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代魏分歧

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有人事变动,尤其是每年的9月新学年开始时。有的老师退休了,有的新教师来了,有的教师调走了,有的辞职了……

代注恒到龙高的第一年,2004年9月,学校调走了4名教师,来了9名新教师,其中包括6名大学才毕业的真正新教师,另外3名则是从其他学校调动过来的新“老教师”。

又过了一年,2005年9月新学年开始,又来了7名新教师,其中有一名叫做魏仁川的,很有意思,代注恒和他的关系发展的很快。

“时间差不多了,从这里到阶梯教室需要5到8分钟时间,现在8点45了,我们去开会吧,以后再来学习你的‘茶经’。”

“从这里到阶梯教室4、5分钟足够了。好吧,边走边聊。”

听到魏仁川说只要4、5分钟就能到阶梯教室,代注恒才想起魏仁川是个不愿意在路上多花时间,走路很迅疾的人。

“我会节约一切时间,做一切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吃饭、走路这些就必须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我不喜欢浪费时间。”

“还好,我也是个不愿意浪费每一分钟的人,不过我吃饭很费时间,因为我必须要一边看书一边做事一边吃饭,我不愿意那么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就只做吃饭一件事。”

魏仁川拍拍代注恒的左肩,“看来我们以后会有不错的合作,因为我们都是时间的仆人。”

就这样,代注恒算是在龙中交上了第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而初到龙高的魏仁川也按照自己的意图,非常节约时间的就交了一个很有点共同理念的朋友。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来的,从小学到大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再到一年级再到三年级再到一年级再到三年级,最后是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如果说在社会中从事很多职业你无法知道清晰知道自己到底过了多少年的话,那么在学校里,一定会非常清晰明白一年又过去了。

当代注恒从原来的到二楼和三楼上课在开学后分别上升到四楼和三楼上课,他就非常明白清楚自己已经逝去了一年的青春和生命。他得到了什么呢?荣誉?幸福?金钱?权力?尊重?快乐?人的一生,逝去是必然的,得到则未必,只有必要的付出能够打下基础,使自己有可能获得,但不是肯定和必然的获得。

如果说新教师第一年上课有非常强烈的新鲜感的话,那么第二年就不再是那么强烈的新鲜和刺激了,多了很多的责任和要求。第一年犯了错可以说是没有经验,成长的代价,交了学费,如果人总是不断的犯错却没有积累经验,那么这就很难被自己和周围的人接受了。

学生们对教师多了很多了解,多了很多认识,多了很多包容,但第一年愉快的渡过之后,第二年也多好产生一点点的边际效应了。这个时候,也许教师说的某句话,就会被学生以一种有戏谑含义的语气重复,因为你已经说过了,这不新鲜了。

总的来说,代注恒上课,就是给出论点,然后不断的旁征博引、添加各种论据采用各种论证办法来证明论点。

当然在论证的过程中,论据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让学生感到兴趣,又要有非常明显和清晰的针对性,还要让学生不会跑偏,能比较容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代注恒用一年的时间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践行自己的教学理念。从第一年的成绩来看,偶尔有优异表现,但多数时候却只能算差强人意。

对于教材来说,代注恒是既尊重又忽视的态度。因为他在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厌恶一名教师被标示为“照本宣科”,他觉得这种教师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一是能力有限,二是没有花时间备课。

代注恒认为,如果文科按照“照本宣科”的标准来上课,那么一名初中毕业生基本就狗格了,因为即使是高中政治教材,也几乎没有生僻字,读完初中以后基本上高中政治教材上的文字就已经没有障碍了。

代注恒的这种风格,在第一年的教学中不断的被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是把学生引上了歧途,脱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改变“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旧模式,构建一种“学海有涯乐做舟”的新模式。要不是第一年高一和高二两个文科班的成绩还没有明显的缺漏,很可能代注恒就要就卷起被子走人或者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了。

“理想无限伟大,现实无限残酷。现实是基础,理想无着落,现实就是一切,让理想见鬼去吧!”这是刘小叶送给代注恒的一本叫做《芙蓉镇》的小说的扉页上刘小叶送给代注恒的劝慰之语。

《芙蓉镇》是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名著,作家古华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以女主人公胡玉音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胡玉音、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等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历史转折期政治风云和乡镇生活的变迁。小说融人物命运、历史变迁和乡村民情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广阔的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

与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一样,代注恒很喜欢这本书。小说都是当代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刘小叶把这本书送给代注恒做生日礼物,实际上是非常有母的的。希望代注恒能够尽快成熟一些,不要老是抱着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不放,一切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切以获得最后的教学成绩为目标,凡是不需要的就放弃,做不到的也要坚持去做到。

可以说,这也算刘小叶给代注恒的一个警告,隐含着如果你不能随波逐流,不能适应环境,那么就不用浪费时间再和她寄望以后的“未来”。

代注恒就是代注恒,他很高兴的受了刘小叶的生日礼物,但却在言行和思想上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非议去吧。

不过当刘小叶生日的时候,他也送了一本书给刘小叶,书名叫做《老人与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同样的,代注恒也在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段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我,那是因为我存在;如果有一天,你听到了我,那是因为我存在;如果有一天,你真正感受到我,那是因为我真正的存在,独特的存在!如果随波逐流,不如立地成佛。”

孙晓春知道这件事,因为她是除了刘小叶和代注恒以外,最早同时看到过两本书,并且看到过两本书扉页上的文字的人。她最后也只能说:“哥哥,看来没有什么人能比你的理想更重要更让你重视了吧?”

“也不是,人和理想是不一样的,我的理想不是为了某个人,我希望我的存在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而已。”

代注恒很快就和魏仁川成为好朋友,基本上每天都在一起讨论,一起思考,这个时间多于他于朱长征、张清尘或者刘小叶等同事的时间,也多于和孙晓春、李万福、曹金全、陈昭友等学生朋友的时间。

魏仁川也好像是蜜蜂遇到花朵一样,两个人很快就黏在了一起。当然,魏仁川和代注恒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不过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点上,他们是一样的。

他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虽然他们在怎么去实现目标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代注恒认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先产生兴趣,再选择各自不同的方法去实现学习的目的,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得到分数;魏仁川认为方法最重要,作为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形成最高效最实际的方法,只有得到分数和提高分数才有可能掌握知识。

代注恒认为培养学生仁爱、诚信、正直、勇敢、耐挫是第一等大事,能力和观念为首,分数为次;魏仁川认为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能够对分数予取予求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能力和观念都是在分数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和争取的。

魏仁川认为只有理想没有分数,就好像吃不饱穿不暖去参加盛会;代注恒认为只有分数没有信念,就好像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机器,没有灵魂没有道德标准,只有程序和数据,永远只是工具,而不是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的人。

魏仁川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教育就是要培养工具,因为社会需要工具,至于制造工具,则是因为教育的目标。代注恒认为就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也不能放弃对信念的培养,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否则社会只能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