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流行病学特征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事实上已经构成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原因的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谱分布近年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2013年,湖南长沙市居民死因前三位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2014年,湖南湘潭市居民死因前四位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015年,我国城市居民死因前四位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是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几年来每年发病率增长26.9%,居恶性肿瘤之首,按照目前发病趋势不能遏制预测,预计到2025年时,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之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和患病率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在8.2%以上);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也有逐年增高趋势,我国人口2010年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比1980年增加75%~10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给人群带来的危害性依然严峻,如2002—2003年度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曾给全球人口特别是中国人口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如2008—2009年度由于H5N1、H1N1、H7N9病毒引起的禽流感、手足口病再一次给我国人口健康带来新的不安全;再如2015年度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又给世界人口健康安全提出了警告;肺结核发病率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2015年调查资料显示形势并不乐观,201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度报告公布,2015年,全球估计新发结核病患者1040万例,中国91.8万例,在WHO国家与地区发病率排名中仍然高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印尼),而全球新发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48万例,中国7万例,位列全球第二位;肺间质病变特别是肺弥漫性纤维化、肺血栓栓塞症及职业性尘肺等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我国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无论是患者家庭,还是社会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

我国21世纪以来面临了环境空气污染的常态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指标(PM 2.5等)超标5~10倍已经常见,在如此大气中生活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将发生什么新的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遏制环境污染,让我们的天空蓝起来。

吸烟的问题在今天更加凸显严重性与紧迫性,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和社会控烟效果明显,禁烟法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吸烟人数大幅下降。而在我国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吸烟人数没有减少,反而出现更多的年轻人群和女性人群吸烟趋势,需要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

吸烟的人群十分庞大,全球现有约11亿吸烟者,我国现有吸烟人数估计在3.01亿,可以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种植、加工生产和消费国家。吸烟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吸烟直接损害呼吸系统,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吸烟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主要引起6种致死性疾病:COPD、肺癌、下呼吸道感染、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肺结核及脑血管病。WHO指出,全世界每年因为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其中有100万以上是中国人),每六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于吸烟。因此,戒烟和控制吸烟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最有实效的措施和行动。WHO早于1987年11月就确定了每年的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后在1989年起又改为每年的5月31日作为世界无烟日。中国北京2015年6月1日起实施了我国史上最严的戒烟令;WHO已经把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烟草病学是一门研究吸食烟草对健康影响的医学学科,是独立的学科体系,是近年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而诞生的新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