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植物造景研究与生态应用

闫宝兴,韩 凌

摘 要: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对揭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了解传统山水结构塑造、挖掘传统园林植物造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历史考证、研究,来建立更为全面、系统、完善的颐和园景观资料库,使颐和园完整性及真实性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对其保护性修复及生态应用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以期推动颐和园传统园林造园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生态应用

颐和园作为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全面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实践与理论,对于揭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山水结构塑造、发掘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颐和园的园林植物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具有朴素而丰富的生态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喻义[1~3]。本文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形成和种植设计的变迁史的梳理,揭示颐和园造园过程及历史变迁过程的真相,有助于将其山水造园艺术与植物景观营造特点进行较为系统准确的归纳,研究成果可为颐和园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和建议。

1 研究内容

以颐和园为研究本体,在历史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历史演变和贯彻的生态思想,通过对史料和文献的记载来归纳出植物种植意境营造过程,为颐和园的种植造景手法分析打下基础;通过对现状植物的实测调研分析,对颐和园的景观恢复和生态应用提出建议,以期推动颐和园园林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

通过对颐和园山水格局变迁和现有植物生态群落的勘察,并结合颐和园老照片以及对历史数据的查询,以山水格局和植物造景的变迁来推理清漪园时期的植物景观历史原貌、种植意境及造景手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其他传统园林提供一个新方法,为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手段。

3 颐和园山水格局的变迁

颐和园作为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山水园,其层峦叠嶂、山环水绕的山水格局为后世所赞叹。但这种山水格局并非完全天然所赐,它的形成是我国古代生态造园思想和皇家御苑设计方法的集大成者[4],是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集中体现。

3.1 清漪园时期山水格局风貌的形成

清漪园建园之初,对原有西山一带的天然地形进行了工程浩大的整治,不仅新开凿扩大了西湖(昆明湖)水面,而且也对瓮山(万寿山)进行了山形改造,从而改善了瓮山与西湖较为疏离的关系,为造园提供了理想的山水骨架[1~3](图1、图2)。

图1 明代西山瓮山位置示意图

图2 乾隆时期清漪园总平面图

早在元明时期,北京西郊西湖就有神似杭州西湖的说法,更有好事者模仿杭州“西湖十景”来命名北京“西湖十景”,再加之乾隆早已对这片水域有所关注,写仿杭州西湖的想法也早在心中既定,在乾隆的清漪园相关诗文中也发现了昆明湖写仿杭州西湖的事实[5~9]。如“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10~12]

3.2 颐和园时期山水格局的变化

经过260多年的变迁和历史考证,清漪园后的颐和园总体山水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主要集中在局部的变化上。

一是水系方面。咸丰时期,由于三山五园水系的进一步改造,水源的变迁,惠山园(谐趣园)水路已不能通入墙外。

二是局部叠山的变化。光绪时期重修颐和园,增加了大量建筑,如对仁寿殿的改造,《西山名墓》载:1750年乾隆修建清漪园(今颐和园),在瓮山之阳挖地基时发现了耶律楚材的棺木等物。乾隆敬重耶律楚材的功绩,决定在原地重新修建祠堂,以供后人瞻仰。但后来因避免皇家园林中出现异族坟冢,在坟墓西侧修筑了一道围墙,并“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1903年慈禧太后将仁寿殿后面的土坡,进行人工地形的改造,修建国花台(今南北牡丹花台)。

三是部分景区院落的变化。如惠山园(谐趣园),在经过嘉庆时期的改造与扩建、咸丰时期英法联军的焚毁、光绪时期的重建,最终形成谐趣园、霁清轩两组建筑,植物景观风貌也随之有所改变;再如耕织图景区,也从河湖交错、稻田棋布、蚕桑遍野的自然乡野、江南水乡景观,至光绪时期的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最终形成现在兼顾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与光绪时期水操学堂功能的景观特点;经过21世纪初期的恢复重建,加之颐和园周边环境的改变,京西稻田也已不复存在,耕织图三面建起了围墙,已无法重现清漪园时期农耕桑苎之盛况,要追寻清漪园时期所要体现的农耕、桑蚕文化以及江南水乡民居的韵味,也只能通过史料来进一步研究清漪园时期耕织图的景观格局了。

4 颐和园植物考

4.1 清漪园时期植物材料考证

查阅古籍数据,对于清漪园造园时期所用植物的记载少之又少,因此对全面了解其植物风貌的关系,只有通过三种途径—古籍[10,11]、乾隆咏清漪园御制诗、老照片来进行推断[12~19]

4.1.1 古籍文献中的植物种类

乾隆三十一年《圆明园万寿山工程则例》中,提到植物造景所用的部分苗木名称:

果松(红松)、蕙松、马尾松(油松)、杉松(冷杉)、秋叶、各色葭叶(芦苇、荷叶)、红叶(黄栌)、黄叶、梅树(梅花)、红茶花(山茶)、玉兰、紫竹、柏树、金钱松、罗汉松(云杉)、槐树、木兰芽、明开夜合(丝绵木)、苦梨、枫树、家榆(榆树)、山桃、山榆(大果榆)、杨、山杏、红梨花、西府海棠、花红(沙果)、山兰枝、山丁(山荆子)、千叶杏(重瓣杏花)、碧桃、紫丁香、千叶李(李)、白丁香、黄绶带(连翘)、青信、垂杨(绦柳)等。

据乾隆三十三年《奏销档》92卷记载圆明园、万寿山树种如下:

菓松、罗汉松、马尾松、菠萝树、柏树、槐树、木兰芽、明开夜合(丝棉木)、干松、苦梨树、枫树、家榆树、山桃树、山榆树、杨树、山杏、红梨花、西府海棠、花红、山兰枝、山丁、千叶杏、珠子花、碧桃、紫丁香、千叶李、白丁香、黄绶带、青信树、垂杨树。

因圆明园的建园时间与清漪园接近,根据植物特有的科学性原则,此资料可作为清漪园初建时的植物面貌和植物品类的参考。

4.1.2 乾隆御制诗文中出现的植物材料

《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诗》中收录乾隆的御制诗文(表1),咏及清漪园者有近1600余首,共计提到了40余种植物,其中对于植物景观的描写涵盖了春夏秋冬、朝霭晨夕的四时不同景色。如此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和记载,对于本研究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表1 植物材料种类及其相关诗文梳理

4.1.3 楹联匾额中的植物材料

颐和园是现存楹联、镌刻、匾额较多的皇家园林[10],据不完全统计,颐和园现存各类楹联、匾额不下百余处,可谓五步一匾、十步一联,这些匾额楹联与园林建筑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点题作用,许多题名匾都为景观意境做了铺垫,加之乾隆皇帝较高的文学素养,联古咏今表现出诗意化的主题,为探究植物造景提供了研究依据。

如玉澜堂楹联:“渚香细裛莲须雨 晓色轻团竹岭烟”,玉澜堂西侧自乾隆时即开始种荷花,清香远逸,因而东西配殿有“霞芬”与“藕香”的题名,楹联的上句就是对这一景色的描写(图3);清漪园时期,殿堂东侧有土山一脉向北延伸,与万寿山相连。这组殿堂联语中的“竹岭”“绿竹成荫”“竹梢风”就是指余脉上种植的竹丛;再如惠山园内引镜轩楹联“菱花晓映雕栏日 莲叶香涵玉海波”意思是水明似菱花镜,映着穿过雕栏的晨光,碧波如酒器中的佳酿,含浸着莲叶的清香。

图3 老照片——玉澜堂西侧荷花

4.1.4 清代北京地区植物素材考证

《日下旧闻考》、《畿辅通志》等地方志书,都记载了清代北京地区出产的特色植物。《日下旧闻考》中物产篇,记述了北京地区谷食、蔬菜、花葩、果实、草木、药物等内容的阐述,对全面了解乾隆帝建清漪园时期的苗木来源提供了佐证。如枣、梨、桃、杏、李、葡萄、芍药、牡丹、樱桃、石榴、海棠、合欢花、荷、紫荆、石竹、葵花、木香、蔷薇、粉团月季、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白丁香、松、椵木、白杨、椿等近百余种植物。

4.1.5 涉及颐和园清代宫廷绘画和现存的一些老照片

颐和园老照片和现存的一些图片也能成为探究颐和园植物景观风貌的直接证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描绘了崇庆皇太后六十大寿时的景象,其中有关于清漪园的部分。颐和园老照片里记录的颐和园变迁的遗迹,也对植物风貌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4、图5)。

图4 老照片—云辉玉宇牌楼前的柏树

图5 老照片—乐寿堂后院的玉兰

4.1.6 古树名木

颐和园现存古树名木1601株,是从乾隆时期至道光、光绪时期陆续栽植的,基本上延续了清漪园时期的植物景观和脉络,根据《颐和园古树名木分布图》(图6)可以从它们的分布和搭配推断乾隆在建清漪园时所要表达的植物景观意向。

图6 颐和园古树名木分布图

4.2 现代资料——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

1995年,颐和园开展的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中孢粉的研究,其结论也能够为颐和园植物种类的考证,提供一些科学性依据。

该研究在分析的77个孢粉样中,统计孢粉总数19320粒,它们分属于79个植物科属。针叶乔木有松(Pinus)、冷杉(Abies)、云杉(Picea)、柏科(Cupressaceae)、落叶松(Larix)、铁杉(Tsuga)、雪松(Cedrus);落叶阔叶乔木植物有栎(Quercus)、栗(Castanea)、桦木(Betula)、鹅耳枥(Carpinus)、桤木(Alnus)、榛(Corylus)、胡桃(Juglans)、枫杨(Pterocarya)、榆(Ulmus)、朴(Celtis)、椴(Tilia)、槭(Acer)、柳(Salix)、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Rhus)、栾树(Koelreuteria)、梣(Fraxinusr)等;落叶灌木有杜鹃(Rhododendron)、忍冬(Lonicera)、鼠李(Rhamnus)、丁香(Syriga)、梾木(Cornus)、五加科(Araliaceae)、胡颓子(Elaeagnus)、豆科(Leguminosae)、芸香科(Rutaceac)、蔷薇科(Rosaceae)等;旱生小半灌木有麻黄(Ephedra)、白刺(Nitraria),中生或湿生草木有禾本科(Gramineae)、车前(Plantago)、唐松草(Thalictrum)、山萝卜(Scabiosa)、伞形科(Umbelliferae)、葎草(Humulus)、蓼(Polygonum)、大战科(Eupholbi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唇形科(Labiatae)、地榆(Sanguisorba)、旋花科(Convolvulaceae)、老鹤草(Geranium)、百合科(Liliaceae)、莎草科(Cyper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等;广域性生长的草本有嵩(Artemisia)、苍耳(Xanthium)、紫苑(Aster);旱生或盐生草本有藜科(Chenopodiaceae);水生维管束植物有香蒲(Typha)、黑三棱(Sparganium)、眼子菜(Potamogeton)、菱(Trapa)、莲(Nelumbo)、荇菜(Nymphloides)、狐尾藻(Myriopyllum)、茨藻(Najas)、魁叶萍(Salvinia natans)、萍(Marsilea quadrifolia)、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蕨类有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圆枝卷柏(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同时还见到个别的海金沙(Lygodium)、里白(Hicropteris)。浮游藻类有盘星藻(Pediastrum)、转板藻(Mougeotia)、水绵(Spirogyra)、双星藻(Zygnema)、四角藻(Tetraedrom)、新月藻(Closterium)、鼓藻(Desmindium)等。此外,还有亲缘关系并不明确的环纹孢(Concetrisystes)以及泥炭藓(Sphagnum)等。

5 颐和园植物造景设计创作意境考

乾隆皇帝是清漪园整体规划和建设最重要的主持人,园中很多景点的创意都来源于皇帝本人。颐和园园林景观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乾隆皇帝的个人喜好、审美趣味、人生信仰以及治世思想等。乾隆皇帝饱读汉学,推崇儒道,反复强调“勤政亲贤”、“中正治国”、“崇祖孝亲”、“修身养得”等思想,故其在颐和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以诗文构建园林的同时也以园林为歌咏对象,特别注重“君子比德”、“视农观嫁”、“诗画自然”等意境的营造。同时,乾隆皇帝熟悉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北京的气候特点,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相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生态景观[20~25]

5.1 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生态格局

颐和园内植物栽植很讲究生态习性,因高就低,依水傍山,自然成林。根据对昆明湖底地层沉淀物中ck3孔的孢粉的分析证实,1750年以前,该地区植物以松、柏、榆、杨为主,而1750—1966年间,增植了栗、胡桃、槭、菱、莲等植物。

早在清漪园建园之前,昆明湖的前身西湖一带就以垂柳荷花之盛闻名京师,是北京西北郊著名的风景区,文人墨客亦多加渲染:“西湖莲花千亩”、“盛夏之月,芙蓉千里,堤柳丛翠”、“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因此,拓治后的昆明湖一带,则继续保持了原西湖瓮山的植物生态环境,延续了西堤与瓮山泊原有的柳桃间种、荷藕连天的植物景观,沿湖堤岸广植垂柳、桃树,湖中部分水面广莳荷花。由此可见当年湖内莲花之盛况:浅乃以荷花正放,过桥似入绛云低“深红淡白尽开齐,水面风来香满堤”“便迩心纾试沿泛,六桥西畔藕花多”。此外湖中还多辅以菰、蒲之类的水生植物,引得“鸢鹫鸥鹭满汀州”。

对于重点改造的万寿山来说,在清漪园兴建之前,瓮山上的植被并不繁茂,明朝有人称瓮山是一座“土赤坟,童童无草木”的秃山。在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园时,万寿山的生态群落以明为基础。在植物栽植时兼顾了适地适树和兼顾季相变化的原则。清陈淏子《花境》对于植物的种植原则写到“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乾隆皇帝在修建清漪园时,根据造园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栽植不同的植物,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在保持终年常青的同时又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在前山栽植喜阳、耐盐碱的侧柏,后山栽植耐阴、喜酸性的油松,在后山后溪河模拟北京松槲混交林的天然植被形态,在万寿山上采取了松柏等常绿植物为主,槲、枫、柳、栾、楸、桃等落叶植物为辅的植物配置策略,形成“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荷花飘香”的植物群落。经过整治,在短时间内将童山改变成“迭树张青幕,连峰濯翠螺”的繁茂景象。

5.2 “君子比德”儒学之道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君子比德是指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的美德。君子比德思想是孔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乾隆皇帝在御苑的缔造过程中不仅因袭了传统文人园林的“柳眼梅心”、“竹籁伏绿”、“菊盈篱落”的清雅之赏,更看中“天目古松”、“殿庭槐楸”所暗喻的王者之风的情结缔造,同时也沿袭了古人的传统审美习惯。

在万寿山东麓宫殿区、排云殿建筑群、南湖岛龙王庙建筑群、耶律楚材祠等有施政、祭祀功能的建筑群中,树木配置以松柏为首选,并成行逐列栽植,强化君臣等级意向。如东宫门勤政殿院落设计,方正规整、建筑主次明晰,而植物配置亦中规中矩,排列有序。树种选用松、柏、槐、楸,借典经史,比德朝纲。在栽植方法上,油松殿前矗立犹如帝王在朝,侧柏东西分列恰似文武两厢,楸树当庭栽,国槐对植,充分体现皇家园林的威仪雍容。

5.3 视农观稼,农桑文化

清代社会的主体依然是农耕文化。清帝王为了标榜其关注农桑、勤政爱民的政治情怀,以园南、西、北的千顷良田为借景,利用清漪园修建以前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密布的稻田水网,模拟乡村生活,建立了耕织图、水村居等建筑群,桑苎桥边耕织图畔桑树成行,织染局环植以桑,内有菜园、花圃等地,景区内稻田与园外千顷稻田融为一体(图7),并结合植物种植创造了绿杨绕屋、桑林毗田、青篱环茨、绿柳如烟的村舍景观。一方面体现了对原有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使之浑然天成的造园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表达了帝王“崇本重农”的政治思想。

图7 老照片——颐和园西侧北侧的稻田景观

5.4 诗画自然,四时有佳景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对江南园林甚是喜欢,回京后继续“写仿江南名园”,不仅在大的山水格局上借鉴西湖胜境,而且以惠山园写仿无锡寄畅园,以望蟾阁写仿武昌的黄鹤楼。园内的植物不仅有国内各省进献的花木,还有从国外引进植物。美国女画家卡尔在《慈禧写照记》中描述晚清园中花木情况:颐和园中所植花草极多,草地上每经数步,亦有名花一堆,名花佳卉,无虑千百种,而新陈代谢,四时不断太后平生酷爱鲜花,凡之寝宫、朝堂、戏厅及大殿等处,名花点缀,常终不绝。园中各种植物的配置也讲究季相变化:春有桃,夏有莲,秋有枫,冬有松,四季更替,美景不断。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景观意境[27~30]

6 植物配置的特点

植物配置是中国古典园林表达生态思想的重要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古代造园家常常通过周边环境和植物的特性来理解和尊重植物本身,以借植物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从艺术性角度分别论述植物与地形、植物与建筑、植物与空间、植物材料配置、植物景观生态特性。

6.1 植物与地形

万寿山前山坡较平缓,与200多公顷的昆明湖水面相对应,以体现旷远开阔的景观为目的,因此构造大量建筑,以增加自然山川的气势,体现出清代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和典雅的风格。后山山势较陡,地貌环境与前山不同,山体背阴向北,地势狭长,景观注重亭台掩映,清幽深邃,布置灵活而自由,富于自然山林的风致和意境。

因此,清漪园时期的万寿山植物景观也就存在了多样的特点和自然风貌,分析乾隆描写万寿山涉及植物方面的御制诗文,可知清漪园时期的万寿山植物景观多注重于松林、四时景观、地被等;另外,从园内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前山以大报恩延寿寺(佛香阁)为主要建筑群的植物配置,以松柏为主,这是体现了乾隆建清漪园为太后“延寿报恩”的本意,因此万寿山前山脚下,柏树沿长廊规整列植,油松白皮松散布其间,体现了松柏常青、万寿延年的皇家气魄。

清漪园时期山阳栽植松柏等常绿树种形成的松峰景观,并通过不同冠型与冠幅的搭配,营造曲径通幽的山林意境。万寿山后山后湖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在空间和尺度上与山阳开阔的景观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幽静、宜人。油松、元宝枫、栾树、小叶朴、榆树形成优美林冠线,山桃、连翘、合欢、丁香点缀其间,加之山回路转间,一座座古建院落,更是创造出一幅幅醉人的图画。

昆明湖一带湖水充沛,生态环境优美,一直以桃、柳、荷花之盛而著称,乾隆在建清漪园时,保留了原西湖的景观特点,在沿湖堤岸增植桃柳,湖中广莳荷花,西北水网地带岸上广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之中,呈现出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6.2 植物与建筑(亭)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建筑大部分是以构景的形式分布在颐和园中,与山水、植物相融合。颐和园中亭有63座,分布在全园各个角落,匠心独运的位置使其成为最佳观赏点;富有诗意和深刻文化内涵的题名突显了主题,强化了创作意境灵活多变的姿态与周围的山石、水体、花草、树木、建筑组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颐和园中亭根据各自不同的位置,也具有不同的景观特点。位于山间的亭既作为点景的建筑,同时也兼具游赏观景的功能,因此位于山间的亭旁植物配置尤其注重视线的通透性。例如餐秀亭涧叶岩林绿已齐,四围秀色餐无尽、含新亭古木荫团笠,虚受宜遐眺、绿畦亭绿畦近远皆堪睹,山亭纵目见溪田、寻云亭春山渐欲酿清荫。位于水际的亭旁则更多采取水边常见的、耐水湿的植物配置,例如桃红柳绿,亭旁水面则营造水生植物景观以烘托建筑。

6.3 植物与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乾隆御制诗文中多次提到其对植物配置空间的理解和技法。古木荫团笠,虚受宜遐眺“种松拟种丈寻外,拱把成荫久待迟”“径多红花护,屋有绿杨围”“秀木乔笼屋,风松入操古”“表里湖山归静照,高低桃柳总清扬”“山白桃花可唤梅,依依临水数枝开”。

6.4 植物材料的配置

万寿山上除了栽植松等常绿树种,也混植了一定的阔叶和秋色叶树种,四时特征明显,如山容将欲染,春事渐堪论“乔林布荫偏宜步,敞阁延凉正好凭”“岩枫涧柳迟颜色,只觉森森翠意浓”,同时注重移栽名贵品种为山容的葱茏氛围助势,如“高下移栽五针松,郁葱佳气助山容”。万寿山的诗文中出现大量描写花木景观的诗句,如“渐看红意减,林扉又觉绿荫足”“群芳滋长养,万绿锁孱颜”“谁知烂漫无多待,花信宁须羯鼓催”“群芳”“花信”等说明万寿山栽植大量花灌木,并作为当时园中突出的审美对象。

无论是春花、夏树、秋桐,清漪园时期万寿山的四季植物景观特征明显,每一季都有景可赏,对此乾隆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吟赏,例如:花含宿润犹无力,树惹新烟更有神“岩枝涧叶蔚露气,杂花霏香香袭人”“花气宜过雨,梧风最引秋”、“桂是余香矣,莲真净色哉”

“阶藓含阳重,林檎较昔繁”“阶际青青草布荫,寻常行处不生尘”“草露喷香中得径,林风翻翠处凭楹”,可以想见清漪园时期的万寿山的地被景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景因素。万寿山已形成了上、中、下层次分明的生态群落。

6.5 植物景观的生态特性

“夹岸垂杨啁黄鸟,傍堤密苇隐苍鸢”,植物材料在营造优美景观的同时,也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环境,对于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亭松槲间,槲凋松蔚翠的生态学思想—常绿与落叶的搭配:“阳崖土润生芳草,阴峪雪余皴古松”

7 颐和园的保护和建议

1982年《佛罗伦萨宪章》关于历史园林的定义做出了如下规定:历史园林指从历史的角度或艺术的角度,民众所感兴趣的建筑和园艺构造……历史园林是一种主要由植物组成的建筑构造,它是具有生命力的,即有生有死。因此,历史面貌反映着季节的变化与循环、自然生死与园林设计者和主人希望将其永久保持的愿望之间的永久平衡。历史园林中的……植物,包括品种、配色、面积以及各自高度……这种园林是文明和自然直接关系的表现,适合作为思考和休息的娱乐场所,所以具有理想世界的巨大意义,用词源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天堂,并且也是一种文化、一个时代和一种风格的见证,而且还常常见证了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独创性。从以上的法规和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园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园林中原有的植物景观是反映园林面貌、延续园林生命的重要载体。

颐和园的植物在意境风格、群落种类、栽植方法等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融人工匠意与自然造化于一体”的思想和手法,体现了“康乾”以来在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嘉则收之,俗则摒之”的典型要求,并赋予园林植物群落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及道德寓意,是造园艺术中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完美统一的结晶。因此,颐和园植物景观的修复、保护及管理应遵循以下的特点。

(1)遵从自然规律,尊重历史原貌

颐和园后山很多历史遗迹,是在茂密的植被包围下以废墟的形式存在,对此应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历史”的修复理念,以历史原貌为主,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保持遗迹的原真性。

(2)体现自然原貌,保留自然郊野性质

颐和园万寿山植物景观尤其是后山和昆明湖区,以体现自然原貌、突出自然的真实与淳朴为特色,植物景观总体上融入北京西北郊的大景观格局中,属于半人工的自然生态群落。在日常管理中,应以自然为原则,定期进行养护与修剪,保护原有地势地貌和原始植物,不做过多的改造,不追求奇花异草。对自然最大的尊重,就是对历史园林形成“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习惯。

(3)保护古树名木,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力的“绿色遗产”,是“活的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古树名木的有效管理,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坚持全面系统、常态持续性的原则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

7.1 活体可持续保护

植物景观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景观,是因为它富有生命力,是活的历史遗产,植物景观体现着历史的真实性和延续性。“活体可持续保护”即完全保持原貌,但对影响其历史原貌的历史事件、历史环境予以详细记录。对于颐和园内保存较好的历史景点,如慈禧重建的前山大部分景区和后山谐趣园、景福阁等部分景区,重视植物景观的生命性和动态性,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如气候、地形等外界因素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植物景观遗产的状况进行及时的日常记录,适时适度地对历史性植物景观予以修复。

7.2 片段示范性保护

“片段示范性保护”即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进行片段保护。对遗址及周边环境完整地保存下来,进行展示教育。颐和园内的残存遗址,多掩映在茂密的林木之中,因借于局部的地形而创造出许多精致的小园林,建筑已毁但基址尚存,假山叠石和大部分路网大体上是完整的,在建筑不易于恢复的情况下,其植物景观应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梳理保护,对于不符合场地风貌的植物可选择适合树种逐步进行替换,对旺盛滋蔓的杂树和野草进行治理。这些遗迹同样是颐和园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记录了火烧清漪园的一个片段,成为清漪园遭英法联军焚毁的事实见证。因此,发挥植物的个体及群体效应,构建符合场地立意及优美的植物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7.3 科学发展与创新

颐和园历史性的植物景观修复营建需要不断地努力与付出,对地形、土壤等各个要素不断地调整,对景观不断地养护和治理,才能最终营建出尊重历史原貌及文化意境下的植物景观。对于恢复的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等传统景区,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材质、木料及工艺,丰富和完善了园林古迹景观,其植物景观在考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古人的造园手法,慎重选择植物种类,种植与场地氛围一致的植物,既遵从古人立意又有发展地塑造出颐和园的整体美感。这是对遗产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

积极构建植物灾害防御体系,应对极端天气,保护植物景观免于伤害。针对重要的景观节点、意义特别的古树名木纳入数字化管理中,尽可能将更多的植物纳入数字化管理中,详细记录植物信息,更有利于植物景观资源的保护。在保护其历史原貌和原始地被的基础上,增加乡土地被植物,形成园林底色,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增加了背景色彩。

参考文献

[1] 颐和园管理处. 清宫颐和园档案[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黄成彦. 颐和园昆明湖3500余年沉积物研究[M]. 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1996.

[3]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颐和园志(附录)[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颐和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 高大伟,孙震. 颐和园生态美营建解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 北京市园林局颐和园管理处编. 颐和园建园250周年纪念文集(1750—2000)[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

[9] 曹林娣. 中国园林艺术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 夏成钢. 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 北京颐和园管理处. 乾隆皇帝咏万寿山风景诗[M]. 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2010.

[12] 颐和园管理处. 颐和园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3] 王其亨,狄雅静,张龙. 颐和园植物历史景观的配置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 2009(06):504-509.

[14] 王其亨等. 颐和园植物历史景观的配置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15](清)王世襄. 清代匠作则例(第叁卷)[M].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9.

[16](清)于敏中等. 钦定日下旧闻考[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17](清)田易. 畿辅通志[M].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8](清)陈梦雷,蒋延锡等.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录编·考工典[M]. 上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

[19] 张龙. 济运疏名泉 延寿创刹宇——乾隆时期清漪园山水格局分析及建筑布局初探[D]. 天津大学,2006.

[20] 陈从周. 陈从周讲园林[M].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21] 孙筱祥.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2] 耿刘同. 中国古代园林[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23] 余树勋.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奥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4] 苏雪痕.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5] 李树华. 园林种植设计学:理论篇[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6] 张冬冬. 试从乾隆对西湖的改造探清漪园之相地[J]. 中国园林,2015(6):31.

[27] 王劲韬. 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理论与技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8] 金柏苓. 清漪园后山景区的原貌和艺术成就及颐和园后山建设的规划思想[D]. 清华大学硕士论文,1982.

[29] 王劲韬. 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D]. 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9.

[30] 马欣,李树华. 颐和园与清漪园时期植物景观的对比研究[C]// 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A 昆明湖最早见诸记载名称为“瓮山泊”、“大泊湖”,元末时因湖在北京城西而得名“西湖”。

B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卷六.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287.

C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卷六.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308.

D 乾隆御制诗.万寿山清漪园即景.乾隆四十一年.

E 乾隆御制诗.仲夏万寿山.乾隆三十六年.

F 乾隆御制诗.昆明湖上.乾隆十五年.

G 乾隆御制诗.昆明湖上.乾隆十八年.

H 乾隆御制诗.泛舟昆明湖遂至玉泉.乾隆十七年.

I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05年课题.北京西北郊水源地涵养与保护对策研究报告.2005:9.

J 乾隆御制诗.首夏万寿山.乾隆二十年.

K 乾隆御制诗.玉澜堂.乾隆三十八年.

L 乾隆御制诗.对鸥舫.乾隆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