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庆
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也是新诗彰显魅力的纯真年代,特别是朦胧诗在大学校园十分盛行。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无论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普遍都爱好文学,对文学有着发自内心的尊崇,喜欢读诗歌、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学习与交流的氛围也很好,爱好文学是同学之间交往的万能通行证。在那个时代,即使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只要谈起文学,就会骤然间消除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和建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认识的。我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上学,建强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我是八〇级学生,比建强他们的八一级早毕业一年。大三的时候,我们俩一见如故,彼此性格相似、志趣相同、认识一致、话语投机,交流了很多文学方面的看法和体会,为我们三十多年的友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4年大学毕业时,建强花四元多买了一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送我留念,我当时很感动。要知道我们都出生于工人家庭,每个月家里寄来的生活费也不宽裕。我估计这套书用了他一周左右的生活费,这一周他得节衣缩食。我很喜欢这套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绿网格封面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只是当年手头拮据没有买。建强送的这套书,我很喜欢,也很珍惜,至今已经翻看不下四遍。这些年搬了几次家,每次搬家时我都先把这套书收好,然后再重新摆放到书柜的显要位置。
毕业后的这些年,我们工作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但始终没有中断交往,时常通个话,彼此问候一下。隔段时间就和我们熟悉的朋友聚一聚,交流交流对文学、对当今人和事的看法。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买书藏书,都喜欢逛书店,遇到好的书就给彼此带上一本。我喜欢收藏老版本的书籍,这些年下来收藏成果自以为丰硕,这也得益于建强这位老友的支持,他把自己收藏的而我没有的老版书籍送给了我,使我感受到爱书人才有的那种挚诚与厚重。我每次出版新书,都要告知建强并送他惠存指教,他出新书也都送我。写到这里,我扭头望望书柜,总能找到他的书摆放的位置。
通过三十多年的交往,我感觉建强意志坚定、坦诚善良、谦虚低调、学养深厚,他是我所认识的诸多朋友中最勤奋好学的,始终读书不倦,笔耕不倦。去年,我们在一起盘点这些年读的书,建强回顾了一下,他说上大学至今读的书有1500本之多,仅为写作《美国学习散记》就阅读了100多本参考书。乍听起来他的读书数量有些惊人,仔细算一算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平均下来一年也不过读了40多本。2013年世界读书日那天,一篇关于介绍世界各国国民读书情况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据那篇文章介绍,犹太人每人年均读书64本、居世界第一位,德国每人年均47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法国每人年均20本,韩国每人年均11本,中国每人年均不足5本。从这个数据看,国人的年读书数量实在太少,这也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现吧。书籍是精神食粮,文化知识积累厚薄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后劲,我感觉建强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体现了其扎实厚重的持续功底。
看建强的随笔和散文比较多,感觉他的散文思路开阔,阅识广博,文笔老道,语言凝练,写得耐人寻味,意蕴绵长。对他的诗歌,我以前读得不多,只读过十几首,感觉写得不错。而他本人则称其诗不足挂齿,自觉惭愧,很是谦和。这次,我认真阅读了他这些年积攒的一百多首诗歌,对建强的才情、诗情有了新的认识,感觉他的创作沉稳坚健、厚积薄发,感觉他的诗歌哲思敏阔、灵动明澈、清纯蕴藉,略带淡淡的怅惘之情。
在《红裙和黄衫》这部诗集中,我们能依稀追寻到诗人对生命感知的历程,《快乐的童年》《捡烟盒》《年少爱踢球》《新年的企盼》《家里的缝纫机》《难忘的老榆树》把我们带入共同经历的童年,《校园的早晨》《大学图书馆》《操场偶记》《校园小路》《欢乐的太阳岛》《红裙和黄衫》让我们领略了大学校园的青春气息,《那一年的桃花园》《还俗》《承诺》《明信片》《她和他》《爱情之源》《不再有你的背影》《我都不记得了》写出了爱情的纯真美好和淡淡感伤,《孔子的功名》《默想老聃》《王维的禅意》《东坡咏叹》《隔代梦窗》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嗟叹,《巨擘卡夫卡》《萨特的良知》《马尔克斯的孤独》《无根的昆德拉》《乔伊斯的执着》展现了对世界文学大师的致敬和思辨,《凯旋门咏叹》《沧桑威尼斯》《维也纳印象》《罗马散曲》《阿根廷探戈》《纽约变奏曲》使我们领略诗人对外国风物敏锐的感受,《周庄速写》《在宏村安家》《青城山之幽》《西湖道不尽》《阳朔西街的夜晚》道出了南国风情的温婉体验,《牡丹江》《中央大街》《静默的呼兰河》《天赐黑土》《绥化晨曲》浓缩着诗人对龙江的挚爱之情,《孤独》《局限》《根的意识》《哭与笑》《太阳的脚步》《虚度时光》《闲来翻书》《坐在窗前》《底仓》《人生下半场》《番号:一九六三》渗透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深思考。
建强的一些诗富有哲思的意味。例如《凯旋门咏叹》中的诗句:生命的杯盘/盛不满历史的水墨/凯旋的大门/透不全人生的风雨/时代的烤箱/蒸腾不尽成败的烟云。例如《默想老聃》中的诗句:我在茶馆看《老子》/他在深奥章节里神秘微笑/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 水为何利万物而不争 / 淡泊心宽逐利气生 / 沉浮得失尽在苦茗中。例如《东坡咏叹》中的诗句:飞鸿踏雪/你踌躇满志出川/回望故乡知否/此生是踏不尽的沟坎/谁是谁的地天。例如《巨擘卡夫卡》中的诗句:在篱笆林立的荒诞世界里 / 人们不断地异化着 / 你我都穿不透彼此的隔膜/只能自己对自己诉说。
建强的一些诗蕴含禅意的清雅。比如《王维的禅意》中的诗句:空翠的山涧,鸟鸣过后 / 你能听到树叶折断的声音 / 轻抚古琴流溢悠悠韵律 / 香炉顶出袅袅白烟 / 竹席爽滑,怀恋着青绿 / 你能感到桌上月光的重量。又如《在中午阳光下》的诗句:手中的书像道具 / 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 我想愉快地浪费时光/上山的路很累/我不知道怎样爬过的/翻书的声音很好听 / 碰伤了某段记忆 / 盆里的兰花又出新芽。再如《坐在窗前》中的诗句:风轻轻搜刮着你的心事 / 记忆像书翻到空白处 / 烦恼如晒干的白菜/轻飘飘只有绿的概念。
建强的一些诗深得朦胧诗的韵致。请看《孔子的功名》中的前四行:不朽的欲望/在竹简中繁衍/列国风尘/卷不走功名的长衫。请看《沧桑威尼斯》中的这几句:偷来的神圣/转换了城市信仰/终日与水为伴/潮湿在楼宇间扩张/钱币凝缩成枷锁/困住商人仅有的善良 / 总督私下倒卖荣耀 / 诱惑侵蚀着月光。请看《维也纳印象》这段:管风琴烤干天边音符/五线谱在回忆/飘零的落叶追逐着/大师们凝神喘息/喝一杯红酒吧/滋润一下弹奏的手指/抖落滚滚红尘/以无形的笔写意/将激情融入旋律/从细胞中挑剔灵感……再看《孤独》中的诗句:记忆的鼠标不断失控 / 将我变成永久的慢动作 / 心在漂浮中老去 /……先哲在经典中演讲/孤独像橄榄枝/成为沉思的帮凶。
建强的一些诗时有恰切的妙语。请听《坐在窗前》中的诗句:窗外一对情侣在拌嘴 / 重复着我在那个年纪的情景。请听《我都不记得了》中的诗句:她打来电话 / 他能感到 / 对方熔化手机的温度。请听《灯下静读秦少游》中的诗句:把一生落寞的感伤/温柔地拉成蚕丝模样/莹莹丝线,根根都有/情的质感,愁的分量。再听听《周庄速写》中的诗句:沈家套宅很内敛 / 像个储蓄罐 / 口是小的。最后听听《阳朔西街的夜晚》中的诗句:现代人心累,疲于奔波 / 像装卸工,把压力扛来扛去 / 不知哪天的什么,会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建强的爱情诗写得别有格调。在《红裙和黄衫》中写一对大学生淡淡的爱恋,写得清清纯纯;《那一年的桃花园》写一个错过情缘青年悠悠的感伤,写得一波三折,荡气回肠;《还俗》则想象新颖,写一个为情出家的年轻女子又为情还俗的抒情故事,写得真挚感人;《承诺》抒发了一个在草原追踪恋人的青年的心声,前后呼应,情义绵长;《明信片》写得含蓄朦胧,令人遐想;《雨中的那天》写得如诗如画,写得青春四溢;《她和他》写得清清爽爽,情趣盎然;《不提从前》写失恋的感伤,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不应再提从前;《另一种心声》写得很别致,抒发一个始终不息浪漫之火的中年人的情怀和感觉。建强的爱情诗篇幅不长,结构精致,很有文采,读余音袅袅,荡气回肠。
在众多艺术体裁中,诗歌具有其特殊性,意象蕴藉,句段神联,需要慢慢地琢磨,细细地品味,长长的深思。建强的诗是从心底里洋溢出的韵律,凝缩了其对人生的思寻,质量颇高,值得一读,你在他的诗中会找到你的影子,会通过他的诗品味出你曾经的感受。
2019年2月10日于阚江居
杨川庆,著名诗人、作家,现任绥化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