极强的身心反应,你很有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失眠或很早醒来,然后清醒地躺到天亮;

排山倒海般的头痛;

腰酸背痛,可能已经转变成慢性的疼痛疾病;

没有食欲,也可能正好相反,经常暴饮暴食;

情绪波动大,经常感到恐惧或沮丧;

与家人的冲突次数明显增加;

……

可见,为了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必须终止纠结,让生活变得轻松一些,即便你把难题放下一会儿,地球也不会停转。依我看,让生活崩溃的不是错误的选择,而是因纠结带来的身心紧张。

2

我一直追求的状态是稳定的内心和有序的生活。作家黎戈在《晨之美》中写道:“我喜欢过着整饬,有序的生活,每天规律地起居,做事,认一个甲骨文,识别一种植物,读一本新书,做笔记。晚上上床时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厚实,好像长出了一片新叶。同样,对友情、爱情,也喜欢这种稳定累积的意义感。就是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

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在面对选择时,就显得不那么纠结,因为有颗清醒的头脑和明白的心,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所以能使选择变得相对简单。又因为生活有序,积累丰厚,不容易陷入仓皇和局促的境地。

所以说,总是纠结的人,并不是因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别人更多,而是因为具有一种“纠结心态”,即使做出了一个决定,也会很快陷入新的纠结之中去。只有改变这种心态,才能从选择困难的折磨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而犹犹豫豫,左右为难之际,就要顺势而为。

产生纠结心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二是我们想得太多。

当你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无论如何殚精竭虑,都不会有一个看起来绝对正确的答案,此时不如顺势而为。

什么叫作顺势而为呢?当水流流向一个方向的时候,停下来看看它的势能有多强。如果你顺着它的流向,不迎面反抗,也不用力挣扎,就那样顺着它往下,到达水流末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能量,此时,水流再改变方向的时候就能厚积薄发,乘势而上。

人最难的不是做选择,而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选择,当你真正做完一个决定的时候,就好好地去面对它,以一颗平静坚定的心,告诉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拿刀架着脖子逼自己做的选择,所有的决定,都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所以,有没有人要为我的选择负责任?没有!你做了就要对所有的一切负责。

学会顺势而为,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

3

最后,要想一切都整饬有序,让心理和生活都有条有理,我们必须学会不时“放下”一小会儿,让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都休息一下。张弛有度,才是每天都保持好状态的方法。把手头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一下类,排一下序,优先办重要的事情。只要秩序理清了,按部就班地执行,就不会出现琐事大爆发的恐怖场面,也就不会因为忙乱而抓狂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一个周末,或者一整天进行放松可能很难。再说了,你可能也不太愿意在大段的休息后,还要面对更长时间的忙碌,因此,我们可以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不断地挤出小块儿的时间来让自己放松。

不管在外面多么忙、多么强悍,是超人还是钢铁侠,回家后都要彻底地放松休息。如果你下班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充电、写作或者兼职,一天也至少要拿出20分钟的时间来放松。躺在床上,慢慢闭上眼睛,调整好呼吸,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体会内心的宁静。20分钟后,你会感觉自己重新获得了能量。你可能觉得这有点儿浪费时间,但是如果20分钟的放松能够换来几个小时高效率的工作,是不是很划算呢?

过度的纠结,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虐待,是对自己无尽的消耗与剥削。不要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有人逼着你必须住大房子,必须开豪车,没有人逼着你事事都要争第一。让自己过上整饬有序的生活,睡个好觉,每天做20分钟的放松练习,把上得紧紧的发条暂时松一松,地球不会因此而停转,生活也不会变坏。

轻松点,纠结自然去无踪,生活才能更出众。

在复杂的世界里野蛮成长

1

网上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也引用过很多次,是这么说的:“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悲哀的是,很多人渐渐成了盗版。”这句话之所以被疯狂转载,是因为它击中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痛点。

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我有一个表哥,总对我说他最理想的职业是当一个影评人,实际上他是一个报关员。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不喜欢没完没了的饭局和应酬,不喜欢三天两头地跑海关,不喜欢伺候客户,不喜欢写报告,不喜欢开会,后来发展到每次开会发言都手心冒汗,全身酸疼,晚上睡觉不能关灯,否则就做噩梦,典型的焦虑症症状。

在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抱怨之后,我问过他,既然这份工作让你这么痛苦,你就没有想过辞职吗?

然后他说起父母的期待,养家的压力,别人的眼光,以及他为这份工作付出的十年时间,这一切加起来,是一个不停扩大的障碍,堵住了他所有走向理想生活的去路。

我又问,那你没有想过在业余时间写写影评,发在论坛上,也可以自己申请公众号,只要写得足够用心足够好,也许一不小心还成了大V呢?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琐事缠身的生活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也早已将情怀和意气消磨殆尽,怕自己写不出好文字,无端地授人笑柄。

那么,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很多人活得足够努力和认真,但是他们就是不开心。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不仅仅需要努力,需要勤奋,更加需要勇气,需要自信。

2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标准的制约,都要接受他人的目光和评价。但是这些标准和评价,有时与我们内心真正的希望相悖,迫于压力,很多人渐渐地成了盗版的自己,所以也开始远离幸福,内心深处无比拧巴,时时较劲,生活似乎成了一场心有不甘却又格外卖力的表演。

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一幕:孩子不好好吃饭,说不喜欢吃青菜。妈妈就说不吃就不吃吧,算了。爸爸愤怒了,说,不喜欢吃就不吃吗?你这样怎么走向社会?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适应社会吗?能挣钱吗?你看我,一辈子都没做过自己喜欢做的事。

忠于自己,是一个人的乐活之本。别人希望你做什么,别人说你什么,都是上下嘴皮一碰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做起来,其中的辛劳,需要你自己一点一滴实实在在地付出;其中的责任,需要你自己实实在在地承担,甚至需要你付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想,其中的得失是不是值得好好掂量掂量?话都让你说了,苦都让我吃了,这叫什么道理?所以,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别人有什么资格来指导?

忘记了在哪儿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苦难重重,我只想去吃我自己选择的苦。”说这话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绝对是一个智者。就算人生苦短,一定要吃很多苦的话,这个苦也最好是你自己选的。

大红大火的辩论节目《奇葩说》,曾经辩论过一个辩题——我们最后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

辩手邱晨的发言,我觉得说到了点子上。“唯一的问题出在哪儿?它不是我自己选的。所以,到最后,我终于过上了上进的、健康的生活之后,我终于成了我父母想要的‘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我的父母看着我会说,你这样挺好的,可能我的朋友无奈地叹气说,你这样也挺好,可是我自己会对自己说,这样真的不好。”

波伏娃曾说:“在19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坚信,只有自己才能赋予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认为,人没有什么宿命,一个人要成为什么,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介入”。

3

“抖音”APP上流行着一首歌《三姑六婆大家好》,我觉得就像是年轻人对自由生活的宣言:

大家好,三姑六婆大家好

我在外面很开心过得肯定比你儿子好

打我喜欢的游戏,收集喜欢的玩具

放我喜欢的CD,想放多大声都可以

每天都穿新球鞋,过完年后去纽约

喝雪碧,feel so lit,但是还是不抽烟

我过我的生活也爱我的生活,努力创造童年想象中的生活

我拒绝和你们过一样的生活,有才华有样这些都是我的bankroll

据说大龄未婚青年最怕的事情就是回家过年,甚至有人把春节戏称为“春劫”,因此还发展出一个产业来,“租女友”“租男友”。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就连这种荒唐的权宜之计都能想出来,把年轻人都逼成什么样了?

不只是“单身狗”害怕“春劫”,就算是已婚人士,也难免要遭遇三姑六婆的“夺命连环问”:

“一个月挣多少钱?”“还考研吗?”“买房了吗?”“什么时候要孩子?”……

于是,每逢临近春节,网上就会流传各种攻略,教人怎样应对亲戚的询问,什么“先发制人法”“笑里藏刀法”等花样百出。

还有人把亲戚们的关心总结成一副对联:

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

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

横批:呵呵呵呵

回答同样也是一副对联:

上联:这个吗呵呵呵呵呵

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哈

横批:阿姨吃菜

在《乌合之众》里古斯塔夫·勒庞有段话说得特别在理: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智力就会自动下降,为了获得所谓的认同,愿意抛弃是非观念,用智商去换那份让人感到安全的归属感。

看看,为了得到认同感,交上的却是智商税。

如果我们能在三姑六婆的“围攻”下,都抱着像歌词里那种坚持自我的心态,想来每个人都能快乐地做正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