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开始谈论增长。我与很多人聊过后发现,大家谈论的“增长”,似乎还不是同一件事情。

有人在聊怎么做裂变活动,通过红包和奖励刺激新增用户;

有人在聊怎么做应用市场优化,提升自然排名获得更多的下载量;

有人在聊怎么零成本获客,希望通过一篇文章带来千万用户;

有人在聊怎么做分销,做付费社群,做电商变现……

所谓增长,到底是什么?

其实,上面这些人谈论的都是增长,但又好像都不是增长。

增长的目的在于提升用户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营收。但这是增长结果的表现,那么支撑结果的是什么呢?

当我加入第一个互联网团队时,我听到了第一个“很互联网”的名词,叫作“以用户为中心”,所有人都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是真理。

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第一法则——这句话影响了很多人。所以当用户想要低价的时候,会给优惠;当用户想要便利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开满品牌门店;当用户想要满足虚荣心的时候,互联网会给用户各种各样的符号……

直到有一天我去菜市场买土豆,我说能不能只买半个?老板很不理解地问我:“那剩下半个我卖给谁去呢?”

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的逻辑,作为用户,我的需求只是半个土豆,但作为老板,要计算收益、损耗,赔本的买卖不干。

但在互联网行业中,有多少创业项目没有计算过收益?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团购网站。2011年正是“千团大战”的时候,入职的第一天我就问“咱们公司靠什么赚钱?”,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不赚钱,有投资”。

嗯,也许,这就是互联网吧。

我工作7年,每年都会有新的风口,也会产生新的独角兽公司。融资—烧钱—冲业绩—再融资—融不到—倒闭,不知道有多少创业公司在这样的路径中轮回,创业者变成了“连续创业者”。

当融资不再顺利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行业,错过了什么?

2014年,互联网行业获客从线下转向线上,付出了很大的用户教育成本。2016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及盈利,谈论获利的方法,新的风口越来越少,大家都在瓜分线上流量。

但最近两年,大家谈论增长的次数越来越多。增长是什么?是通过精细化运营方式,提高产品的服务能力,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基于现有用户的社交关系带来新增用户。

说得俗套一点,就是老客户转介绍。

老客户转介绍的前提是形成好的用户口碑,而好口碑来自于好产品和好服务。与传统的产品运营策略相比,增长黑客,这个职业的增长工作者,将重心回归到了产品获客而不是推广获客。

所以,增长黑客在追求数据驱动的需求分析,追求最小MVP验证,追求创新性的尝试,希望通过小的突破点撬动大的用户量。

在这里可以看出,增长黑客似乎并不是完全的“以用户为中心”了。这些人不会在用户贪图低价时就降价,而是告诉用户“你需要更好的”,也不会在用户想要买半个土豆的时候就自己损耗一半,但可能会把一个土豆切成丝来卖,这就是增长黑客。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增长黑客呢?

增长黑客需要同时具备产品、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和运营等多方面的意识,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今的增长黑客处在这样一个状态——有很多理论和模型,但缺少具体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对互联网运营来说,实现用户增长的工作并不是一次颠覆式的创新,而是一次思维的升级和发展。在写这本书前,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要画一张关于增长黑客的知识图谱,要包括哪些内容?

尝试了几天之后我就放弃了,因为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产品、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和运营等能力都是增长黑客所需要的,而这些能力本身就包含了繁多而复杂的知识点,想要全部了解实在太难。

当然,想要实现用户增长并不是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只要在具备一项专长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他能力有一些了解即可。

那么到底该怎么把关于增长黑客的知识图谱说清楚呢?

既然说不清楚,就不说了吧。知识图谱并不重要,能解决哪些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本书汇集了100个问题,从实现用户增长的应用实践角度出发,重新带领读者思考产品运营中会涉及的问题。

这本书一共分为9章。第1章从思维角度对比增长黑客与传统运营人员的不同,第2章和第3章介绍了17个思维模型,重点在于建立产品口碑,提升用户黏性,为增长提供基础。而第4章~第8章,通过51个问题整理了数据分析与数据驱动、活动策划与执行、内容引导与文案写作、渠道推广与宣传、用户管理这5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我认为做好增长黑客必须具备的能力。最后一章是关于数据驱动用户增长的实战技巧讲解。

当这本书写完之后,我突然发现这100问似乎只是将增长黑客的日常工作进行了整理与提炼,并没有什么概念上的创新,因为做增长本身就是追求细节上的再创造,关于实践的经验是在不断演进中沉淀的经验。

想要成为增长黑客,实践大于理论,实验大于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