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危机

一、基本状况及水资源分布特点

(一)基本状况

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108m3

(二)我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

根据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82.3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132.9×108m3。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3256.7×108m3,比常年值偏少16.1%,为1956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43.1×108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4.5%(地下水资源量的85.5%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2.2%,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4.6×104m3/km2。北方六区水资源总量4917.9×108m3,比常年值偏少6.5%,占全国的21.2%;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为18338.8×108m3,比常年值偏少18.3%,占全国的78.8%。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830.1×108m3,比常年值偏少12.6%,占全国的20.8%;中部地区水资源总量4922.1×108m3,比常年值偏少26.9%,占全国的21.2%;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13504.5×108m3,比常年值偏少12.6%,占全国的58.0%。可以说,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除了人均水资源量紧张外,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使我国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还有条件发展旱地农业。但由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枯水。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从黑龙江省的呼玛到西藏东南部边界,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线大体与年均降水400mm和年均最大24h降水50mm的暴雨等值线一致,这是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东南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也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约500m3,耕地亩(1亩=1/15hm2)均少于400m3,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耕地占5.6%,人口占2.1%,GDP占1.8%,水资源量占4.8%。该地区虽属干旱区,但因人口稀少,水资源量人均约5200m3,耕地亩均约1600m3。如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并安排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支持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包括天然绿洲在内的荒漠生态环境。

4.江河泥沙含量

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地形高差大,又有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山地,自然因素加上长时期人为的破坏,使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使许多江河挟带大量泥沙,黄河的高含沙量更是世界之最。这些问题增加了我国江河治理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江河泥沙曾为我们创造了并继续发展着东部和中部总面积达185×104km2的广大冲积平原和山间盆地。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当,也带来一系列的水旱灾害和环境问题。

5.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根据1950~1997年接近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近20年来呈现北旱南涝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的8年平均降水量偏少5%~10%,黄河花园口的天然来水量初步估计偏少约20%,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西北内陆地区,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略有减少(2.5%),90年代略有增加(8.9%)。由于高山地区冰川融水的多年调节作用,各河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流量基本持平。少数河流如新疆的阿克苏河等径流量略有增加,个别河流如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径流量偏少。

据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1997~2006年的10年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6区偏少3.4%,而南方4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108m3,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6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偏少5.4%,而南方4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108m3,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108m3,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6区偏少4.0%,而南方4区[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

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108m3,比常年值偏多3.0%。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62.4mm,比常年值偏多10.4%;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193.3mm,与常年值接近。

由上述情况可见,我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的分布受气候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南北地域上分布变化与资源量的波动变化。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一)供水量

据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11年全国总供水量6107.2×108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6.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53.3×108m3,占总供水量的81.1%;地下水源供水量1109.1×108m3,占总供水量的18.2%;其他水源供水量44.8×108m3,占总供水量的0.7%。与2010年相比,全国总供水量增加85.2×108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71.7×108m3,地下水源供水量增加1.8×108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11.7×108m3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32.3%,引水工程供水量占33.7%,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0.4%,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量占3.6%。全国跨水资源一级区调水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向其左右两岸的海河和淮河流域调水,以及长江下游向淮河流域的调水,其中,海河流域引黄河水39.5×108m3,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89.6×108m3和27.2×108m3,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5.7×108m3,长江流域从淮河、钱塘江、澜沧江分别引水4.9×108m3、0.03×108m3和0.7×108m3,桂贺江从湘江引水0.3×108m3,甘肃河西走廊内陆河从黄河引水2.6×108m3。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83.8%,深层承压水占15.8%,微咸水占0.4%。在其他水源供水量中,污水处理回用量32.9×108m3,集雨工程水量10.9×108m3,海水淡化水量1.0×108m3。2011年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604.6×108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和山东,分别为252.1×108m3、182.3×108m3和57.4×108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有数量不多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各水资源分区中,南方4区供水量3340.8×108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54.7%;北方6区供水量2766.4×108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5.3%。南方4区均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其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95%左右;北方6区供水组成差异较大,除西北诸河区地下水供水量只占总供水量的20.5%外,其余5区地下水供水量均占有较大比例,其中海河区和辽河区的地下水供水量分别占总供水量的63.8%和51.7%。各省级行政区中,南方省份地表水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均在90%以上,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河北、北京、河南和山西4个省(直辖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1/2以上。

(二)用水量

2011年全国总用水量6107.2×108m3。生活用水789.9×108m3,占总用水量的12.9%;工业用水1461.8×108m3[其中直流火(核)电用水量为437.5×108m3],占总用水量的23.9%;农业用水3743.5×108m3,占总用水量的61.3%;生态环境补水111.9×108m3(不包括太湖的引江济太调水16.0×108m3、浙江的环境配水23.7×108m3和新疆塔里木河大西海子下泄水量、塔里木河干流沿岸胡杨林生态用水、阿勒泰地区河湖补水等生态环境用水量25.0×108m3),占总用水量的1.9%。与2010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85.2×108m3,其中生活用水增加24.1×108m3,工业用水增加14.5×108m3,农业用水增加54.5×108m3,生态环境补水减少7.9×108m3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4区用水量3340.8×108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7%,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的63.5%、75.4%、45.4%、33.5%;北方6区用水量2766.4×108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45.3%,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的36.5%、24.6%、54.6%、66.5%。与2010年相比,松花江区和长江区增加较多,分别增加38.9×108m3和26.9×108m3,主要是农业用水增加所致;淮河区和黄河区分别增加19.0×108m3和12.2×108m3左右;其余水资源一级区用水量增减数量不大。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用水量分别为2220.3×108m3、1967.5×108m3、1919.4×108m3,相应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6.4%、32.2%、31.4%。生活用水比重东部高、中部及西部低,工业用水比重东部及中部高、西部低,农业用水比重东部及中部低、西部高,生态环境补水比重西部高、东部及中部低。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用水量增加5.5×108m3,中部地区用水量增加88.0×108m3,西部地区用水量减少8.3×108m3。总用水量增加10×108m3以上的有黑龙江、江西、吉林和山西4个省,以农业用水增加为主;增加(5~10)×108m3的有湖北和福建2个省,湖北以农业和生活用水增加为主,福建以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增加为主。在各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108m3的有江苏、新疆和广东3个省(自治区),用水量少于50×108m3的有天津、西藏、青海、北京和海南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甘肃、海南和青海7个省(自治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40%以上的有上海、重庆、湖北3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重庆、广东和浙江5个省(直辖市)。

根据1997年以来《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全国总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呈持续增加态势,而农业用水则受气候和实际灌溉面积的影响呈上下波动、总体为缓降趋势。生活和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则有所减少。按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补水划分,2011年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占8.5%,生产用水占89.6%,生态环境补水占1.9%。在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林、果、草地灌溉,鱼塘补水和牲畜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2.8%,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占24.7%,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机关团体等各种服务行业用水量)占2.1%。

(三)用水消耗量

2011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01.8×108m3,耗水率(消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为52%。农田灌溉耗水量2078.9×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64.8%,耗水率62%;林牧渔业灌溉/补水耗水量283.8×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8.9%,耗水率74%;工业耗水量354.0×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11.1%,耗水率24%;城镇生活耗水量150.4×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4.7%,耗水率30%;农村生活耗水量245.5×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7.7%,耗水率85%;生态环境补水耗水量89.2×108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2.8%,耗水率80%。

(四)废污水排放量

201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807×108t,其中大于30×108t的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10个省(自治区),小于10×108t的有天津、山西、内蒙古、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五)用水指标

2011年,全国人均用水量为45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129m3。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15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0,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为78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为198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82L/d。与2010年相比,全国人均用水量、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城镇及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变化不大;按可比价计算,201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了7%和9%。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分析,人均用水量分别为402m3、465m3、531m3,即东、中部小,西部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差别较大,分别为76m3、154m3、191m3,西部比东部高近1.5倍;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分别为383m3、365m3、522m3,依然是西部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50m3、87m3、69m3,呈东部小,中、西部大的分布态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东部大,中、西部小的分布态势。从水资源分区看,南方4区各项用水指标均高于北方6区,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出1.7倍,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高出近45%。各水资源一级区中,人均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最低的是海河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较低的是海河区、淮河区、辽河区和东南诸河区;农田实际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最高的是珠江区,较低的是海河区和淮河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的是西南诸河区和长江区,较低的是海河区、黄河区、辽河区和淮河区。因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气候因素和水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m3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广西7个省(自治区),其中新疆、宁夏、西藏分别达2383m3、1157m3、1025m3;小于300m3的有天津、北京、山西和山东等10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最低,仅174m3。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新疆最高,为792m3;小于100m3的有北京、天津、山东和浙江等12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20m3和22m3

根据1997年以来《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人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410~450m3之间。2011年与1997年比较,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92m3下降到415m3;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705m3下降到208m3,14年间下降了7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363m3下降到114m3,14年间下降了69%。

三、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1.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

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缺水总量约为(300~400)×108m3。在一般年份,农田受旱面积(0.06~0.2)×108hm2。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和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N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

2.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全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1997年为19.9%,不算很高,但地区间很不平衡,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已近90%。有些内陆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滥垦,湖泊湿地被围垦,江河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由于地下水的持续超采,使不少地区地面沉陷,海水入侵。在黄淮海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海河流域的河湖干涸,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甚至淮河中游在1999年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断流现象。

3.水质污染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104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46.5%的河长受到污染(相当于Ⅳ类、Ⅴ类);10.6%的河长严重污染(劣Ⅴ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市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上优于北方河流,中西部地区水质整体上优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全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面积约4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108m3,城市缺水60×108m3。在缺水的同时,还存在看严重的用水浪费,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5%以上;全国年排放污水总量近600×108m3,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余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又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以上可以看出,由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对水资源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战略。

四、中国水资源战略

伴随城市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纯开源逐步转向重视节流和治污,先后经历了“开源为主,提倡节水”,“开源与节流并重”和“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等几次战略性调整。预计21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人左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水质保护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为此,需进一步明确节流和治污的必要性,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战略,以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一)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节流优先

提倡“节流优先”,这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所应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为了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工业用水的发展方向。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也大力推行节水,主要是因为不堪承受污水处理的负担。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控制在160m3/a以内,使我国城市总需水量在城市人口达到最大值后得到稳定。为了建立节水型的体制,不仅需提高公众认识,还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和高新技术。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治污为本

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质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水质污染使水资源不能进入再生的良性循环。我国长期以来在增加城市供水能力的同时,未能注意防治水污染,许多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甚至基本不运行,达标排放很多流于形式。大量废水、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城市水体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经预测,如果要在2010年以前基本遏制城市水污染的蔓延趋势,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并在2030年以前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2010年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必须达到50%和80%以上。否则,我国的水污染不仅不能得到控制,甚至还要继续扩展。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加以认真解决。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提高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城市水环境。

3.多渠道开源

我国缺水城市可分为资源型、设施型和污染型三种,缺水的原因不同,解决缺水的途径也不相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容忽视。除了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外,还应大力提倡开发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规的水资源。经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资源,数量巨大,可以用作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冷却水、环境用水、地面冲洗水和农田灌溉水等。通过工程设施收集和利用雨洪水,既可减轻雨洪灾害,又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沿海城市应大力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或生活冲厕水;华北和西北地区应重视微咸水的利用。

(二)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扩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与洪灾、旱灾不同的是,受污染的水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影响的范围大、历时长,但其表现却相对较缓,使人失去警觉。水污染的危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显现出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有力,因此出现了今天的严重局面。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将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

1.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

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源头控制为主的战略转移。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由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据了我国水污染负荷的50%以上,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是由工业废水的排放带入水体。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相比,可见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

长期以来采用的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以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源头控制

加强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的综合治理。除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外,我国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面污染源包括各种无组织、大面积排放的污染源,如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等,其严重影响已经在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显现出来。如北京近郊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有机污染物为全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总量的3倍,滇池流域的面污染源所排放的氮磷污染占据了氮磷污染总量的60%以上。因此,面源污染的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面源污染的控制应与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至最小,同时也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湖泊、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了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适当条件下,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品成为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应与点源、面源污染一并考虑,进行综合治理。

我国很多城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更得不到保障。饮用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构成了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重金属则会使人迅速中毒、得病,水污染也大大增加了饮用水源中致病微生物的数量。这一切已经并正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和早亡,应该引起严重注意。水污染防治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应把安全饮用水的保障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特别是为城市供水的水库和湖泊,尽快恢复受污染的水质。

(三)水资源配置战略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供水。加强需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通过推行工业的清洁生产,使工业用水量降低,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使城市废水量相应减少,大大削减污染负荷。提高用水效率,还应包括污水资源化和推行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总之,提高用水效率不但是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必需,也是建设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提高用水效率,是从传统工农业和城乡建设转到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一场革命。