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四版)
- 马桂铭主编
- 1277字
- 2020-08-28 06:25:15
四、当前中国企业“化验室”的基本状况
依据CNAS-CL 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17)的相关条款进行评价,中国目前生产企业的化验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化验室 这一类化验室通常有分工明确的各类专业工作室,配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职责分明的各级管理层次和系统的管理,拥有与生产检验相适应的仪器设备,能够按照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产品检验、控制和监督职能。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为新产品试验服务的能力。拥有这类化验室的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一些技术先进的民营企业。
第二类是一般的化验室 这一类型的化验室较前一类有显著差异,总体水平有较大差距,但基本上能够完成产品的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属于该类型的化验室主要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某些规模较小的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和技术水平一般的民营企业。由于所从属的不同企业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属于该类型的化验室的实际水平又有较大的差异。
第三类是较差的化验室 这一类化验室在各方面都有较多的欠缺,仪器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通常只能应付产品检验。该类型的化验室一般都缺乏管理,有些甚至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这类化验室主要存在于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或个体小型生产企业,该类型的企业自身的企业管理往往也不很完善。
由于历史和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中国工业企业的化验室水平属于二、三类的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的兴起(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必然过程),这支队伍将不断扩大,这些类型的化验室的建设和改善,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即使是原来已经较为完善的化验室,也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
必须指出,世界管理学家们公认的“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的“管理制胜论”,仍然把“技术(含装备)”视为必需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不够完善的化验室,管理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搞好化验室的基础建设方面,对于那些很不完善的“三类”化验室尤其如此。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尚未建立化验室,这一部分企业有些是“附属性”企业,也有些是以往没有化验要求的行业(如机械、建筑行业),或是规模较小且自身生产管理不完善的企业等。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些企业应该迅速行动,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化验室,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生产过程中稍有偏差便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无论是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保护用户利益出发,或者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乃至社会效应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偏差或“能力不足”,都是企业管理者无可推卸的责任。因而,企业必将不断地对化验室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化验室的效率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化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定显示其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中国的不少企业的管理仍然很落后,一些企业的管理层认识水平上参差不齐,经常无暇顾及化验室的管理和建设,这就更要求化验室内部的所有人员要有明确的信念:必须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否则将无法发挥化验室的职能,无法完成社会和消费者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