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宗教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宗教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是古镇旅游项目开发应重点挖掘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在分析时,主要可以从古镇所拥有的各大古寺庙的历史、保存情况以及景点级别等方面进行说明。以下为某古镇旅游项目的宗教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1)××寺
××寺原坐落于××古镇东的××山,始建于唐初。唐武宗会昌灭佛时被毁,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丞相白敏中奉节至蜀,奏朝廷复建。至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秦敕建寺,名为“圣母院”。北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1009年)诏书赐名为“瑞庆禅院”,俗呼“瑞应寺”,一时名声大振,香火甚旺。清中叶后,因寺内供奉铁铸燃灯古佛,故改称××寺直到民国时期。自山脚拾级而上的布局依次是:山门、主殿(含乐楼)、钟鼓楼、娘娘殿、大雄殿(含“罗汉堂”)、燃灯古佛殿。现存梁上题记表明:主殿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大雄殿重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娘娘殿重建于1948年。现三殿保存完好,1988年3月搬迁至区博物馆所在地。
××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且多受朝廷关注,在四川地区是一座有影响的寺院,明代杨升庵著《全蜀艺文志》、曹学《蜀中名胜记》对它都有详细记载,为二级景点。
(2)××寺
位于××古镇××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重建年代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级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