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交易的真相

投资者对市场交易的理解是一切策略和技术的出发点。作为一名投资者,你如何理解这个市场呢?伯顿G.马尔基尔(Burton G. Malkiel)在《漫步华尔街》中提到:“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战胜长期持有指数。”那么,除持有指数基金或指数成分股外,是否还有其他提升收益的方法呢?如是否可以准确预测市场。

2.1.1 可以准确预测市场吗

自由金融市场可以准确预测吗?

这里先定义一下“准确预测”,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精确的时间;②对走势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允许微小误差)。

如2020年1月18日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1%(正负0.2%)。你觉得好预测吗?很难!

下面对市场的运行方式进行分析。

1.从复杂的系统分析

在没有高度控盘的前提下,自由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所谓复杂的系统是说,具有中等数目的人,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多个智能的个体(如人)自主行动构成了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的特征,所以自由金融市场不可准确预测。

2.从市场驱动力分析

自由金融市场里含有多个交易品种:有标的资产和衍生品(股票和期货期权等)。每一个交易品种相当于一个子系统,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当不同品种之间出现了套利空间时,套利资金会很快把空间抹平,从而互相影响)。

市场中的参与个体有大、中、小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每个个体都可以看成一股力,这些力大小不一、方向不同,具有混沌性(随机无序、不可预测)的特征。传统经济学认为个体是理性的,会呈现个体最大利益化,所以经济行为可以预测;而行为经济学显示,个体受到感性、社会观念的影响,并不都是理性决策,而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其经济行为无法预测。通常来说,个体行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每个投资者接触的信息不一样,如有人知道“科创板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的信息,有的人就不知道。

• 第二阶段:每个投资者的理性分析不同,如在同样都知道“科创板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投资者中,有的人认为应该在上市第一时间卖出中签的科技板股票,有的人则认为应该在股票上市第一时间买入在科创板上市的新股。

• 第三阶段:投资者的行为还受到感性的影响,如有的人在开盘前决定卖出中签股票,结果开盘后一看中签股票上涨了,心潮澎湃之下又加仓了几手;有的人决定亏损5%就平仓割肉出局,结果真到了跌5%时,心理上厌恶损失而没有止损,谁知接下来一路跌到10%,心里太难受,干脆关了交易软件不看了。从以上可以看出,有的人受感性影响较小,有的人则受感性影响比较大,大部分人在投资时会感性压倒理性。这也就是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投资者捶胸顿足的原因。

经过上面三个阶段,再加上可用资金、突发事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投资个体的行为变数太多,已经无法进行理性预测,呈现出混沌性的特征。

个体行为的混沌性,再加上市场突发事件的随机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自下而上推导出如下结论:

个体行为的混沌→子系统走势的混沌→复杂系统走势的混沌。

简单地说,就是多个混沌的力合成了未知的力。万物在不停变化,又难以观察预测,不确定性是唯一的确定结果。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金融投资中,社会中的现象也是如此。

投资大师巴菲特、查理·芒格也从不提自己是否能准确预测市场,而是追求高价值的合适价格;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反复强调拥抱市场的不确定性;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里论述了不确定性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从以上可以看出,自由金融市场无法准确预测。

2.1.2 基本面和技术分析

在进入期权市场前,投资者要承认并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根据概率、收益风险比的估算来制定合适的策略,提升自己的收益率。投资者可依赖的不是准确的预测,而是合适的交易工具,主要包括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交易系统、价差套利等。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升投资收益率:

(1)用基本面分析追求模糊的正确和相对的确定性;

(2)用技术分析设定具体的入场点和出场点;

(3)用交易系统隔离情绪,对资金排兵布阵、掌控风险;

(4)通过价差套利增加收益。

1.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首先要确定交易品种的价值,其次要对供需关系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考虑相关的因素。

以2014年12月份发行的格力转债为例:根据其发布的公告,格力转债可以按6.94元/股转换成对应的股票,如果符合回售条款还能以103元的价格卖给公司。格力转债回售条款为:“自本次可转债第三个计息年度起,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可转债持有人有权将全部或部分其持有的可转债按照103元(含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回售给公司。”

这些条款就反映了基本面分析的价值,这就是模糊的正确和相对的确定性。第4章中会结合具体交易品种深入地进行基本面分析。

2.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以相应期权的走势图形、相关指标等为依据来对市场进行预测的,如“日线突破20日均线即为入场点”就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分析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分析本质上是寻找必然性和相关性。

1)技术分析的必然性

技术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典型的如MACD背离、均线金叉、成交量价、肩头部等。这些指标大多基于概率统计,由于没有逻辑的支撑,并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走势。如5日均线突破10日均线后,价格并不一定会上涨,就像一个人看见了很多只白天鹅,然后就说天鹅全部是白的一样,并不是严密和科学的逻辑论证结果,而只是简单归纳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技术分析,如“如果达到指标、出现某图形等,就会出现什么结果”等,都源于简单的归纳法或者个人的经验主义。市场是一直在变化的,同样的技术分析,对不同的市场效果可能就不同;即使是同一市场,不同的时期其效果也不同。

但技术指标可以作为出入场的必要条件对其加以佐证,如一只股票要涨到5元,则必须要先涨到2元,这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将技术指标作为出入场的节点,可以避免频繁操作,从而隔离个人情绪,让操作更理性。

2)技术分析的相关性

技术分析法具有概率统计的意义,当胜率大于50%时,就可以说具有相关性。长期稳定地大于50%的胜率并不容易实现,很多人通过技术分析,或相关行业的专业市场分析师,来筛选股票,也都难以长期超越50%的胜率。

有一些指标具有其内在逻辑,和长期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ROE等。

伯顿G.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提到:“走势并非完全是随机漫步,而存在一定的规律:股价上涨之后,上涨的概率要大于下跌的概率;在较长时间里存在均值回归的趋势。”

3.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就是交易规则,如如何选股;什么时候买、买入多少;什么时候卖、卖出多少等,一切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建立交易系统首先要有一定的投资理念,该理念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说明。

• 思想层面:如何看待这个市场,交易哲学是什么;

• 投资策略:盈利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整体布局;

• 投资方法:表现出来的交易规则、计划、技巧。

在期权交易中,交易是否成功,其实在入场前基本已经决定了70%,如你是否找到了好的机会,好的执念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①有价值;②当前的错误定价;③开始修复触发入场点。

而剩下的30%,则是看投资者如何设置出场点,并严格执行。

1)交易系统的两大作用

一是摆脱情绪干扰。个人的情绪有时会影响操作,如果投资者仅凭个人情绪和感觉交易,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变数,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然后严格执行。通常情况下,制定规则容易,但严格遵守规则很难,尤其是连续经历了数次失败的交易后,你可能会认为这个系统不适合你,从而放弃它;或有选择性地忽视系统的信号,破坏了自己制定的严格规则。

在市场中,严格执行成熟的交易系统,有时会出现操作正确了,但结果很糟糕的情况。这时,要坦然地接受它,因为这是市场对交易系统的考核;有时,不遵守交易系统,会出现操作错误,但结果是正确的(出现大幅盈利),而这,对于个人操作来说,就是失败的。

在设计操作系统时,投资者要敢于质疑交易系统;而在实际操作时,则要信任交易系统。在成熟的交易系统规则面前,投资者只是一个操作员,盈利是交易系统的盈利,亏损是交易系统的亏损,和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无关。

二是进行资金管理,严控风险。

投资的本质是管理风险,赚多少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亏多少则是投资者自己决定的。

2)交易系统的原则

一个好的交易系统,并不是只追求高收益,而是要符合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个人喜好,让其能够长期舒服的交易。让投资者不舒服的交易,通常也难以长期执行,如果因此透支了健康,导致心力交瘁更是得不偿失。

而一个投资者要想长期稳健地交易,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心态不好,就容易失去理性,进而影响相应的交易。当投资者压力过大时,会出现好的仓位守不住;出现最坏的情况时,也不能果断止损,从而犯更大的错误,打破自己所有的原则,最终导致整个交易体系的溃败。

每个投资者的个人风格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激进,有的人喜欢平稳;有的人就想利用小资金试水,然后大胆“赌”一把,有的人则打理大资金追求稳定的收益率;有的人有持续的现金流放入股票、期权中投资,有的人则一次性投入全部资产。每个投资者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资金状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一个交易让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就要考虑调整一下相应的交易系统,进而让交易系统和投资者相互适应,达到平衡。

例如,我追求平稳的收益曲线,赚取确定的收益,而不喜欢过大的回撤,那么我追求的就是低亏损率,因此就要接受低胜率,即进行频繁的止损交易。在胜率和盈利两者之间,我愿意降低盈利来提高胜率,我的交易系统特点就是:低盈利、低亏损、中等偏高的胜率。如果你和这个不同,就需要根据你自己预想的收益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交易系统还要符合交易产品的特性,不同的交易产品,走势特征也不同,如可转债、指数基金、期货有各自的特性,适用的交易系统也有所区别。除个人特点和交易产品特性外,还要考虑占用的资金量和时间,以及投资者能承担的最大风险。

3)交易系统的迭代

在设计交易系统前,建议投资者,先按照交易理念设计出最简单的模型。如选取有价值的品种放入股票池,等待其价格跌到设想的位置。设置合适的价位、入场点条件、仓位的多少等,以及出场点位、突发意外风险的应对措施等,然后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测试,并不断地调整,等测试效果达到要求后,再进入市场检验。在每一次出现大的亏损后,都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寻找可以改善的地方,并预防产生新的问题。只有这样经过不断地测试,并分析总结和逐步调整完善,持续地更新交易系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终产品。当交易系统达到预想的效果后,在没有出现改变重大的市场条件前,不要轻易地进行修改,因为每一次调整,可能都会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另外,交易系统要避免回测过度拟合。如在用历史数据进行测试调整时,很容易出现如下情况:根据历史数据不停地调整技术指标,越调整系统效果越好,在历史数据测试中,几乎战无不胜。然后投资者非常高兴地把新指标拿到市场中应用,结果发现一败涂地,效果很差。这是因为,根据历史数据量身定做的指标,并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这是所有投资者都要小心的问题。

4)投资者的日常工作

进行期权投资,每一个入场者都要用专业投资人的身份要求自己。一个专业的投资者,其日常工作可以分为交易总结和交易计划两个部分。

• 交易总结:在每个交易日收盘后,都要做好当日的交易复盘工作,总结当日交易的正确和错误判断,以及相应的教训和经验;记录每个策略的开仓原因及相应的结果,以及是否需要对交易系统进行调整(但不要频繁地改动交易系统)。

• 交易计划:在评估当前仓位的风险基础上,做第二天的交易计划,包括待平仓的仓位、待开仓的目标合约、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资金安排等内容。这部分需要简单易懂,能方便自己查看即可。

4.价差套利

前面说过,伯顿G.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提出一个观点:“长期持有综合指数是一个好的策略。”那么,在此基础上能否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呢?

作为A股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新股发行、申购可转债和交换债,还可以通过参与价差套利来提高收益率。

所谓价差套利,就是在低价时买入,在高价时卖出。在投资中寻找相应股票、期权的差价,即使走势平稳没有大的波动,也可以获得价差的收益。如此一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得到可观的套利收益。如2019年4月17日电气转债(113008)的转股溢价率为-3.79%,投资者这时就可以买入电气转债转股上海电气(601727),然后在市场卖出,从而得到价差收益。

如果股指期货长期处于折价状态,投资者也可以买入折价股指期货,到期后移仓,持续获取折价收益。

价差套利还可以理解为买入高估值产品,卖出低估值产品,也称为投资轮动效应。如买入低估的可转债产品,卖出高估的可转债产品;买入低估ETF产品,卖出高估ETF产品等。

2.1.3 牛熊转换阶段

牛市和熊市是如何转换的呢?如何判断当前处于哪个阶段?下面对一个牛熊转换周期进行推导说明。

1.正态分布

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行为大多符合正态分布。

例如,人的身高、手臂长度、肺活量、智商、财富、寿命,大部分数据集中在平均值,小部分在两端。以女性身高为例,大部分人集中在150~170cm, 150cm以下和170cm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较小,且各个地区数值不同,但分布的规律相同,即大多数人在平均值左右。

著名的“二八法则”也可以通过正态分布来理解,B-S期权定价公式也是以“股票价格随机波动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为前提,其实股票的涨幅也符合正态分布,例如,50ETF单日涨幅大多在-1.5%~1.5%。为什么自然界会按照正态分布呢?这样一个结果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这些因素可以细分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大部分随机的正负因素互相抵消,使得结果趋近于平均值。

如对身高来说,影响因素一般有饮食、基因、睡眠、运动、心情、自然环境等100个左右,那么需要90个以上因素是正面影响,才能长到200cm以上。而这些因素是随机分布的,如父亲很高,而母亲正常身高。但从总体上来说,不是每个人都有90个正面因素,大部分人都是正负面因素大致相等,于是最后的身高就处于平均值结果周围。

和身高分布一样,投资者的投资结果也符合正态分布原则,如买卖股票、期权等的结果。少数人在市场上根据个人经验、技术分析等多种因素处于先知先觉、带头突破的状态,大部分人处于中间跟风和盲从状态,还有少数人在投资这辆高速列车上的末端才上车,很快就到了“终点站”,最后当了长期股东。

2.投资中的正态分布效应

市场平稳时,散户(此处还称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资金分散,假如有一万个投资者,平均每个投资者账户里面有10万元。这一万个投资者里面,有人看涨、有人看跌,呈现随机分布状态,由于数量足够多且分散,在没有特别趋势的情况下,看涨和看跌会达到一个平衡,即这一万个投资者的买和卖的意愿会互相抵消,呈现一个中性的结果,整体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如图2-1所示。

某一只股票因为出现了利好消息,这时有部分机构投资者配合该消息,大量买入其股票,这在股票的K线走势上留下了相应的痕迹,呈现出上涨(或快或慢)态势;随后,部分短线投资者、短期基本面分析者、技术分析者会紧跟着入场买入,使得其走势上升得更加明显,这部分资金就可以称为先知先觉者(-4~-2这一段参与者,约占整体人数的2.5%);接下来中期基本面分析投资者、技术分析趋势跟随者、中长线投资者进场了,牛市雏形已现,传出的看多消息、利好因素也逐步增多,这一部分资金是跟随者(-2~-1这一段参与者,占整体人数的13.5%);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了市场,牛市的消息开始在社会流传,稍微了解股票的散户都参与其中,炒股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谈资中,大众参与,这阶段入场的资金就是大多数(-1~+1这一段参与者,占整体人数的68%);牛市热热闹闹地走了一阵子,对股票接触较少的人也按捺不住开户入市了,这部分是接盘候选人(+1~+2这一段参与者,占整体人数的13.5%);炒股已是全民参与行为,最后进来的,他们站在至高点,就是高位守卫者(+2~+4这一段参与者,占整体人数的2.5%)。

图2-1 正态分布曲线

在整个过程中,市场的上涨会引发更多的资金入场(杠杆也在不断地提升),资金的入场又引发了市场更好地上涨,形成一个正向的自我循环(在入场资金用尽之前),这就是索罗斯说的反身性,即市场的自我走势加强,下跌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牛市前中期,由于资金的持续流入和资金杠杆的不断加大,即使有部分资金流出,整体上也呈现资金流入状态,所以可以维持走势的平稳,即总体安全;而在牛市末期,由于入场资金不足,出现利空时,大量的资金就会出现持续流出状态,使得股票价格明显下跌,当下跌超过一定幅度(如3%),大量的杠杆资金可能就会被强制平仓,而被迫平仓的股票会出现流动性变差、迅速下跌的现象,这又会引起更多的恐慌,使得新资金停止进入,已有资金会蜂拥卖出导致市场出现暴跌现象,这部分资金是先知先觉者(占2.5%)。随后技术分析投资者、趋势跟随的投资者止损出局,这部分是跟随者(占13.5%),走势进一步下跌。

由于厌恶损失是人的天性,大部分投资者会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走势回调,但随着逐步下跌,持仓的投资者难以承受账面损失进一步加大,会逐步平仓。如果大幅下跌后还没有止损出局,如下跌30%后还没有止损,接下来基本上也不会止损。过了心痛的阶段后,很多投资者已经麻木,或干脆不看账户,这部分投资者又被称为鸵鸟投资者。他们不着急用钱,做好了等几年再卖出的准备。接下来,市场就会出现平稳的状态,因为该卖出的都卖出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考虑政策对市场的调控。例如,部分“救市”资金让走势变得更为复杂,这会拉长相应的周期,因为很多杠杆仓位尚未平仓完毕,投资者的心态不稳定,会形成动荡而脆弱的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过度反应。因为市场上还没有达成共识,这让众多投资者心神不宁。此时市场的特点就是波动性高,如果市场能进一步下跌,资产的相应价值就会体现出来,然后走势逐步平稳,所有投资者达成共识;如果没跌到出现具有价值的共识点,动荡将长期持续。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曾经提道:“越复杂的现代金融体系反而越脆弱。”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复杂化,资金杠杆越来越高,信息传导越来越迅速,使得交易操作更加同质化,金融市场更加动荡,单次上涨或下跌的周期越来越短,周期性也越来越不明显,这是现代金融不可避免的趋势。

2.1.4 判断市场底部的技巧

市场有底部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有价值的资产才有底部,没有价值的资产是难以言底的。如部分不以经营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来盈利,反而使用配股、供股与合股等融资手法谋利,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公司股票、经营不善被迫退市的股票都是无法找到相应的底部的。

有价值就有保障,如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要约收购的股票,折价基金,期指,有债券条款兜底的可转债等都具有相应的价值。

从价值分析和历史数据回测来看,在判断市场是否到达底部的参考指标中,常见的有市盈率、市净率、可转债收益率、恒生AH股溢价指数、人气指数、利空消息反馈、上市公司的回购潮等,下面简要说明如下。

1.市盈率

所谓市盈率,就是以“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的每年盈利”得出的比值,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该股票越具有价值。

通常情况下,资产的价值分为实际价值和共识价值。实际价值就是对该资产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得出的市场合理定价;共识价值是人们对资产的预期,这个预期可能成真转化为实际价值,也可能落空。一项资产的市场价格由实际价值、共识价值共同决定。

实际价值就是对公司拥有的实际资产、收益进行评估的价值。

一家公司净资产为90亿元,年均收益率为5%,再根据其行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度、市场无风险利率等分析得出其实际价值为100亿元。假如出了一个利好消息,使得投资者对其未来充满了期待,觉得公司的前景很好,那么投资者共同的预期就形成了共识价值,比如共识价值为20亿元。那么该公司的市场定价就是120亿元(实际价值100亿元+共识价值20亿元),则其股票价格可能就会上涨20%,即(120-100)/100×100%。当然,共识价值也可能出现负数,如出现了利空消息,共识价值是-10亿元,那么市场定价就是90亿元,股票价格会下跌10%。

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的实际价值会相对稳定,而共识价值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某一只股票宣称研发出来了乙肝疫苗,导致其股价短期内暴涨——共识价值快速增加,而在后来宣布该疫苗无实际作用时,又出现股价暴跌的现象——共识价值快速缩水。所以,对一项资产评估时,要先确定其实际价值,衡量实际价值最显著的指标就是市盈率。

图2-2所示是上证50在2009—2018年这10年的滚动市盈率(PE-TTM当前市值/近12个月的净利润)和市场走势(图片来源:理杏仁)。

图2-2 2009—2018年上证50滚动市盈率

可以看出,市盈率的低位和市场的低位呈现正相关关系,其逻辑是当市盈率低位时,资产的投资价值开始凸显。

在2018年12月6日,上证50滚动市盈率为9.19倍,处于历史低位,则预计其年收益率为10.88%。而此时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352%,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年期为4.31%,市场上3A级别的企业债平均收益率是6%左右,2A级别企业债平均收益率在7%~8%。与企业债相比,上证50的企业资质显然更好,而且还是50只股票的综合指数,风险远低于单只企业债。

通常情况下,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上证50的收益率应低于6%,比前面预计的10.88%收益率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投资极具价值。再看上证50市盈率的近5年(2014—2018年)的历史均值为15.7倍,年收益率为6.37%,即上证50的年均收益率在6%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此时由于市场走弱、外部贸易环境变差的预期等,市场对上证50的共识价值为负,其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实际价值。但10.88%的年收益率相比其他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显然更有优势,而且这样的市盈率显然不会长期存在,因为这是一个很深的“黄金坑”,长期来看,资金一定会把它填满。后来走势也可以看到,从2019年1月开始,上证50指数开始稳步上涨。

当滚动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时,市场通常也处于底部。但要明确的是,处于底部不代表下一步一定会上涨。如2014年5月上证50的滚动市盈率最低达到了6.94倍,但随后的短时间内,股市并没有稳步上行。市盈率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用来衡量资产的实际价值。

2.市净率

市净率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即市净率=股票股价/每股净资产。低市净率代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下当前的资产,假如资产的收益率长期来看是平稳的,那么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同样的资产显然更为合适。

图2-3所示(图片来源:理杏仁)是2009—2018年上证50的市净率和走势图。低市净率和市场底部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原理可参考市盈率的分析。

图2-3 2009—2018年上证50的市净率

3.可转债收益率

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国内市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其既有债券固定收益的属性,又具有可以转换成股票拥有股票的属性,相当于“固定收益+股票看多期权”。当大批可转债价格跌破100元面值,可转债收益率接近企业债时,说明人们对当前的股市极度悲观,通常这时就是市场的底部。当两者收益率接近时,可转债相当于额外送了一份股票的看多期权,对投资者显然更有吸引力。2018年12月7日,市场上有超过50%的可转债跌破100元面值,部分转债的收益率接近企业债,如图2-4所示(数据来源:集思录)。

图2-4 2018年12月7日可转债数据

4.恒生AH股溢价指数

很多内地公司以A股、H股的形式分别在内地和中国香港(下称香港)市场上市,且A股、H股同股同权,由于A股的流动性更好、交易成本低、红利税低,且兼具有打新额度福利等原因,绝大部分时间A股重点股票价格都比对应的H股价格高。恒生AH股溢价指数通常用于度量市值最大、交易最活跃的中国内地公司A股相对H股的绝对溢价。从图2-5所示(图片来源:集思录)中可以看出,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122.47,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这部分股票的A股价格大概是H股的122.47%。

图2-5 恒生AH股溢价指数

过去10年中,AH溢价指数平均值在120左右。在A股处于牛市行情时,由于市场波动出现暴涨时,溢价指数部分会达到140以上;在A股处于熊市行情时,人气低迷,AH股的溢价也随之降低。

2017年3月21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跌至113.74,对照当时的上证50点位2357,也是阶段性的市场底部。AH溢价指数有时也会低于100,如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AH溢价指数大部分时间都在100以下,并在2014年7月24日创下历史最低值88.72。AH溢价指数可用来衡量A股价位的高低。随着港股通的开通,以及开通香港股票账户更加方便快捷,AH溢价指数可能会平缓地降低。

5.人气指数

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件事情有看法后,通常会采取行动,如市场上的人人都看多,说明大多数人都买股票入场了,意味着后续没有更多的人能进场;如果人人都看空,说明大部分人都卖出股票离场了。由此可见,如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通常就是市场的反向指标。如人气指标、开户数、看多和看空的比例、活跃交易户数量都可以反映出市场的当前状况。常见的是,市场连续暴跌后,讨论股票的人数明显降低,周开户数、交易用户数量、交易量也都处于历史低位。

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市场数据,来查看value500市场人气指标。图2-6所示为2012—2019年年中的value500市场人气指标。

图2-6 2012—2019年年中value500市场人气指标

6.利空消息反馈

当市场处于低位时,利空消息频发,而标的走势依然稳健,说明在当前价位下下跌空间不大。例如2018年底,上证50出现连续利空,但股票走势依然稳健,随后市场出现了20%的上涨。

2018年12月27日,某石化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操作期权失误,据传造成数亿美元的亏损,而该石化集团是上证50成分股,权重达1.51。

2019年1月3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2.83%,从历史上看,美股暴跌常常会拖累A股。

2019年1月7日,某保险公司股票大跌,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带动整个保险行业板块大幅下挫。该保险股是上证50成分股,权重为0.76,保险行业在上证50中占比最高。

出现这么多消息,结果上证50的走势如何?如图2-7所示。

图2-7 利空连连时上证50走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连续的利空消息下,上证50走势依然比较稳健,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大跌状况,等利空消息发酵完毕,上证50随即强力反弹,连连走高。

7.上市公司的回购潮

回购是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回自己的股票,然后注销的一种市值管理手段。通常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认为当前自己公司的股价处于低估状态,便会用公司资金回购股票。大规模的股票回购主要集中在市场处于较低位置或市场连续下跌时。当大量公司都进行回购时,则说明整个市场都处于相对低估期,相比公司的扩张,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显然更合适。如果有大量的资金持续回购,也代表股票在当前价位有支撑。如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港股上市公司总计回购额达293亿港元,随后到2017年年底,恒生指数全年大涨36%。

但回购也有局限性,回购股份不仅代表上市公司的个体行为,有时是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进行的,这时并不能指导市场的走势,如A股市场分别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进行了大规模的回购,现在来看,当时的A股市场也并不处于低位。

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行为对提振股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公司的资本成本下降,每股收益上升。通过回购股份,可以让投资者所持的股份更具有含金量,如每股对应的收益、净利润和权益均会有所增加,相应的投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但面对回购股票消息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区分公司是真实、持续性的回购,还只是象征性的回购。有的公司只是做表面文章,意在拉升股价。如有的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但后续迟迟没有进一步行动;部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未注销该部分股份;有的上市公司回购的金额和比例偏低,甚至公告都含糊不清。

• 通过详细的条款、具体的实施措施来识别。如回购条款有明确的时间和资金量说明,而且回购行为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说明是真心回购,如果是持续多次的大资金量回购就更加可靠,如2019年度的中国平安的回购,让中国平安的股价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 公司回购股份只代表公司管理层的行为,有时还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回购只代表管理层认为当前的股价低估,并不代表实际价值处于低估状态,更不代表近期一定会上涨。而且回购也分为熊市期间回购和牛市期间回购,熊市期间回购通常是因为股价低估,牛市期间回购是表明管理层看好自己公司未来的发展,如美股上市公司在近十年的牛市中的回购,即为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并非股价处于低估状态。

综上可知,投资者可以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可转债等因素来判断当前市场是否为底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只衡量当前股价是否处于相对低位,并不代表是真正的底部,更不能说明市场一定会上涨,投资者一定要小心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