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针具及其使用方法

中兽医针刺穴位治畜病针具是用金属或不锈钢制成。由于畜种及畜体大小不同,针刺穴位的针具大小和种类也各有不同。中兽医临床常用的针具种类分为毫针、圆利针、宽针、三棱针、火针等(图2-3)。各种针具及使用方法因畜病不同,分别介绍如下。

图2-3 针刺穴位的针具种类

1.毫针

毫针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毫针的结构可分为5个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一般临床以粗细0.32~0.38毫米、长短25~50毫米者最为常用。短针多用于耳针及浅刺之用,长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穴位的深刺和某些穴位作横向透刺之用。

2.圆利针

圆利针又称白针,针身较毫针粗而长,直径一般为2毫米,针长4~6厘米。这种针具有进针快,适宜于急刺、速进速退、适于留针等特点,适用于深针病羊臀部及肩部穴位。

3.宽针

宽针又称血针。长度一般为5~9厘米。针尖呈矛尖状,针刃锋利,针尖宽4~8毫米,直径2~3毫米。大宽针多用于放患畜体内体表的静脉血;小宽针用于针刺畜体肌肉肥厚的白针穴位(非血管处)。

4.三棱针

三棱针前半部针身呈三棱形,后半部针身呈杆状,与宽针相似,分为大、小两种。中兽医临床主要用于针刺血针穴位或广肿散刺,大针用于针刺畜体肌肉肥厚处穴位。小针刺羊通关穴、玉堂穴,也可用于放尾尖血等。

5.火针

火针,古称燔针、粹针,是金属粗针。直径约1.5~2毫米,针身长度分为2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4种。针尖圆利,针柄用金属丝缠绕,以便醒针(转动针体)。中兽医临床施针前,将火针擦拭干净,用棉花缠裹针身,呈棉桃形,内松外紧,厚薄均匀,然后浸入植物油,浸透后取出点燃,等棉花收缩变黑、火苗开始变弱时,针即烧好。去除烧黑的棉花和棉灰,左手按穴,右手持针,视羊体大小,天门穴进针时向下后方刺入1.5~2厘米;百会穴直刺入2.5~3厘米。一般第1次留针3~5分钟,留针期间,可将针身捻转1~2次,使火针处组织发生较深的火伤灶,产生较长时间的热力,冲动刺激反应(血管与关节部位不可施火针),起针后针孔用碘酊充分消毒,及时披上麻袋,以防感冒;7日后如法施针1次,但不留针。火针每次可选3~5个穴位,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重复施针。针灸以晴天进行为好。夏季要少用或不用火针疗法。对辨为寒湿痹证可试用火针和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