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南京城顾华明,日常趴在高云岭江苏人美出版社五楼的一张办公桌前,是《老城市》系列丛书的责任编辑。初起我与他只得两回见面,先是朋友领去吃中饭,席上说些什么,忘了。另一回是去年夏天,傍晚闷热,抽掉两根烟,忽然他开口道:出一本书怎么样?你来写!

写什么呢?我问。他眼睛看住我:就把你平时随口讲的事情写出来。

我不是职业的写家,仅止间或写过几篇关于绘画的文字,密集而大量地写,是1997年吉林美术出版社约稿的《纽约琐记》,当时指定的字数简直狮子开口:十五万。我也老实,居然遵命写去,两年来白天画画晚上写,弄出几十篇长短不一的东西,总算交了差。奇怪,待我写罢歇手,手却是痒得有点停不下来的意思,那天经华明那么一撩,我支支吾吾,嘴里竟是答应了,同时就心里诧怪自己的轻率。小时候,我在弄堂口汗淋淋学会翻筋斗,且接连不停翻他六七个,稍一站稳,晕着,喘着,耳听哪位路人经过叫声“好呀,再来!”我就毫不犹豫纳头仆倒,将巴掌抵住水泥地面斜着身子继续奋勇向前翻——是的,那天我就这样子不假思索答应了顾华明。

于是两人又点起烟来,我说你得具体:怎样写?写作,究竟要比连翻筋斗难。

他老兄倒也干脆,当场拿出他正编辑的《日常中国》丛书清样,指点道:就像这样子写!翌日,又送来一份文字打印稿,说是草拟了几十条话题给我作参考:什么“境遇、辨识、交谈”,什么“细节与质感”、“身体与方言”,又有“消失的阶级”、“交际的贫困”等等等等,读下去,我竟仿佛瞧见了书的模样:三分图片,七分文字,黑白老照片虽嫌模糊,但文字竟是我写的,不是很好玩么,且这回再不必动脑筋凑那些美术话题,可以写写平时“随口讲的事情”了——啊呀,原来那也可以写!

顾华明的口头关照倒是很简单:“写细节,你就放开了写细节!”

作案在即,案犯总要不停递烟的吧。他的牌子没看清,我的是红牡丹。于是商量书名。他郑重而得意地说,叫“陈丹青记事”怎么样?好的,可我怕看自己的姓名霸在封面标题上,弄得什么似的。我就想了一回,说出自以为谦抑的说法去调换,即“多余的素材”。华明兄当下首肯。其时酷暑八月,当天我就将电脑支在床头插上电源写起来。

这样子,到我八月底回到纽约寓中,在画余,断断续续写到今年二月间,赶上时髦说法:“跨越”了一个“世纪”。其实千禧年之交,我是心里什么感触也没有。本来早已决定回国定居去,画室租约到期之日,正是世纪末最后一天。下午撤空房间,交出钥匙,只在照例钻进地铁回家前就近在时代广场转了转,只见警马一字排开,大批警察在每个街口设置路障,维持交通,满大街人山人海蜂拥齐集准备晚上大狂欢。晚上,我不过如往常一样伏在桌案前:画摊子收起了,我的事情,就只剩下写。

但我实在不确定如此这般到底行不行:虚构的本事,我没有,说是随笔散文,又不像,算什么名堂呢……年前年后,我两回给华明寄软盘,听取指教,等候裁断,他竟给我回过三次信,单是鼓励,只说好。“好”,自然令我受宠若惊,筋斗翻下去,犹如还在弄堂里——如我似的初涉写作的“雏”,虽说人到中年,也竟还是要人哄。华明是我晚辈,与他合作一场,倒是叫我想起从前的编辑来。从前“文革”时,虽没得几件物事可出版,但我结交的每位编辑会嬉笑,会来玩,会写信,也必定会复信。信上是革命辞令工作交代家常闲话都写写,而做起事情无不守信用,讲规矩,年节还会寄本挂历给你挂挂看。现在呢,现在的编辑是稿子一到手,音信渺然,等个回音比等封情书还要难……我格外记得北京人美一位编辑吴兆修先生,我总共只给她画过几页连环画,她却是随时帮衬,到处推荐,好几年工夫同好几位在野作者做朋友,一路诚心诚意扶助无职无名的小知青。记得二十二年前考上美院走去看望她,想要手里提个礼物去,探寻半天,夜黑路冷,只在街边买得一沓年糕送送她,那年糕坚如磐石,掷地有声,我也居然好意思冰凉地捧着递给她,她乐呵呵道谢收下来,还说春节过去吃。那年月,哪有现在似的满街礼品卖。

扯得远了。我是说,谁没有记忆,没有素材呢?我得以被人撩拨怂恿写出来,只因我又撞见一位好编辑。我对华明说,咱俩合作的小细节,我也要一五一十写出来。

2000年3月1日

襄阳公园还在,教堂也还在,要取相似的构图是不可能了:教堂周围,早已造起难看的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