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母必须要有权威
- 这样教,孩子才会棒
- (美)雅各布·阿博特
- 6672字
- 2020-03-06 16:35:18
在培养孩子时,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要使孩子即时、准确、不容置疑地服从自己的命令。要想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应该给自己确立一个信念——这样做是一项重要的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完全没有履行这一职责的父母的数量仍然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父母在理论上都对这种责任没有任何认识。
作为一位母亲,她也许会这样说:“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明白,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他着想。这样,他就能很高兴地服从我的意愿,不会受到像某些父母那样武断、专制的权威影响,从而使自己变得盲目。”
不过这位母亲忽视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理智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等能力,都是通过慢慢学习才逐渐形成的。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求他能分辨善与恶,进而抑制或打消他对一些事物的渴望及激情,这未免是一种奢望。因为这些能力都是孩子在很久以后才能具备的,孩子幼小心灵的发育速度是十分缓慢的。因此,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我们不能指望他们自己会主动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要想建立基础稳固的母子关系,母亲就应该凭借自己已经成熟的心智与思考能力,为理智和思考能力尚不成熟的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引与方向,对母亲而言,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父母应该承担的两个重要责任
父母对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在孩子处于发育期的时候,为他们的身体发育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第二,当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候,要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可以说,第二个责任要比第一个责任更为沉重。一部分父母认为,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孩子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另外一部分父母则认为:孩子身体上的发育虽然尚未健全,却完全可以自主生活。无疑,父母的这两种看法都是极端错误的,而且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如果要从两种看法中找出不同,那么只有一个:前者让孩子的身体受罪,后者让孩子的心灵受苦。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孩子的判断力比体格的发育要晚
事实证明,与身体的发育速度相比,孩子在思考与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的发展速度要缓慢得多。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父母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人们一般都认为,七到十岁的男孩,就已经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身体条件。但是,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所以父母还是不敢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情。而在法律上,孩子成为成年人的年龄还要翻上一番。其实,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父母大可放心,但却不能高估孩子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
2)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反抗情绪
父母应该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过,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是一回事,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父母要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父母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当孩子对服从命令产生疑问时,说明父母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当父母用劝说的方法来使孩子顺从时,说明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实施方式。有的时候,父母可以为自己对孩子的命令作出一些解释,使孩子依靠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是否服从这些命令,但是绝对不能把讲道理作为使孩子听话的方法来用。孩子对父母的命令应该无条件服从,越是这样,对父母与孩子就越有好处。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的权威
读者千万不要产生这样一种误解,那就是当父母用自己的权威来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始终保持一种严厉的态度,或者是蛮横、不讲道理地对孩子下达命令,又或是对自己向孩子下达的命令不作任何解释。以上所说的都是父母对“权威”一词的片面认识,其实,父母所采用的方式越柔和,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的态度越亲切、语调越舒缓,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好。母亲对孩子提出一个希望,无论表达方式多么温和,其中都包含着一种权威,孩子必须毫不含糊地立即执行。母亲可能会说:“玛丽,你能暂时放下手中的玩偶吗?帮我把这封信送给在图书馆的爸爸。”或是说:“约翰尼,再过五分钟,你必须收拾好玩具积木,准备上床睡觉,到时我会叫你。”又或是用一句“詹姆斯,看看几点钟了”来提醒孩子到上学的时间了。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这种权威,那么无论母亲说话时的语气多么轻柔,孩子都会乖乖听话。
1.优柔寡断可能招致孩子的憎恨
很多母亲因为害怕会使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疏远,压根就没有想过去尝试建立这种权威。有这样想法的母亲经常会说:“我希望孩子能够爱我。我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导理念:如果我总是用母亲的权威来阻碍、限制孩子的自由,他就会认为我是一只拦路虎,阻挡了他通向快乐、幸福的路。那么我不但不能教育孩子,反而可能成为让他反感或是厌恶的对象。”
在很大程度上,母亲的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却不能作为父母不建立权威的借口。原因很简单,母亲根本没有必要用阻碍、限制的方法去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孩子对母亲的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能否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能否与孩子共同去做孩子喜欢做的事,能否分享孩子的苦与乐、失望或是悲伤等情感。在这方面,母亲要让孩子随心所欲,满足他们的愿望。母亲的公正、合理、坚定而又绝对的权威,不仅不会弱化或是威胁到孩子对母亲的爱,反而会使这种爱不断得到强化和加固。实际上,只要人类能够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给予足够的尊敬,便能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不断强化的情感。反之,母亲即使不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并不会让孩子更爱她,最后只会让孩子对她产生憎恨。
在家庭中,母亲不仅要使自己成为孩子的玩伴、朋友,对孩子想要进行的一些无害的玩耍也应该给予足够的自由空间,对孩子所犯的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幼稚的错误也应该给予足够的耐心与宽容。同时,当需要运用母亲权威的时候,母亲要用一种公平、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威对孩子提出要求。这样,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就像一位臣民忠心耿耿地对待自己的国王一样,孩子对母亲的爱也将升华。
反之,如果母亲忽视了自身与生俱来的母爱,那么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就很难赢得孩子对自己的爱,而且她永远都无法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会清楚地看到母亲的缺点,这就降低了母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而且孩子对于母亲的教育,也不会用应有的态度去接受。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教育。为了使他们不在家里捣乱,母亲只能把他们送到学校或是采用其他一些方法。因为只有这样,这位可怜的母亲才能不再遭受孩子长期的蔑视与否定,她才能从这种难以承受的精神负担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心智的不成熟,他们对母亲的感情更多的是轻蔑,感恩之情是在很晚的时候才产生的,且很多情况下只是从轻蔑变成可怜。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母亲作古以后,儿女们回想起她,也只会感慨母亲当年教子无方,并未给予孩子真正的母爱。或许在这个时候,儿女们会对着妈妈的墓碑轻轻地微笑:“可怜的妈妈,当年教育我们的时候,你的日子是多么的难熬啊!”
如果一位母亲想在有生之年就获得孩子对自己的爱,那么就必须要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树立自己的权威。
2.给孩子自由,但决不放任自流
一些父母经常会谈论在教育中给予孩子过分的自由有多么大的危害。其实,父母们应该明白,只有在一些能给孩子身体造成伤害或不良影响的事情上给予孩子自由才是应该被谴责的,给孩子自由这件事本身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危害。或者可以说,父母给予的自由使孩子的身心获得满足,并不是一件让人为之色变的事情。真正能够产生危害的,是孩子沉溺于那些对身体有伤害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对孩子来说,父母所给予的自由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他们的自由甚至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孩子出于天性,产生一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或者冲动,甚至是一些诡异的想法,只要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父母都应该尽量满足他们,这样做得越充分,效果就越好。
所以,当小孩向父母问道“我可以做这件事吗”或“我可以做那件事吗”的时候,母亲所要做的,不是考虑孩子的行为或想法是明智的还是愚蠢的;也不是用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来代替孩子进行考虑;而是关注孩子这样做是否存在危险、是否会造成任何伤害。如果没有危险的话,就应该放心地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答复。
在给予孩子最充分的自由和对孩子进行绝对控制二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冲突,也不存在所谓的不可调和的因素。父母在给予孩子最大自由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建立起对孩子的权威。孩子可以在拥有充分自由的同时又对父母的教育极为顺从。相反,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孩子的生活就会因为父母的打断、限制与拒绝而变得痛苦不堪,孩子也会变得难以教育。这个道理用一个例子便能说明。
【家教实例Ⅰ】——自由和权威的配合,使孩子更容易听话
母亲要去一个村庄,途中会经过一片田野。她问自己的小女儿路易莎要不要一同前往。
路易莎问母亲是否可以带表妹玛丽和她一起去。“好啊,不过,我想现在玛丽应该不在家,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去看看。”母亲回答说。
于是,路易莎跑去找玛丽,几分钟之后,路易莎回来了,玛丽真的不在家。
母亲说:“没关系,你想带她一起去,这份心意就说明你很有礼貌了。”
于是,她们上路了。在路上,路易莎在草地上乱跑,不时地将自己采集的花朵以及其他一些新奇的玩意儿送给母亲。母亲默许了路易莎所做的一切,并对玛丽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惊奇与喜悦表示理解,她甚至还向路易莎讲解她在田野中没有观察到的新鲜事物。后来,路易莎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妈妈,那里有只蝴蝶,我可以跑去捉它吗?”
“你可以试试看。”母亲说。
于是,路易莎开始追逐蝴蝶,直到她累得跑不动了,才回到母亲身旁,脸上带着深深的失望。
“妈妈,我捉不到啊。”路易莎说。
“没关系,”母亲说。“不管怎样,你在捉蝴蝶时已经玩得很开心了。说不定过一会儿你会看到另外一只呢。你还可能会看到一只小鸟,到时候,你可以再试试,看看能不能捉到它。”
这样,路易莎又怀着舒畅与快乐的心情去玩了。
在离大路不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这棵树被发霉的树叶、青草和许多漂亮的野花所覆盖,并隐隐露出了一截已经开始腐朽的树干。
“路易莎,”母亲说,“你看到那棵大树下有许多美丽的花朵了吗?”
“是的,妈妈。”
“回到路上来,直到我们离开这里,我不想你走近那棵树。”
路易莎听从了母亲的建议,不过在走路时,她望着妈妈的脸,想知道为什么不可以走近那棵树。
“看到你想知道原因的样子我很高兴,”妈妈说,“当我们离开这里以后,我就会告诉你原因。”
路易莎一直走在路的另一边。当她和母亲远离那棵树以后,她就向母亲询问原因。
“因为我听说树底下有一个黄蜂窝。”
“黄蜂窝。”路易莎反复地叨咕着这个词,脸上明显掠过了一丝惶恐的神色。
“是的,”妈妈笑着说,“我担心黄蜂会蜇到你。”
路易莎稍作停顿,回头看了一眼那棵树,然后说:“幸亏我没有走近那棵树。”
“你很听话,妈妈感到十分高兴。”母亲说,“我就知道,你会乖乖地听话,而不会偏要问个究竟。我当时之所以没有告诉你,就是害怕你在经过那棵树的时候会被吓到。但我知道你很乖,所以我每次散步的时候,总是很喜欢带你一起去。”
母亲的赞扬使路易莎的内心洋溢着一种快乐的感觉。这件事以后,让路易莎的心里更加肯定与强化了一个原则——必须要听妈妈的话。与单纯的责骂,或是动辄就对孩子进行体罚相比,这种教育方法显然更为有效。
“妈妈,”路易莎问,“你怎么知道树下有个黄蜂窝啊?”
“一个男孩告诉我的。”
“你认为那里真的有一个黄蜂窝吗?”
“没有,我认为那里不一定真的有黄蜂窝。这可能只是那个男孩子捏造出来的一个谎言。”
“那你为什么不让我去那里呢?”
“万一那里真的有呢?我觉得你不去那里才是最为安全的。”
路易莎问完之后,又开始到处乱跑,广阔的田野上,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最后,她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一脸倦容,再也走不动了。于是路易莎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说:“我也走累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哪里能休息呢?”
“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你还能走到那里吗?”
“我想可以。”路易莎说着,身上似乎又充满了力气,一口气便跑到了那块石头所在的地方。等妈妈到达的时候,她又想继续向前走了。
就这样,在母女俩散步的过程中,类似的情节不断地重复。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父母坚定的教育与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已经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了。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冲突,反而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和谐状态。
【家教实例Ⅱ】——压制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教育
下面,我们再看看汉娜的母亲如何教育汉娜的例子,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就算母亲将孩子的自由空间限制得极为狭窄,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刚开始的情形与路易莎的例子相似,母亲问汉娜是否想一起穿过田野去某个村庄。唯一不同的是,母亲的真正用意在于让汉娜在自己的身边帮忙拿包裹。
“好的,妈妈,”汉娜爽快地接受了妈妈的建议。“但是我想问一下表妹莎拉去不去。”
“不要叫她一起去,为什么你要叫莎拉一起去呢?她只会给我们增添麻烦。”
“她不会的,妈妈。我现在就去叫她。”汉娜一边说一边戴好了帽子,走出了家门。
“汉娜,不要去!”妈妈坚持道。“你决不能去,今天我不想让莎拉和我们一起去。”
汉娜对此却毫不理会,径直跑去找莎拉。几分钟之后,她回来了,原来莎拉不在家。
“很高兴她不在家,我已经叫你不要去找她了,你总是不听话,一会儿在路上你不要到处乱跑了。”
但汉娜根本没有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她知道妈妈的话都只不过是放空炮而已。在穿过田野时,汉娜仍然不断地到处乱跑。
妈妈渐渐跟上了她,当她们经过牧场时,汉娜又开始在草地上狂奔。
“汉娜——”妈妈用一种严厉的语气责备道,“过来跟妈妈一起好好地走,为什么你要不停地跑呢?在到达村庄前,你一定会觉得很累的。然后,你就又得让我停下来和你一起休息。”
无论妈妈怎么说,汉娜就是不理不睬。她在一块石头和树丛之间来回穿梭,不时地把她采集到的一些新鲜玩意送给妈妈。
“我的孩子,你找到的这些东西毫无用处。”妈妈说,“它们要么是一些很普通的野草,要么是一些垃圾。还有,我告诉过你很多次了,不要到处乱跑。为什么你就不能安安静静地回到妈妈身边,像正常人一样慢慢地走路呢?”
汉娜对妈妈的“三令五申”不以为意,仍然到处闲逛。
“汉娜,”妈妈又一次发话,“回到路上来,我已跟你说了好几次了,快点回来跟我一起走,你一点都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过不了多久,你说不定就会掉进一个小洞,或者被树枝弄破衣服,被一些荆棘划伤。汉娜,你不能再走那么远了。”
汉娜全然不把妈妈的话当一回事,她继续走着,寻找花朵与新奇的东西,离大路也越来越远,只是偶尔才随自己的意愿返回妈妈的身边。
“汉娜——”妈妈说,“你不能离开大路太远,决不能走近那棵树,那里有一个黄蜂窝,一定不要靠近那棵树。如果你非要走到那里,就会被蜇到。”
汉娜继续前行,在寻找花朵时,不知不觉地就靠近了那棵树。
“汉娜——”妈妈声嘶力竭地喊道,“我告诉过你不要靠近那棵树,你一定会被蜇到的。”
汉娜此时有点犹豫,但是在树下面,她并没有发现黄蜂窝。于是,她走进树丛继续采集花朵。
“汉娜——,汉娜——”妈妈大喊着,“你一定会被蜇到的。”
汉娜却说:“我不认为这里有黄蜂窝。”
“那里有黄蜂窝,有黄蜂窝!”
“也许没有呢。”
“那里有啊,一个男孩子告诉我的。”
“这里什么都没有。男孩子们经常会认为一些没有黄蜂窝的地方有黄蜂窝。”
过了一段时间,汉娜采集了足够的花朵,才慢悠悠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母亲用严厉的口吻责备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走近那棵树。”
“可是你说如果我走近那棵树,就会被黄蜂蜇到,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被蜇到啊。”汉娜反驳道。
“是的,你没有被蜇到,不过那只是你幸运而已。”然后,母亲继续前进。
没过多久,汉娜就说自己累得走不动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下。
“不行,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如果到处乱跑,你很快就会觉得疲惫。但你却一直不听我的话。现在,我是不会停下来等你的。”
汉娜说不管怎样,她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于是,她就坐在路边的一块小石头上休息。母亲则继续向前走,只留下汉娜一人。但是在往前走的时候,母亲不时地回头张望,并叫汉娜快点跟上来。汉娜仍然在那里休息,一点也没有要跟上来的迹象。最后,母亲不得不找个地方坐下来,等着汉娜跟上来。
从这个例子里,许多母亲或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她们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前面的一个例子表明,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对孩子施予最绝对的权威,这两者相互配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这个例子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怕的现实:如果母亲一味地拒绝和压制孩子心中的冲动及欲望,就会导致孩子变得无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