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理想天国里的漫长熬煮
- 中玄子
- 3091字
- 2024-08-11 06:21:15
二零二三年六月六日小说《不甘的心》完结后,原打算将寄存在心中多年的另一则故事作为新书开更,却因为重新找工作搁置了下来。
坦白讲,我不敢妄称作家,哪怕是业余作者都不够格,我顶多是个怀有梦想且不通文法的门外汉。所以,我必须得先解决生存问题。
我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但仅限于想象,并没有尝试实践。后来参了军,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又唤醒了写小说的念头,碰巧也有条件和时间,还有了一些浅显的认知,于是在电脑上创建了文件夹,结果憋了好几个星期都没形成头绪。再后来,我就复原了,不过写小说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了。或许这就是我来人间一趟的使命和任务吧,从那之后,我便将脑海中天天幻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当成主角进行了无数遍的精心打磨,最后终于又有了时间和条件,也比第一次码字时多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笨拙的经验,就注册了账号、起了笔名、上传了封面。这一次因为经历了一些成长挫折,的确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没几天就在电脑上敲出了两万多字的内容,可很快就又没有头绪了。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阶段正是我面临成长时的阵痛期,三天一变的想法整天都找不着北,哪有坚定的意志和真正的勇气静下心来做成一件事情呢?自此以后直到再一次起心动念,中间整整走了五年颠沛流离的弯路,而我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这一次跟前两次完全不同,无论是时机,还是环境,或是能力,都达到了最佳状态,所以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顺利开了书。这一写,就写了六年。当然,我一直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尝试性写作,并没有把写小说当成主业来做,毕竟梦想也是需要养活的。
找工作也好,写小说也罢,最难得“坚持”二字。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并胡诌了三百二十万个字,首先要感谢为数不多的陌生的读者朋友们,每当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只要看到大家的阅读、关注、评论、推荐,就会重新点燃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念;其次还要感谢生活,因为它对我来说亦师亦友,虽然它有时很现实、很残酷、很无情,但更多的时候它其实是美好的、仁慈的、火热的,他不仅教会我如何面对人生,还激发了我捕捉心灵最深处的写作素材;最后更要感谢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和在我成长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如果没有那么多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给予我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我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那么多发生在我成长中的事,那专属于我的人间因缘一定是留有遗憾的不完整人生,而我所构思的小说那也一定是不完整的故事。
自带来历的业力是一步都少走不下的成人路径,非经历个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许是老天眷顾,在我三十七岁的时候我终于完成了一件此生无悔的事情,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从二零一七年六月六日开始码字到二零二三年六月六日签约完结,这六年间我失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尤其是我的生活态度和写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基于此,我在得到一个上班的机会后,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第二本小说故事的酝酿。
起初写小说,好似有一种神奇而又无形的力量同时助推和牵引着我,完全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胡诌完结的。尽管我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七遍,但还是有很多错词病句,包括文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很不恰当。因此,在酝酿第二则小说故事的过程中,我先后拜读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余华的《活着》、还有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同时还又观看了一遍相应的影视作品。我原想从这几位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中找寻点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结果读了人家的书、看了人家改编的影视剧,专门从网上找了很多有关于他们的纪录片、演讲、采访等视频后,我竟然不敢再生写小说的念头了,甚至把将近六万字的草稿也给删了。
我开始怀疑自己,不单单是因为自己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有来源于现实的回击。小说《不甘的心》并不是意义上的网文,再加上我对网文平台缺乏了解和认识,阅读量自然是上不去。刚开始,我只是觉得人生如白驹过隙,该留下点什么,也应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证明自己没有白来人间一遭。说没有一点想望,那肯定是鬼话,但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更知道自己应该活在现实,所以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然而,现实不会按照我所设定的剧情呈现画面,入职没多久就赶上了单位大裁员。这个时候,我真的很绝望,可当我把盼头寄托到那本完结了的小说上的时候,才知道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时年三十八,家未成、业未立,那是要多悲催就有多悲催。可难道就这么自暴自弃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我现在之所以能够轻松自如的面对当下,恰恰是得益于没成家、也没立业。因此呢,我就又自己骗着自己借这段失业后的空闲期做了一边找工作、一边写小说的决定。至于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我想起了余华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自己的小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早在二零一九年,我就构思了第二本小说的故事内容。当时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原先那个在我脑海中的故事自写开《不甘的心》后突然消失了,我急需另外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来填充孤独的空白时间;二是奔走了多年仍旧一事无成的我深感不孝,希望通过写小说的方式将小时候从母亲口中断断续续听来的回忆留在人世间,以此表达一份爱母之情。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一定有专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有专属于自己的价值。每当看到那些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人,或是那些熟练掌握特殊技能和才艺的人,我就会对照反思自己。为什么人家能考上大学?为什么人家能当好兵?为什么人家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为什么人家都能安身立命,而我为什么连个方向和目标都没有呢?可能说,天命、运气、天赋、机会都不一样。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只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付诸行动,哪怕没有结果,只要人生无悔就是属于自己的辉煌。
其实,上苍并没有亏欠我什么,父母也没有亏欠我什么。反倒是我,不仅有愧于天地,还有愧于父母。所以,我将母亲的名字作为了这本小说故事的书名。古有家讳、国讳、圣讳之说,我虽不才,却深爱着我的母亲。因此,取了一个同音字《兴爱》,以释爱母之心。
这是一则关于母亲的故事,我原本打算参照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手法来讲述,可我码了五六万字还是没能切入正题。央视人物专栏有一期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纪录片,其中就有路遥先生。关于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故事,无需我在这里过多讲述,我想说的是,我从路遥身上看到了一种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正像路遥所说的:在很大的意义上,这已经不纯粹是在完成一部书,而是在完成自己的人生。这么一位用生命情感写作的伟大作家在创作前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做大量的准备,而我什么都不是,又有什么资格仅仅凭借着自己的无知去写一则有关于母亲和年代的故事呢?所以我删了草稿,重新构思了这本小说。
鉴于《不甘的心》不够理想,于是我在原故事基础上仍以我自己为主线思路进行了补充和延展,同时将有关于母亲和年代的故事镶嵌其中,最终达到写作的目的。如此一来,故事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就有了保证,我也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另外,我参考了一些网文作者在网上发布的视频介绍,如果第一本小说石沉大海的话,不要过度纠结,抓紧时间去开新书,没准儿能带动第一本书的阅读量。我倒也不在乎什么阅读量不阅读量了,因为我写这则故事不为别的,只为求一份心安!
现在,我给这本小说取了一个新书名——《理想天国里的漫长熬煮》,故事就从我快写完《不甘的心》的时候开始讲述,不过跟《不甘的心》不同,这一次我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完结《理想天国里的漫长熬煮》,但我希望自己能够认认真真去对待,至少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
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记说于TY市庙前街出租屋。——中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