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暗恋

黑色的眼珠、黑色的镜框、黑色的试题、黑色的营养液、黑色的心情,只是一个高三,女生断了发,男生脱了发。

代注恒那所重点中学的文科重点班上男生不多,读了一个高三下来,11个男生中3人剃了光头,2人白了头发,4人脱发严重!女生40余人则清一色主动被动的变成了短发。

本来这就是90年代中国高中生的正常状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次高考背后是数百万乃至千万的参考学生,更广阔的背后是上亿的中国学生中国孩子。

在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下,太多的中国人需要去争取更好的未来,太多的中国学生必须迈过这个大门。

中国古代就曾经通过科举制度来从千百万人中选取人才,现在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复兴的中国也只能通过高考来选拔一批、打击一批、放弃一批、通过一批。

没有家庭背景和出路的能读书的孩子,或者需要脱离家庭背景和出路的一批孩子,通过高考可以争取到更好的机会更多的选择。

没有家庭背景和出路的不能读书的孩子,高考其实只是一个过场,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有家庭背景和出路又能读书的孩子,高考其实往往也是一个过场,证明一下而已。

有人读书厉害些,拿到名牌重点大学门票;有人体育美术音乐厉害些,专攻艺术类学校,以文考更低的分数去艺术类大学报到;有人家里人背景厉害些,可以在一些政策上打些擦边球,弄到大学的入场券;也总有人是竞争的失败者,属于优胜劣汰中“劣汰”的部分,提前进入社会去打工去创业去社会大学学习。

代注恒的目标是培东的一所大学,那是高一一次春游去接受了一番爱国主义教育之后确定的。

那次春游,使他爱上了培东这个伟大的城市,觉得自己的大学甚至今后的人生都应该在这样一个曲线玲珑且层次分明的城市渡过。

世界是正常的,人却并不太正常。人是正常的,世界有时候并不正常。

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真正由自己选择的能有多少?

历史早已证明,绝大多数爱情的结局都不是最爱,绝大多数成功的结果都不是自己的选择。

有时候,立志成为皇帝的人成不了皇帝,立志做个普通人的人做不成普通人。可以说,人生一辈子可以得到自己最爱,实现自己最初梦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也是亿万人中的少数。

那个从初中开始就喜欢暗恋的男孩吴奉午在高中和代注恒作为同班同学时有个绰号叫“奇哥”。

绰号的由来有多个版本,但他最有影响力的是用摩丝把头发往后抹,很像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中的绅士那种发型。

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男生都不用摩丝,头发乱了一般直接用点自来水,最恶心的甚至会用点口水。

“奇哥”喜欢用摩丝,不喜欢把头发留成香港明星金城武、郭富城和林志颖那种中分。头发向后抹的“奇哥”外形酷似当时央视五套转播的德甲联赛斯图加特队的前锋博比奇。

那个时候,央视转播最多的足球比赛是德甲和意甲,德甲的观众群体很大,当时斯图加特队并不是传统强队,却凭借三驾马车巴西人埃尔伯、保加利亚人巴拉科夫和德国人博比奇的惊艳表现征服了不少球迷。博比奇还获得了德甲95-96赛季的最佳射手。

“奇哥”最有可能是来自校园足球场上。

当然“奇哥”还有其他奇特的行为,也许更坐实了这个绰号的内涵。

比如说吴奉午很喜欢请客,但是他又没钱,怎么办呢?那就借钱请人家。

又比如说吴奉午很喜欢吃当时的牛肉锅盔,他甚至能够躲在厕所里吃。

再比如说吴奉午数学成绩很好,也非常喜欢数学,但他从来不争取数学科代表,总是去争取语文科代表,说的理由是数学老师是男的,语文老师是女的,只有男女搭配才能把工作做好。

其实仔细看,每个高中生都有自己奇怪之处,就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个性。

现代的学校教育,采用类似于工业化的车间流水线方式,个性是危险的,个性必须融于共性之中,否则就会出局。

代注恒梦想中的八十岁回忆录里,当年的“奇哥”头发抹的一丝不苟,球场上潇洒驰骋的风景当属于高中时代的重要且美好的回忆。

“奇哥”算不得帅哥,可是运动场上的男生肯定是要加分的,何况他还是学校总射手榜排第二的校园野球高手。

校园里几大轰动性人物中,足球“奇哥”、篮球“公子”、跳高“王子”、乒乓球“牛头马面”、铅球“人猿”、羽毛球“索命”、踢毽子“娘娘”都在其中,他们都是男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是当时校园中最美的运动风景,迷倒万千少女,赢得无数尖叫和掌声。

代注恒在校园里尽管非常低调,但也有自己的运动风采。他是足球射手榜第三的足球高手,还是篮球场上著名的“代疯子”,乒乓球台上的“三板”和“牛皮糖”。如果非要算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则是他的“钢拳”。

代注恒不打架,整个小学到中学十二年都没有打过架。他的“钢拳”是他打水泥墙和石灰墙已经乒乓球台中的水泥中网而得名的。

校园里的乒乓球台是水泥做的,就连中间那个本该是网的地方也是砖头和水泥做的。

高二的时候,代注恒不小心一拳把这个水泥中网给打破了,于是被人们称为“钢拳”,因此没有人愿意和他面对面的用刺拳来对拼拳头。

“奇哥”有自己的球迷,几个初中部的小女生喜欢在场边看“奇哥”这群高中部的男生踢球。“奇哥”对小女生没有特别的感觉,他喜欢暗恋。就算有女生给他写了情书,他也未必能够搭理人家。

那个女孩是喜欢篮球的,至少最初代注恒从未在校园操场踢球的时候看到场边有这个女孩,反而是篮球场上或者场边更容易看到这个女孩。

就在代注恒慢慢的陷进去的时候,“奇哥”突然很长时间都不再要求代注恒陪着他去关注女孩了。

代注恒如果在教室里发现这个女孩从走廊经过,会提醒吴奉午去看,结果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难道是高三的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时间增多,确实找不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这个女孩了?代注恒却不知道是吴奉午的暗恋变心了。

高三上期那年的10月初,代注恒终于从吴奉午口中得出了答案,“我不喜欢她啦,我换对象啦,那个女生代表我高二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标准,现在我喜欢的是另一个班的两个长得像双胞胎的女生啦,那个才符合我高三的暗恋水平!”

代注恒见过这对像双胞胎的女生后,心中确实替吴奉午难受。

看起来,吴奉午的审美标准不是提高了,而是明显下降了嘛。

通过其他同学的了解,原来是吴奉午知难而退了。

某个同学认识这个女孩,于是把自己班上的“奇哥”喜欢她的事情说了,结果得到的是女孩的闺蜜的不屑。意思是以“奇哥”的身高长相居然去喜欢人家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这可是高考后代注恒才知道的,之前他只是认为吴奉午太不地道,连暗恋都能够变心。

当时知道吴奉午暗恋变心之后,代注恒觉得是吴奉午不负责任,而女孩则很不值,被人暗恋一年多居然都被甩了。

代注恒确定吴奉午不再喜欢这个短发女孩后,经过一周的纠结,他下定决心由自己接替“奇哥”继续暗恋这个女孩。

其实就审美观来说,代注恒从小就喜欢长发的女孩,他甚至觉得古代人男人有长发和胡须都更美,在他的认知里,从未认为短发无须的男人帅气,也从未认为短发的女人漂亮。

为了“责任”,代注恒放弃了自己的审美观,决定用自己的行动继续暗恋这个被“奇哥”抛弃的短发女生。

其实,通过一年的陪伴,代注恒确实觉得这个活泼健康的阳光女生很美很可爱。只是这个女孩是自己朋友暗恋的对象,自己绝对不能够有所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

到“奇哥”自己变心,代注恒没有了道德束缚,而且貌似还有种道德力量,勇敢的站出来继续暗恋。

高三上期很快结束了,“奇哥”偶尔会让代注恒陪他一起暗恋那貌似双胞胎的两个女生,代注恒自己则抽空去暗恋被“奇哥”抛弃的女孩。

暗恋其实比明恋更有意思,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不影响。代注恒觉得暗恋确实很有意思,一点都不用担心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实质影响。

其实真正爱一个人,难道一定要知道她的名字,一定要牵手逛街吃饭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