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

代注恒按照卢长明校长的要求,对龙山中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了解,与此同时,他寻找到田安二中、桂山中学和凤山中学作为对比学校,同时也收集了相当详实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比。

桂山中学的衰落本来应该是龙山中学也逃避不了的一条市场优胜劣汰之路。可惜桂山中学是真的衰落了,无法避免的出现“桂山折she桂”的局面,而龙山中学却摆脱了堕落的地心引力,走上了“龙山腾起”之路。

代注恒的调查报告中写着:

经过两三天的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我认为,田安二中和龙山高中都是冉冉升起的处于上升期的优秀学校。不过两所学校明显处在巨大的差异,田安二中是城区历史名校,在高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消费品的时代,只要得到一定的政策支持基本上就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二中只要能得到守成的领导就一定能发展好;龙山高中是乡镇历史名校,虽然名气远不如田安二中,可是在广大周边农村地区还是存在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龙高不能只靠守成的领导来发展学校,必须要有魄力有干劲敢开拓的领导班子来领导才能止颓复苏,甚至实现最后的崛起。

田安二中的学生和家长资源与龙山高中的学生和家长资源完全不同,田安二中的学生更多的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城区经商者、农村优异经商者的子弟,也就是说官二代、富二代、知二代、商二代占多数;龙山中学的学生多数都是附近乡镇或者其他慕名而来的乡镇农村子弟或者农村小商贩的子弟,也就是以农二代、贫二代、小商二代为主。

从两所学校的学生家长的受教育年限就可以看出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决心和态度存在巨大差异。据分析,田安二中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大学生、中专生和高中生等受教育标准,家中父母至少一人为大学生的家长比例超过了50%,龙山高中很多学生的家长却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大学生家长的比例不到5%。

田安二中很多学生都与父母住在一起,时时刻刻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龙山高中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限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他们还在一年大多数时候甚至几年时间里都受不到父母的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

不过如果比较一下龙山高中的学生与其他农村学校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收集数据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比喻。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年都有非常壮观的“大迁徙”,斑马和瞪羚总是和角马走在一起,随着角马一起迁徙,除了食草动物总是走在一起,依靠群体数量的优势来增加安全感以外,瞪羚喜欢吃最嫩的小草,斑马喜欢吃草的上半部,而角马则可以接受草的下半部。优质的名牌城区学校就好像是吃最嫩的小草,同时兼顾吃掉一部分成熟的草的上半更鲜嫩的部分,农村发展的比较好的学生则是吃掉成熟的草的上半部分,其他农村学校则只能吃剩下的草根部分。这些剩余的草根部分不但质量不见得多好,而且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就是没得吃。

龙山高中之所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本身的发展以外,机遇也很重要,在交通不是很方便的时候,一部分优异的家庭条件较差的农村学生是不方便去城区学校读书的,于是通过学校的努力,不但让这些留下的优质生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而且还带动了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于是有了龙高最初的三年高考连连告捷,于是又因为学生的发展形成了名声和影响力,这就又为学校留在附近优秀农村学生、吸引周边甚至更远的农村学生提供了条件。

假以时日,只要坚持目前的发展道路,迟早,就连城区的一些学生也会来到龙中就读,当然,这些城市子弟绝对不可能成为龙中的主力军。我认为,龙中正在打造一个属于农村子弟,的世外桃源式的学习圣地。

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除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和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不同之外还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农村学生主动性不如城区学校学生,受教育的连贯性容易受到家庭环境和态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田安中学和田安二中的学生以及我实习的丛舟一所国重的学生很多都存在着主动自习后面的课程的情况;龙山高中的农村学生一般都是只能把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完成就不再继续自学后面的内容。

城区重点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存在找家教弥补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科的情况;龙高的学生基本上不会主动付费去寻找家教,就算学校很多敬业的教师主动免费给他们补习,他们受到家里的影响也未必都能坚持。

城区学生除去学校发的资料以外,自己都多少会买一些资料,或者说家里书房本来就有父母那一辈留下的诸多课外资料和书籍;龙高和其他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则除了学校发的资料书籍以外家里基本上没有自选资料和其他课余书籍。

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也正在逐渐失去以往那种坚定、能吃苦、能隐忍的精神气质,因为家庭条件的变化,随着很多农村学生的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从经济层面改善了很多家庭条件,电话、手机、电脑、电视、冰箱、空调等各种生活资料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子弟的生活水平城市化,但精神层面却没有随着而改变。

由于家长多数都没有在高考制度中和在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问题上获得巨大利益,所以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和城市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的态度都不一样。

农村家长最多的态度是“如果孩子能读,那我们就攒钱让他(她)读,如果不能读,那就早点去打工”,所以农村孩子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城市家长的态度则巨大多数都是“必须读,不能读想办法也要能读,只有读下去才有机会”,所以整个中国西部地区都在出现着农村学校学生不但不能文,而且不能武的状况,城市学生所占高考上线人数的比重超过城镇化速度的提高,农村学生从身体素质、意志力和学习能力全方位落后。

金竹市和风林县有关教育方面的管理者和专家学者恐怕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农村的这种变化,才努力打造泰溪中学和龙山高中这两所农村乡镇中学。农村子弟应该有自己的阵地,应该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如果不是上级领导的支持,恐怕无论卢校长多么有才能,龙高班子如果有本事,开拓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恐怕早就已经让学校难以承受。当然,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只能在管理理念和政策制度、物质资源上给予学校支持和帮助,真正能将科学的理念和英明的政策制度转化为真实的成绩还是依靠了以卢校长为首的龙高领导班子的废寝忘食、艰苦奋斗。

由以上的分析得出,龙中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和信念,他们最直接需要的是教师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一方面帮助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和给家长一个这个孩子能读书的证据,一方面让他们本来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而读书的空虚的精神注入能读好书考好大学就可以竞争好工作的能量。不是农村学生不需要理想,而是农村学生更加需要现实支持的的理想。

龙高的农村户籍学生占总人数的92%,田安二中的城市户籍学生占78%。龙高的农村学生中又有70%左右属于留守儿童,即父母长年不在家,只剩下远房亲戚和年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照顾;田二的学生只有不到10%的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孩子都在父母的照顾和教导下生活和学习。龙高学生58%住校寄宿,田二仅仅只有12%的学生住校寄宿。田二招收的一些农村学生或者其他地方的学生由父母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带着孩子读书,龙高学生中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

据抽样调查显示,龙高学生的家长(含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过大学经历的仅仅只有5%左右,田二学生的家长(含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过大学经历的则占到了71%的比例。

龙高学生的家庭直系亲属(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父母亲的兄弟姊妹、哥哥、姐姐、表哥、表姐、堂哥、堂姐)里拥有大学经历的比例仅达到了26%,田二学生的家庭直系亲属里拥有大学经历的比例则达到了78%。其中,能够生活在一起或者经常能见面的亲属中拥有大学经历的龙中的比例是19%,田二是77%。(注:数据来自曹休言组织的《龙中学生家庭背景问卷调查(2003年上期)》和成克爽组织的《田安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环境调查分析《200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