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脉诊方法

一、诊脉时间

平旦诊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说明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是诊脉的理想时间。由于脉象是非常灵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它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有密切关系,并受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清晨未起床、未进食时,机体内外环境比较稳定,脉象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基础生理情况,同时亦比较容易发现病理性脉象。但这样的要求一般很难做到,特别是对门诊、急诊的患者,要及时诊察病情,而不能拘泥于平旦。诊脉时应保持诊室安静,且应让患者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片刻,以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这样诊察到的脉象才比较真实。

五十动 指医生对患者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50次脉跳的时间。每次诊脉每手应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古人提出诊脉需要诊“五十动”在于:① 有利于仔细辨别脉搏节律变化,了解其中有无病脉出现;② 提醒医者诊脉时要态度严肃认真。

二、诊脉体位

诊脉时患者的正确体位是坐位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便于诊察脉象。《医存》说:“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受压而脉不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窜而脉弛;若身覆则气压而脉困;若身动则气扰而脉忙。”因此,脉诊时必须注意患者的体位,只有采取正确的体位,才能获得比较真切的指感(图1-2-1、图1-2-2)。

图1-2-1 坐位诊脉

图1-2-2 卧位诊脉

三、诊脉指法

指法是指医生诊脉的具体操作方法。正确而规范地运用指法,可以获得比较丰富而准确的脉象信息。临床诊脉常用的指法,可概括为选指、布指和运指等。

1.选指

医生在临床诊脉时应当选用左手或者右手的示指、中指和环指三个手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成45°角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图1-2-3)。

图1-2-3 指目位置

2.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用环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切脉时布指的疏密要得当,要与患者手臂长短和医生的手指粗细相适应(图1-2-4)。

图1-2-4 寸口诊脉部位

3.运指

医生在布指后,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和单诊等。

举法:指医生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用举的指法取脉又称“浮取”。

按法: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用按的指法取脉,称为“沉取”。

寻法:指医生手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并适当调节指力,或前后左右推寻,以细细体察脉象。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而取脉,称为“中取”。

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左右两手寸关尺三部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

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特征。

临床上一般三指均匀用力,但亦可三指用力不一,总按和单诊配合使用,以求全面捕获脉象信息(图1-2-5、图1-2-6)。

图1-2-5 总按

图1-2-6 单诊

4.平息

指医生在诊脉时要保持呼吸均匀,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计数患者的脉搏至数。主要意义在于以医生自己一次正常呼吸时间来检测患者的脉搏跳动次数,同时通过平息促使医生思想集中和专一,以便更仔细地辨别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