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是中国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方便阅读,特将该时期的概况及书中提到的部分史实名词简述如下。
历史背景介绍
三国时期上承东汉、下启西晋,自220年持续至280年,共计60年。分为曹丕在曹操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曹魏、刘备在成都建立的蜀汉、孙权在武昌建立(后迁都建康)的东吴三个政权。
曹魏政权到了后期,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司马懿次子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又灭掉了东吴,三国时代结束,晋朝统一了中国。
晋朝分为西晋(265—316)与东晋(317—420)。西晋统一后,仅仅维持和平十几年时间,昏庸无能的晋惠帝继位后,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叛乱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进入中原,兵火连绵之中,大量百姓与士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十六国时期。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中原的士族及平民陆续南迁,中国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混处杂居。东晋早期,王导等士族大家主持朝政,政局相对稳定,后期军权渐重,朝廷控制力减弱,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有北伐重归之心,却终究未能成功。383年,前秦苻坚带重兵南下,想要灭掉东晋,但在淝水之战中一败涂地。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收复了大片失地,前秦崩解,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可惜,东晋后期又有朋党相争、桓玄作乱以及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也在蜀地自立为王。最后刘裕崛起,凭借军事力量平定诸乱,夺得帝位。中国自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自三国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其突出表现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需要说明的是,《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事迹并不完全真实,更多可视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是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
部分史实名词
八王之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到光熙元年(306),历时七年。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次动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强烈破坏了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导致了西晋灭亡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永嘉之乱:或称永嘉之祸。光熙元年(306),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永嘉五年(311),匈奴建立的前赵政权首领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接着攻入了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苏峻之乱:又称苏峻、祖约之乱,爆发于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二年(327),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他联合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第二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庾亮则与江州刺史温峤一起,推举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一起讨伐苏峻。咸和三年(328),苏峻战死,第二年,手下残兵亦被消灭,叛乱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