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权实战:一本书说透期权
- 刘博
- 6949字
- 2020-08-27 20:01:30
2.3 交易理念
2.3.1 如何理解“截断损失,让利润奔跑”
“截断损失,让利润奔跑”是华尔街上的一句名言,也是众多投资大师的核心理念。股票大作手杰西·利弗莫尔曾经用打牌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投资股票就像打扑克牌,把坏牌打出去,留下手中的好牌。这里的“坏牌”就是产生亏损突破止损点的股票,“好牌”就是产生盈利可能会继续上涨的股票。这句话的简单理解就是:将产生亏损的股票止损,留下产生盈利的股票。这里涉及两个观念:止损(截断损失)、让利润奔跑。
1.止损
在市场中,投资者面对亏损时要不要止损?什么时候止损更好?
这是许多投资者要面对的问题,这不仅仅表现在股票市场,在期货、期权市场上同样适用。
通过对绝大多数人的调查和世界上知名的投资大师的经验,投资者一定要止损,特别是在期权市场中。因为市场有时处于疯狂的状态,其走出的价格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即便是A股市场,也曾经出现部分股票下跌70%以上的情况,更不用提在期货市场上,如大豆这样一直走势平稳的农产品也出现过动辄下跌30%的行情。如2019年7月8日在港股上市的某体育文化公司盘中暴跌90%;当然上涨时也很疯狂,一只股票一天内上涨几倍甚至10倍的事情也常有,在科创版开板第一天(2019年7月22日),某科技股午盘暴涨415.4%。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出现预期外的情况导致浮亏时,都应该及时止损,从而避免单次的更大损失。
可能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自己投资的品种具有实际价值,所以不需要止损。其实,是否止损的关键点在于该产品是否有绝对价值、安全性极高,如国债。对绝大多数的品种来说,是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的,即使上证50这样的蓝筹股指数,在整体市场市盈率处于13倍的中低位情况下也有过下跌近30%的先例。
如我们确定止损了,那将止损位置设在多少比较合适呢?
如果止损位置设置的太低,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止损,不但造成高败率,而且会因为多次买卖损失相应的手续费;如果设置的太高,又会导致单次损失过大,过高的败率和单次大额损失都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根据经验,我们建议,在股票投资中,将止损位置设置在5%左右;在期权投资中,将止损位置设置在1%左右比较合适。
2.让利润奔跑
当持仓有盈利时不要急于平仓,任其继续上涨,然后根据行情变动设置一个止损点,当盈利回撤跌破止损点再平仓,这样有机会获得单次大盈利。这样的一次大盈利足以覆盖多次的小额亏损,例如买入期权,一次性的收益可能会弥补10多次的亏损。
以股票止损为例说明,我们设定5%的止损。如果股票的今天价格为10元,则止损位设置为9.5元,但今天没有下跌反而上涨到11元,那么明天的止损位就可以设置为10.45元,跌破该值就出局,否则就继续持有,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不断抬高利润值(即让利润奔跑),二是又不至于在低位止损损失可能的盈利。
2.3.2 从行为心理学看期权交易误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论述:人绝大多数的决策受到感性的影响。很多“心理弱点”在引导着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却不自知。
表现在期权方面,又是哪些呢?
1.厌恶损失
人的行为往往受到感性的影响,即有一个典型的心理效应:厌恶损失。心理学实验发现,人们失去100元的痛苦比得到100元的快乐更强烈,失去100元的痛苦差不多需要得到200元的快乐才能弥补,也就是人们厌恶损失。
所以,当账户出现浮亏时,人们普遍不喜欢平仓,因为一旦平仓就意味着亏损兑现,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浮亏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止损时机。
从行为心理学上分析,还有一个原因是人都倾向于维持现状,一是由于行为惯性,二是为了避免再次犯错。当人们害怕犯错时,更倾向于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因为当出现错误时,往往会将其归结于自己的行为,而如果什么都不做,则会在心理上有种“责任不需要我来承担”的安慰效果。如一家大公司出现危机时,管理人员往往并不会力挽狂澜,更大的可能性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如果做了,结果不好就是自己的责任;而如果什么都不做,至少看起来并不是自己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们也不愿意采取主动行为去止损。
从以上可以看出,止损是反人性的,而投资是绝大多数人亏损,少数人盈利的一种专业“游戏”,所以专业投资者只有做到和绝大多数人不同,才能盈利。
2.概率贴现
在投资时,有时会出现两难选择时,一般人无法得到更好的结果。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想规避风险,获取确定的收益。
这里有两个选项:
(1)55%的概率得到20元,45%的概率什么都得不到;
(2)100%得到10元。
你会选择哪一个?研究发现,当期望值相同时,人们更喜欢确定的收益,即100%地得到10元钱。这是因为人们喜欢确定的收益,选择规避风险。
“100%得到10元”和“55%概率得到20元,45%概率什么都得不到”的吸引力相同,这也是这里提到的“概率贴现”,即人们面对不确定的概率,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
在期权投资中,当账户出现浮盈时,很多人喜欢平仓来获取确定的收益,而不是继续持有博取更大的收益。这是因为持有意味着不确定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收益,但也可能会遭受损失。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账户出现浮盈时,会选择平仓,让盈利落袋为安。同样,反人性的高度专业的投资者则“让利润奔跑”,继续持有,直到跌破设定的止盈点才离开。
3.与他人比较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空仓和亏损一样,难以忍受,而比亏损还难受的是踏空,很多投资者特别害怕错失当前的投资机会,更忍受不了别人赚钱他不在场的感受。所以,会在不合适的时间点频繁入场,只要手里还有钱,就想着开仓,从而导致损失越来越多。所以,要用“必要条件”给自己设置入场点,不要频繁入场。
4.沉没成本
我们都知道,在管理会计上有一个术语,叫沉没成本,即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而在投资中,人们也常常会有这种心理效应,即会在心理上区分不同的账户,如以10元买入一只股票,不管过了多久,内心总认为成本价是10元。
实际上,从投资开始起,就应该考虑的不是我买入时是多少钱,而是这个股票目前还值这么多钱吗?明天它会不会比今天更低,如果答案是确定的,那么,今天就应该抛出,反之亦然。或者这么来想:如果你手里当前持有现金,会买入这个资产吗?这个风险我愿意承担吗?
2.3.3 投资的反身性
当前的市场是对的还是错的?
这是每个在股票或期权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想得到的答案。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市场价格并不会一直准确地反映价值,所以市场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如果市场价格一直是对的,那么走势将相当平稳,波动极小,因为任意相邻的两天其价值差别都不会太大。但我们发现,股票的现实走势前后两天往往会有较大的波动,期权走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市场在不停地“犯错”和“纠正错误”。
著名金融大鳄索罗斯提出了“反身性理论”,即走势的自我加强。简单来说,当某一只股票上涨时,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买进,这导致该股票进一步上涨,该上涨使得有更多的资金融入,从而强化这个逻辑。除了股票上涨和资金不断涌入的自我循环外,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股票盈利又可以加仓买入,并不断提升资金的杠杆。资金涌入和提升杠杆加仓买入相辅相成,进一步推动了股票价格走向新高。
反之,当股票下跌,当第一个暴跌出现时(如单日下跌5%),会导致很多使用了杠杆的仓位被平仓,被平仓的后果导致股票进一步下跌,然后往复循环。如果说长期稳定地增长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那么,反身性下跌则可以称为“雪崩”,我们都知道,“雪崩”的结果就是灾难的来临。
例如期权卖出方遇到大幅度逆势的时候,会遭遇行权空间减小,波动率上升导致的“戴维斯双杀”,从而出现巨大的亏损,这种亏损往往是一般投资者难以承受的。
而且,做期货、期权投资的投资者很多人都会利用资金杠杆,所以在暴跌发生时,通常会引起“雪崩”。如果不想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是在“雪崩”前顺利逃离,一般下跌多少会引起杠杆资金爆仓呢?在当前市场上,涨或跌3%以上的单日走势即有可能引发“雪崩”后果。这也说明了,一旦引发“雪崩”,并不容易出现立刻反弹的局面,投资者可以顺势做空,不过也需要关注新闻,时刻注意是否有救市的消息出现。
同样,反身性的结果就是出现“错误”的定价,即投资者在疯狂的情绪下以不合理的价格成交,这同样也是一个好的机会,是下一轮的起点。所以很多时候止损并不是单纯的损失,很可能是为了把握更大的机会。想要找到更多的盈利来源,就要辩证地看待止损。
总而言之,当市场可能出现“雪崩”现象时,要迅速离场,等待离谱的价格出现,这可能是下次盈利的机会。
2.3.4 市场的自我修复
作为反身性的对面,标的物也有自我修复性,标的物在大涨或大跌后,价格往往会脱离价值太远,其价值会把价格往回拉,即出现走势回调的现象。
产品本身的价值是其自我修复的动力。例如白糖、豆粕等期货对应的产品,自身有使用的价值、50ETF自身有增值的价值。当然,如果是一只香港市场上的“仙股”(以操控股价欺骗投资者为主),可能就会一跌到底,因为它毫无价值可言。
当某个品种经历“雪崩”后,不再大幅下跌,往往这时会出现自我修复的现象。因为“雪崩”后出现了“错误”的价格,当资金不再疯狂、市场不再恐慌时,后期的走势就会出现自我修复的结果。如2018年底,白糖受“取消配额”的消息影响,一路下跌,几近跌破成本,随后价格开始回归理性,自我修复,如图2-8所示。
图2-8 白糖在2018年末走势
2.3.5 一个理想的交易周期
在期权投资中,最理想的交易是以错误的价格(低的错误价格)买入,在错误的价格(高的错误价格)卖出,即在低估时买入,在涨到疯狂后卖出。但在错误的价格卖出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是每次交易都能出现大幅上涨;而在错误的价格附近买入则是投资者可以选择的。
如50ETF在2018年12月的市盈率只有9.63倍,这明显是个错误的价格,这个错误的价格会持续多久并不一定,甚至可能会继续下跌让价格变得更加“错误”,但我们知道,这个错误最后一定会修复。
一个理想的交易周期是:寻找有价值产品的错误价格(“雪崩”)——设置入场点(“雪崩”后的自我修复)——走势触发入场点建仓——设置出场点——触发出场点平仓。
2014年9月下旬,经过漫长的下跌,白糖期货最低跌到4163元/吨,如图2-9所示。此时白糖的生产成本为4400元/吨左右,此时明显是“雪崩”后的“错误”价格,这个价格难以长期持续,这时投资者可以开仓做多。
此后,白糖价格一路上涨至7314元/吨,投资者可以发现,该价格明显脱离了白糖的基本面,且远高于国外的白糖价格,但这时市场处于疯狂状态,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何时出场,可以让“盈利奔跑”。当白糖下跌至6700元/吨时,触发了我们预设的止损点,此时可以平仓出局。
图2-9 白糖2014—2017年走势
2.3.6 仓位管理
仓位管理的核心是清楚现在的仓位,面临的可能最大损失是多少,以及这个损失投资者是否可以承受。如六成仓位,最大损失50万元,投资者可以承受,那么就可以继续持有。否则,即使只有一成仓位,最大损失10万元,但投资者也无法承受,就只有及早斩仓离场。
在仓位管理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风险分散;
(2)多策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分散意味着不会在一次交易中遭受巨大的损失;多策略意味着多个策略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2.3.7 风险控制
做投资前,首先要有风险控制意识,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可以让你在市场上“活”得更久。在市场中,常常不是比较谁短期内赚得更多,而是看谁能在市场中“活”得最长。
这里面,首先就要理解风险控制的阶段以及相应的处理预案。
1.风险控制的3个阶段
风险控制分为事前风控、事中风控、事后风控。
1)事前风控
对交易策略、计划的整体检查,包括验证交易理论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历史数据回测盈利如何,仓位管理并检查交易系统的漏洞等。例如,止损点设置是否清晰,如遭遇停板是否有对策、风险对冲方案等。然后估算最大的风险,以及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最后查看交易计划是否全面、可实施,如面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是否有对策,交易品种的流动性是否充足,自身资金的流动性是否充裕等,甚至个人交易的电脑出故障、网络中断时是否有相应的对策。交易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仓位管理。
2)事中风控
保证交易按计划执行,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仓位控制,很多投资者空仓或在小仓位时心痒难耐,看到一个小的交易盈利就迫不及待地想满仓,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险的完全暴露。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充满侥幸心理的人们,往往害怕错失机会,但这更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因为,当你的仓位面临失控时,你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如果后期没有很好的止损策略,就将自己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
要知道,好的机会很少,巴菲特曾向年轻人分享经验:“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大概只有二十次。”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收益,也来源于他绝佳的二十次机会。如果一个投资者随时随地都能满仓,那通常不是什么机会。
从A股市场上来看,一个人的投资机会往往只有3次,也就是一生可能只会遇到3次牛市,而这3次机会中,你能抓住的往往只有一次。
很多投资者事前没有策略计划,一时兴起就满仓操作(没有事前风控也没有事中风控),盲目相信自己的神准眼光和机智反应,在遭遇亏损时也心怀侥幸不肯止损(没有事后风控),往往最终都会亏损出局。
仓位控制决定你暴露了多少风险,损失从开仓开始。而损失只是结果,错误的开仓才是原因。
3)事后风控
已经出现损失时,怎么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在操作股票时,止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刚清仓完毕,股票又涨上去了,看到这个结果,很多人非常痛心,这属于事后分析法。如果想一想,我们不及时止损,会遇到什么情况呢?
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股票短期上涨后继续下跌,然后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下跌,到时候你会遭受更多的损失,卖出心有不甘,不卖又占用资金,从而被牢牢套住。
所谓及时止损,就是在出现了不利于我们的方向时,应尽快将手中的标的物卖出,哪怕遭受一定的损失。因为,按正常情况,不及时止损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如果我们担心在止损时出现前面所说的情况,卖出后反而反弹到比卖出时的价格更高,那该怎么办呢?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可以采用阶梯平仓法来减少损失。即将止损由一个点设置成一个区域:如将平仓区域设置为下跌3%~7%,下跌3%平仓20%,然后以1%跌幅为阶梯,即每多下跌1%,继续平仓20%。即标的下跌3%时,平仓20%,下跌4%时,再平仓20%,下跌5%时候,再平仓20%,下跌7%时,已经全部平仓。
这样如果标的下跌3%后又涨回去了,投资者因为只平仓了20%,就守住了80%仓位,这部分的上涨可以对冲平仓带来的损失;如标的下跌7%后才涨回去,这时可以用前面下跌3%~6%平仓的资金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标的物。
阶梯平仓法的优点是让可能的错误分散,从而使得收益曲线更平滑,让投资者处于“进退皆可的境地”。
同样,开仓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上涨3%开仓20%,然后以1%涨幅为阶梯,即每多涨1%,继续开仓20%,直到达到自己的开仓目标。
如果标的上涨3%就开始下跌,由于只开了20%的仓位,风险可控,如果标的物在上涨5%时开始下跌,这时前面3%、4%开仓时的仓位已有了浮盈,可以抵御一定的风险。阶梯开仓法有点儿像线下开连锁便利店,先开第一家店,等有盈利了再开第二家,有利于风险控制,而不是一次开了许多家连锁店,因为无法很好的管理导致出现问题。
2.期权风险控制的3个指标
很多时候,投资者看着手中期权的价格飞速变化,账户损失不断扩大,却不知道自己手中期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这时,如何确定手中期权面临的风险大小呢?
买期权很简单,最大的损失是权利金,时间损耗为Theta。估算一下,如花费30元买入了期权,还剩30天到期,大概就是每天1元钱来买一份可能性(实际上时间损耗前期少,后期大)。
卖期权方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风险。通过风险量化,来设置止损点,这里面有3个指标可以参考,即综合Delta、综合期权价格、标的涨跌幅。
1)综合Delta
综合Delta可看成持有的标的仓位,例如买入50ETF购权,综合Delta为1时,可视为持有1万份50ETF。
综合Delta=∑Deltax对应仓位
如卖出2张平值购权,Delta的值(下简称Delta)为0.5;1张虚值购权, Delta为0.3,则综合Delta=0.5×2+0.3×1=1.3。
投资者可以根据综合Delta来设置止损,例如综合Delta为3时开始平仓,平时就要保持Delta在3以下。需要注意的是,Gamma的值(下简称Gamma)比较大时,Delta的变化很快。
2)综合期权价格
综合期权价格是对全部持仓的期权权利金的综合求和,可以理解为期权持仓的全面风险敞口。
综合期权价格=∑期权价格×对应仓位
如卖出2张购权,价格为100元/张;卖出1张沽权,价格为50元一张,那么多头的风险为100元/张×2=200元,空头的风险为50元/张×1=50元,由于多空对冲,综合风险200-50=150元,此处即为多头风险。
用期权价格来衡量风险的优点是直观,且便于计算。例如手中多头风险超过2000元即平仓,平时要保持风险敞口在2000元以下。不足之处是当期权价格随波动率变化时,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风险情况。
3)标的涨跌幅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投资者还可以用标的涨跌幅作为风险控制的衡量指标,如标的下跌3%时就平仓。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缺乏动态的变化,因为期权的防御空间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期权快到期时,其防御空间只有1%,那么如果等待下跌3%时再平仓,则损失巨大;期权防御空间有5%,那么下跌3%时,可能就不需要平仓。
此时,我们可以用涨防价差来作为衡量指标,公式如下:
涨防价差=标的涨跌幅-期权单日防御空间(%)
如可以设置涨防价差为1%时平仓,即卖出期权的单日防御空间为1%,当日标的下跌2%,那么涨防价差为2%-1%=1%,这时就可以进行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