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常识

午后,天气炎热,白石村外被竹栅栏围起的鱼塘里,没有一个人影,鱼塘边上李家的守塘小屋里,有些许动静。

屋里放着几口大缸,李笠在缸边忙碌,吴氏站在一旁看着,屋外拴着大黄狗。

被栅栏围起来的大片鱼塘里,就只有这对母子,又有几个守塘人,分布在鱼塘四周栅栏外的几个小屋里。

因为鱼塘里暂时没有养鱼,所以不需要人在鱼塘打理。

这种时候,隔墙无耳,正是李笠做事情的好时机。

此刻,李笠蹲在一个小盆子面前,手中拿着一条肥硕的雌鱼,用很特别的手法,让其腹中鱼卵排出,流到盆子里。

他把雌鱼放到一旁的木桶中,然后从另一个木桶里捞出一条尺寸差不多的雄鱼,继续用类似手法,给雄鱼。

不一会,精华溢出,落在小盆子里,和鱼卵混合在一起。

吴氏看着儿子,看着盆里的鱼卵,眼睛越睁越大。

毫无疑问,儿子是在对鱼儿进行繁殖,让鱼卵“阴阳结合”,变成可以孵化出鱼苗的“熟卵”。

但是,不需要这么麻烦的。

养鱼的人喜欢鲤鱼,不止因为鲤鱼好养,还因为鲤鱼可以在鱼塘里自己繁殖。

当雄鱼、雌鱼开始追逐的时候,要在塘里水面搭起架子,然后把采集来的草铺在架子上,给鱼儿营造出合适的“巢”。

待得时机合适,雌鱼就会在这个“巢”产卵,鱼卵附着在草叶上,然后雄鱼将鱼卵“阴阳交合”,过一段时间,就会孵化出许多小鱼。

刚出生的小鱼,还不需要进食,过得一两日,就要把准备好的熟蛋黄碾碎,用水溶了,按时洒在鱼巢周围,喂这些已经可以开口进食的小鱼。

再过一段时间,就得用米浆(最好是豆浆)喂养。

等到鱼儿长到一寸时,鱼苗自己就能觅食,算是度过最危险的时期。

所以,繁殖鱼苗,只需要在鱼塘里进行,不需要人帮忙,拿着雄鱼、雌鱼揉来揉去。

但让吴氏惊讶的不是这种做法,而是鱼的种类:李笠手上的鱼,不是鲤鱼,是鲩鱼。

而鲩鱼,无法在鱼塘里自行繁殖:鱼卵无法孵化出鱼苗。

吴氏很确定这一点,她虽然没去过多少地方,但从小听到的、看到的,让她确定了一个常识:

鲩鱼苗只能靠野外捕捞,没有人,可以自己在鱼塘繁殖出鲩鱼苗来。

即便把雄鱼、雌鱼放在鱼塘里,两者相互追逐、排出鱼卵,但这些鱼卵都是死的,不可能孵化出鱼苗。

不仅如此,鲢鱼、青鲩等鱼,也无法在鱼塘里人工繁殖出鱼苗。

所以,但凡饲养鲩、鲢的人家,想要鱼苗,就只能向鱼贩购买,而鱼贩手中的鱼苗多来自渔民,得在大江之上捕捞。

以鄱阳为例,所有鲩鱼苗,都来自寻阳、湓城等临江的地方,只有在大江之上,才能捕捞到鲩鱼苗。

每年夏天,就是捕捞鱼苗的时候,但是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购买鲩鱼、鲢鱼苗回来塘养,成本很高,每斤鱼苗售价在一千到两千文左右。

所以,不如养鲤鱼,因为鲤鱼可以自己繁殖。

虽然鲤鱼的售价,要比同尺寸的鲩鱼、鲢鱼低,但仅凭鲤鱼能够自己繁殖这一优点,就足以让许多人养鲤鱼,而不是买鱼苗,养鲩鱼、鲢鱼。

那些财大气粗的鱼主,才会大量外购鲩鱼苗回来饲养。

可现在,吴氏见着儿子此刻明摆着是在繁殖鲩鱼,她觉得儿子是不是昏了头,居然违背常识。

她看着儿子,把人工促成“阴阳结合”的鱼卵,放到一个水缸中,这个水缸内部有环道,环道里有流水,仿佛小溪一般。

之所以有如此效果,是因为每一个环道水缸的旁边,有一个放在高架上的水缸,高架水缸向环道水缸供水,所以才有水流的效果。

为了确保环道水缸里一直有流水,必须经常给高架水缸加水,而所加的水,就来自外面的鱼塘。

之前,李笠把自家鱼塘里的水排干,在池底撒上生石灰,然后引入新鲜河水,将鱼塘消毒。

然后换了几次水,直到鱼塘里水质清澈。

现在,吴氏不明白儿子在水缸里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她不敢相信儿子居然能孵化鲩鱼苗,

“寸鲩,你这、这是白忙活呀,鲩鱼苗只能在江河里捕捞,没有人能孵化鲩鱼苗的。”

“娘。”李笠抬起头,一脸认真的说:“这件事,娘不要说与第三个人知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这我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啊!”

吴氏无法相信儿子在做的事情能够成功,但改日她再来小屋时,看见环道水缸里的情形,瞬间目瞪口呆:

有密密麻麻的黑点在水中游着,这些黑点,就是刚孵化出来的鲩鱼苗。

吴氏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无法理解自己看到的这一幕,鲩鱼苗不可能人工孵化出来,这是一个常识。

正如太阳从东边出来的常识一样,不容置疑。

吴氏身体摇晃,李笠赶紧搀着她在一旁坐下,吴氏揉了揉太阳穴,看着儿子:“寸鲩,这...这是怎么回事?”

“娘,正如你看到的,孩儿把鲩鱼苗孵化出来了。”

李笠镇静的说着,眼睛里闪烁着熊熊火光:“娘,这些鱼苗,可都是钱啊!”

吴氏闻言面色变得惨白,仿佛被雷劈中一般,气都快喘不过来。

李笠扶着母亲,不停轻抚后背,好让她顺顺气。

李笠可以下定论,当今天下,只有他一个人,能够人工孵化鲩鱼苗,也包括四大家鱼另外三种鱼的鱼苗,这就是绝招。

如果可以,李笠不想让娘亲知道这个秘密,但没办法,他需要帮手,不然忙不过来。

所以,这个秘密不能让母子之外的第三人知道。

因为这秘密太过于惊世骇俗,传出去,会出事的。

在后世,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寻常可见,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养鱼很简单,鱼苗必然是人工繁殖出来的。

正如养鸡场里的小鸡那样,都是养鸡场自己孵化的。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延续了数千年的养鱼业,有一个公认的常识,那就是四大家鱼的鱼苗,只能靠野外捕捞。

没有人可以在鱼塘人工繁殖四大家鱼(唐代以前没有四大家鱼的说法)的鱼苗。

原因很简单,数千年来,无数养鱼户尝试人工繁殖四大家鱼的鱼苗,全都以失败而告终,鱼塘里的鱼卵,无法孵化出鱼苗。

所以千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常识。

直到现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四大家鱼的繁殖行为,才破解了这个常识:四大家鱼的鱼卵,属于“漂流卵”,必须在流水环境下,条件合适时才能孵化。

换句话说,千年以来,人们在鱼塘孵化四大家鱼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四大家鱼的鱼卵,即便完成了“阴阳结合”,也无法在静水中孵化。

而即便是在流水中,也必须在水流流速、水温合适的时候,鱼卵才有孵化出鱼苗的可能。

科学就是生产力,破解了四大家鱼繁殖秘密的科学家们,由此研究出一套人工繁殖四大家鱼鱼苗的技术。

从此,延续了千年的“鱼苗只能靠野外捕捞”的常识,被打破了。

其技术核心,就是内有流水的孵化设施,包括孵化槽、孵化环道等等,这些设施,结构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土法上马。

准备好处于繁殖期的雄、雌鱼,人工“助产”,然后将完成“阴阳结合”的鱼卵放入孵化设施之中,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孵化出鱼苗。

李笠知道全套技术,这是因为那一世,他想学养鱼技术,自己养鱼或者养鱼苗赚钱还债,所以去养鱼场打工。

然而雇主只当他是普通打工者,没打算教核心技术,毕竟教不是不可以,要收学费。

他没有那么多钱交学费,就只能偷学,平日里注意观察,和老员工聊天时旁敲侧击,只要有机会,就主动帮忙、打下手。

养鱼场有孵化鱼苗的孵化环道,也有孵化槽,夏天忙起来的时候,人手不足,所以他有机会打下手,或者在一边旁观。

看不懂的,自己上网查,了解原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等偷学得差不多时,被雇主发现,结果就是被炒鱿鱼,还被拉入行业黑名单。

但学到的技术,是忘不了的。

这种技术,在后世不是秘密,交学费就能学,但在这个时代,等同于点石成金术,是李笠发家致富信心的来源。

一斤江捕鲩鱼苗,在‘原产地’湓城都要一千余文,在鄱阳的鄱口鱼市,售价更高。

而他,直接繁殖鱼苗,就近销售,可以说是暴利,百分之数百以上的暴利,成本又不高,足以让人疯狂。

鱼苗的繁殖,要在夏季进行,所以,李笠等了数月,并且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现在,可以大干一场了。

但只能偷偷摸摸行事,还不能一下子做成明面上的产业,绝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够“无中生有”,自己繁殖鲩鱼苗。

因为以李笠目前的地位,根本就守不住这个秘密,一旦泄露,下场可想而知:全家被抓,对方逼问出技术后,杀他灭口。

现在,李笠看着自制的孵化环道,看着土法上马的一系列设施,看着环道里密密麻麻的小鱼苗,看着母亲,认真的说:

“娘,这个秘密,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我知道,我知道...”吴氏只觉得后背发凉,儿子居然知道如何孵化鲩鱼苗,这让她惊喜万分的同时,也意识到巨大的危险。

“寸鲩,你,你是如何知道这办法的?”

“娘,孩儿的小名,不就叫寸鲩么?”李笠笑起来,声音很小:“寸鲩,这就是天意呀。”

“可是,可是...”吴氏觉得脑子很乱,但想到一个问题:“你这些鱼苗,若养到一寸以上,得喂许多米浆、豆浆,那别人总是会察觉的..”

“养大了,总不能自己都养了,那如何拿去卖?你说不清楚来源呀!”

“若是卖一些,人家不会觉得有什么,可你..你怕是要孵化许多鱼苗,那么多鱼苗,你拿去卖的话,有心人必然起疑,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对此,李笠早有计较,摆摆手:“娘莫要担心,孩儿自有办法,忙完这个月,家里往后就不会缺钱了。”

吴氏心中震惊,捂着嘴,颤抖着问:“寸鲩,这,这一亩鱼池,你能养出多少斤鱼苗?你要养多少鱼苗拿去卖?”

李笠笑起来:“娘,这都由孩儿来做,娘不需要担心,孩儿可以不动声色的把大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