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妇人反复感冒应考虑“热入血室”

临床上高老师对于女性频繁感冒者,总是耐心地询问患者是否以往在月经期间患感冒或感冒期间恰逢月经来潮。反复感冒多因机体正虚不能卫外所致。反复感冒一般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正虚之人反复感冒,另一类则是外邪不解,内陷半表半里自觉仍有感冒症状。对于前者较易辨识,而后者即属“热入血室”之后患。

“热入血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均提到过,如《伤寒论》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可见,“热入血室”指的是妇人经期感冒余邪未尽内陷而致之症,治疗上有针刺期门,有用小柴胡汤等法。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可疏解肝气,提升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达而出;黄芩苦寒清热,使半里之热邪得以清除;人参、姜、枣调和营卫,旨在扶正以鼓邪外出。

高老师执笔的《刘奉五妇科经验》一书有专篇论述“热入血室”,他指出:“血室”实际上是指以胞宫为主体,包括与其相连属的冲任二脉以及肝脏等的功能,是围绕妇女月经生理的综合性功能概念。“热入血室”多指妇女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如果正值月经来潮或月经将净,甚或产后气血大伤之际,血室空虚,外邪乘虚而入,与正气相争,搏结于血室。“热入血室”的临床表现:或寒热往来如疟状,或时发寒热;或经水适断,或经血不畅,或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或经血淋漓不断,或血崩下血。其原因是由于女子经期或产后,胞宫空虚,热瘀于内,邪热与经血相搏,正邪交争不得外解而出现瘀阻胞宫的异常现象。刘奉五老中医认为治疗“热入血室”,因血海本已空虚,不论是热被血截或邪热瘀阻胞宫,都不能妄用破血之法,即或是热迫血行,也不能单纯清热凉血,而应给邪热找出路,使之能透达外出。因为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在血室外围,从足厥阴肝经着手,可透达血室的邪热。又因肝、胆互为表里,治厥阴必治少阳,从少阳以解肝经之邪热。一方面提透下陷之邪,清解内陷之热,清透兼施;另一方面,也要照顾正气,使之足以鼓邪外出。《伤寒论》《金匮要略》虽指出可刺期门、用小柴胡汤等法,但必须根据患者证情辨证论治,不能拘泥于小柴胡汤一方。刘老治疗“热入血室”多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若兼内有血瘀或小腹胀痛者加益母草、当归、泽兰、红花;若经血淋漓不断或崩漏下血、延期不断者加生地黄、牡丹皮、青蒿、地骨皮;若冲任不固,出血较多者加升麻炭、地榆炭、莲房炭、三七粉;若邪热较重,随冲任二脉上传于胃经者加黄连、栀子;若阳明燥结、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或用大柴胡汤加减;若血虚瘀阻者可用柴芩四物汤、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加减等。

高老师在整理刘奉五老中医妇科经验的过程中,通过耳闻目睹深入领会刘老对于“热入血室”的心得,因此他强调对于平时自觉频繁感冒的女性,应仔细询问是否有经期感冒史,以供判断是否存在后遗“热入血室”的情况。若见此症状,则要想到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诊治。

  (王文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