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
- 李永鑫
- 2597字
- 2020-02-18 11:47:10
当满载着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乘客的“盛世号”邮轮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港口离开的时候,“沿海上丝路,讲中国故事”活动的序幕就慢慢拉开了。
“盛世号”邮轮,2017年5月21日从意大利启航,历时37天,到达终点——中国厦门,其间途经希腊、阿联酋、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让游客体验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的文化与历史。
在邮轮航行中,中国的演出团队围绕“丝路·缘”“丝路·乐”“丝路·舞”“丝路·秀”“丝路·味”“丝路·画”和“丝路·歌”等七大主题,分别从与“丝路”有关的故事、音乐、舞蹈、美食等方面演绎中国文化元素。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嘉年华集团主办。活动中,绍兴市承担的“丝路·秀”主题,是以丝绸、青瓷、书法、越剧为主要展现元素,采用声、乐、舞等形式串联成一台时长40分钟的演出。绍兴的演出于6月12日—16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至马来西亚槟城段航行的“盛世号”舞台上进行。
绍兴的整场演出分为“序·丝路之源”“丝路江南·绸”“丝路江南·曲”“丝路江南·瓷”“丝路江南·墨”“尾声·丝路江南·恋歌”等6个篇章进行展现。第一幕“绸”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法,以蚕吃桑、蚕吐丝的意象,展现丝路的起源;尾声部分通过对小提琴《梁祝》的歌舞演绎,展现破茧成蝶、飞过沧海的升华意境。绍兴的演出力压群芳,绍兴的参与更表明了绍兴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地位。
说到丝绸之路,自然会联想起两位绍兴古人。一位是西汉时的绍兴人郑吉。郑吉在西域打败匈奴以后,汉宣帝命他既护鄯善以西的南道,又护车师以西的北道。从此“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道路,都由他来领护,故号称都护。在中国历史上,都护一职的设置,就是从郑吉开始的。从此使西域“三十六国之人,皆为汉朝天子之臣民,三十六国之河山,皆入汉朝之版图,西域之一统于中国,由此始焉。”汉丝绸之路自张骞始,由郑吉成。
另一位绍兴人是明朝的马欢。马欢,字宗道,别字汝钦,自号会稽山樵,明会稽人。回族,通波斯语,信奉伊斯兰教。三次(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跟随郑和下西洋。
马欢著有《瀛涯胜览》,全书2万余字,对郑和使团在各国活动的一些情况,如历法、冠服、科举制度的颁给,贸易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图书、乐器、度量衡的赠予,对亚非国家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崇仰,绘画、建筑、雕刻艺术的交流,珍奇动植物的传入等做了重要的记录,学术价值极高。马欢的记载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指南,可以说是商人海上经营的操作手册,其贡献是巨大的。
研究绍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不得不说起一条河,那就是浙东运河,浙东运河在2014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殊荣的取得当然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港口有三个,分别是浙江的明州港,福建的泉州港,广东的广州港。而连接京杭大运河到明州港的枢纽河就是浙东运河。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航运是浙东运河重要的功能。由于杭州湾潮水来势凶猛,因而古代浙东船只多取道浙东运河前往杭州。那时浙东运河曾经成为王朝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瓷器等出口产品通过浙东运河运往宁波,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海外。日本、越南、高丽等地的产品也通过浙东运河运往京城。外国使节也往往从宁波登岸,再经由浙东运河前往临安。明代,宁波成为接待日本贡船的唯一港口,贡品通过浙东运河前往京师。除了官方贸易之外,沿浙东运河的民间航运同样发达。
绍兴不但是丝路航运枢纽,而且是丝路物产的重要原产地。秦、汉、三国时期,绍兴成为全国4个最大的麻织中心之一,又是全国铸镜业的中心。两晋南北朝时期,会稽郡“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越绫“比绢方绡,既轻且丽”,被认为是衣料之上品。成熟的越窑青瓷从原始瓷中脱胎而出,从此流行达千年之久。
南北朝以后,杭州湾南岸的海塘全面竣工,绍兴平原北部的河湖网整理成形,农业生产获得重大发展。丝绸业异军突起,越绫越罗风行全国;制瓷业崭露头角,越窑青瓷远销海外;纸张和茶叶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手工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早在南北朝时期,绍兴的米酒就已由勾践时代的浊醪演进为“山阴甜酒”。隋唐时期,越州有“醉乡”之称。宋室南渡之后,为了满足酿酒业日益增加的需求,绍兴农村中种植糯稻的面积占到全部农田的60%。绍兴城中出现了“酒垆千百家”“酒满街头”的酒乡景观。明代,绍兴酒远销京师,品种又有增加。至清代,酿酒作坊遍布山阴、会稽城乡,酿酒业进入“越酒行天下”的全盛时代。
明清时期,绍兴农村中仍普遍种桑养蚕。至清末,绍兴府继续保持着浙江四大丝绸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宋代以后,脱胎于日铸茶的平水珠茶渐负盛名,在清代风靡欧、亚、美各国,19世纪后期,年出口量达到30万担。会稽平水成为浙东茶叶的主要集散地先后达200年之久。
绍兴自古就是中国通向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地理位置靠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毗邻上海、宁波、舟山等海上交通枢纽。作为外贸大市,绍兴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年进出口额近350亿美元,尤其是出口额近300亿美元。绍兴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已达23个,其中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的城市13个,签订友好备忘录的城市10个。
当我认真研究了绍兴与“一带一路”的关系以后,觉得现在绍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枢纽城市的目标是有充分根据的,也是会取得成功的。
然而我写作此书的目的,还在于告诉世人,绍兴这个“一带一路”枢纽城市还有很多魅力,还有许多故事:绍兴是一个江南古城,有5000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城市建设史;绍兴是书画之乡,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万世流芳;绍兴是戏曲之乡,绍兴戏曲种类丰富,戏曲艺术长盛不衰,曾被艺术家称为中国的“戏台”;绍兴是名士之乡,毛泽东有诗为证,“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是江南水乡,人们喜欢用“东方威尼斯”比喻绍兴的水乡特色。
绍兴的文化地位是什么?我觉得还是用一位学者的话来总结比较恰当,那就是“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江南风情看绍兴。”这也是《绍兴传》希望努力讲清的绍兴故事、绍兴文化特色和绍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