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章小结

在这一章中,我们一起乘坐“PM2.5号”专列游览了整条呼吸道,学习了其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1)呼吸道由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

(2)细菌和病毒会造成呼吸道感染,90%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急性呼吸道疾病中将近99%是病毒引发的。有部分细菌定植在人体上呼吸道,平时相安无事,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这些细菌就是“条件致病菌”。

(3)鼻毛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鼻中隔偏曲是流鼻血和鼻塞的常见原因。呼吸道有一种称作“黏液纤毛清除运动”的自我清洁机制,通过纤毛的运动带动黏液流动,带走呼吸道内的脏污和分泌物。

(4)鼻甲和鼻窦在加工吸入的空气中起到重要作用。4岁以前的儿童没有下鼻甲,鼻窦没有发育完全,并且黏膜薄、腺体少,因此对空气处理能力弱,对空气物理、化学性质敏感。

(5)呼吸道免疫功能类似古代城堡防御,拥有“护城河”“拦截网”“机关陷阱”和“守备部队”等层层防御。

(6)中耳与鼻咽部通过咽鼓管相通,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或慢性炎症可能影响听觉功能。

(7)咽部有咽淋巴环,包括扁桃体和腺样体。儿童8岁以前,它们是十分重要的免疫器官,但慢性炎症会导致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从而阻塞气道。

(8)在喉部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是气管与食管分叉处的“转辙器”,而声带则是发声器官。

(9)下呼吸道就像一棵倒立的大树,气管是主干,分叉为左、右支气管,然后进一步分叉数量越来越多、管径越来越细,直至终端支气管将空气运往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10)呼吸道反复感染与慢性炎症,会影响嗅觉功能,造成儿童的情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