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用药速览(第3版)
- 张志清 樊德厚主编
- 466字
- 2020-08-28 07:34:39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
缺血性肠病是指肠道的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肠道损伤。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在心脑血管基础疾病上发生。凡全身循环动力异常和肠系膜血管病变引起的肠壁缺血时,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临床上大致分为三型: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和结肠缺血。因后两种均属少见病,故本节只介绍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
【诊断要点】
① 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腹部手术、外伤、腹腔内炎症、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及高凝状态等病史。
② 临床症状以严重的腹痛、便血、血便为主,腹部体征不显著。
③ 实验室检查可示白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④ 肠系膜血管造影可显示病变区域血管狭窄、中断、充盈缺损及不显影等相应的影像改变。
⑤ CT可显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⑥ 腹部X线平片多提示肠梗阻的存在。
【治疗原则】
① 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补充全血、血浆和血蛋白。
② 控制饮食,降低肠道氧耗。
③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易感因素。
④ 抗感染: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甲硝唑、替硝唑。
⑤ 扩血管治疗:罂粟碱。
⑥ 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