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晋、秦的崛起,晋国的霸业

一、晋国的统一和发展

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幼弟虞,成王灭了唐国(今山西太原),封其在此,所以称“唐叔虞”《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此系传说,据《晋公》铭文唐公“左右武王”之语,唐叔以武功得封。。唐叔之子晋侯燮父迁居晋水旁,因此改国号为晋《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宗国都城记》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傍。今并理故唐城。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史记》正义又引《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即尧裔子所封。”由于注释不一,关于晋封地有两说,一说为山西太原,一说为山西翼城,现依太原说。。晋侯经武侯到成侯都迁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又传厉侯、靖侯、釐侯、献侯至穆侯费王复都绛即翼(今山西翼城东南)《毛诗谱》:“成侯南徙居曲沃。”“穆侯又徙于绛。”《史记·晋世家》:“翼,晋君都邑也。”《史记》索隐:“翼本晋都也,自孝侯已下一号翼侯,平阳绛邑东翼城是也。”近因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的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群的发现,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晋自叔虞封唐,至孝侯徙翼十二侯,又武公代晋至景公迁新田九公,历时共370余年,皆立都于绛,即史学家所称之故绛,亦即今翼城县与曲沃县交界处之天马—曲村遗址。”(邹衡:《论早期晋都》,《文物》1994年第1期)邹说一改过去晋故都迁徙旧说,很有见地。因目前考古发掘和整理还未全面完成,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故仍按旧说叙述晋古都地址。。穆侯生两子,长子仇,次子成师。公元前784年,穆侯去世,其弟殇叔自立为君,过了三年仇率其众攻殇叔而立为君,即为晋文侯。文侯在位十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文侯与其他诸侯拥立平王有功,平王赐给他秬鬯和彤弓、彤矢、卢弓、卢矢等器物,命他与郑国共同辅佐王室。文侯死,子昭侯立。公元前745年昭侯封其叔(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即“曲沃桓叔”,曲沃却大于翼,埋下晋以后分裂的导火线。公元前739年,晋国发生内乱,大臣潘父杀其君昭侯而迎立曲沃的桓叔。桓叔想进入晋都翼(绛)为君,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归曲沃。于是晋人立昭侯之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孝侯杀了潘父,但晋却分裂成晋和曲沃两个对立的政权。八年之后,曲沃桓叔去世,其子嗣位,即是曲沃庄伯。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杀孝侯于翼,晋人攻庄阳,庄伯又归曲沃,晋立孝侯弟鄂侯为君。公元前718年,庄伯联合郑、邢两国伐翼,周桓王也派尹氏、武氏去助曲沃。鄂侯由翼逃奔至随邑(今山西介休东南)。这年夏,曲沃背叛周室,周王又派虢公带兵伐曲沃。立鄂侯之子光为晋侯,是为哀侯。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死,其子称继立,是为曲沃武公。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伐翼,在汾隰俘杀了哀侯,晋人又立哀侯子小子侯为君。公元前705年冬,曲沃武公又诱杀了小子侯,第二年春灭翼。公元前704年,周桓王派虢仲立哀侯弟缗为晋君;次年带领虢、芮(今陕西朝邑南)、梁(今陕西韩城南)、荀(今山西新绛东北)、贾(今山西襄汾东)四国联军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力量日强,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起兵灭晋侯缗。之后,曲沃武公为了笼络周天子,将得到的宝器尽数贿赂周王室,周釐王就命曲沃武公为晋侯,组建一军,是为晋武公。这样曲沃庶系成了正式的诸侯,史称“曲沃并晋”,至此分裂了六十七年的晋才告统一。武公一当诸侯,便在周臣国的鼓动下去伐周的夷邑,杀死该邑大夫夷诡诸,周执政大臣周公忌父也被迫逃至虢国。这说明晋统一后力量日强,已威胁到周天子。

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子佹诸继位,是为晋献公。晋献公是个雄才大略的国君。他即位后与虢国共朝周天子,受到赏赐,声望渐高。他为了削弱晋室内部各公子的势力,就用了大夫士的计谋,离间曲沃桓叔与庄伯后裔的关系,使他们互相残杀,最后又将群公子统统杀死,八族公子势力一除,内患缓解,使政权集中于晋君手中。献公除内患后就大兴土木,加高、加大都城及其宫殿,开始向外扩展。公元前661年,晋始扩为二军,由献公领上军,太子申生领下军。同时起兵灭耿(今山西河津东南)、霍(今山西霍县西南)、魏(今山西芮城东北)三国,把耿、魏分赐给臣下赵夙和毕万,埋下了以后三家分晋的根子。次年,派太子申生带兵伐狄族东山皋落氏(今山西垣曲东南),败狄兵于桑。公元前658年,献公为了报复虢国起兵侵晋之仇,采用大夫荀息的计谋,把珍藏屈地的良马和垂棘的宝玉送虞国(今山西平陆东北),向其借道伐虢。虞君贪婪,见宝物就一口答应,并愿助晋伐虢。当时虞国大夫宫子奇识破晋的阴谋,劝虞公不要借道给晋,虞公不听,竟与晋合兵伐虢,攻下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南)。事隔三年,晋又向虞国借道伐虢。宫子奇又劝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必定跟着完结。晋国的野心不能开启,引进外国军队不能玩忽。一次已过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虞公认为晋和虞同宗,不会害自己,所以再次借道给晋,宫子奇就带家族逃亡他国。不久,晋军攻破虢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将虢灭掉,接着回兵灭了虞国(《左传》僖公五年)。虞、虢相继灭亡,晋国势力日强,晋献公想问鼎中原了。

正在这时,晋国内部又发生了事变。原先晋献公娶贾国女儿做夫人,因无子,又纳其庶母齐姜为妻,生一男一女,女嫁给秦穆公,男名申生,被立为太子。以后献公又娶戎国两个庶妻,生了两个儿子,一名重耳,一名夷吾。之后献公伐骊戎,再娶了骊君女儿骊姬及其妹妹。骊姬很得献公宠爱,被立为夫人。骊姬生子奚齐,其妹生子卓子。骊姬想立奚齐为太子,就贿赂献公的男宠梁五与东关嬖五,让他们劝献公派太子去守曲沃(今山西闻喜),重耳去守蒲(今山西隰县),夷吾去守屈(今山西吉县),这样各公子都驻守在外,绛都只留下二姬之子。公元前656年,骊姬姐妹合谋,向太子说献公夜梦齐姜(此时已死),必须立即祭祀,于是太子在曲沃祭祀,归时带回祭肉给献公,献公因田猎未归,祭肉被骊姬放在宫中六天。献公回来后,骊姬在肉中放了毒,然后献上。献公有疑,将肉分给犬和小臣吃,结果当场死亡。骊姬当即哭诉说这是太子的阴谋。太子知道后逃奔至新城,献公杀掉太子的师傅杜原款,又逼迫太子,太子就在新城自杀。骊姬又诬告重耳和夷吾皆参与其事,献公派人去杀二公子,重耳逃到蒲,又至狄国,夷吾逃至屈,后转梁国。二公子逃亡后,骊姬之子奚齐被立为太子。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将奚齐托付给荀息。献公一去世就发生政变,大夫里克等想立重耳为国君,便纠合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的党徒在丧事中发难,威逼荀息,荀不屈从,里克等杀死了奚齐,荀息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又杀了卓子,荀息也殉难。晋国一时处于无君的混乱中。

二、秦国的崛起,晋秦的争衡

秦为嬴姓之族,传说是颛顼的后裔,其始祖大业是女脩食了玄鸟卵而生。这种传说与东方民族相似,可能其起源于东方。又传说大业子大费帮禹治水,又帮舜调训鸟兽,名为伯益,赐其姓嬴。大费的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他们的后裔在“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史记·秦本纪》),看来此时秦祖先有一支迁到了西方。商纣王时秦世祖蜚廉、恶来父子为宠臣,周武王灭商,把他们都杀了《史记·秦本纪》:“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未说杀蜚廉。而《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此处将两说合而为一。。周初武庚叛乱时,仍在东方的盈(嬴)姓也参加了,周公东征,将这部分嬴姓部落也迁到了西方,使东、西两部分合而为一。到了恶来孙子宅皋狼时,又成为周成王的臣子,其孙造父替穆王驾车,受宠而封于赵城,这便是赵氏的始祖。同族中另有非子居犬丘,好畜牧养马之术,做了周孝王的养马官,孝王封他秦邑,以继嬴氏祭祀,号秦嬴。经三传到秦仲,正值周厉王时,西戎作乱,将犬丘的一支嬴族灭掉。周宣王即位,以秦仲为大夫,诛伐西戎,结果被西戎所杀。秦仲有五子,长子即秦庄公。周宣王又召庄公兄弟五人带兵七千人西征,大破西戎。秦庄公兼有了犬丘之地,成为西垂大夫。庄公死,其子襄公立。襄公七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襄公带兵救周。平王东迁,又派兵护送,于是周平王封其为诸侯,答应如把西戎赶走,赐以岐山以西之地。襄公之子文公在公元前763年率兵七百人“东猎”,第二年东进到水和渭水相会的地方,所谓“渭之会”(今陕西眉县东北),“即营邑之”(《史记·秦本纪》),筑城定居。之后,文公果然将戎族逐出,占有岐山一带,并将岐山以东献给周王室。秦自此渐强,到宁公时,迁居平阳(今陕西岐山西),又灭了戎人荡社(今陕西三原)和荡氏。再伐芮国、围魏国,曾俘芮伯,后释放。宁公死,秦一度内乱,宁公长子武公先被废,后又嗣位。武公上台后兴兵伐彭戏氏,进兵华山之下,又伐邽(今甘肃天水)、冀戎。开始建立县制。后又取杜国(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故郑国(今陕西华县),建立县,还灭了小虢国(今陕西宝鸡)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村发现了秦武公钟、镈八件铜器,上有铭文135字,记载了秦襄公受封,秦文公、静公、宁公相传的世系,武公的功绩等事,与《秦始皇本纪》记载相符,同时也证明秦文公、武公所居的平阳即在这一带(摘自卢连城、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年第11期)。。武公死,其弟德公即位,迁都雍(今陕西凤翔)。德公死,长子宣公即位,在河阳与晋国交战,取胜。宣公死,其弟成公即位。成公死,公元前659年其弟穆公嗣位。穆公上台后就败茅津戎,娶了晋献公女儿为夫人,与晋联姻通好。这时晋灭了虞国,俘虞大夫百里奚,将其作为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媵臣给了秦。后百里奚从秦逃走,被楚国抓住。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派人“以五羖羊皮赎之”(《史记·秦本纪》)。这时百里奚已七十多岁,秦穆公对他非常重视,将国政交给他,号曰“五羖大夫”。在百里奚的建议下又重用了蹇叔等人。这时晋国发生内乱,公子夷吾在梁国,向秦国求援,并提出成功后将河西、河南、河东八城送给秦国《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十七年:“晋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史记·秦本纪》:“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两书记载不一。从《左传》僖公十五年所述看,割地不仅在河西一面,应包括河西、河南、河东,仅说河东和河西,似不确切。,秦国为了向东方发展,就同意助夷吾复国。秦穆公便联合齐国和周王室送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惠公回国后,杀了里克等人,又想赖掉答应秦国的割地之约,造成内外不和。不久晋发生饥荒,向秦国乞籴,秦国给晋很少的粮食。过了几年,秦发生灾荒,向晋乞籴,晋国拒绝。于是晋秦失和,秦穆公起兵伐晋,秦进入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万泉县之间),双方交兵,晋军大败,惠公被秦俘虏。周天子因晋是周的同姓,就派人来说情。穆公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听说惠公被俘,带了儿女登台,脚踏薪柴,穿戴丧服,以死要挟穆公,逼其与晋讲和。晋国大臣阴饴甥会秦穆公于王城,求其释放惠公。在这种形势下,穆公释放惠公回国。晋惠公回国后,献河西等地给秦国,并将太子圉送到秦国做大臣。秦将宗室女儿嫁给圉,又将晋地还给晋国。这年晋国又发生饥荒,秦国又以粟相济。秦穆公就这样恩威并施,暂将晋国压服,并向东取得了发展。

三、齐国霸业的陨落,宋襄公图霸失败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国内变乱,齐国霸业衰落。桓公在世时先娶了周王姬、徐嬴、蔡姬为夫人,均无子。又纳众多姬妾,得宠地位相当于夫人的共六人,各生一子:长卫姬生公子无亏(武孟),少卫姬生公子元(惠公),郑姬生公子昭(孝公),葛嬴生公子潘(昭公),密姬生公子商人(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齐桓公早先与管仲商议,立了公子昭为太子,并将其托付宋襄公。齐雍巫(名易牙)有宠于长卫姬,又得寺人貂的推荐,很得桓公恩宠,在雍巫面前桓公又答应立无亏为太子。管仲去世,五公子皆求立自己为太子。待桓公一去世,雍巫入宫,与寺人貂奉卫长姬作乱,杀死群吏,立公子无亏为君。公子昭逃奔宋国。宋襄公见齐国内乱,想乘机图霸,就联合曹、卫、邾诸国军共伐齐。齐人杀了公子无亏,将立公子昭,因四公子的党徒反对,只好与宋军开战。宋襄公击败齐军于甗,送公子昭还,立为孝公。齐桓公才被下葬。在宋伐齐之时,鲁、狄来救齐。郑国乘齐丧乱就靠向楚,朝见楚王,楚王赐铜料,郑铸了三座钟。邢、狄也乘机合兵伐卫,包围菟圃。卫文公想让位给其父兄子弟与诸臣,大家不肯,共同在訾娄抗击,狄军不胜而还。由于齐霸主陨落,各国战乱又即将开始。

在这种形势下,宋襄公认为打败齐兵,可以争当霸主,公元前641年拘捕了滕宣公(婴齐),又与曹、邾等国会盟于曹南,鄫国君来不及赴会,后到邾去会盟,宋襄公就让邾人把鄫君拘捕,作为牺牲祭祀次睢之社(水神),以此威服东夷。不久,宋襄公因曹国不服而起兵围曹。卫国也在这时出兵伐邢,以报菟圃被围之仇。陈穆公邀集鲁、蔡、楚、郑在齐地会盟,以重修齐桓公之好。这年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统治者腐败,造成百姓溃散,秦国乘机占取梁国。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南)邀请齐、楚会盟,向楚乞求让诸侯尊他为霸主。楚王假意允许,这年秋诸侯在盂(今河南睢县)与宋会盟,楚将宋襄公拘捕,并起兵伐宋,后在薄(即亳,今河南商丘北)诸侯会盟,将宋襄公释放。

宋襄公被楚侮辱,但仍不悔悟,次年郑国去朝楚,宋又邀集卫、许、滕等国伐郑,想征服郑,楚起兵伐宋以救郑。宋、楚开战前,宋大司马公孙固劝襄公说:“天之弃商(宋祖先)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不听。这年冬,宋和楚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会战,宋军排成阵势,楚军未全部渡过泓水,司马子鱼建议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只有在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水时就攻击才能取胜。”襄公不同意。当楚军渡过水以后尚未列成军阵时,子鱼又劝襄公出击,襄公又不同意司马子鱼,此本杜注,另说即大司马公孙固。。楚军排好阵势后全面出击,宋军大败,襄公腿上受伤,左右门官都被杀尽。宋人都埋怨襄公,襄公却振振有辞地坚持其君子治军原则:第一,不伤害伤员;第二,不擒捉头发花白的老人;第三,不在险隘之处阻击;第四,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方。司马子鱼对其的迂腐之论加以痛斥,但已于事无补。宋失败后国势日弱,齐借口宋不与诸侯在齐结盟而起兵伐宋,围困宋的缗,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伤不治而死,宋国的图霸就此结束。

四、楚强、周乱,中原危机再现

公元前638年,楚挫败宋后,气焰嚣张,郑文公派夫人芈氏和姜氏到柯泽去慰问凯旋归来的楚军时,楚王将宋国的俘虏和被砍下的敌人耳朵陈列出来,给郑夫人看,以显示楚兵的威武。郑以隆重的礼仪宴请楚王,宴毕夜归,郑夫人芈氏送楚军到军营时,楚王又带走了郑国二侍妾。第二年,宋襄公死,楚借口陈曾对宋、楚持二心,派成得臣(子玉)率军伐陈,夺取了陈的焦、夷两邑,又替陈的敌人顿国(今河南项城西)筑城而归。楚令尹子文认为成得臣有大功,应有显贵的官位,就将令尹之位让给他。第三年,宋向楚屈服,宋成公到楚朝见楚王,回来时经郑国,郑文公隆重接待宋成公。这样,北方阻隔楚的重要国家郑、宋、蔡都归附了楚,楚对中原构成了严重威胁。

原先郑属国滑国叛郑附卫,郑打进滑,滑只得听命于郑,待郑军回师,滑又倒向卫。郑再伐滑,周襄王派大夫伯服和游孙伯到郑替滑讲和。郑国怨恨以前送周惠王回国不赏给郑厉公爵器,又怨周襄王这次为卫、滑说话,就不听王命,并将周两大夫拘留。周襄王大怒,将以狄兵伐郑。周大臣富辰谏告襄王不要引狄人攻打有宗亲关系又有功于周的郑国,这会带来大祸。周襄王不听,派大夫颓叔、桃子去狄搬兵,不久狄兵伐郑,夺取了郑的栎邑,襄王感激狄人,立狄女为后。富辰又劝谏襄王仍不听,结果大祸临头。原先周王之弟甘昭公(王子带)有宠于惠后,惠后想立其为太子,事未成,惠后就去世了。甘昭公逃奔齐国。后来周襄王召其回国,他又与狄后通奸,被襄王知晓,废了狄后。原出使狄国的颓叔、桃子认为,出使狄国实际答应了立狄后,现废狄后,狄人一定怨恨,就奉事甘昭公,引军进攻襄王。王的近卫军将抵御,王认为杀甘昭公有违母亲惠后的意愿,不让防卫,反而出逃到坎欿,国人将其接回国。狄兵在甘昭公等引领下攻周,大败周军,虏获了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等大臣。襄王又逃至郑国,住在氾(今河南襄城南),甘昭公和狄后居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周王室公开分裂了。

楚国日强,周室大乱,中原出现了新的危机,新霸主应运而生。

五、晋由乱而治,晋文公得政

晋自惠公被秦俘后,国势暂衰。狄人乘晋新败,起兵侵晋,夺取狐厨、受铎两地,渡过汾水,直打至昆都。在秦为人质的晋太子圉在公元前638年逃回晋。不久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是为怀公。怀公猜忌外逃的公子重耳,不准群臣、亲属跟随重耳,如在规定的期限不归,将不赦治罪。这时晋大臣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跟从重耳在秦国,怀公拘捕狐突,逼其召子回晋,狐突不从被杀。这事丧失了人心,大臣卜偃称病不出。

公子重耳被迫从蒲城逃亡到狄国,跟从他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等,他们均是晋国有才能的人。狄君对重耳很尊重,在伐廧咎如(狄同族)时,俘获了两女叔隗、季隗,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季隗,将叔隗给赵衰为妻。后季隗生了伯鯈、叔刘。叔隗生了赵盾。重耳在狄待了十二年,离狄经卫,卫文公不以礼相待,重耳等在五鹿挨饿,只能向田夫乞食。到了齐国,桓公将宗室女儿姜氏嫁给他,给其马二十乘(一乘四匹马),重耳感到满足了。跟从的大臣认为不能这样下去,在桑树下商量离齐计划,被在树上采桑的婢女听到,便去告诉姜氏,姜氏怕消息外传将其杀了。并劝重耳不要贪图安乐,应该赶快离开齐,重耳不肯。于是姜氏与狐偃共谋,将重耳灌醉送出齐国。重耳在路上醒来,发怒,用戈逐狐偃,但已不能回齐。到曹国,曹君对重耳非礼。大夫僖负羁之妻看出重耳的从人都是有才能的贤良,将会得志于诸侯,到时曹君因无礼而首当其害,劝其夫应善待重耳。僖负羁在食盘中藏玉璧馈赠重耳,重耳受食,还其璧。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重耳马二十乘。至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大臣叔詹劝谏,但文公不听。又至楚国,楚王宴请重耳,席间问重耳将来如能返回晋国,用什么来报答。重耳回答:楚国各种物资都有,不需要晋国的,如我得回晋国,一旦晋、楚两国演习军事,在中原相遇,“其辟(避)君三舍(三十里为一舍)”,如果还得不到君王的宽大,就将跟君王较量一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令尹子玉一听重耳的话,感到不对,请楚王将其除去。楚王不肯,将重耳送到秦国。这时,晋太子圉逃回晋国。秦穆公想利用重耳对付晋怀公,就将五个女儿嫁给重耳为妻妾,其中有怀公的夫人怀嬴。怀嬴怒斥重耳,重耳去上服,自拘囚以谢罪。公元前636年,秦穆公送重耳归国。由于晋怀公不得人心,晋大臣转向重耳,秦、晋大夫盟于郇,重耳掌握晋军,进入曲沃,立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怀公逃至高梁,文公派人将其杀死。这时惠公的旧臣吕甥和郤芮害怕文公迫害,想焚烧宫殿而杀文公,被寺人披告密。晋文公偷偷与秦穆公在王城相会。吕甥等起事,焚烧晋宫,抓不到文公,追赶到河上,被秦穆公诱杀了。晋文公迎接夫人文嬴回国。秦穆公送三千卫士给文公,以稳固其内廷。晋文公得政后能宽容原来的大臣,安定众心。同时奖赏原来跟从他的大臣,但介之推不受,隐退山林,文公虽找不着他,但仍给他留下緜上之田,以旌扬他的高尚品德。这使晋政权很快巩固。

六、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

晋文公上台,正好发生周内乱,次年(前635年)秦穆公驻军河上,将逃避狄难至郑的周襄王送回国。狐偃向晋文公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晋文侯)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辞退秦军,单独率军顺流而下至阳樊(今河南济源东南),

晋楚城濮之战示意图

派右军包围温,左军迎接周襄王。襄王入王城复位,到温抓了甘昭公(子带),杀于隰城。接着晋文公去朝见周襄王,襄王隆重接待文公。文公向襄王请求死后采用葬天子的礼制,襄王不允许,认为这是王制,虽然周德衰微,天下仍不能代周而行天子之礼。襄王赐给晋阳樊、温、原(今河南济源北)、欑茅(今河南修武)四地,以报勤王的功劳,晋于是开辟了黄河以北南阳(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疆土。阳樊和原的臣民不服,晋军将他们包围,两地先后降服。文公使赵衰为原地的大夫,狐溱(狐毛之子)为温地的大夫。

晋文公勤王之后,积极向外发展,先与秦去攻打归向楚的都国(今河南淅川西南)。楚斗克(申公子仪)、屈御寇(息公子边)以申、息之军戍守都都商密。秦人用计使戍商密之人反叛投降,

秦军俘斗克和屈御寇而回。楚令尹子玉率军追秦、晋军不及,遂包围陈国,将被陈迫逃的顿国君送回国。此时鲁与卫、莒结盟于洮脩,后又盟于向。齐孝公不满鲁与两国之盟,出兵伐鲁北鄙,卫国为救鲁而伐齐。鲁国派大夫公子遂(东门襄仲)和臧文仲去楚国求兵伐齐。楚夺取了齐的谷(今山东东阿),将齐桓公之子雍放在那里,让易牙辅佐他,为鲁国打援,并派楚大夫申公叔戍守。当时齐桓公之子七人在楚为大夫。公元前633年冬,楚率陈、蔡、郑、许联兵围宋,宋司马公孙固到晋告急。晋大夫先轸对文公说:“报施(文公出亡曾得宋国赠马之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也说:“楚始得曹,而新昏(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于是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建立三军。在选中军大帅时,赵衰说郤縠可以,乃使郤縠率中军,郤溱为佐将,使狐偃将上军,狐偃让给狐毛,自己为佐;命赵衰为卿,赵让给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为佐;荀林父为文公车御戎,魏为车右。晋起兵伐曹、卫,夺取了卫国五鹿。不久郤縠去世,先轸帅中军,胥臣为下军佐。晋、齐在敛盂(今河南濮阳东南)结盟。卫成公也请与盟,晋文公不同意。成公又想向楚,卫国人将其赶到襄牛,以此讨好晋国。这时鲁国派公子买替卫戍守,楚救卫不胜,鲁国杀了公子买讨好晋国,而骗楚国说杀公子买是因其驻守期未满就想走的缘故。

晋军攻入曹都城门,人死得很多,曹人将晋尸放置城上,文公怕动摇军心,就用舆人之谋,声言要挖曹人的坟墓,曹人害怕,就将晋尸装入棺中送出,晋军因此攻入曹城。这时楚围宋也很紧急。宋再向晋告急,晋文公想战,但因齐、秦不肯协助而犹豫不决。先轸向文公献计,让宋国去给齐国、秦国赠送财礼,使齐、秦去向楚国求情。我们逮住曹国君而分曹、卫的田地给宋围。楚国喜欢曹国、卫国,必定不答应齐和秦的请求。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的财礼而对楚国的固执感到愤怒,他们就会相互打起来。文公照计去办,拘曹伯,分曹、卫之田给宋。楚王回军申,使申叔撤离齐的谷邑,让子玉从宋撤军,不要与晋争战。子玉不从,派伯棼向楚王坚持请战,楚王发怒,只分了少部分军队给子玉,听其自便。子玉派宛春告诉晋军:要让卫侯复国,同时退还曹国的土地,才可以解除宋围。狐偃劝晋文公拒绝子玉的要求。先轸却向晋文公献策:一面暗中允许曹、卫复国,以离间曹、卫与楚的联合;一面拘留楚使,以激怒楚军。文公照办,曹、卫与楚绝交。子玉大怒,起兵攻晋,晋军后退,晋文公为了实践过去答应楚王的话,退避三舍。楚军众人想止军不追,子玉不同意,继续进兵。晋、宋、齐、秦驻军城濮(今山东范县)。楚依险阻而扎营,晋文公因楚军占有地理优势而犹豫,狐偃劝文公坚决进攻。文公又因楚国对己的恩惠,不能以怨报德。栾枝劝文公不要“思小惠而忘大耻”。晋文公又占卜,得吉,最后决定出战。公元前632年双方正式在城濮决战,晋军列阵于莘北,胥臣以下军抵挡陈、蔡的军队。楚军子玉将中军,子西将左军,子上将右军。晋胥臣在战马上蒙上虎皮,先冲杀陈、蔡联军,陈、蔡军崩溃,楚的右军也溃退。晋上军狐毛竖了两面大旗,假装后退,下军栾枝也叫兵车拖了柴枝伪装溃逃。楚军追逐,晋先轸、郤溱以中军横截楚军,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军,楚左军被击溃,楚军战败,只剩子玉的中军。楚军兵败回国的半路上,楚王派人对子玉说:你若回国,何以见申、息二邑父老?子玉得知,只得在连穀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一消息,高兴地说:子玉既死,就没有后患了。吕臣为令尹,其人无大志,只会自守而已。晋军凯旋。到郑衡雍筑王宫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武陵东南),以备请周天子前来相会。郑曾引楚兵,看到楚军失败,非常害怕,派子人九向晋请和,晋、郑便在衡雍结盟。周王到会,晋国将楚俘献与天子,有驾四匹披甲马的兵车百乘,步兵千人。郑伯以早先周平王待晋文侯的礼仪接待了晋文公。接着周王又宴请文公,还命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即侯霸),赐他大辂(祭祝乘车)之服、戎辂(王乘兵车)之服及红色弓一把、箭一百、黑色弓十把、箭一千,黑黍加香草的酒一卣,虎贲三百人。又下诏称晋文公为叔父,要他服从天子的命令,安抚四方的诸侯,惩治不朝的邪恶。晋文公辞谢三次才接受。晋文公从进入成周到离开朝觐了周王三次,以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卫侯得知楚兵大败的消息,逃奔楚国,又至陈国,派大夫元咺奉弟弟叔武去受盟。五月癸亥,王子虎与诸侯会盟并宣布盟约:诸侯同心协助王室,不相互侵害,谁背盟,天神下罚,使其兵败国亡,祸及子孙及老幼。践土之盟是齐桓公葵丘之盟之后又一次盛大的诸侯会盟,晋文公正式被命为侯霸,成为春秋时代第二个霸主。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春秋早期子犯编钟12件(另有4件由私人收藏)。这些编钟据说是由山西闻喜晋墓中盗出的。钟上面整套铭文共132字,记载了晋文公复国,文公及其舅父狐偃号子犯率师伐楚的史事,证实了《左传》、《史记》有关晋楚城濮之战和诸侯践土会盟的记载,更可贵的是补充了文献中遗漏之处:(1)践土会盟时,楚未来朝天子,子犯及晋文公便又率领六师大举伐楚,才使周王位得以巩固;(2)践土会盟时,子犯也得到周天子赐给的辂车、马匹、衣裳、黼黻、佩等物品,诸侯还进献美铜给子犯以铸造编钟。

七、晋文公霸业的扩展

晋文公胜楚后,允许卫复国。早先在卫成公逃亡时,有人造了元咺立叔武为君的谣言,卫成公信以为真,将随从他的元咺之子元角杀了。后卫成公回国,又杀了坚守卫国的叔武,元咺出奔晋。晋文公与秦、鲁、宋、郑、陈、蔡、莒、邾等国在温会盟,召天子与诸侯相见,为掩盖此非礼之事,让周王狩猎,故《春秋》曰:“天王狩于河阳。”在会上卫成公与元咺对质,卫成公讼败,晋文公杀了卫成公的答辩人士荣,砍了卫成公的代理人庄子的脚,以代替卫成公受刑,将卫成公拘到王都囚禁。元咺回卫,另立公子瑕为君。两年后,鲁僖公向晋说情,贿赂了周、晋两国,晋文公才释放卫成公。卫成公贿赂卫臣周歂等杀了元咺和公子瑕,归国后复了位。

不久,诸侯在晋文公指挥下围困不服的许国。在进军路上文公得病。曹小臣侯獳贿赂了晋国的筮史,为曹说情,晋文公释放曹伯(共公)归国,但后来仍将曹的部分土地分给诸侯,鲁国得到济西之田。释曹伯后,晋与诸侯在许会盟。

公元前631年,晋文公派狐偃与王子虎、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在翟泉会盟,谋划伐郑。第二年春晋军侵郑,试探其有无防卫力量。九月,晋、秦联兵围郑,晋军驻在函陵,秦军驻在氾南,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文公)建议派大臣烛之武去见秦君。夜晚烛之武用绳缒城而出,见秦穆公后向其指出,郑国亡后,秦难以越过晋国来统治,实际上只对晋有利,而且晋亡郑后必定要向西方扩展,危害秦国。秦穆公听从了烛的话,与郑国私下结盟,派大夫杞子、逢孙、杨孙帮郑戍守,自己带兵回国。晋知道后,狐偃主张攻秦军,晋文公认为不妥当,就撤军回国。之后,郑国纳奔晋的公子兰为郑的太子,以与晋讲和,晋、郑间的矛盾才缓解。而晋、秦联盟因此而开始有了裂痕。

在晋、楚相争之时,狄族先后侵齐、围卫,逼卫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晋打败楚军后,晋文公为了对付狄族,在三军之外另立步兵,后又改作五军,使赵衰领新上军,胥婴领新下军(《国语·晋语四》)。不久狄国有乱,卫起兵侵狄,以报前一年狄围卫之仇,狄人请和,卫、狄结了盟。楚国因晋势力渐盛,只得与晋讲和,派大夫斗章聘问晋国,晋也派阳处父回聘,晋、楚两国开始通好。公元前628年冬,正当北方狄族威胁暂缓,南方楚国北上之势受制之时,晋文公去世。

八、晋秦的冲突,晋襄公继霸

晋文公去世,太子即位,是为襄公。公元前628年,秦驻守郑的大夫杞子向秦报告,他已掌管郑北门的钥匙,让秦派军来偷袭。秦穆公访询大臣蹇叔,蹇叔认为秦军远袭,必然暴露,不可能成功。穆公不听蹇叔之议,决定出兵,派孟明视(百里奚子)、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领兵。军队在东门外出师,蹇叔哭着为儿子送行,预言秦军不能返还。穆公反而怪蹇叔太老,昏悖不能用。蹇叔对随军出征的儿子说:晋人必在殽山二陵之间设伏,秦军“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次年秦军东征到滑国(今河南偃师附近),郑商弦高将到周去经商,碰见秦军,知他们来意不善,一面以四张熟牛皮和十二条牛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郑报告。郑穆公得到报告,就派人侦察秦军驻守的馆舍,并积极厉兵秣马作好防备,又派大夫皇武子去见秦军。杞子知道阴谋已败露,就逃奔齐国,另外两个大夫逃奔宋国。孟明视探知郑有准备,不能攻下郑,只得撤军,回军的路上顺便灭了滑国。

晋得知秦军灭滑回师的消息,元帅先轸认为“天奉我也”,机不可失,他排除了对秦施恩不报、晋文公刚死等异议,命令紧急动员姜戎的军队,晋襄公穿上墨染的丧服就出征秦。在殽,晋击败秦军,俘虏了秦主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襄公的母亲(秦女)为秦的三帅求情,襄公答应了,将他们释放。先轸上朝问及秦囚之事,襄公说:因夫人的求情,我已将他们释放。先轸发怒唾骂说:武将费力将敌人逮住,妇人一句话就将其放了,“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襄公知错,就派阳处父追赶,到黄河边,三帅已上船,阳处父解下自己驾车的左马,假称奉襄公之命,要赠马给孟明视,以引诱他们回岸。孟明视看透阳处父的计谋,就在舟中稽首致谢说:“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孟明视等归国,秦穆公穿了素服到郊外,对军旅痛哭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你们“何罪?且吾不以一眚(过)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于是赦免了孟明视等人,让他们继续领军。

不久,狄人因晋文公死,起兵侵齐,后又伐晋,打到箕(今山西蒲县东北)。晋襄公亲征,在箕击败狄兵,下军大夫郤缺斩获白狄的君主。先轸因曾对襄公唾骂失了君礼,带有负罪感,除去头盔,冲入狄军中战死。狄人将其首级归还。据说面目与生前一样。晋军回师后,就命先轸之子先且居继为中军元帅;命郤缺为卿,还将其父的冀邑封给他,但不任军职。

晋襄公败秦、破狄之后国势大振,因许国归附楚,于是晋、郑、陈三国合兵伐许。楚起兵救许,先攻陈、蔡以牵制晋军。陈、蔡向楚求和,楚又伐郑,准备将逃楚的郑公子瑕送归做郑国君。军队攻到梏柣之门,瑕因车覆而被杀,郑文公夫人将其葬在郐城之下。晋阳处父带兵攻蔡,楚令尹子上回军相救,晋、楚夹汦水(今河南叶县沙河一带)结营相持。阳处父害怕,就设计派人对子上说:我听说“文不犯顺,武不违敌”。你想打仗,我就退兵三十里,让你渡河列阵交锋,否则你退兵,让我渡河来战。这样相持,劳师费财无益。子上想渡河出击,孙伯说:“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缓)之。”子上采孙伯之见退兵,阳处父看到对方中计,就扬言说:“楚师遁矣”,领兵而归。楚军见晋兵走了,也撤军回国。楚太子商臣因过去子上反对立其为嗣,乘机报复,向楚王进谗言说:子上“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楚王听信商臣之言,杀了子上。这次楚晋相争,虽未作战,晋实际得利。

晋襄公对秦、狄、楚的斗争取得胜利后,转向东方。卫国自与狄合盟后,国势恢复。晋文公末年,诸侯朝见晋君,卫成公不去,反使孔达侵郑,攻打緜訾和匡(今河南长垣西南)。晋襄公等父丧过周年后布告诸侯,起兵伐卫,进军到南阳。中军元帅先且居劝晋襄公尊周礼,去朝见周天子,于是晋襄公在温朝见了周王。先且居和胥臣领兵伐卫,包围并夺取了戚(今河南濮阳北),俘获卫大夫孙昭子。卫向陈告急,陈共公向使者建议:你们再伐晋,我为卫向晋求和。卫就派孔达率军伐晋。晋强取卫国戚的田地,与鲁大夫公孙敖相会。第二年,晋国邀集鲁、宋、陈、郑在垂陇(今河南荥阳东北)会盟,谋伐卫,陈为卫求和,拘捕了替罪羊孔达。两年后晋将孔达放归,卫成公到晋拜谢,曹国君也到晋相会,共同服晋。

公元前625年春,秦为报殽败之仇,由孟明视率军伐晋。晋襄公亲征,先且居指挥中军,赵衰为副佐,王官无地驾戎车,狐鞫居指挥右军。晋秦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开战,秦军失败。孟明视败军回秦,穆公仍重用他。孟明视进一步修明国政,厚施恩惠于民,准备再报晋仇。这年冬,晋、宋、陈、郑合兵伐秦,夺取了汪和彭衙二邑,以报彭衙之役秦伐晋之恨。第三年夏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后就将舟焚烧掉,表示决一死战。秦军夺取了晋地王官和郊。晋军知秦军来势凶猛,就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今山西平陆茅津渡)过河,掩埋了在殽地战死的秦军尸体才撤回。由于这次对晋的胜利,秦遂霸西戎。隔了一年,晋又起兵伐秦,围困邧和新城,以报王官之役的仇恨。

公元前626年,楚世子商臣弑楚成王,自立为君,即楚穆王。公元前624年,晋联合宋、陈、卫、郑伐服从楚的沈国(今安徽临泉),沈国溃散。这年秋楚围困服晋的江国(今河南息县西南),晋大夫先仆领军伐楚以救江。晋将楚侵江之事报告周王,周派王叔桓公合晋阳处父军共伐楚以救江。晋军在方城遇到楚将息公子朱,朱不战而回。第二年楚灭了江国,第三年又灭六国(今安徽六安北)和蓼国(今河南固始东北)。由此可见晋襄公的霸业已不如前。

晋襄公晚年,旧臣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等相继去世。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在夷行蒐礼(检阅军队),舍去二军,复三军制,命狐射姑(狐偃子)为中军元帅,赵盾(赵衰子)为佐,但阳处父反对。晋襄公又在董(今山西万荣)行蒐礼,改用赵盾为中军元帅,狐射姑为佐。阳处父曾是赵衰的下属大夫,是赵氏党余,推举赵盾有才能,襄公听从阳处父之见,改换了中军元帅。由于晋素以中军元帅秉国政,所以赵盾掌握了国政。赵盾执政后,制定章程,修订法令,治理刑狱,追捕逃亡,使用契券,削除旧污,整肃礼仪,修治废官,提拔贤能,把国政整理完成,授予太傅阳处父和大师贾伦在晋推行,作为常法。自此,晋的国家政制完备。这年八月晋襄公去世,政权逐渐落到赵氏手中。

九、晋赵氏掌权,霸业的中衰

晋襄公去世后,国内产生继嗣之争。当时襄公子晋灵公年少,晋大夫们怕君年少而政权不稳,想立年长的君主。赵盾认为在秦国的公子雍(襄公庶弟)“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他与秦国关系密切,立他为君可结好于秦。狐射姑却主张迎立在陈国的公子乐(襄公另一庶弟)。赵盾坚决反对,并派大夫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派人去陈召公子乐回来。赵盾指使人将公子乐杀于郫。狐射姑怨恨太傅阳处父建议襄公将其元帅之职换给赵盾,又知阳处父在晋没人援助,就派续鞫居将阳处父杀掉。结果晋人起来杀死续鞫居,狐射姑只好逃奔狄国。这样狐氏势力被除,赵氏权力益固。

正当秦康公派兵送公子雍回国之时,襄公夫人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在朝堂哭诉,出朝后,又抱着太子到赵家,向赵盾叩首求情。赵盾和诸大夫都怕穆嬴,也怕国人以大义来反对他们,就违背前约而决定立太子(晋灵公)。为了对抗送公子雍回晋的秦军,让箕郑父留守,赵盾领军连夜进兵,在令狐将秦军打败,一直追到刳首。晋军中的先蔑和士会因原先去秦召公子雍,现怕受牵连就逃奔秦国。

晋灵公即位后,赵盾掌权,他在扈(今河南原阳西)与齐、宋、卫、陈、郑、许、曹等国结盟,这就开创了晋大夫主盟之始。赵盾为了结好卫国,听从郤缺的建议,将侵夺卫国的匡和戚两邑还卫,同时将已给公壻池(襄公女婿)的封地,即从申到虎牢边境也还给卫。赵盾又与鲁公子遂在衡雍会盟。外事刚停,内乱又生。原先晋襄公在夷阅兵时,想用箕郑父、先都为上军将领,用士縠、梁益耳为中军将领,大夫先克不同意,说:“狐、赵之勋,不可废也。”(《左传》文公八年)襄公听后,改用赵盾和狐射姑为中军将帅。后来先克又夺取大夫蒯得在堇阴的封地。于是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等都怨恨先克,合谋作乱,派刺客杀了先克。晋人平乱之后,将先都、梁益耳、箕郑父、士縠、蒯得先后杀死。

此时,晋国君幼小,大夫掌权,内乱不断,霸业已中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