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间天上,鸾姿凤态

上有《山海经》,下有《述异记》,中国文学中从不缺少“神奇的动物”。这些神奇动物或者为虚构——如凤凰、麒麟、蛟龙,具有让人向往的奇异能力;或为现实——如喜鹊、鲤鱼、大雁,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希望。

诗词之中,更注重用动物来做比兴之用,往往能让虚无缥缈的抽象情感具象起来、甚至活起来,如比翼鸟喻爱情、鸿雁喻相思、大鹏喻壮志,不但可以达到艺术上的突破,更使情感得到了升华,易于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龟台金母。绀发芳容超敻古。绛节霓旌。青鸟传言若可凭。

瑶池罢宴。零落碧桃香片片。八骏西巡。更有何人继后尘。

这首《减字木兰花·龟台金母》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所写。《太平广记》卷五十六《女仙一·西王母》中记载:“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龟台”指仙人的居处;绀发原指佛教如来绀琉璃色头发,后亦指道教得道者之发,或泛指一般绀青色头发;“敻古”则是指远古。西王母绀青色的头发以及容颜超过远古,她出行时伴有鲜红如云霞的仪仗,会有一只青鸾提前报信。

瑶池举行完蟠桃盛宴,零散在地上的一片片碧桃叶散发着香气;八匹骏马伴随着西行巡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走过和她一样的道路了。这首词中的“青鸟”指仙使,用以表达词人对修道学仙的向往。

根据《山海经》记载,女神西王母的使者一共有三个,又被称为“三鸟”。这三青鸟是凤凰的前身,本为多力健飞的猛禽,后来渐渐被传为色彩亮丽,体态轻盈的小鸟,变成了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也有说,三青鸟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在汉代时期,西王母的画像座侧常常伴随着三青鸟。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的《汉武故事》中有记载:“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洒扫以待之。’……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派遣为信使,另外两只跟随西王母身边。七月七日汉武帝在永华殿祭祀,正午时刻,忽然看见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落在了永华殿的殿前。汉武帝问东方朔,这只鸟是怎么回事,东方朔说,西王母在夜幕降临前,一定会来,皇上应该洒水扫除等待她。过了一会儿,西王母果然来了。她乘坐着紫色的御车,神女陪伴左右,载七胜,周围青气如云,有两只青鸟如鸾,夹侍在西王母身旁两侧。

关于青鸟的最早记载是在《左传·昭公十七年》,这里面的青鸟有着明确的责任定位,即司启。而受史学家班固的《汉武故事》影响,“青鸟”“青鸾”最后成了文人笔下传书信的信使,后人更是将其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这个典故也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青雀”“青禽”“青鸾”“青鸟使”等,被历代文人演绎得十分富有浪漫情调。

南朝陈诗人伏知道在《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写:“玉山青鸟,仙使难通”。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句子。宋代词人秦观演绎李商隐的诗句,在《解花语》中写道:“算此情,除是青禽,为我殷勤报。”《西厢记》中也有“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这样的句子。清代诗人黄遵宪在《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之四中也写有“但烦青鸟常通讯,贪住蓬莱忘忆家”。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翩翩三青鸟)》之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因为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所以陶渊明将心中的希冀寄托给青鸟,渴望能够上达天庭,成其所愿。青鸟在这里被当作是个仙使,沟通了人间与天界,朴素地表达了古人对神明的向往和敬畏。

除了做信使,古诗中也常常将“青鸟”当成是传递相思和美好爱情的媒介,是因为青鸟的前身是凤凰,能够带来福泽和幸运。

鸟是先民重要的图腾崇拜,在先秦的典籍中,青鸟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飞禽从先民的图腾崇拜中分化出来,有具体的职责和身份,并形成了特定的形象和内涵。随着汉魏时期小说中对青鸟的想象,青鸟成了伴随在西王母身旁的信使,地位得到了提升而且被逐渐神化。

在古代车马很慢,书信传递耗时较久,因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更加珍贵。不知由于多少等待,红颜变成白发,守候成了传说。如今,随时可拨通的手机让交流变得更加简单迅速,但其中的情感却显得浅薄而平淡了。古人寄托在青鸟身上的情感是有温度的,那种迫切和焦急,现如今已经逐渐消失在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中了,而青鸟传书的美好传说也只能自泛黄的纸堆中搜寻,在字句艰涩的诗词中寻找了。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这首咏物词《定风波·杜鹃花》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写,这首词的前两句写杜鹃花的怨苦,“百紫千红过了春”写众芳摇落的景象;“声苦”和“不堪闻”两个词语,把杜鹃鸣声凄厉,日夜不止,以至啼血的怨恨与悲苦描写出来。而杜鹃花为何悲鸣的结果则在接下来的三句中明确指出:杜鹃花想让春“小住”,“却解”二字,就是将杜鹃人格化了。杜鹃是多情的,所以即便风横雨狂,残红狼藉之时,也要为幽居空谷的海棠招魂。

辛弃疾在词的上阙,说到的杜鹃和海棠,都曾出现在宋代的一本花谱类著作集大成者《全芳备祖》中,在这本书的前集卷十六“杜鹃花”部取为“乐府祖”,前集卷七“海棠”部则引苏轼诗说:“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在这首词中把海棠比作幽居空谷的佳人。所以,辛弃疾继续引用了海棠和杜鹃的意象。

词的下阕与杜鹃是蜀王杜宇所化的传说有关。辛弃疾根据这个传说,便联想起蜀王宫中有许多宫女,宫女们身披“猩猩血染赭罗巾”“嫔嫱左右如花红”,而杜鹃花恰恰与之相似。“毕竟花开谁作主”?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而后以“大都花属惜花人”作答、作结,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句话说,美丽的花儿是为了惜花之人而开放的,因为只有惜花之人才能懂得花的美丽之处。辛弃疾的这首词写出了对花的爱怜,又有一定的哲理在其中。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句子,与辛弃疾“杜鹃声苦不堪闻”涉及同一个典故“杜鹃啼血”。

最早记载“杜鹃”的应该首推春秋时期的《禽经》,这本书中提到蜀王杜宇化为杜鹃鸟的故事。到了晋代,文学家张华为汉代李膺的《蜀志》作注说:“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这里面所说的“望帝”就是蜀王杜宇。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人言此鸟,啼至血出乃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

《太平御览》援引《蜀王本纪》说,时值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温江万春镇境内有条马坝河,此河深不见底。这条河两岸的百姓都喜好水,靠打鱼为生。临河部落的大王常常鱼肉百姓,部落里叫杜宇的中年人便带领百姓推翻了残暴大王的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杜宇号称“望帝”。

当时蜀地的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身为望帝的杜宇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但是依旧不能平息灾难,杜宇为此忧心忡忡。

后来从下游湖北地区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才华出众。杜宇十分欣赏他,就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蜀相之后,主持政务,兴利除弊,还成功治理了水患,在民众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见状,便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动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

望帝杜宇禅位以后,就成了闲居老人,自然是难免有一些惆怅。太平的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流言。流言纷纷说杜宇是因为羞愧才让位的。杜宇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地禅位却受人诬蔑,加上原本就上了年纪,又在长期的为政中殚精竭虑,损害了健康,受此打击,很快便一病不起,含恨逝去。

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身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声音十分凄切。人们见此鸟嘴上有一块红斑,认为它是苦啼而流出的鲜血,又想到了望帝杜宇,便将此鸟称为“杜鹃”;他至死都未忘记他的人民,每到春天,他都在山中呼唤“布谷”“快快布谷”,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因此人们又称杜鹃鸟为布谷鸟。而这个时候,也正是杜鹃花开放之时。

因为这个典故,杜鹃鸟的别称很多,如“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蜀魄、蜀魂、蜀鹃”等。后人遂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用“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的句子;杜甫在《杜鹃》诗中写“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李商隐在《锦瑟》诗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在《燕台四首·夏》中有“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李中在《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中有“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的句子,这些都来源于“杜鹃啼血”的典故。

到了宋代,王令在《送春》中有“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秦观在《踏莎行》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刘克庄在《忆秦娥》词中有“枝头杜宇啼成血,陌上杨柳吹成雪。吹成雪,淡烟疏雨,江南三月。”

此外,南唐进士成彦雄写过《杜鹃花》一诗: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

即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杜宇化鸟不可信,但是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也值得历代文人传颂。许多无以言明的牵肠挂肚、满怀忧愤都可以通过“杜鹃啼血”展现出来,那些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的诗句,未写悲痛而悲痛自见,不着凄凉而凄凉自显。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这首诗是《送应氏二首》中的第二首,作者是“独占八斗才”的曹植。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植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途经洛阳,在洛阳他见到了当时颇负诗名的应氏兄弟应瑒、应璩二人,应氏兄弟旋将有北方之行,亲交故旧为他们设宴饯行。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表达了曹植恋恋不舍的分别心情。比翼鸟是传说中的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翼鸟”这个原形在现有文献中,最早记录于先秦时期。《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在《山海经·海南经》中,有如下记载:“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清、赤,两鸟比翼。一曰南山东。”《博物志余》讲得更为详细:“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在这里比翼鸟被当作一种奇异的动物,并没有典故的预示意义。

从曹植开始,比翼鸟有了意象,用以象征好友,兄弟、亲友事业共进的意思。《博物志余》中比翼鸟有了表达夫妻不相分离、生死相依的特性,其实让比翼鸟成为表达爱情千古名句的应该是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恩爱夫妻的心理很契合,不管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两个人都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三国至唐宋时期的诗词名句中,不时能寻见作者借“比翼鸟”意象抒发其匹配成双的愿望。三国魏时期,曹植在《释思赋》中写“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此联可谓“比翼鸟”喻友情的名句。另外,三国魏晋时期比翼鸟作为一个新生的文学意象,其象征意义是泛指一种相伴相依的深厚感情,并没有特指爱情,比如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拟西北有高楼诗》中“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也是如此。

唐代诗人长孙佐辅在《关山月》中有“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南宋绍熙元年进士刘宰曾写过一首《石翁姥》:

采石江头风昼息,掀天雪浪平如席。沿崖小泊客心宽,攀萝曾看望夫石。天涯望断人不归,露寒犹想泪沾衣。争似石翁携石姥,年年对峙夹罔道。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比翼鸟,连理枝。年多物化徒尔为,长生殿里知不知。

“翁姥”指的是夫妇,石翁姥也就是石头夫妇。这里面引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比如“比翼鸟,连理枝”,再如最后一句“长生殿里知不知”。南宋诗人俞桂写有一首《古意》,引用了“比翼鸟”这个典故,其中也是表达爱情的,如下:

无言情脉脉,美人久相隔。

道阻修且长,春草几番碧。

凤钗冷鬓云,鸾镜轻云羃。

昔为比翼鸟,今作孤飞翮。

愁绝寄郎衣,腰瘦裁宜窄。

尽管比翼鸟“不比不飞”的特点源于传说,中国的民众还是把它当作吉祥物。比如将其比喻为和美的夫妇。《全唐诗》中记录了一首佚名的《新林驿女吟示欧阳训(生飞虫)》,诗篇短小精致,感情充沛:

月明阶悄悄,影只腰身小。

谁是鶱翔人,愿为比翼鸟。

等到元明戏曲杂剧,也贯穿着不少“比翼鸟”意象以形容成双完满的姻缘。

延续至今,婚姻对联中以比翼鸟入对,寓意吉祥如意,代指和谐圆满夫妻关系以及刻骨铭心爱情的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地阔天高,比翼齐翔;海枯石烂,同心永结”“云路高翔比翼鸟,龙池涤种并头莲”。

“比翼鸟”已作为一个典型的意象,通常包含着美满团圆、成双成对的希望,又或者通过“比翼鸟”的成双比对来反衬自身的形单影只,由古至今被人们所普遍运用。在中国的古老观念中,鸟和草木一直与春天、生命和情爱相连,“比翼齐飞”这种神话色彩的忠贞之鸟,也必然是要附会一定的预兆和感情色彩的,也是中国象征思维的一个缩影。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小雅·鸿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全诗分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第一章写出行野外;第二章写工地筑墙;第三章表述哀怨。关于这首诗的主题背景,历代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赞美周宣王的,也有人认为是流民自述悲苦的,也有人认为是周王派遣使者到各处救济流民的。所以,此诗应当作于周厉王或周宣王时期。

这首诗中的“鸿雁”后来演变成“哀鸿”一词,主要是表现流民流离失所,痛苦奔波的诗句。后来,“鸿雁”逐步成为书信的代称,主要来源于两个传说故事。

在《汉书·苏武传》中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出新单于,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并带了许多财物。在苏武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汉朝的时候,匈奴的政权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人受到了牵连,被扣留,并要求他背叛汉朝。苏武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苏武在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放羊,长达19年之久。这期间汉武帝去世了,他的儿子汉昭帝继承了皇位,当初囚禁他的匈奴单于也去世了。后来,汉朝的使者在匈奴地区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便要求单于放了他,并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没有办法抵赖,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这就是“鸿雁传书”的故事。

“鸿雁传书”的意象,一时被传为美谈,成为古时人们思念、乡愁的一种寄托。虽然在汉唐时期,鸿雁可能一次书信也不曾传递过,然而人们仍然称其为“雁使”,称信使为“雁足”。南宋末年,有一只鸿雁真的充当了蒙古国信大使,“元使郝经出使宋,被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16年,后得一雁,手书帛书,系之雁足,而纵之”元世祖忽必烈果然收到这封书信,见书恻然良久,遂决意南伐。这封“雁足书”后珍藏于元朝秘书监,即北京元大都的皇家档案馆。

早在1897年大清邮政发行的普通邮票中,便有“飞雁”的形象。历代均有咏“雁”之诗,常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西汉才女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雁南归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晚唐诗人李商隐《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等。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思念李白的诗作《天末怀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牵挂和怀念同情: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杜甫对李白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说:“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唐代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句子,表达了怀亲之情,期盼托鸿雁传书;宋代词人晏殊在《清平乐》中写“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另外,还有以鸿雁寄托游子羁旅伤感之情的诗词,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的思乡之情。

另外,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们也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来表达自己一生漂泊,没有依靠,比喻人生遭遇凄凉悲苦。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诗人也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比喻一种超然于物外的人生境界。比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面对万里长风送南归的鸿雁,这是一种怎样的逍遥自在。在谢朓楼上开怀畅饮,那满腹的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想要腾空而上,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诗人是寄托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理想。

中国古典诗歌不喜浅露,讲究含蓄,每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鸿雁”的意象多种多样,一定要在古诗词中进行多维的解读。

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这首《寄令狐郎中》是会昌五年(845年)秋天,李商隐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绹当时任右司郎中,所以题称“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双鲤迢迢一纸书”则是说令狐绹从远方寄信给自己,双鲤,这句话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两句中提到的“梁园”以及“相如”说的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经是梁孝王的宾客,梁园是梁孝王的宫苑。此处诗人以“梁园旧宾客”自比,李商隐曾三次居住在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的幕下,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还曾得到过令狐绹的推荐而登第。最后以“茂陵秋雨病相如”来说明自己常感闲居生活的寂寞无聊。

“鲤鱼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多抒发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首烹鱼得书的民歌演绎出了鲤鱼传书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在《史记》中也曾有过记载:早在周灭商之前,传说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的时候,曾经捕获了一条鲤鱼。姜太公收拾鱼的时候,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封信,信中预告他以后将被封在某地。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果然被封在了那里。而这垂钓处就位于西周发祥地周原(今岐山、扶风)南边的宝鸡市磻溪河畔。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这句诗中的“双鲤鱼”并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用的信封和信纸,古代尺素(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或者用竹简、木牍。然后将信夹在两块木板里,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这个作为“信封”的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缠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黏土封好,然后在黏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这种鲤鱼形状的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唐代用丝帛写好书信后,也习惯上结成鲤鱼形状。

“鱼传尺素”这个典故流传开来,在后世文学中影响也尤其大,比如唐代诗人王昌龄有诗曰:“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送王大校书》:“尺书如不吝,还望鲤鱼传。”唐代诗人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后来也有将“鸿雁传书”和“鲤鱼传书”结合在一起,又被称为“鱼雁传书”,比如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年)春三月,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在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之后,也附带被弹劾。秦观先被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是在离开郴州前所作。

据说,秦观得知自己附带被弹劾时,曾找有关台谏官疏通。这样的失态做法,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了政敌的攻讦。因此,苏轼和秦观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有可能就是秦观在流放的岁月中,通过同门友人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唐代诗人张若虚那篇“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也有两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里的鱼的含义是书信,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十分容易让人联想起送信,在这里鱼被赋予了一种沟通的功能。

另外,“双鲤鱼”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其他意象,比如,《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渺,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古代的“尺牍书”很笨重,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能送到宫中去;后来的“尺素书”虽然轻便,但是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得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村妇人就能够凭借“一男附书至”,从而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如今,依托互联网的电子邮件、手机信息、视频电话等通讯方式,使得人们的联系和交往更加方便快捷。然而,即便是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书信的古老方式却没有磨灭,虽然有电话和电脑等设备,但是收到纸质书信的那种幸福感觉,仍然是现代设备所不能“拷贝”的。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这首《琴曲歌辞·双燕离》的作者是李白,柏梁台的遗址在今天的西安,是汉武帝时著名的宫殿,后被大火烧毁。汉朝吴楚七国曾经叛乱,后被平定。此诗以汉代宫中美人的口吻诉说当年与君王在一起的幸福,感叹离开君王后飘零的哀伤。李白早年游学四方,胸怀大志,中年入朝为官又被赐金放还,晚年的生活略显落魄。此诗也是托古讽今的自叹。

燕儿燕儿相追逐,双双飞舞,令人羡慕。玉楼珠阁上从不独栖,金窗绣户里终日长相见。因柏梁台失火而飞去,飞入吴王的宫殿。哪想到吴王宫中也遭遇战乱被焚烧抢掠,燕去屋空。可怜现在只剩下一只孤独的雌燕,回忆着从前的雄燕。那双飞的幸福日子很难再有了,只留下哀伤在我的心中。

许多候鸟都具有不弃旧主的特征,燕子也是如此,它秋去春来,唯恋旧主。关于燕子的意象来源有很多,最初燕子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常常用于婚姻祝福。在《诗经·国风·燕燕》中:“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燕子雌雄颉颃,有飞则相随的习性,《燕颂》中“翩翩玄鸟,载飞载扬。颉颃庭宇,遂集我堂。衔泥啄草,造作室房”,双燕犹如人间的夫妻,萧纲《春日诗》有“燕作同心飞”,强化了双燕爱情的意象。

有时候,文人也将燕子的迁徙往来,寄寓感叹历史的悲凉情绪,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首诗中,燕子的意象被赋予了感叹时空的新内涵,年年此时归来的燕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南宋词人史达祖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道:“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尽态极妍,形神俱似。春天阳光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文人又多愁善感,当春天逝去之时,诗人们自会伤感无限,所以宋代词人欧阳修在《采桑子》中慨叹:“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而元代杂剧家乔吉在《水仙子》中的“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更是将这种凄惨与彷徨体现得淋漓尽致。

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花朵。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每一枝娇艳的花朵随风摇曳,无不香气袭人。像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或伤感无限。或许现如今燕子已不仅仅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月里金乌报晓,日中玉兔方眠。谁知万法倒颠颠。此理非深非浅。

认得元初这个,须明无事真禅。人人有分性周圆,只为使他不转。

这首《西江月·月里金乌报晓》是金末元初时期著名全真道士尹志平所写,古人认为,日中有金乌,月中有玉兔。而在这首词中,月亮里的三足乌鸦报晓,太阳里的玉兔刚睡着。金乌报晓是本义,本应在太阳里出现的三足乌鸦,出现在月亮里;而为众人所熟知的月亮上的玉兔,在本词中出现在太阳里。用这两种不可能出现的事物与原本事物颠倒的现象,引出下面的“万法倒颠颠”。

这首词中的“金乌报晓”也通常与成语“东兔西乌”一样,被使用在各种文体中。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也称金乌、阳乌,三足。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常有三足乌出现,它居于西王母座位的旁边,是为西王母取食之鸟。汉代王充在《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相传古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但是为了区别普通的乌鸦,便加一足特殊辨认,称为三足金乌,简称金乌。太阳是至阳之物,月亮为至阴之物。男性为阳,比女性多一部分,金乌比乌鸦多一足,其色为赤金。三足玉蟾象征着月亮,就如同女性为阴,比男性少一部分,所以玉蟾比普通蟾蜍少一足。

传说此鸟为日之精,居日中。我们所熟知的后羿射日的传说就是这个典故的来源。后羿射日的传说出自《山海经》《书·尧典》《十州记》《淮南子》《天问》等著作中。

传说,上古帝尧时代,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他们一齐出来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帝尧向天帝祷告,请求援救,天帝就派了后羿来帮助帝尧。后羿是擅长射箭的神人,当后羿辞别天帝的时候,天帝曾赐给他一张红色的弓和一个白色的箭袋,袋里装满了箭。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取出天帝所赐的弓箭对准天空中的十个太阳之一,嗖的一箭,射了出去。

起初,后羿射出的箭没什么动静,等过了一会儿,只见被射中的那个太阳猛地爆裂开来,火光乱迸,纷纷散落下一些金色的羽毛来。之后又轰然一声,掉下了一团红亮的东西。人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金黄色的三足乌鸦,身上还插着后羿的那支神箭。人们再次抬头望向天空,果然天空中少了一个太阳,人们不禁同声欢呼,额手称庆。

后羿看到人们的欢呼,十分得意。于是接连拿出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箭……人们的欢呼声接连不断。再望一望天上,果然少了很多个太阳,这个时候,空气立刻转冷,焦旱枯干的灾难,眼看就要解除了。帝尧也很高兴,但是当他看到天空中只剩一个太阳的时候,再看看后羿,正是兴致勃勃之时,似乎还没有射够。当看到后羿抽出箭袋里最后一支箭的时候,帝尧立马提醒了后羿,要留下一个太阳,否则这个世界就只有黑暗了。

在我国的远古时代,“三足乌”是历代君王们奉为祥瑞之兆的座上宾。从汉代开始,文学作品中“三足乌”就逐渐被赋予了慈孝的伦理色彩,比如晋代文学家崔豹的《古今注·鸟兽》中也说:“有虞至孝,三足集其庭;曾参锄瓜,三足萃其冠”。此后一直到唐代,“金乌”都是太阳的象征。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仇兆鳌注引黄生曰:“三足乌,即日也。”贾岛的《游仙》中:“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贯休《古意》中“阳乌烁万物,草木怀春思。”

而在宋词中,常常是金乌、玉兔连用,这种组合在宋词中已然形成了典型化和符号化,意义上也更深化了,常常抒发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饱含凄凉、悲哀之情。比如,北宋末年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鹧鸪天·岁月如驰乌兔飞》中写“岁月如驰乌兔飞。情怀著酒强支持。”在《沁园春·急急修行》中有“难留住,那金乌箭疾,玉兔梭飞。”南宋词人,平反岳飞冤案的史浩曾在《鹊桥仙·金乌玉兔》这首词中写“金乌玉兔,时当几望,只是光明相与。”

词人们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哀叹,体现了宋人惜时如金的品格。宋代的文人比唐代人忧患意识要强烈很多,由于政治上所实行的重内轻外,也使得宋代人的生活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式,性格是内向型而不是外露的。宋代的文人少了唐代的那种张扬个性,但却培养出了更多敏感的词人,哪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文人们强烈的感情冲动和深沉的人生感悟,所以宋代才有秦观和晏几道这种,被称作“古之伤心人”的文人。

词承载着宋代文人们幽深细婉的情绪,他们对时光的感受十分敏感,比如,张抡在《阮郎归·金乌玉兔最无情》中说:

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灭除妄想养天真。管无寒暑侵。

岁月的流动常常引发诗人的无限感叹,并进而引发他们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浮生百岁,如白驹过隙,倏然而逝。

另外,宋元时期,“金乌”在大量的诗词中仍然被用来象征太阳。比如北宋著名理学家,道士邵雍的《梅花诗》云“古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宋代诗人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中“放出金乌出海门,且听歌舞乐丰年”之句;元代冯尊师的《苏武慢·绝粒停厨》中有“开启朱扉,跃出金乌,飞入玉蟾宫里。”无名氏的《西江月·学道先明玄牝》中有“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

《邶风·北风》中有“莫赤匪狐,莫黑匪乌。”的句子,在古代民间传说中,乌鸦啼叫一直被视为一种不祥的征兆,诗人们也曾以赤狐乌黑来象征妖异不祥。在神话中“金乌”是神鸟,代表太阳。先民们将对太阳的崇拜赋予了乌鸦,这可真的是让乌鸦“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临路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从李白的诗集中可以看到,李白受老庄思想影响比较深,常常以大鹏鸟自比,而这首诗的前两句,似乎也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展翅远举,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中却翅膀折断,无力翱翔。这两句诗似乎隐含着李白受诏入京,却在长安遭受了挫折。而这句诗与项羽在《垓下歌》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种无限苍凉又感慨激昂的感情十分相似。

李白这首诗中,用了好几个典故,比如“游扶桑兮挂石袂”这句,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喜欢将太阳象征君主,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而最后一句诗中,则是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

这首诗也是李白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空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无处实现的沉闷心情。

关于此诗中所说的“大鹏”鸟的典故,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来源于《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的意象最早也是出自先秦时期的庄子著作《逍遥游》,即便在《逍遥游》中,庄子将大鹏的来源归为《齐谐》,然而这种志怪书是否真实存在,还缺乏资料佐证。

大鹏,按照《词源》“鸟”部称,是传说中最大的鸟;许慎《说文解字》卷七第四篇上“鸟”部中是这样解释的:“朋,亦古文凤。”自从《逍遥游》中大鹏鸟的伟岸强大形象受到广泛认知后,文人们便赋予大鹏鸟一股挣脱羁绊、追求自由、光明执着的精神,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运用“大鹏鸟”的意象抒发情怀,除了《临路歌》以外,就是他年轻时写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邕当时任渝州刺史,性格非常自负,且不喜欢提拔后辈。年轻的李白谒见李邕,不拘俗礼,高谈阔论,纵谈王霸。李白的行为让李邕很不高兴,而李邕的态度也让李白颇为不满,于是便有了这首诗。虽然也有史学家分析,两人并没有彼此不满,还成了忘年交。

有猜测引起不满的诗句是下半部分,世人见我与众不同,都以为我只会说空话,于是就嘲笑我。孔子曾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可别轻视年轻人啊!这首诗也表达了李白像大鹏鸟一样,想要扶摇直上九万里,想要建功立业的抱负。

与李白同时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但以“大鹏”自诩,而且更喜欢以“大鹏”来鼓励人。当时剑南节度使严武应诏赴京时,杜甫就作《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一诗:“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来赞美严武是振翅南回的大鹏。

宋代诗人与唐代文人相似,通常用“大鹏”自喻或者喻人。豪放派词人苏轼《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一云:“使君九万击鹏鲲,肯为阳关一断魂”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希望,晚年又在《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其一云:“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追忆年轻时的凌云之志。南宋诗人陆游心怀北伐壮志,在《南省宿直》诗中云:“犹喜眼中多壮观,时看云海化鲲鹏。”在《南堂默坐》中云“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与陆游一样,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大鹏”也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写照,充满了爱国之志。他在《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中写“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向来以凄清柔婉著称,但是她在《渔家傲·记梦》中云:“九万里风鹏正举”,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抱负的热切追求。

很多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大鹏”二字,而是通过“抟风”“抟空”“九万”“图南”“南图”等一些词,表达了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意象。比如,杜甫的《赠崔十三评事公辅》中有“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在《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中有“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中有“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钱起的《送李大夫赴广州》中有“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

历代诗人纷纷选取“大鹏”作为审美对象,而选取大鹏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的精神内涵,能够鼓舞人们奋发不息地去追求、奋斗,期望大鹏不愿受世俗羁绊和追求身心自由的精神永远流传。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读山海经·其十》是东晋南朝宋初期诗人陶渊明所写,诗的前四句概括了精卫和刑天的神话故事,后面的四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志,却没有等到复仇雪恨的时机。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悲壮又优美。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源自《山海经·北山经》,后来衍生出各种版本,还出现了演义小说,但是在诗词作品中,诗人们还是本着原典故的情节,来表达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宏伟的志向。

传说,太阳神“炎帝”有个女儿,名叫女娃。炎帝每天到东海指挥太阳东升西落,没有时间陪伴女娃,女娃就自己跑到东海边去看日出。当看到霞光万丈、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时,她高兴极了。她在东海里很快活地游泳,越游越远,不料一阵风浪袭来,女娃被大海吞噬了。她沉入了东海,再也没有游上来。

女娃虽死,但是她的精魂没有死。她怨恨海中的恶浪,她的精灵化成了小鸟。头上的野花化作了鸟儿头部的花纹,脚上的红鞋变成了红爪,她发誓要填没东海。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精卫与海燕结成配偶,繁衍后代,让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以继承填海的事业,直到把大海填平为止。从此,精卫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燕就像精卫,雄燕就像海燕。

精卫填海的事情惊动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将高原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搅黄了,于是东海北部发黄的海域叫作黄海。当大海发现自己有被填平的危险时,便赶紧采取了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边,泥沙便在岸边沉淀下来,形成了海涂。海涂慢慢变厚,就被人们围起来,改造成了良田。人们也没有忘记良田是精卫填海带来的,就教育子子孙孙,世世代代要爱鸟、护鸟,并学习精卫矢志不渝朝自己目标奋斗的精神。精卫后来也被人们称作“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等。

唐代诗人王建曾写过一首《精卫词》,赞扬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以及奋斗到底的毅力,如下: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这首诗基本上还原了“精卫填海”的过程,表达了要像“弱小而倔强的精卫鸟一样,孜孜不倦、一石一木地建造理想的根基”。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多诗人在诗词中引用精卫,也是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出发。在表现反抗精神、人定胜天等精神品质时,精卫就成了这种崇高精神的代名词。比如明末清初的夏完淳,在《精卫·北风荡天地》诗中写道: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精卫的反抗精神是诗中反复吟咏的主题,精卫也成了具有崇高自我牺牲精神的殉道者。

有些时候,精卫也是悲剧性人物的代表,代表着有劳无功,古代失意文人常常用精卫来表达自己的一己之悲,表现壮志难酬的愤慨和无奈,比如唐代诗人岑参《精卫》诗,如下: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

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

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盛唐诗人李白也曾有过这种感情,在《来日大难》中有“思填东海,强衔一木”的句子。

宋代词人晏殊在《七夕》这首词中,巧妙地将两个传说融合起来,乌鹊动作的迟缓,无形中减少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光,如果用精卫填海的志向去填银河,银河也总有填平的一天吧。

云幕无多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

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清代思想家顾炎武也曾写过一首《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这首诗是说,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均衡的,你何必要自寻烦恼。凭借着你这径寸之身,就算能长生不老,也无法将汪洋大海填平。我决意要填平这汪洋大海,即便身沉大海,填海之心也不会改变。如果大海填不平,我填海的决心就不会终止。教人伤心啊!你没看见吗?那西山上的鸟雀们都在各忙各的,为自己铸造安乐的巢穴呢!

这首诗既表露了作者反清复明的决心,同时也渗透了区区一己之身,势单力薄。最后又对为了利益“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表达了不满和无奈。

人生有太多难以填平的大海,有太多推而又落的巨石;生命的沉重部分远远多于轻松,苦难远远超越欢愉。但若有精卫挑战命运的精神,有“吾魂兮无求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不能”,虽然看似徒劳,但这过程本身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北风行》

《北风行》这首新乐府,是一首乐府“时景曲”调名,是由唐代“诗仙”李白所写。这一篇《北风行》将李白不拘一格的创新文学形式和奇思妙想,以及气势壮阔的意境全部糅合在一起,非常有代表性。

《北风行》的首句便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引用《淮南子·坠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接着作者便描写北方的阴寒景象。尤其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北方大雪纷飞的苦寒景象,充满了李白大气独特的艺术风格,寒冷被描写到极致。李白大刀阔斧,将旧时题材,点石成金,熔铸出新的寓意更为深刻,也融入了李白独特的气概和奇幻的妙想。

传说,在上古时期出现了四条威风凛凛的神龙,就连天上的神仙见了它们都要绕路走,绝不是受天庭管辖的四海龙王可以相提并论的。这四条神龙分别是冰夷、五爪金龙、烛龙和应龙。它们一旦出现就会伴随着阵阵雷鸣和惊涛骇浪,场面无比震撼。

而其中位居四大神龙之首的便是烛龙。据说烛龙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混沌中孕育出的神兽。它的别名是烛阴,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根据《山海经》中记载,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的极寒之地。它身长千里,睁开眼睛就是白昼,闭上眼睛就是夜晚。它呼气为夏天,吹气为冬天,能够呼风唤雨。

烛龙虽然强悍无比,但是却不是长寿体质,死后力量被帝俊的十子获得,成了太阳金乌。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屈原大概算得上第一位热情讴歌太阳光明的诗人。他在《九歌·东君》中描绘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古人还传说,“西北方有幽飞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又传说太阳下山时,“有若木开红花照之”。于是,屈原在《天问》中对此发出了疑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那么,这么神奇的“烛龙”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烛龙”是苍龙星宿。根据它的一些特性,我们可以推断“烛龙”与冬夏的季节交替有关,与苍龙星一致;“烛龙”是蛇身,而苍龙也是蛇身;“烛龙”在西北方,苍龙星也是如此。

历朝历代的诗文中,有很多“烛龙”的影子出现。南北朝时期,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有一首《杂咏·灯》:

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

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

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这是一首标准的咏物诗,又仿佛是一首微型赋。诗中列举了一系列歌咏对象的物质特征,也描述了“灯”不寻常的传奇性起源。其中“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之句,把灯比作神话中的烛龙。诗的第三联开始降低修辞的夸张效果,为结尾做出准备:一个孤独的夜晚,满怀无法排遣的忧思。

也就是说,诗人喜欢引用“烛龙”这种神话中的动物,描写“火光”“太阳”以及其他光亮的东西。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所以文人的诗文极富想象力,写法也十分夸张,用典故也十分大胆。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在《同张将蓟门观灯》中引用了“烛龙”,将异乡的火树比喻成烛龙,全诗如下: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这首诗简单明了,说的是人在外地,风俗跟家乡的风俗不一样,新年与旧年也不同。在蓟门看烟火,怀疑是烛龙燃起来了。

唐代李邕有一首《日赋》,也同样引用了烛龙的典故,其中还涉及了“踆乌”。“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这首《日赋》就是写太阳的,也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的细微变化,而“踆乌”,就是太阳黑子的形象。

晚唐五代诗人韩偓在《元夜即席》诗中写:“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唐代僧鸾在《苦热行》中写:“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烛龙这个神龙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浪漫想象,也说明烛龙在唐朝时期有明确的指向。

到了宋朝时期,宋代的文人承袭了“烛龙”的用法。比如,梅尧臣有《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诗,旁观京城节日的繁华喧闹,全诗如下: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龙密锁关。

这些诗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烛龙衔火烛龙燃”的景象,主要表现的还是灯火的闪耀和光明。而在众多诗词中,才女朱淑真写“夜月”引用“烛龙”,显得格外的特别。

朱淑真的《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写出来月的形态,弯弯曲曲如玉钩,写法新颖而独特,全词如下: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

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从这首词中的“钩寒玉”“凤鞋儿”“翠眉儿”等词,都能看出作者的想象力,这弯弯的一轮新年的新月,如钩似玉,地上的人儿着凤纹绣鞋,裹着纤纤细足,翡翠般的柳叶眉似笑还颦。盛装女子头上插着闹蛾(中国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头饰,用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然后用色彩画上须子、翅纹而成),发间镶嵌着雪柳(珍珠绣线菊别称),火树银花,烛龙劲舞,驰骋追逐。而这驰骋追逐的盛况,即便在十五元宵之夜,也远不如这正月初六。这首词中还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宋朝似乎在正月初六就开始燃灯了。

现如今,烛龙也依然存在,只不过由古人的诗词中,进入了高科技的游戏中。在打发闲暇的日子里,玩一局游戏时,能否想到通体赤红,吐着火的烛龙,除了神龙的身份之外,还有哪些传说故事?那些隐藏在书本中的诗词,能够让烛龙的文化意象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