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导读
- 张立勇主编
- 17字
- 2020-08-28 06:29:32
第2章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2.1 水循环与水污染
2.1.1 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循环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有多种,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循环。图2-1是淡水的自然循环示意图。水从海洋蒸发,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然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流回海洋,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
图2-1 淡水的自然循环
根据水循环的范围,自然循环又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类。由海洋蒸发的水蒸气降至陆地后最终流入海洋,称为大循环或称海陆循环;海洋蒸发的水蒸气又直接降落到海洋,或陆地的降水在流入海洋前又直接蒸发升入大气层,称为小循环。如图2-2所示。
图2-2 大循环与小循环
(2)水的社会循环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人们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又排回天然水体,这就是水的社会循环,如图2-3所示。
图2-3 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中,生产和生活用过的水含有大量废弃物,如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大大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对水体造成污染。对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后不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称之为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面对人们大量排放污水和废弃物、滥施农药和化肥造成的世界水危机,不能单纯依靠控制排水水质来应对,因此出现了“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的理念。所谓社会用水健康循环,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用水循环中,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科学地使用水资源,不过量开采水资源,同时将使用过的污水经过再生净化成为下游水资源的一部分,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地区的水体功能,水的社会循环不破坏自然水文资源的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健康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物质流的循环中,不切断、不损害植物营养素的自然循环,不产生营养物质的流逝,不积累于自然水系而破坏水环境。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达到“人水和合”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恢复良好水环境。
2.1.2 水污染成因与现状
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用过的水中常含有许多杂质。一般的天然水体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对排入的杂质有一定的净化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社会用水量不断增大,排入水体的杂质不断增多,一旦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就会恶化,从而使水体遭到污染。受到污染的水体,将丧失或部分丧失使用功能,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剧水资源危机。
引发水环境污染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因素,如由于地层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死亡残骸、水流对地表及河床冲刷所带入的泥沙和腐殖质等所引起的;二是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及生活污水引起的污染。
以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为标志的水危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危机不但存在于我国,而且是世界性的。除了因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引发的水危机之外,因工程设施不足或管理不到位也会引发社会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